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0章 鶯歌海縣

鶯歌海縣是島上少數由歸化籍官員執政的地區之一,不過在這裡當政的這位老兄也並非生手,正是當初最早投靠海漢的大明地方官員之一,崖城水寨的水師參將羅升東。

羅升東在投靠海漢之後得到的好處着實不少,不但從小小的基層軍官一路順利升到了參將,而且利用手中的職權,以水師戰船爲交通工具,向當時的大明統治區販運海漢出產的私鹽,前前後後幾年辛苦下來也是發了大財。後來羅升東見海漢在海南島日益勢大,食鹽生意也從地下走私慢慢變成公開操作,私鹽販子的活動空間越來越小,自己也不想再掛着一個無用的參將空銜,索性便棄了大明的官位,在三亞買了房入了籍,安安心心當海漢人了。

既然已經放棄了明人身份做了海漢人,羅升東所要考慮的問題自然就從發財致富轉移到了今後的發展上,這不單單是他個人的命運走向,更關係到家族的未來前景。錢對於羅升東而言,這輩子肯定已經用不完了,下一代也基本能做到衣食無憂。他在海南島本地和南海的各處殖民地都投資了一些種植園,已經逐步進入到穩定的收益期,每年的獲利並不比之前走私食鹽差多少,足以保障家人今後的生活所需。

但僅僅如此還是不夠的,羅升東嘗過手握權力的甜頭,自然不甘於在後半生做個混吃等死的地主,何況海漢國國力蒸蒸日上,如果不能給後代爭取一個更好的出身,那麼羅氏家族就算再有錢也仍是一介平民,想辦法在海漢入仕爲官,羅升東認爲這纔是庇佑家族後人的最佳方案。

羅升東自恃與海漢高層的官員們都相處得比較融洽,他便自行出面求到執委會這邊,希望能夠換個方式爲國效力,執委會念在他這幾年爲海漢執委會鞍前馬後也做了不少事,甚至有很多見不得光的事情他也有參與其中,功勞和苦勞都是有的,於是便給了他這麼一個機會。反正海漢任用大明及其他國家的投降官員早有先例,倒也不差羅升東一個。

當然了,羅升東也並不是執委會點了頭就立刻上任,而是參加了一段時間的政務培訓,後來又在三亞、儋州和海口分別實習了一個月左右,這才被任命爲鶯歌海縣的管委會主任。

不過其中起到關鍵性作用的,還是羅升東拜對了菩薩燒對了香,他早在幾年前爲了私鹽生意就硬生生拜了海漢工業部主管鹽業的安西爲師,儘管他年紀比安西還大了好幾歲,但就此以後便執師徒之禮對待安西。羅升東向執委會提出轉職的時候,安西在中間也是替他出了聲,這樣纔將鶯歌海縣的差事交到了羅升東的手上。

羅升東有名師在上,自己又在這個行業裡打滾了好幾年,什麼門門道道都一清二楚,由他來出任食鹽產地的地方官,專業方面倒也能夠勝任。雖然以前是武官出身,不過在經過海漢的政務培訓之後,能力也足以管理一縣之地了。往來這裡的有錢鹽商雖然很多,但羅升東自己就是有個有錢人,並不會輕易被人用金錢收買,加之他也知道海漢的內部監察另有一套獨立運作的體系,自己這個官位可不是什麼鐵飯碗,所以上任了一年多以來,倒也把地方打理得井井有條,沒有犯下什麼明顯的過失。

三亞派巡視組到各縣巡察政務民情,這事羅升東也已經提前得到通知,不過也是於小寶等人到了鶯歌海住下來之後,他才得知消息。羅升東的態度還是很端正,一大早便來到縣招待所主動會見於小寶。衆人一起用過早飯之後,羅升東便張羅着帶他們去參觀本地的鹽場生產情況。

“還得乘車?”劉尚看到招待所外面停着的幾輛帶遮陽篷的馬車,心中不禁產生了疑問。這地方是不是也太有錢了一點,明明鹽場就在目力所及的地方,還要專門派幾輛馬車來拉人。

不過羅升東接下來就解釋清楚了原因:“縣裡鹽場範圍太大,靠兩條腿就太累了。各位乘車視察,身體也能稍微輕鬆點。”

羅升東這個舉動還真不是單純的炫富或者拍馬屁,鶯歌海鹽場的面積頗大,東西方向和南北方向的跨度都有十里左右的路程,靠兩條腿步行參觀確實會比較累。而且來此參觀的人多數都是鹽商,這些養尊處優的大商人自然是要乘車遊覽,現在對於小寶一行人也只是給予了一視同仁的待遇而已。

馬車駛到近處之後,劉尚才發現這裡的鹽田並不是遠看那樣白茫茫的一片,而是由無數塊矩形鹽田組成。有些鹽田已經基本完成了曬鹽的過程,白花花的海鹽就如同白雪一般覆蓋在鹽田裡。一些鹽場工人正在用木鏟將曬好的食鹽鏟到一起,成堆的食鹽從遠處看的確很像是冬天的積雪。

