廝守地熱的麥盧卡
來源:人民日報
在新西蘭北島,有這樣一座小城,遊人無論何時走進,總會聞到一股奇異的味道——火山活動釋放的硫黃氣味。這便是羅託魯阿,新西蘭地殼最薄的地方之一,坐落於一條火山裂縫上,是名副其實的“火山上的城市”。原住民毛利人因豐饒的地熱資源選擇在此居住,羅託魯阿也因此孕育了深厚的毛利文化。
懷着對地熱奇觀的好奇,我們一家人特地來到羅託魯阿,感受大自然的熱情。在懷奧塔普地熱公園,地熱湖彷彿是地球的“呼吸閥”,每一次噴發,每一陣蒸汽,都是大地的一呼一吸。熱氣忽而翻騰,籠罩四周,我們置身其中,陷入一片迷霧。片刻後,一陣風吹來,水霧散盡,眼前豁然開朗。湖水湛藍如海,映照藍天白雲。近處,硫黃等火山礦物質經年侵蝕湖畔,地表逐漸附着層層褶狀礦物沉積,呈現白色、褐色和橙黃色的斑駁紋理。這樣的奇特地貌,令人聯想到電影《指環王》中的“中土世界”。
在地熱湖附近,我被那些密密生長的綠色植物深深吸引。家人告訴我,它們是新西蘭國寶級植物——麥盧卡。對面山嶺上,一排排麥盧卡樹筆直而堅挺。麥盧卡雖被稱作灌木,卻常常突破“矮樹”界限,長到2至5米,有些甚至能躥到十幾米。過去,毛利人多用麥盧卡樹葉製藥。從花蕊裡提取的花蜜則以其濃郁的香氣和獨特的抗菌特性,被譽爲蜜中的“貴族”,深受世界各地人們的喜愛。
麥盧卡年復一年,默默承受着硫黃等火山礦物質刺鼻的“薰陶”,周身灰濛濛的,那是一種怎樣的痛苦?不可思議的是,恰恰在地熱區滾燙的土壤中、在火山石縫間,卻始終能看到它倔強的身影,綻放着白色或粉色的小花。它們與地熱泉眼保持着默契距離,既不被高溫吞噬,又能汲取礦物養分。花季來臨時,麥盧卡的芳香穿過硫黃味,吸引蜂鳥流連。
這讓我想起黃山懸崖邊那棵千年迎客鬆,年年經受風吹、雨淋和暴曬,即使在嚴寒中,冰雪覆蓋全身,這棵古鬆依然屹立如初,盡顯雄姿!無論是麥盧卡廝守着沸騰的地熱,還是迎客鬆在絕壁間孤傲挺立,似乎都印證着老子“道法自然”的智慧,也正如達爾文所揭示的:“只有服從大自然,才能戰勝大自然。”(霍建明)
《人民日報》(2025年03月14日1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