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0章 指點迷津

在得到執筆者指點迷津之後,羅洪對於海漢官方的態度終於有了更爲明確的認識。至少他已經明白軍售的大門並未完全關上,海漢人不是不肯賣,而是要等一個合理的時機和出價。最重要的是,海漢希望當事者,也就是馬打藍國和荷蘭,都能意識到這一點,所以纔會通過報紙媒介這種渠道隱晦地表達了官方的態度。

既然都暗示了,羅洪當然不能對此無動於衷。但前日將金子拉去勝利堡外展示的效果也說不上理想,除了催生出新聞事件這個意外收穫之外,海漢高層對此其實並沒有表現出什麼興趣。而且這種招數不可能重複使用,再搞一次就真的可能會激怒海漢人了。

“荀先生,若是想要打破這種局面,該如何去做纔好?”羅洪也是屬於病急亂投醫了,自己跟手下這幫人琢磨不出法子,竟然將希望放在了一個三流小報記者的身上。

“這個……”荀鵬程又哪裡答得上來,他知道自己本事有限,寫寫八卦文章,對社會事件吐吐槽還湊合,真要讓他琢磨國家大事還差得遠。而且有了昨天的教訓,他現在哪裡還敢隨意對官府的事情發表看法,更何況此時的談話對象還是安全部十分在意的馬打藍人。

但荀鵬程遲疑的反應落在羅洪眼中,卻有了不一樣的理解。經過剛纔的一番解讀說明,他認爲荀鵬程應該是真正的知情人,或許對海漢官方沒有拿出來的解決方案也有所瞭解。如果對方能再指點一下自己,這事或許就能迎刃而解了。

想到此處,羅洪便示意身後的手下將放在地板上的一個小木箱拿了過來,放到桌上打開來推到荀鵬程面前:“先生,請爲在下指路!”

箱子裡用棉布墊底,包裹着兩塊金磚,每一塊的體積比剛纔那枚金幣至少大了五六倍。看得出羅洪也是有備而來,不但準備了見面禮,也暗暗備了重禮,就是等着這樣的機會拿出來砸人。

荀鵬程瞥了一眼,便知這箱子裡的金磚就跟昨天自己在勝利堡外看到的兩車金磚是一樣的形制。這樣兩塊金磚,其價值真的能頂上自己在目前的崗位上奮鬥數年了。

想要嗎?荀鵬程當然想要,有了這筆錢他立刻就可以實現換大房的夢想,再找地方承包幾百畝地搞個種植園,今後幾十年就可以當老爺享清福了。但問題在於荀鵬程根本不知道羅洪想知道的答案,就算知道,他也未必敢告知羅洪。至於隨便編個什麼說法給對方,荀鵬程空有賊心卻沒這賊膽,他可不想事後再被馬打藍人或者安全部找上門來。

“這……就不必了吧!”荀鵬程強嚥下一口唾沫,試圖拒絕羅洪的要求。

但在羅洪看來荀鵬程並不堅決的態度就是在故意推來讓去地暗示自己,當下更是不肯就此作罷,一定要荀鵬程拿出個說法來,否則就賴在這地方不走了。

荀鵬程既想要這筆錢財,又擔心與馬打藍人的交易事後暴露要被抓起來下獄,左右危難之際,羅洪一句話終於是讓他下定了決心:“先生幫我不是幫馬打藍國,而是在幫貴國!此事若成,就能讓貴國在南海擁有更高的威望,先生於民有利,於國有功!”

已經被黃金引誘得有點迷糊的荀鵬程一想,對啊,既然我做的這事對國家有利,那幹嘛要畏畏縮縮的?或許是思想壓力得到的緩解,他腦子一轉,還真是想出來了一套說辭。

按照荀鵬程對官方態度的理解,他的確認爲官方更傾向於用某種方式解除曾經的禁令,但如何才能做到讓當事這兩國都心服口服,顯然是需要非常高端的操作才行。以荀鵬程的社會地位,當然想不出該如何去達成這樣的目的,但他給羅洪出了一個頗具可行性的主意。

羅洪聽了之後也是連連點頭,認爲此舉的確有望讓海漢官方改變態度,至於行不行得通,回頭一試便知。荀鵬程倒是懂規矩,當下無論如何也不肯先收那兩塊金磚,只收下了先前拿出來的那枚金幣。羅洪便許下承諾,等事成之後再奉上謝禮。

好不容易將羅洪一行人打發走,荀鵬程回到牀上躺下,卻再也睡不着了。他此時才感覺到異樣的心慌,如果羅洪此去沒有把事情辦成,拿不到那兩塊金磚事小,要是因此把自己牽連進去,安全部怕是要給自己再加上一條“明知故犯”的罪狀了。但如果事成,羅洪肯定會差人送來金磚,到時候自己可就是搖身一變,大富大貴了。不可預知的兩種未來如同綁在他身上的兩根繩索,不斷地將他的情緒往完全相反的方向扯動。

