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菜都”振興記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張培奇 王帥傑 範亞旭
“桑下春蔬綠滿畦,菘心青嫩芥苔肥。溪頭洗擇店頭賣,日暮裹鹽沽酒歸”。而今,古人詩中的田園風光卻成了河南省扶溝縣農民現實生活的寫照。
春日裡,走進扶溝縣柴崗鄉梅橋村,站在觀景臺上俯瞰,只見棟棟溫室大棚連綿不絕;棚內村民正忙着採摘新鮮的西紅柿、黃瓜,村裡蔬菜交易市場裡十多名婦女正忙着卸車、稱重、包裝、貼單……
“東南西北中,好菜扶溝種”。立足蔬菜特色產業,扶溝縣努力把“小菜籃”變成縣域大產業、羣衆致富的“金飯碗”,持續擦亮“中原菜都”品牌。目前,全縣現有蔬菜種植面積52萬畝,年均產量370萬噸,產值46.8億元,蔬菜產業已成爲扶溝縣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蔬菜產業收入佔當地農民人均純收入的37%。
產業興農奔富路
在梅橋村梅園蔬菜合作社蔬菜交易市場,村民梅援朝拉着一輛三輪車的西紅柿準備過秤。只見他一邊麻利地解繩,一邊高興地介紹:“今天一天摘了4200斤西紅柿。兒子、兒媳在外打工,我和老伴兒在家料理兩個大棚,順便照看孫子,一年下來,輕輕鬆鬆掙十幾萬元。”
據瞭解,梅橋村現有蔬菜種植面積1080畝,擁有日光溫室288座,年產優質蔬菜5000多噸。在村黨支部書記梅根清的帶領下,梅橋村成立了梅園蔬菜專業合作社,全村218戶菜農全部成爲合作社成員。如今,梅橋村實現溫室大棚統一種植、統一管理、統一生產資料、統一包裝、統一銷售,打響了“梅橋黃瓜”區域品牌。在梅橋村的帶動下,柴崗鄉已發展蔬菜種植面積3萬多畝,年創收1.5億元。
正在蔬菜交易市場內忙活的梅根清說:“我們村家家有菜棚,一座座大棚就是一個個綠色‘銀行’。通過溫室大棚種植蔬菜,家家有樓房,戶戶有存款;村裡硬化了路面,修通了下水道,安裝了路燈,五彩繽紛的文化牆把村莊裝扮得更加亮麗,村民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在扶溝縣,柴崗鄉因黃瓜知名,汴崗鎮以辣椒揚名,呂潭鄉以西藍花著稱……近年來,扶溝縣結合蔬菜產業基礎和發展方向,對產業發展進行頂層設計,確立了“一園三區十小鎮”的蔬菜產業發展格局,形成了以中原菜博園爲核心,縣城西、東、北3個縣級蔬菜產業集聚區爲骨幹,曹裡黃瓜、汴崗辣椒等10個特色蔬菜生產集聚區爲基礎的產業發展佈局,實現蔬菜產業集聚發展。
扶溝縣蔬菜發展服務中心主任婁紅偉介紹:“扶溝縣在產業發展中探索出了多種聯農帶農模式,引導羣衆通過生產經營、就地務工、土地租賃、村集體分紅等方式增加收入。全縣各類生產基地帶動蔬菜從業人員12.36萬人,人均年增收1.2萬元以上,各級蔬菜產業園內農戶人均年可支配收入達到2萬元以上,帶農增收效果明顯。”
科技賦能築未來
工廠化育苗、無土栽培、水肥一體化、連棟溫室、南北向巨型日光溫室……走進河南農業大學扶溝蔬菜研究院現代化育苗中心,工人們正有條不紊地鋪陳育種的穴盤,身後自動化裝置實時調控着棚內溼度和溫度。
早在2010年,扶溝縣與河南農業大學“結親”,成立河南農業大學扶溝蔬菜研究院,爲扶溝蔬菜插上科技雙翼。據瞭解,扶溝蔬菜研究院佔地面積750畝,總投資3000萬元,有智能化育苗溫室和第七代育苗溫室5萬平方米;引進推廣智能化溫室、工廠化無土栽培、全自動育苗、太空育種、巨型棚建造等農業新技術,選育推廣西瓜、辣椒、番茄等8個品類300餘個新優品種,引領扶溝蔬菜向科技化、標準化、品牌化方向邁進。
“育苗中心可實現兩個月一茬幼苗,涵蓋番茄、黃瓜、辣(彩)椒、茄子、西藍花、西瓜等瓜果蔬菜,年供應量達5000萬株。”扶溝蔬菜研究院農藝師劉小云介紹,育苗中心裝配了潮汐式苗牀、噴灌車、高壓霧噴、水肥一體化等現代化育苗設備,能夠確保實現集約化、標準化、智能化育苗生產。
位於扶溝縣西部的韭園鎮,歷史上以種植韭菜而得名,扶溝縣韭菜研究所就坐落於此。該研究所是以雜交韭菜育種、太空韭菜育種、韭菜繁育銷售爲主的韭菜科研基地,累計繁育韭菜品種106種,在全國建設韭菜種子繁育基地1.06萬畝,韭菜種子銷往美國、俄羅斯、日本、韓國等30多個國家。
扶溝縣韭菜研究所培育的韭菜種子先後兩次開展“太空育種”實驗。“相比常規品種,太空韭菜產量倍增,每茬畝產萬斤以上。”扶溝縣韭菜研究所負責人劉順德介紹,經過太空失重、輻射環境培育出的新品種韭菜生長迅速、寬厚肥嫩、粗纖維極少、辛辣味濃,深受市場青睞。
強大的科研力量,有力推動了扶溝蔬菜產業發展。目前,扶溝縣智能化育苗棚總面積達50多萬平方米,年育苗量2000萬株的現代化育苗工廠12家,每年培育優質蔬菜種苗近2.4億株,可供應10萬畝蔬菜種苗。
夕陽西下,梅橋村蔬菜交易市場忙碌的村民逐漸散去,菜農在自家溫室大棚等待太陽落山,少頃按動手中按鈕,電機“噠噠噠”地帶着一層“棉被”在薄膜上緩緩鋪開。
扶溝因菜而興、因菜而富。“扶溝縣精準產業定位,確定以蔬菜產業爲核心的農業發展模式,堅持靠蔬菜產業領跑、靠科學技術助力、靠產業化經營提升,讓扶溝老百姓的‘錢袋子’鼓起來、生活更幸福,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行穩致遠。”扶溝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副縣長周德志說。
來源:農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