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3章 立場決定觀點

即便海漢如今在南方沿海地區權勢熏天,也做不到讓福廣兩地的官府完全投靠到門下,而海漢在華北、東北地區毫無根基,王湯姆也很清楚這一點,沒有指望能將整個東江鎮都收歸己用,他更在意的是東江鎮這塊招牌。大明需要這支海外偏師來拖住蠢蠢欲動的後金,而海漢也可以利用東江鎮的權限,以合法的方式在遼東海域展開行動,甚至以東江鎮的名義對將來佔領的地區進行實際控制。

就算沈世魁忠於明廷,以東江鎮目前的窘迫現狀,他也很難拒絕海漢開出來的合作條件,而且下面還有不少沈志祥這樣心思活絡的年輕人,隨着明廷能給予東江鎮的支持力度越來越低,這些年輕軍官對朝廷的依賴和忠誠度也會逐漸減少。而當他們通過接觸不斷了解認識海漢的真正實力之後,心態上也必然會出現變化,再加上海漢極爲擅長的洗腦手段,要拉攏東江鎮的年輕軍官大概只是時間問題了。

錢天敦道:“你帶那個沈志祥回來,就是這個目的吧?”

王湯姆笑着搖搖頭道:“這可不是我要帶他回來,是沈世魁指定他作爲代表來登州,看得出目前他是深得沈世魁的信任。據謝立在島上的見聞和我們所掌握的資料來推斷,沈志祥很有可能是目前東江鎮的三把手,把他拉過來肯定會有派得上用場的時候。”

“那你在旅順抓到的戰俘打算怎麼處理?”孫長彌問道:“這幫人應該沒法再回到大明瞭吧?”

“他們都很清楚回大明就是立刻下獄,等待軍法處置,其中絕大部分人都會被砍頭。”王湯姆道:“就算我們放了他們,這羣人其實也已經無路可走,他們在遼東爲後金效力打過東江鎮,回到遼東只會被後金繼續當做炮灰來壓榨,而東江鎮也肯定容不下他們。天下之大,也只有我們這裡才能收留這些人了。這些人都是登州水師的人,只要稍加改造訓練就能安排進海軍服役了,對我們而言還是很有用的。”

海漢過去處理戰俘的方式,原則上都是先投入苦役營中,對其一段時期的勞動改造。當然對於某些具備特殊技能或身份的俘虜,海漢也會適當地給予更多機會,讓其選擇投入自家陣營中效力。目前在海漢軍中效力的人員,有不少都曾經有過戰俘的身份,其中也不乏高橋南、武森這樣的現役軍中高官。所以對於軍方來說,改造和使用戰俘,甚至將其直接納入軍中編制,也並非沒有先例。

從海漢來到山東之後所接觸的信息來看,不管是登州府還是東江鎮,對於曾經的登州水師都有比較高的評價,認爲這支部隊是山東都司所轄的一支海上強軍,而這支部隊大部分人是被叛軍所裹挾纔去了遼東,如今處境微妙無法重返大明,王湯姆自然是起了要將這羣人收入麾下所用的心思。前些天在金州灣對其手下留情,其實也有部分原因是出於這方面的考慮。

如果有了一批熟悉膠東半島和遼東半島海況的前明軍軍人加入,海漢在這一地區的行動勢必能夠省下許多無用功,這對於今後完成進軍遼東的任務也將會起到極大的幫助作用。

“那就把這批人先提出來,單獨安排勞動任務吧!”孫長彌當即便順着王湯姆的意思做出了決定。目前島上的施工工地都是由他在負責人員調配和監管,這些俘虜到港之後,原本是該直接劃撥進苦役營,與前段時間抓回來的萬家軍俘虜一同勞作,不過既然軍方有意要從中篩選啓用一部分人,那就不能把這些人當奴隸來壓榨了。

“嗯,做給沈志祥看看也好,讓他先從側面瞭解一下我們的態度。”王湯姆對孫長彌的提議表示了贊同。海漢對待這批戰俘的態度寬鬆一點,沈志祥應該也會有所觸動。

孫長彌當即便叫了手下進來,如此吩咐了一番,讓其去處理戰俘的安排。

王湯姆待其交代完工作,才繼續說道:“我們和皮島駐軍接觸過後,就移民問題已經初步達成了一致意見,由我們組織海運船隻,從皮島把民衆遷出,同時以移民屯墾分成的名義,提前向皮島提供一些糧食補給,以便讓島上的軍民不要餓死。不過從皮島引出移民的規模,大概就要看我們這邊的基礎設施建設進度而定了。”

