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9章

這當過兵吃過軍糧的人,對防禦工事的理解當然是與普通人不同,戴英凡一心想要把戴家莊改造成類似三亞勝利堡那樣武裝堡壘,以抵抗對手可能會發動的襲擊,這樣的策略自然很難獲得鹽商羣體的贊同。

不管是從公衆形象還是工程消耗方面來考慮,把自家居住的莊園改造成以屯兵打仗爲目的的大型堡壘,對鹽商們來說顯然是一個性價比極低的解決方案,更何況他們還得長期在裡面生活。鹽商們都是長期過着養尊處優的生活,哪受得了這堡壘裡的軍事管制狀態。

徽籍鹽商需要的是解決競爭對手的方案,而不是一味地龜縮在家裡被動防禦。要是真在運河河畔修了這麼一個堡壘出來,那豈不是在變相向對手示弱了?這可不在鹽商們可接受的範圍之內。

而且這樣的大型工程,揚州本地官府恐怕也不會對此視而不見,搞不好逮着機會就會給戴家莊冠上“私藏軍械”、“暗蓄私兵”這類的罪名。到時候哪怕戴英凡身上還有個百戶軍職,也很難洗白他們在戴家莊採取的這些非常規措施。

所以戴英凡雖然努力想實施自己的方案,但因爲種種客觀原因,這戴家莊的外圍防線只建了兩座碉樓就被叫停了。他也只能退而求其次,在村莊外圍修建一些經過精心僞裝的工事,雖然防護能力會較他原本的方案大打折扣,但總要好過什麼都沒有。

元濤也是在軍中待過的人,倒是比較能理解戴英凡的這種心理,他尋思如果是自己處在戴英凡的位置,說不定也會有類似的想法。畢竟他們之前沒辦法在短期內快速提升麾下民團武裝的戰鬥力,如果要尋求自保,也只能從防禦手段下工夫了。

元濤又擡頭看了看牆頭的射擊位,忍不住讚道:“其實戴老闆設計這機關頗有心思,如果戴家莊外圍都有類似這樣的機關屋,那我覺得倒也不必擔心對家會攻上門來。他們要是真來了,完全可以設法將其全部留在這裡。”

戴英凡道:“元掌櫃過譽了,但事情可能沒有你所想的那麼樂觀……”

由於在過去的一年中屢戰屢敗,徽籍鹽商手下的民團早就已經士氣低落,甚至不太有跟對手展開廝殺的勇氣。如果不是這樣,戴英凡或許也不用採取如此保守的應對策略。對家要是真的在某一天打上門來,能守住村莊將其擊退就算不錯了,至於元濤所說的策略,戴英凡認爲以目前的備戰水平很難達成理想的效果,一個不小心甚至有可能會被對手攻破這道相對薄弱的防線。

元濤聽了戴英凡的解釋之後也不禁有點唏噓,巧婦難爲無米之炊,指揮官再怎麼厲害,手底下無人可用,那也沒辦法打勝仗。戴英凡要顧及戴家莊的老老少少,肯定也不敢採取太冒進的措施,只能勉強維持現狀,等海漢介入之後再作打算。

戴英凡接着又道:“在下手底下有些本事,肯爲家族賣命的人,這次基本上都挑出來準備送去舟山受訓了。接下來這段時間的防務,還真得有賴於元掌櫃多多費心了!”

戴英凡的話是真是假,元濤當下也無從驗證,不過他覺得戴家應該不至於把寶全壓在金盾頭上,要是萬一中間出了什麼紕漏,那豈不是把自家人的生死都交在了外人手上。但戴家到底留有什麼後手,他也不便打破沙鍋問到底。

上午剩下的時間,戴英凡便帶着元濤在莊子各處查看。元濤看過幾處地方之後才知道,這戴家莊並不是像表面看上去那樣不設防,實際上每一條出入莊子的路口附近,都有僞裝成尋常房屋的防禦點。

而且據戴英達所說,他們在村莊附近的農舍,以及運河對岸,還另行設置有數個預警哨,這樣如果對手從揚州城發動渡河行動,有很大機率會被這些預警哨觀察到,從而提前向戴家莊這邊發送警訊。

這些位於戴家莊內的防禦點,接下來便會安排金盾的人馬進駐,與戴英凡手下的人共同值守。不過戴英凡手下的精英都要離開這裡去舟山,等金盾進駐之後,很快就會接管這些防禦工事內的指揮權。

兩人忙到中午,徑直去了戴英凡家中,簡單湊合了一頓。這兩人都有從軍經歷,因此都比較講求實際,倒也不會在意繁文縟節。三兩下吃完午飯,戴英凡便傳令下去,立刻在莊子南邊的曬穀場集合人馬,讓元濤檢閱。

