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53.第2553章

第2553章

考慮到軍火交易所帶來的威脅,,執委會當然不希望讓太多的制式武器流入到明軍手中,所以這類項目的操作一般都比較謹慎,在交易規模上也會小心控制,儘量避免讓某個地方的明軍形成過於強大的戰鬥力。

不過軍火交易也僅僅只是這個灰色地帶的一個組成部分,更多處於監管之外的交易項目其實往往只是單純的利益輸送。

“我國對大明的取而代之並不是完全通過戰爭來達成目的,這中間的過程,你們應該多少有些瞭解。在崇禎皇帝向我國低頭服輸之前,大明國內其實有很多地方就已經改換門庭投靠我們了,從而避免了戰爭的爆發。而之所以這些地區的統治者作出這樣的選擇,根本原因當然就是利益使然。”

石迪文侃侃而談,向陶弘方和在座其他人說明情況:“通過不受監管的這些灰色地帶,我國向大明上層官員輸送了大量的利益,並且保證他們在改朝換代之後仍能保全屬於自己的利益,所以纔會有那麼多的地方是通過和平的方式納入到我國治下。當然了,崇禎皇帝最後服輸,一定程度上也是因爲他意識到了已經無法再調動國內的資源來與我國進行抗爭,投降就是最體面的結束方式了。”

陶弘方聽到這裡基本算是明白了石迪文所說明的情況,海漢用利益輸送來換取了前明一部分統治區的投靠,而這種交易因爲牽涉利益甚大,所以都是高度機密,就連相關部門都無法對其實施監管,也不可能對外公開這些措施。甚至就連他這樣的穿二代官員,在來到杭州之前,似乎也無從接觸到這個層面的信息。

雖然石迪文的這番說明釋清了陶弘方的問題,但卻並未完全打消他心頭的顧慮。陶弘方略微思索之後繼續提問道:“石伯父,既然這是朝代更替時期所行的非常舉措,那如今大局已定,這樣的非常措施是否應該停止,或是將其納入正常的監管範圍之內?”

石迪文應道:“朝代更替,可不是大明皇帝送一份降書就宣告結束了。你們也知道,天下仍有很多地方還是在延續大明的統治,我國要全面接收這些地盤,恐怕還得花費好些年的時間。在此期間爲了維持安定的局面,有些非常措施還是不能停的,一切都是以大局爲重。”

儘管海漢在名義上已經取代了大明對傳統漢人居住區的統治地位,但實際上海漢直接控制的區域仍是集中於沿海地區,內陸很多地方依然如石迪文所說的那樣,延續着大明時期的制度。

海漢的問題就在於目前沒有足夠的官僚和武裝力量來接管這些地區,更無法有效應對出現在這些地區的動盪和戰亂,所以只能盡力維持局面穩定,這樣起碼以後接手的地區不會是一片混亂。

這樣的做法當然仍會存在着很多弊端,但執委會希望天下安定,而不是疲於在各地救災平亂。只要大明原有的地方官府能夠維持穩定的局面,海漢倒也不吝向這些地方大員繼續輸送利益。

大局爲重,這四個字拿出來,就真把陶弘方的嘴給堵了個嚴嚴實實。雖然他心裡仍然堅持認爲或許應該有更好的方式來處理這種局面,讓維持安定局面與實施監管能夠同時執行,但他也知道自己的影響力不太可能左右石迪文的想法,更不可能讓執委會爲此對現有的措施作出根本性的改變。

與陶弘方的溝通結束之後,接下來便輪到了哈建義。

哈建義今天去陸七師二團的駐地進行了短暫的探訪,檢查了該營地的裝備保管狀況和炮兵訓練情況。不過他要對石迪文問起的事情其實與此沒有太直接的關係,因爲當時在軍營中有另一件事更爲吸引他的注意力。

“我有一個問題想請教一下石伯父,爲何陸七師目前留用的前明軍官中,會有相當一部分人都是揚州出身?”哈建義是個直爽性子,當下也不兜圈子,開口就直接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石迪文道:“既然你會發現這個問題,那我想二團團長戴成榮應該已經跟你作過說明了。怎麼,你對他給出的說法還有不滿意的地方?”