只可惜劉尚所乘坐的這輛車上並沒有配備專門的解說人員,而羅升東則是在前面一輛車上陪同於小寶和張千智,劉尚想要了解本地的鹽田規模和生產能力,大概也只能先委屈一下了。

不過就算劉尚對於鹽場的生產流程並不是那麼熟悉,他也還是很快就在視野中發現了一樣自己認識的特殊物品——蒸汽機。與別處的蒸汽機有所不同的是,它在這裡主要是用於汲水,將滷水池中的飽和鹽液抽入結晶池中,這相比原本的人力抽水可就高效多了。劉尚看着那突突作響的蒸汽機,心道海漢人果然是將這蒸汽機用到了各種場合,連這鹽場也沒放過,這一臺蒸汽機的抽水效率勝過十倍人力,海漢人敢誇口這裡是天下第一鹽場,果然是有底氣的。

事實上海漢在幾年前就開始在勝利港外的鹽場公社試用蒸汽機提灌設備來輔助生產,在積累了大量的使用經驗之後,才逐步推廣到包括鶯歌海鹽場在內的其他食鹽產地。不過在鶯歌海的推廣中也遇到了一個不大不小的難題,那就是本地的淡水資源相對比較缺乏,特別是在鹽田附近根本就找不到淡水水源,也只能依靠打井開採地下水以滿足蒸汽機的工作需要,爲此也是額外耗費了不小的人力物力。

但使用蒸汽機之後帶來的生產效率提升十分顯著,增加的效益迅速彌補了這些支出,目前已經十多臺蒸汽抽水機在鶯歌海的各處鹽場投入使用。不過這對於鶯歌海的生產規模而言還遠遠不夠,羅升東也希望藉着這次三亞有巡視組過來視察工作的機會,再表明一下本地的生產需求,讓工業部能夠儘快再安排生產幾套蒸汽機提灌設備交付鶯歌海鹽場使用。

與其他地方類似,當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蒸汽動力機械帶來的生產力變革之後,早期的推廣就逐漸變成了使用者的主動要求,而海漢的工業製造能力還遠遠不足以解決蒸汽機的需求,因此很多地方也只能先向工業部提交訂單,再由執委會和工業部共同決定先解決哪些地區和行業的需求問題。

在海漢目前不斷擴充實際控制區的大環境下,軍事無疑是首先需要照顧到的用途,海漢海疆南北跨度逾萬里,蒸汽戰艦對於海軍而言已經成爲了不可或缺的戰鬥利器,海漢對他國所保持的海上軍事優勢,很大程度上就依賴於蒸汽動力給戰船帶來的性能提升。工業部的蒸汽機產能,至少有一半是要分配給軍工項目,剩下的部分才能由其他民用項目來進行瓜分,競爭甚至可以用激烈來形容。

羅升東雖然與海漢的高層有那麼一點交情,但他在官場打滾這麼多年,也明白拿私交解決公事並不是一種明智的行爲,所以即便鶯歌海鹽場對蒸汽設備有很大的需求,他還是隻能力圖通過正式的渠道來向上面提出要求。而巡視組在羅升東眼中看來,其實可以算作是一種值得嘗試的捷徑。

只要能說動於小寶等人,由他出面去向執委會提出申請,那麼效果可能會大大好於羅升東自己打報告的結果。他很清楚於小寶在海漢受寵的程度和與高層人物的交情,都不是自己可以相提並論,所以對於小寶等人的到來也作了一定的準備工作。別的不說,巡視組這一行人在招待所入住時能全部分到單人間,這就是羅升東提前打了招呼的結果。

羅升東的手段當然不止於此,他根據自己的官場經驗,認爲於小寶這種年少得志的青年官員並不會太在意旁人口頭上的吹捧,因爲這類人他應該根本就看不上眼,至於變相行賄的手段更是萬萬不可取,一旦被對方認爲自己有什麼不好的目的,回去給首長們打個小報告,那可就跳進南海也洗不乾淨了。

羅升東認爲取悅對方的關鍵,是在於能讓對方在本地公幹期間感到心情愉悅,除了給於小寶等人提供比較舒適的吃住行條件之外,他還特地提前召集本地各個部門的管理人員做了準備,生產單位強調勞動紀律,居住區和商業區做好清掃工作,自己也準備好了政務方面的資料,務求讓巡視組在本地挑不出太多的毛病。

雙方都是歸化籍的幹部,官職地位也半斤八兩差不多,而且八年前便已經互相認識了,只是工作上沒有什麼交集,平時很少有打交道的時候。但不得不說羅升東這番粗中有細的安排,倒是的確很對於小寶的胃口,他只希望能夠在鶯歌海縣順順利利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並不需要對方給予自己什麼好處或是表現出諂媚的態度,只要能好好配合說明本地的政務狀況就行了。