而羅洪卻是滿心的興奮,他認爲荀鵬程的指點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代表了海漢官方的態度,這個時候應該趁熱打鐵,趕緊去向海漢高官申請新一次的談判。所以他從荀鵬程的住處出來之後,甚至連迎賓館都沒回,便又直奔勝利堡而去。

“羅洪又來了?”陶東來聽到這個消息之後竟然久違地覺得有些頭疼。雖然每天進出勝利堡的外國使節和商人不少,但像羅洪這麼死纏爛打的還真是比較少見,似乎海漢這邊一天不鬆口,他就要在勝利堡刷一天的存在。雖然陶東來對處理軍火禁售的事有了初步的想法,但這事還需要在外交、商務、軍工等部門進行協調之後纔好實施,羅洪這每天都來守着,對執委會來說也算是個不大不小的麻煩了。

但陶東來也不希望得罪對方,畢竟馬打藍國的軍購意願非常強烈,對海漢來說是潛在的大客戶,只是需要掌握好分寸,儘可能從對方那裡獲取到更多的交換條件,特別是跟地緣政治相關的內容。

雖然覺得有些麻煩,但陶東來還是決定再見一見羅洪。他知道對方肯定是看了今天新出的特刊纔來的,也想聽聽看對方是不是有領會到海漢官方藉此傳達出的精神。不過就算是陶東來老謀深算,也根本想不到這個看起來十分粗莽的馬打藍武將,竟然在看完報紙後的第一時間就想到了去找執筆者釋疑。儘管荀鵬程的解說也有很多偏頗之處,但的確是幫助到了羅洪更好地理解海漢官方的意圖。

陶東來有一定的心理準備,但當他真正聽到羅洪所提出來的解決方案時,也還是有點懷疑自己的耳朵出了問題,因爲羅洪的設想竟然跟他的打算不謀而合,希望通過跟荷蘭人一對一的競價,來爭取到購買海漢軍火的機會。

“……按照貴國的方式,競價無疑是最合理的解決辦法。我知道荷蘭人也一直想購買貴國的武器裝備,大家公平競爭,最後價高者得,這樣就不會有人說閒話了。就算荷蘭人輸了,那也輸在明處,沒有理由再去怨恨貴國。”

羅洪按照荀鵬程所提的建議,向陶東來提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當然他也知道這個方案並不完美,海漢與荷蘭之間關於地緣政治的那些交換條件並不是錢能解決的問題,但起碼馬打藍國有足夠的誠意來承擔這種購買方式所帶來的溢價。

他眼見陶東來沉默不語,便又繼續說道:“如果您擔心的是荷蘭人的態度,那至少可以先告知他們這個情況,看看他們是否願意接受這樣的方式。如果這羣懦夫在戰場之外的地方也只能膽怯地選擇避而不戰,那我建議貴國真的沒有必要再跟他們合作下去了,懦夫不配成爲海漢國的夥伴!”

這當然是一種賭博,如果荷蘭人拒絕,那麼羅洪就算誠意再足,恐怕也很難讓海漢執委會主動撕毀與東印度公司簽訂的協議。但按照荀鵬程先前的分析,荷蘭人也同樣有購買軍火的強烈需求,並且最重要的是海漢官方有開放軍售的意圖,那麼這種嘗試就有一定的成事可能性了。

陶東來不得不承認自己先前有些看走了眼,這個羅洪並非一根筋的粗人,而是粗中有細,肚子裡還是有點東西的。不管羅洪所說是他自己琢磨出來還是有什麼高人給他遞了點子,這個建議的確是爲陶東來的打算作出了極好的鋪墊,讓海漢可以用很合理的理由去通知荷蘭人蔘與這個競價。

“我會向荷蘭人轉達你的提議,但我現在不能給你任何承諾,這不管對我們當中的哪一方來說都是國家大事,所以必須慎重處理。希望你能理解我們的安排,羅洪將軍。”陶東來很謹慎地作出了答覆,在仍有可能存在變數的情況下,他並沒有輕易鬆口。

但這番話聽在羅洪耳中,相較之前的態度已經是非常大的讓步了,至少看到了一絲希望的曙光。

施耐德在當天下午登門拜會了荷蘭公使蘇克易,並向他轉達了馬打藍國,實際上同時也是海漢執委會的提案,即如果荷蘭與馬打藍兩國都有購買海漢軍事裝備的意圖,那麼海漢將安排一次競價,給予兩國公平競爭的機會。

雖然這的確是東印度公司等待許久的時機,但蘇克易並沒有如他自己所期望的那樣掌握住主動權,反而是在這個環節輸給了老對手馬打藍人。這種挫敗感讓他怒不可遏,在施耐德離開之後摔碎了一整套名貴的青花瓷茶具。