哈建義道:“按國防部在1633年,1638年,1648年頒佈的降軍人員留用標準和後續修訂方案,我們對於前明軍人的留用應該首先考慮其專業能力,但陸七師好像並沒有完全按照國防部制定的標準來執行,戴團長也未向我說明這些揚州籍軍人有何過人之處,值得陸七師爲此打破規矩。”

石迪文沒有立刻作出解釋,轉而提問道:“你去看了二團的武器裝備,覺得怎麼樣?”

哈建義不明其意,但還是認真迴應道:“武器裝備保管狀況良好,但輕重武器的型號都有相當一部分偏於老舊,如有條件應安排全面升級。”

石迪文點點頭道:“戴成榮應該也很想升級裝備,但問題是東海大區能從國防部爭取到的預算有限,在預算當中能用於裝備升級的部分就更有限了。而且因爲東海大區的特殊環境,資源和軍費都必須向海軍傾斜,陸軍能分到的部分極其有限。不過相信你也知道,國防部對於地方駐軍自籌資金一向沒有太多限制,所以我們東海大區的軍費缺口,往往也只能通過其他方式來補上。”

“揚州鹽商這個特殊羣體的財力如何,相信你們也聽說過不少傳聞吧?腰纏萬貫,富可敵國,都是過去用來形容他們的。當然這個羣體如果沒有自己的保護傘,那就只是一羣待宰的肥羊了,所以他們會讓子弟從政從軍,借用官府來充當自己的保護傘。你今天見過的戴成榮,也是其中之一。”

哈建義應道:“石伯父的意思,陸七師是想通過留用這些揚州籍人員,來籌集軍費?那這豈不是有花錢買官之嫌?”

(本章完)

第242章 駐廣辦的促銷手段第23章 勞改營(一)2470.第2470章第六百八十一章 解圍第五百七十六章 保命要緊第1984章3201.第3201章2714.第2714章2396.第2396章第1574章 有錢任性第四百零一章 開發南方四港第六百零七章 被選中的人2702.第2702章第七百五十九章 荷蘭使者第266章 軍援條件3265.第3265章第1093章 艱難的選擇3201.第3201章第1867章 項目拖延第1911章 目標方向3160.第3160章第1343章 地理知識第1659章 攻打馬尼拉(九)2811.第2811章第九百一十一章 飛雷炮2503.第2503章第130章 錢天敦第282章 花式吊打第1628章 蒸汽機的秘密第1808章 廣鹿島難民營2507.第2507章第九百一十六章 合作的內幕3372.第3372章第335章 第二批援軍抵達第1832章 進退維谷第1166章 再見面第1808章 廣鹿島難民營第3446章第2034章2565.第2565章3046.第3046章第四百六十九章 脣槍舌劍第1803章 交換條件第1067章 束手就擒第197章 李大掌櫃第1736章 國際貿易2472.第2472章2373.第2373章第1935章2630.第2630章第九百九十五章 軍事援助第2280章第3454章2475.第2475章第四百九十六章 損耗品第1986章第1001章 開國慶典(一)3360.第3360章2932.第2932章第1012章 開國慶典(十二)第1576章 破釜沉舟第1009章 開國慶典(九)第八百八十五章 山中追剿3307.第3307章第1390章 難以掩蓋第五百四十九章 可與不可第1495章 朝鮮使者第393章 城內攻防戰第1966章3083.第3083章2570.第2570章第2015章3215.第3215章2507.第2507章第七百七十一章 三亞新貌第七百二十六章 抵近偵察第324章 進修生的軍訓安排3226.第3226章3123.第3123章2447.第2447章第八百五十章 六橫島第1711章 新出路2512.第2512章第333章 水陸並進2562.第2562章第130章 錢天敦3131.第3131章2822.第2822章第九百七十一章 左右爲難的托馬斯第2345章第2136章3015.第3015章第1572章 競價與競爭第2112章第3517章第342章 繼續擴張2705.第2705章第五百零三章 王湯姆的憂慮第2021章2965.第296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