車隊在走了大概兩裡地之後,才停在了一處房屋較多的地方。這裡也並非本地民衆的住所,而是管理這附近鹽田的生產中心。這裡的職能主要是分配人手和生產任務,存放生產工具,以及用來儲存成品鹽的庫房。

劉尚注意到這裡的房屋全都是用粗重的條石修築,這種全石材質的房屋,劉尚也是來到海南島之後第一次看到,走到進處便能看到房屋外牆表面都有一片片細小的鹽粒附着其上,伸出手指輕輕一捻便能捻下來。

正好此時羅升東也在向衆人介紹修築這種房屋的原因,是因爲本地空氣中的鹽鹼成份較重,其他材質的建材易被腐蝕,只有石材才能保持長久的穩定。不過這樣一來,修建房屋的成本自然就比別處高出不少,若不是鹽場財力充裕,也很難大量建造這種造價高昂的石質建築。

羅升東帶衆人進到其中一間房子裡,這屋內有數人正在伏案撥弄着桌上一些用小瓷碟盛裝的食鹽。羅升東介紹道:“安西首長爲本地出產的食鹽定下了三檔標準,此處便是將已經制成的食鹽進行抽樣檢測,查看起是否合乎標準,如未達標,是不可向外出售的。”

所謂三檔標準,其實更多的是出於商業銷售方面的考慮,以食鹽的品質高低來作爲定價的參考標準,達到覆蓋高中低各個價位的目的。具體來說就是分爲了粗鹽、精鹽和特製鹽三檔。

粗鹽基本上就是鹽水蒸發,鹽分結晶後的天然鹽,生產工藝最爲簡單,成本最低,價格自然也最爲便宜,是海漢用來搶佔低端市場的利器。而精鹽的生產過程則是複雜得多,需用粗鹽經過過濾,加入其他溶液生成沉澱,除去其中各種雜質,然後蒸發水分,通過了一系列物理和化學手段提純的處理之後,纔得到了較爲純淨的精鹽。這工序複雜得多,市面上的價格自然也是得要成倍地增加。

至於更爲高檔的特製鹽,那就是靠着商業包裝賣個概念爲主了,在精鹽的基礎上加入一些食用香料的成分,配上精美的包裝和專門制定的品牌宣傳策略,銷售對象也是以不差錢的社會上層人士爲主,售價超過粗鹽十倍以上。雖然產量不高,但利潤卻是相當可觀的。

2540.第2540章2671.第2671章2496.第2496章第九百零八章 攻打宮古島3377.第3377章第119章 海外考察(六)2902.第2902章第1778章 指揮權3312.第3312章第1484章 遼東的未來2452.第2452章第1455章 實惠2986.第2986章3220.第3220章第1667章 攻打馬尼拉(十七)3114.第3114章第1185章 利益爲先第五百八十六章 善後工作第八百七十六章 舟山招商會(一)第1496章 共襄盛舉第3514章第39章 港灣激戰(一)2715.第2715章第1305章 儋州農產品第1934章第39章 港灣激戰(一)第八百七十二章 白刃戰第八百三十六章 樂清第七百五十八章 短暫的交火2875.第2875章第四百一十三章 態度鬆動第2225章第八百三十六章 樂清第1142章 爭奪銅礦第1637章 戰略與戰術3083.第3083章3295.第3295章第2328章第八百七十九章 舟山招商會(四)3078.第3078章第1557章 野心勃勃第1388章 秘書第161章 喪心病狂的軍火推銷第1700章 流放五千裡第七百三十七章 造化弄人第五百八十六章 善後工作2577.第2577章第1569章 官方態度2966.第2966章第2317章第七百零九章 攻佔澎湖第2065章第1897章 旅程終點2902.第2902章第八百五十八章 帶路黨vs帶路黨vs帶路黨2388.第2388章第1942章第八百二十六章 通報情況2734.第2734章3301.第3301章第1757章 依法處置第1993章第1051章 前往杭州第五百三十四章 刷新三觀3324.第3324章3220.第3220章第七百一十八章 門檻3069.第3069章第290章 殘酷的現實3063.第3063章第1232章 形勢所迫第1318章 全力備戰3066.第3066章第25章 勞改營(三)第1309章 自嘆不如3396.第3396章第1429章 正面交鋒第1571章 能者爲先第1280章 鶯歌海縣第65章 火炮(四)第四百八十八章 實際困難第1740章 商業優勢第八百九十二章 合作套路第287章 凱旋第四百六十三章 債券2920.第2920章第331章 李家莊的戰前準備第1610章 外交難題2741.第2741章第3459章第3472章第270章 北越軍的防禦手段第1797章 進入敵佔區第106章 實力展示第1316章 陶東來的部署第1242章 這是村莊還是堡壘第1873章 實話實說第1426章 一觸即發第3474章第六百九十七章 來年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