蘇克易並不喜歡馬打藍人提出的這種解決方式,儘管東印度公司的財力也十分雄厚,並且範迪門總督已經授予他行事自主權,但他還是認爲這種競價的性質就是殺敵一千、自傷八百,唯一佔到便宜的就是坐山觀虎鬥的海漢人。他實在不明白那個馬打藍使者到底是怎麼想的,竟然會選擇了這麼一種並不利於馬打藍國的解決方案。

當然了,蘇克易也的確想象不到,羅洪的方案竟然是來自於小報記者荀鵬程的建議,而荀鵬程提出的這個方案,完全是下意識地站在了海漢的立場上來構思,自然得利者就不可能是馬打藍國了。只是羅洪一門心思要買到武器順便壓荷蘭一頭,這種執念讓他根本就沒有像蘇克易這樣去深究最後誰纔是最大的受益者。

而這還不是最讓蘇克易感到不安的事,他認爲海漢人或許還有別的事瞞着自己,比如已經跟馬打藍人在暗中談定了某些交換條件。當初海漢能悄悄地跟東印度公司談條件,現在自然也能再次搞這種暗箱操作——只要馬打藍人開得出足夠好的條件。

蘇克易知道海漢對巽他羣島東部及南部海域都有着強烈的興趣,只是一直沒有找到機會在這一地區建立起殖民港之類的海岸補給點。而東印度公司對此也一直嚴防死守,在自己的控制區域內不給海漢留下任何適宜修建港口的海岸。但如果馬打藍人爲了購買軍火,而傻乎乎地答應了海漢在某處地方修建港口之類的要求,那今後這片海域的局勢可就更加不利於荷蘭了。

類似的狀況在過去並非沒有先例,當初安南國爲了換來海漢的支持,在自己國家的海岸線上劃了四處地方讓海漢修建港口,後果便是海漢依託於這四個殖民港,在短短數年內就幾乎控制了整個中南半島的東海岸線,讓葡萄牙、荷蘭等西方殖民國家都無法再參與爭奪這一地區的海上貿易控制權。時至今日,其他國家的商船要與安南貿易,往往也只能停靠海漢人經營的港口,所有的貿易內容也都必須要接受海漢的監管,全無貿易自由可言。

而這一套操作手法,海漢後來也順理成章地用到了大明身上,如今由南至北的大明海岸線上,關鍵航道和主要貿易區附近都有海漢的殖民港存在,幾乎斷絕了西方國家在這些地區殖民的可能。如果馬打藍跟海漢也上演這麼一出,那要不了幾年,整個巽他羣島海域大概也會淪爲海漢的控制區了。

第五百六十八章 幕後第2095章第四百一十八章 昌化縣城第1652章 攻打馬尼拉(二)第2073章2437.第2437章第1313章 勝利堡的真面目第3460章第3474章第九百三十章 親自出馬第2135章3056.第3056章第36章 菜鳥第九百六十二章 兇案背後2965.第2965章第2022章第四百八十八章 實際困難第283章 破襲戰第1809章 人口輸送第六百二十六章 天降橫財第1978章第2257章第六百七十一章 受挫第2008章3197.第3197章第1339章 意想不到第1865章 合適人選第3512章第九百三十三章 對抗與合作第1724章 成大朋的計劃第1264章 參考資料第2319章第1882章 地方割據第九百五十六章 先下手爲強2626.第2626章3248.第3248章第66章 火炮(五)第2281章第185章 生產與銷售的合作第七百七十章 發展與變化第1367章 佯攻第15章 伙食問題第2033章3181.第3181章第79章 崖州工作組(三)3363.第3363章第五百八十三章 無法照搬的模式第157章 誰主誰客第1454章 未來打算2898.第2898章第2130章3232.第3232章第1008章 開國慶典(八)第2081章第九百一十三章 絆腳石2670.第2670章第1961章2794.第2794章第376章 惱人的談判第五百零五章 環島考察結束2963.第2963章第1490章 步騎結合2921.第2921章第五百五十四章 又吃又拿第2050章第1361章 兵臨城下3402.第3402章2983.第2983章第1071章 不同兵種3217.第3217章3208.第3208章第八百二十章 形勢所迫第1737章 暗中操作2378.第2378章第135章 新任巡檢(二)第3518章3083.第3083章2576.第2576章3330.第3330章第七百二十一章 馬打藍國第1442章 險情第四百四十八章 解決個人問題第1682章 各施手段第1226章 國家利益第2238章第四百零八章 深度合作3404.第3404章第五百二十一章 統一瓊州島3270.第3270章第2237章2663.第2663章第1574章 有錢任性第1624章 工業的力量第1232章 形勢所迫3186.第3186章2541.第2541章2953.第2953章2477.第2477章2748.第2748章第九百四十七章 討價還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