稍事休息之後,兩人便從戴英凡家出發,穿過村莊前往集合地點。

他們抵達的時候,包括戴成榮在內的兩百餘人已經等在曬穀場上,還零零星星有人趕來。

元濤經驗豐富,自然知道該如何去審視一支隊伍的戰鬥力。他不看其他,先看隊列,如果這支隊伍連列隊都做不到整齊劃一,那大概在執行作戰任務時上也很難做到令行禁止。而由此所體現出來的紀律是否嚴明,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實際戰鬥力。

但這支隊伍的狀況看起來並不理想,列隊倒是列了,但隊伍排得歪歪扭扭,人們互相交頭接耳,看樣子都沒有將這次集合當回事。當然了,更有可能的是他們平時也是這樣的狀態,散漫慣了,也就沒有太多的緊張感。

如果以此作爲判斷標準,很顯然這支隊伍的實力的確只是普通民團的水平,就算比起海漢鄉間的民兵都尚有比較大的差距。至於跟金盾這種專門吸納退伍兵的武裝組織相比,那就根本不是一個檔次了。

元濤一見之下,便已經在心裡對這支隊伍的狀況有了一個初步評估,不過他也沒有表露出來,靜待戴英凡整隊。

戴英凡好歹是在軍中待過的人,看到這樣的情況也忍不住老臉一紅。他今天匆匆忙忙從揚州城趕回來,也沒來得及提前跟手下人打招呼,結果這些傢伙集合之後如此懶散,簡直就是在外人面前丟他的臉。

戴英凡不得不又花了一些時間整隊,然後對元濤解釋道:“這些人並不全是戴家莊的人,也有其他家族推舉出來,準備送去舟山受訓的人,所以隊伍有點混亂,讓元掌櫃見笑了!”

元濤不動聲色地點點頭道:“無妨,列隊這種基礎技能,等他們到了舟山肯定會有練習的時間,提高起來也很快的。”

元濤嘴上說得輕鬆,但心裡卻是打定主意,要在之後的彙報中向舟山指明這一點,需要加強這批人的隊列訓練強度。如果連排隊這種基本功都沒掌握好,那又如何能修習使用火槍的戰術。

戴英凡接着便讓已經定好的人選出列,單獨列成一隊,讓元濤過目。由於之前雙方並未就選派舟山進修的具體人數達成一致,所以這邊也只先選定了七八十個人。元濤倒已經通知了他們,但戴英凡顯然來不及補足人數。

元濤大致看了一下,戴英凡選定的這些人的確也還看得過去,至少身體條件都不差,看起來並沒有酒囊飯袋式的人物,這讓他稍稍輕鬆了一些。

海漢這邊比較擔心的一個點,就是徽籍鹽商在選派人員的時候過多考慮各家的利益分配,在其中安插一些並不適合從事軍事訓練的少爺式人物。

但戴英凡並沒有對選定的人員做特別的介紹,看樣子這些人當中似乎也只有戴成榮是貨真價實的少爺。不過元濤認爲如果各家鹽商沒有安排特殊人物加入其中,而只有將被委任爲指揮的戴成榮一個核心人物,那大概是戴英達憑藉自己的威信才能做出這樣不尋常的安排。

看過人選之後,元濤對戴英凡道:“關於人選數目的問題,我之前已經跟小少爺談過,戴老闆回頭可以跟小少爺再商量一下,儘快把人數補足,然後組織出發。這事越快越好,拖得久了,恐局面再起變化。”

戴英凡點頭應道:“元掌櫃說得是,待會兒我就從這些人當中再挑選一些出來,湊足人數,最遲後天就可以從揚州出發。至於剩下的人手,便留在戴家莊配合元掌櫃佈防。”

元濤點點頭,但心裡已經不對留守戴家莊的人抱太大期望了。這些人或許不是不能通過訓練來提高軍事技能,但那並不在他的任務範圍之內了。

舟山所提供的人員培訓都是明碼標價,按人頭和時長結算的,那他要是在揚州替鹽商訓練人手,豈不是變相拆舟山的臺,所以即便這些人個人能力有限,元濤也並不打算在駐紮期間對這些人員進行額外的訓練,頂多也就是給他們制定一些簡單的規則,以儘量避免出現無謂的問題。

戴英凡大概也明白這中間的奧妙,所以從頭到尾都沒提過讓元濤替自己訓練這些人手,看來也是一個粗中有細的人。

元濤找戴英凡要了一副戴家莊的平面圖,便返回駐地,準備召集手下頭目,分配各隊負責的駐防點,把戴家莊的防務先接管過來。

他現在不知道徽籍鹽商的緊張狀態是故意爲之還是確有其事,如果是後者,那就意味着對家的武裝人員隨時有可能打上門來,這可不是鬧着玩的。如果不能成功護住戴家莊,那金盾的江湖名聲也將會大受影響,元濤可不希望自己成爲金盾海外分號裡邊第一個引咎辭職的大掌櫃。

