擦邊 牛馬 翻車

本公衆號爲一線語文教師個人原創公衆號,所有文章均爲個人獨立撰寫,歡迎點擊上方的“水寒說語文”關注。

2024年第九十六期(總第866期)

大量新詞在互聯網中源源不斷地被創造出來,這些新詞有的是完全新造出來的,也有的是“舊瓶裝新酒”,在原有詞語基礎上生出新意來。

比如,下面幾個詞語,就屬於後者。

擦邊

在《現代漢語詞典》中,沒有收錄“擦邊”這個詞語,但有“擦邊球”這個詞語。

擦邊球:打乒乓球時擦着球檯邊沿的球。後來把有意做在規定的界限邊緣而不違反規定的事比喻爲打擦邊球:按規矩辦事,不打政策~。

“擦邊”應該就是“擦邊球”的簡化,本義就是擦過邊緣。但現在又生出常用的引申義來。一說“擦邊”,人們的第一反應一定想到直播短視頻等平臺上靠衣着暴露、行爲挑逗吸引眼球的低俗行爲。

近日大火的擦邊事件:

曾獲得2008年全國體操錦標賽冠軍、2010年體操世界盃巴黎站冠軍等多項殊榮的退役女子體操運動員吳柳芳因投身網紅主播,大跳性感舞蹈展示身材被指“擦邊”,奧運體操冠軍管晨辰在其評論區留言,表達了對她行爲的不滿:“前輩姐姐,你要擦就擦你的唄,就不要給體操扣屎盆子了。

網友就此分裂爲兩派。有人支持吳柳芳,直言:“管天管地管晨辰,無權無勢吳柳芳。”也有人支持管晨辰,認爲不能給國家抹黑,不能違反法律和公序良俗。

這個“擦邊事件”涉及因素非常之多,如何定義“擦邊”,“擦邊”違法嗎?“擦邊”是道德問題,還是法律問題?當謀生成爲第一要務,可以通過“擦邊”的方式來解決嗎?個人是否有權利對“擦邊”進行道德審判,運動員爲國爭光,他們退役之後生存如何保障,等等。因爲本文重點不是對這個“擦邊事件”進行評述,所以這裡就不展開了,這些問題留給大家思考。

牛馬

“牛馬”其本義就是指牛和馬,兩種牲畜。

比如,《莊子·秋水》:“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辨牛馬 。”《史記·秦始皇本紀》:‌“功蓋五帝,澤及牛馬”。這兩句話中的牛馬,就是使用的本義,都是指牛和馬這兩種牲畜。

但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給出了這樣的解釋。

牛馬:比喻爲生活所迫供人驅使從事艱苦勞動的人。

這個字典義就直接給的是引申義,而不是本義。不過,這個引申義也有一個發展變化的過程。早些年這個引申義還偏於明喻或者暗喻。

比如:

黨內頭號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把人民羣衆當成“牛馬” 、“奴隸”和任憑驅使的“活工具”,這是對偉大的中國人民的極大誣衊。——《人民日報》1967年04月10日

《人民日報》中的這個例句,還把“牛馬”加上了引號,前面還有“當成”這樣的表明是暗喻的比喻詞。

但到了今天,在互聯網上,再說起牛馬的時候,既沒有了引號,也沒有了比喻詞,從明喻或者暗喻,變成了借喻。‌“上班的牛馬”這個表達通常用來形容那些辛苦工作、沒有休息和娛樂時間的人,就像牛馬一樣被工作所累。下面引用幾個廣泛流行的段子給大家瞧瞧。

“當一天和尚敲一天鐘,當一天牛馬發一天瘋。”“牛馬人上班沒有小杯,只有中悲、大悲和超大杯。”“週一週一牛馬歸西,牛不吟,馬不叫,小小牛馬收到收到。”透過這些段子,看到的是牛馬們的辛苦和無奈。

不過,雖然“牛馬”一詞很流行,但在有“語林琢磨鳥”美譽的雜誌《咬文嚼字》發佈的“2024十大流行語”中,“牛馬”這個流行語沒有上榜,上榜的是另外一個流行語“班味”,做出這樣的選擇,大約編輯們有更多的考量吧。

翻車

“翻車”這個詞在《現代漢語詞典》中有如下三種解釋:

①車輛翻覆:發生一起~事故。

②比喻事情中途受挫或失敗。

③翻臉:他脾氣不好,說~就~。

這三個義項,第一個是“翻車”的本義,後兩個是“翻車”的引申義。

不過,現在互聯網上說“翻車”,則被賦予了不同的意義。

據說“翻車”在互聯網上走紅,來自於網絡遊戲。在遊戲方面形容這個人打的好,水平高,一般稱爲老司機。但是一些玩家由於各種意外,在一些不會死亡或者團滅的地方打出了團滅,或者遊戲因各種意外死亡,會被稱爲“翻車了”。

“翻車”一詞發展到今天,又不止限於遊戲了,開始擴展到網絡的方方面面。

比如,最近某些互聯網食品銷售公司,被爆出“紅薯粉裡沒有紅薯成分”“藕粉里加了木薯澱粉”“酸辣粉裡竟然連粉都不給”等等,都可以稱爲“翻車”了。

又比如,《再見愛人4》,李行亮和麥琳夫妻“狗血”劇情反轉,兩個互相折磨到觀衆都喊他們快點離婚的人,忽然又甜甜蜜蜜睡一起還濃情蜜意求婚,實在讓人看不下去。觀衆開始抵制李行亮的商演。這也是一種翻車。

以上三個網絡流行語,從語文角度來說,牽扯到對字典義和語境義,本義和引申義等概念的理解,是語文學習中經常遇到的問題,也是語文考試中常考的問題。

那麼,問題來了,請在留言中用“擦邊”“牛馬”“翻車”這三個詞語造句,要求將這三個詞語放在一個句子中,要麼統一使用三個詞語的本義,要麼統一使用三個詞語的引申義,而不能混雜使用。看看誰造出來的句子既符合要求,又簡潔而有深意。

這個題是不是比一般的語文考試題更有意思?

我的視頻號,持續更新中,歡迎關注。最近開始講《古文觀止》的公益課,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了公衆號、視頻號,來聽一聽。

歡迎關注我的新書《用減法教語文》,書中有很多能夠反映我的教育思想的鮮活課例。具體內容可以點擊下面的文章鏈接:

之前還寫過另外一本書:《減法教育》,具體可以參見下面的文章鏈接:

圖片來自網絡,如涉版權,請聯繫刪除

歡迎分享,若公衆號轉載,請聯繫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