“皮島上大概有多少難民?”剛從外面趕回來的郝萬清走到會議室門口正好聽到王湯姆的介紹,踏進會議室便十分關切地提問道。

“我保守估計,島上的遼東難民至少有三萬五千人左右。”王湯姆頓了頓又補充道:“應該比我們能在福山縣招募的移民要多得多了。”

福山縣經過戰亂之後,本地民衆僅剩萬人左右,而其中願意離開故土另謀出路的人是有限的,目前海漢在福山縣的移民招募活動已經持續了半個多月,招募數量正在呈逐步下降趨勢,說明本地民衆的逃難心理已經開始安定下來,背井離鄉也不再是生存的唯一選擇。而海漢打掉了在福山縣作威作福的萬家軍,這個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也促進了本地民衆的心理變化,如今已經沒了外部威脅,很多人便想重新回到以前的生活狀態。

當然了,海漢的移民措施不會只限於福山縣境內,隨着活動範圍的擴大,招募移民的區域也會向外擴展。所以芝罘島上的移民營地一直是在不斷地進行擴建,按照指揮部的打算,至少要在今年冬天到來之前,保證芝罘島營地能提供至少五千移民的越冬居住條件。不過從目前的狀況來看,這個目標可能還定得偏低了一些,要是真開始從皮島引入遼東難民,那麼芝罘島這邊的人口增長速度可能會遠遠超過現在,對於生活設施、衛生條件和糧食補給的要求也會隨之提高。

“三萬多人……那是得好好規劃一下才行了!”孫長彌感嘆完之後,和郝萬清對視一眼,都露出了一絲苦笑。島上的移民安置工作大部分由他們負責,驟然聽說有好幾萬移民等着從黃海另一邊運回來,興奮之餘也不免會煩惱將會由此帶來的種種亟待解決的問題。

皮島與芝罘島中間隔着一片海,要將這麼多人運回來,需要動用的運力也不是小數目。不過這片海既是阻礙也是緩衝,海漢可以自行調控運送移民的速度,避免短期內大量移民涌入芝罘島造成混亂。

而與此同時,謝立也正帶着沈志祥和潘嚴在島上參觀移民營地,負責爲三人帶路講解的是民政部門的幹事葛永。

“目前我們在島上已經興建起了能夠容納兩千移民居住的營區,每五百人分爲一營,下設五個大隊,每個下設十個小隊,每個小隊十人。”葛永一邊介紹一邊擡手指向路邊一間間已經搭建起來的木製棚屋:“這裡每一間宿舍都是十人房,一間房就是一個小隊,房外掛着的牌子,就是這個小隊的編號。每天出工、放飯、聽訓,都是以小隊爲單位清點人數。”

沈志祥注意到這些棚屋的制式都是整齊劃一,地基也明顯經過了平整,屋外的排水溝、防火隔離帶以及帶着煙囪的集**暖設施都十分齊備,可見海漢做這件事並非臨時起意,而是經過了極爲周全的策劃和準備。而從實施的效果來看,海漢在移民這個領域的專業程度也讓他歎爲觀止,如此細緻地對營地進行管理,一看就絕非生手所能做到的水平。

沈志祥問道:“那這些民衆都是從本地招募?之後都會被送去南方安置嗎?”

葛永點頭應道:“目前島上的移民,絕大部分都是來自福山縣周邊地區。地方官府給不了他們生路,但我們可以,我們在南方有大量的土地需要人手去屯墾,有許許多多的工作崗位要勞動力填補,他們到了南方之後,就可以自食其力重新開始生活,不用再像乞丐一樣苟延殘喘。不過在他們去南方開始新生活之前,還得在芝罘島再勞動一段時間,這些營房、碼頭、生活設施,也都是我們指揮,由他們自己動手建的。這一方面爲後續的移民招募作準備,另一方面也是讓他們先在這裡適應我們的生活方式,最重要的是在此期間學會必須遵守的規矩。”

“規矩?”沈志祥對於這個字眼稍稍有點敏感,眉毛微微一揚道:“難道這些移民去了南方之後,就不會再有重返故鄉的機會了?”

“有啊,當然有!”葛永知道對方可能有所誤會,便向他解釋道:“如果他們願意,當然還可以回來,不過在此之前,他們也必須在南方爲我們工作一段時間,以便抵償移民過程中我們所付出的花銷。其實我們這次北上到山東的船隊裡,就有不少水手船員是以前收容的山東難民,小沈將軍若是興趣,稍後可以找他們來面談,瞭解一下北方民衆去到我們海漢轄區的生活狀況。”

葛永避重就輕,將移民要學的“規矩”解釋得輕描淡寫,並沒有談及其真正性質。普通移民的確有自由在償還完移民費用之後離開海漢,但這些人去往南方之後會有多大的比例選擇加入海漢國籍,又有多少人選擇返回大明定居,葛永就有意識沒有去提及了。

沈志祥聽了這番回答之後也未置可否,其實他也早就注意到了海漢的人員構成。在乘坐海漢戰艦前來芝罘島的途中,他所接觸到船員中的確有不少人都是北方口音,特別是船上大大小小的各級頭目,幾乎說話都帶着一點北方腔調。沈志祥不知道這種腔調是海漢官話,下意識地認爲這些人的出身地很可能都是在大明北部,所以才故意旁敲側擊地打聽海漢的移民政策。

潘嚴此時也插話問道:“請教葛兄,此地所收容的民衆,吃穿用度,全都是用船從南方原來的嗎?”