回到駐地,元濤見這次隨隊來到揚州的兩名通信兵正搭着梯子上到房頂,架設電臺的天線。當即趕緊叫人上前幫忙,唯恐這兩位出了任何意外。

掌握電臺收發報技能的通信兵在軍中是稀缺資源,其價值甚至堪比電臺本身。這些通信兵都是在通過層層選拔之後,纔有資格接受長達一年的專業培訓,然後再經過一年的實習期,才能正式上崗。而被派到海外駐紮的通信兵,大多都是軍齡三年以上的老兵了。

說是通信兵,但實際上這個特殊兵種因爲編制小,且培訓合格不易,所以幾乎都會在上崗之後就迅速提拔成尉官,大部分都是少尉和中尉,待遇也都是按照軍官標準執行,甚至在執行作戰任務期間還會配發高級軍官才能使用的軍用轉輪手槍。

這次被派來隨金盾一起執行任務的兩人便都是少尉軍銜,而元濤當年退伍轉業的時候也不過就是少尉了,所以他對於這兩人也是絲毫不敢怠慢,專門在自己住的院子給他們留出了一間房作爲工作和住宿所用。

元濤見已經在搭建電臺了,便取消了先前的安排,先守着他們把天線搭好,完成機器的調試,然後向舟山發出了消息,告知已經在揚州這邊安頓下來。至於更詳細的內容,元濤還得先擬個稿子,把自己在戴家莊的所見所聞擇要梳理出來,再發回舟山報備。

稍後元濤便在以廳堂改建的指揮部中召集了手下頭目,向他們描述了戴家莊的大致情況,並根據戴英凡所提供的平面圖,向頭目們分配駐防任務。

金盾這次來了有一百多號人,留了一些人在碼頭守着那兩條船,剩下包括元濤在內的一百二十多人進駐戴家莊。戴英凡所提供的佈防圖上,包括兩座碉樓在內,村莊外圍共有十處或明或暗的防禦工事,金盾的人手分配下去,堪堪能做到每處防禦點十人左右,剩下的人則作爲機動力量。

海漢軍最擅長的作戰方式並非進攻,而是防守,金盾這些人當中有不少退役老兵,對於依託防禦工事進行警戒和作戰都不陌生,當下衆人便根據戴家莊的具體環境,又提出了不少改進意見。

比如在僞裝工事朝莊外一面添加更多的射擊孔位,以發揮金盾的火力優勢;提前製作好鹿砦拒馬之類的路障,以備發生狀況時可以迅速封鎖進出戴家莊的道路;設法加強對附近運河河岸的監控,以爭取更多的緩衝時間等等。

2836.第2836章第1303章 頂替編制第353章 大萬山島的變化第258章 輿論陣地的重要性第1516章 戰局變化第1980章2799.第2799章第1033章 激戰後龍溪第1457章 回遷遼東2511.第2511章第2180章第1894章 學習方向3405.第3405章第2314章2689.第2689章第1011章 開國慶典(十一)第1835章 難以脫身第239章 勝利港造船廠(四)第1958章2682.第2682章2506.第2506章第1456章 東江鎮的利益第2067章第四百一十八章 昌化縣城第1021章 先遣隊(二)第290章 殘酷的現實第1958章第六百六十八章 戰爭利弊3361.第3361章3212.第3212章2879.第2879章第2122章第1672章 無路可逃第九百五十五章 接頭2551.第2551章第六百三十七章 交手(六)第1764章 武力展示(六)2445.第2445章第1057章 應對乏術第1951章第2022章第1523章 地下世界第1523章 地下世界第2104章第1057章 應對乏術第七百六十九章 溝通與合作第1874章 眼光受限第1739章 海外招商2729.第2729章第1324章 在劫難逃第1304章 虛驚一場第1061章 計劃變更3344.第3344章第1458章 大遷徙第3459章第1270章 各尋門路第四百七十六章 實力說話第1章 那一扇上天打開的門第1842章 繼任者第1354章 不得不防第2021章第2347章第九百六十六章 貿易目標2599.第2599章3124.第3124章第1116章 鎮江堡第1684章 陰差陽錯第2285章3044.第3044章第1235章 偵察敵情2502.第2502章第九百零五章 臺北建設第1555章 硬撐到底3171.第3171章2663.第2663章第187章 複雜的籌備工作第1238章 破釜沉舟2508.第2508章四百一十四章 入職考評第40章 港灣激戰(二)3117.第3117章第1995章第1210章 出發南行第3507章第1885章 海上貿易第1008章 開國慶典(八)第1791章 杭州灣軍演第37章 緊急情況第1712章 特殊招募第1642章 佔領甲米地第3423章第1036章 遭遇戰第九百四十六章 強勢第2318章第2018章第1807章 聯合行動2429.第2429章3153.第3153章第1872章 定海港見聞3084.第308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