葛永應道:“目前的確如此,昨天從浙江來的船隊又運來了四十萬斤糧食和一千多匹棉布,還有大量的藥材,這些東西肯定絕大部分都是要用到移民身上的。不過等我們紮下腳跟之後,就會組織民衆在島上和芝罘灣附近區域進行屯墾,爭取能夠在糧食方面做到自產自銷,減輕補給的壓力。”

潘嚴聽得眼睛都快鼓出來了,他在去到遼東這一年中,平時接觸米麪的計量單位基本從來沒超過十斤,有時候領到手的軍糧甚至是以兩計算。後金並不想將他們這些降兵降將喂得太飽,一直有意識地控制着他們手中月的存糧不會超過半月,以免這些漢人哪根筋不對的時候就起兵造反了。

沈志祥自然也是頗爲震驚,他在皮島的時候雖然還不至於餓肚子,但也大概知道籌糧的艱難。不管是大明還是朝鮮,一次能給出十萬斤糧食的時候可以說少之又少。好在過去有旅順和長山羣島的產量區,多少能夠自行補充糧食,但這兩個地方丟了之後,皮島上的糧食供應問題就一直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如果不是有軍隊在島上維持秩序,只怕早就出現易子而食的悲慘景象了。

如果葛永不是在吹牛,那僅從這運糧的力度上來說,海漢的執行力就遠超大明地方官府了。據他們所知,至少像登州府這種地方要在短時間內籌出四十萬斤賑災糧,除非是官軍直接下鄉,將那些大地主鄉紳挨家挨戶的查抄一遍,否則幾乎是不可能辦到的事情。而海漢如此之大的手筆,也充分顯示出了他們在招募移民這件事情上的決心。

“花銷如此之巨,貴國將這些難民遷往南方安置,日後真的還能回本嗎?”沈志祥不禁向葛永提出了一個困擾他許久的問題。

第1208章 入籍手續第1450章 盡在掌握第18章 遭遇戰第1845章 各方利益第1228章 幕後黑手第1515章 共同利益第279章 登陸開始第3487章第2242章第1770章 跨國組合3262.第3262章第2150章第八百七十七章 舟山招商會(二)第357章 三亞港的新客人3380.第3380章第1587章 社會關係第3487章第九百二十七章 南下爪哇第七百章 聯合行動第209章 關於軍工的若干討論第2186章第3444章3281.第3281章2776.第2776章第1395章 收網日第2077章第九百三十八章 經營之道3353.第3353章2567.第2567章第八百五十章 六橫島第1948章第2165章第2112章第156章 種種震撼3228.第3228章2838.第2838章第256章 開發亞龍灣第213章 說服工作第1431章 改變歷史第2252章2498.第2498章2777.第2777章第七百四十三章 移民交接第1297章 安撫與威脅第九百三十章 親自出馬3032.第3032章第3423章第1211章 中南半島第3469章3047.第3047章第九百九十五章 軍事援助3311.第3311章第2128章第1195章 苦役營的規則第65章 火炮(四)第1759章 武力展示(一)第1746章 想買未必能買第331章 李家莊的戰前準備第四百三十九章 昌化城外第1446章 關鍵人物第七百八十七章 艱難處境第233章 拓殖鐵爐港第四百五十八章 吸納移民的套路3283.第3283章3229.第3229章第五百五十三章 李奈的套路第1810章 力有不逮第2035章第139章 海外拓殖行動開始2403.第2403章3033.第3033章第1425章 大戰將至3044.第3044章第1379章 安全部介入第1022章 先遣隊(三)2780.第2780章第2127章第1038章 後撤第112章 彈藥儲備3308.第3308章第69章 徵兵2998.第2998章第283章 破襲戰第2270章第2225章第八百八十四章 午夜黑影第2075章第2257章2571.第2571章第1097章 硬碰硬第1816章 消化難民第1017章 開國慶典(十七)第1805章 海軍基地第七百七十三章 學習方法2571.第2571章第362章 驅趕地主3224.第3224章第2112章第1792章 去朝鮮第1438章 實力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