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8.第2628章

第2628章

在朱子安的人生中,還是第一次見到像舟山這樣以港口和海貿爲基礎的島嶼城市,不免感到十分新奇。而陶弘方等人大概也能體會到他的這種感覺,所以接下來安排的活動便是參觀島上的各處建設成果,這也正好能夠滿足朱子安的好奇心。

如果說杭州是大明統治時期繁華城市的代表,那麼已經由海漢治理了二十多年的舟山,就正好可以拿來跟杭州的現狀作一個橫向對比。

朱子安首先感受到的明顯差異便是基建方面,與略顯老舊的杭州城相比,舟山的城區展現出的是一種完全不同的風貌。

民間對此時杭州城的城市建設形容爲“十門三關一口井,三山六嶺九條街”,在歷史上一直都是區域核心城市,經過歷朝歷代的建設,有着較爲完善的基礎設施和城防體系,水陸交通都十分發達,可以說是江浙地區基建水平最好的城市之一。海漢雖然已經接管了杭州,而且準備大興土木修建新城,但對於老城卻基本保留了原本的風貌,並未進行大拆大建的操作。

而舟山的規劃與朱子安認知中的傳統城市完全不同,這裡並沒有修建高大的城樓和密佈箭垛的城牆,城區很自然地跟繁忙的港區銜接在一起,中間並無任何明顯的防禦工事。

這裡的路面也較杭州更爲平整和寬闊,一部分主幹道甚至做了路面硬化處理,看起來就十分高級。朱子安注意到這裡的陸上貨運主要依賴於大大小小的馬車,街道上隨處可以滿載前行的車隊。正是得益於良好的交通條件,由此也造就了杭州所不具備的運輸便利性。

當然了,由於此地獨特的地理環境,所有的交通設施最終也都是爲了海運服務,所以真正的重中之重仍是港口和碼頭的相關設施。長達十里的港區,碼頭上高達數丈的吊具,空間龐大的倉庫,以及成百上千不斷忙碌的港口勞工,都給朱子安留下了深刻了印象。

而城區的建築風格,更是與杭州截然不同。如果說杭州的建築是聚江南靈秀之風於一身,那舟山可堪稱這個時代各個文明建築風格的大雜燴。

在這裡不僅能見到傳統的雕樑畫棟的中式建築,也有風格簡約,線條明快的海漢方塊式樓房,除此之外,充滿東瀛風的和式建築,葡萄牙人帶來的曼努埃爾風格,荷蘭人所鍾愛的雙摺線屋頂和老虎窗,這些五花八門的建築風格就這樣一齊出現在同一條街道的兩旁,讓城區充滿了異域風情。

“這個島上的外國人,在貿易旺季可能會有五六千人之多。他們當中的絕大多數人是商人和水手,舟山島可以提供他們所需的一切。”

哈建義前段時間特地跑來舟山考察海軍和造船廠,在這邊住了些時日,所以此時衆人當中要數他對本地情況最爲了解,便義不容辭地當起了導遊,順便也給朱子安解說一下島上的情況。

朱子安好奇問道:“剛纔聽各位談論,除了朝鮮、日本、琉球、安南這些離得近些的國家,還有不少國家遠在萬里之外,想必來此貿易的利潤十分豐厚,纔會吸引他們不畏艱險來到這裡吧?”

哈建義點點頭道:“那是當然,他們從我海漢國販運回去的各種商品都不愁銷路,少則三四倍收益,有十倍八倍利潤的也毫不稀奇。”

說到這個話題,可就是陶弘方的專業領域了,他順着話頭接道:“每年在舟山完成的貿易當中,有四成是與外國商人進行的跨國貿易,所以你可以看到,這裡有很多由外國商人經營的商棧和店鋪。對他們來說,這裡就是一個巨大的聚寶盆,可以源源不斷地向他們提供財富。”

朱子安道:“如此說來,想必官府也能從中獲得不少稅賦?”

陶弘方道:“獲得稅賦只是一方面,貿易活動所帶動的社會生產,纔是官府真正看重的東西。”

朱子安聽得一知半解,他不太明白什麼叫做社會生產,但又隱約能懂得陶弘方要表達的意思,海漢官府所看重的不只是從交易過程中收取的稅,還有因爲這些貿易活動所帶來的附屬效應。

這個道理並不難懂,但朱子安不太明白的是,既然有這麼多的外國商人願意匯聚到這裡從事跨國貿易,那爲何在大明統治時期沒有出現這樣的景象?

朱子安將自己心中的疑問道出,陶弘方耐心地繼續向他說明道:“大明統治時期對海上貿易的管控非常嚴格,所以絕大部分跨國貿易只能以走私的方式進行,而這樣一來,官府無法從中得到實際的好處,自然也無法讓這些貿易活動得到朝廷的解禁。”

朱子安皺眉道:“既然有利可圖,朝廷爲何不放開禁止,發展跨國貿易?”

這時候哈建義重新接過了話頭:“原因很簡單,因爲朝堂上那些人沒有掌控局面的能力。他們擔心外國人會像倭寇一樣禍害地方,也害怕富起來的海商們會發展出實力可怕的私人武裝。官府從跨國貿易中收的那點稅,好像遠遠不能平衡由此產生的風險,既然無法監管,所以乾脆就一刀切,全面禁止,這樣上上下下都少些麻煩。”

話很難聽,但事實的確是如此,大明自朱元璋始,便認爲國家的根本在於農業,而跨國海上貿易只會帶來動亂,所以頒佈了嚴格的禁令,封鎖沿海港口。直到隆慶年間,朝廷纔開始逐步解禁,但仍然只開放了有限的幾處港口可從事跨國貿易,同時對貿易活動徵收商稅。

這種嚴格的限制讓大明失去了寶貴的發展機會,而同時期的西方國家卻趁此階段完成了全球範圍內的殖民和貿易佈局,對海洋的利用效率大大超過了大明。直到朱子安來到舟山島上,他仍然不明白爲何海漢能將這裡經營得如此繁榮,而大明又是輸在了何處。

(本章完)

2892.第2892章2727.第2727章第2234章第1929章3262.第3262章3178.第3178章第164章 大地主第56章 崖州城(三)第1463章 信息的價值2431.第2431章第1010章 開國慶典(十)第1916章 好學之人帝五百九十八章 信心十足第3467章第四百一十三章 態度鬆動第1625章 田獨工業區第114章 海外考察(一)第八百八十四章 午夜黑影第1607章 充分的理由2858.第2858章第1724章 成大朋的計劃第1490章 步騎結合2881.第2881章第61章 大步前進第六百九十二章 秋交會成果第九百七十章 苛刻的交換條件第149章 一盆冷水第1692章 盤根問底第228章 越南之行(十一)第1205章 巡警隊第六百零三章 遊漳州城第1731章 商業契機3037.第3037章第六百一十章 聯合軍演3283.第3283章第1897章 旅程終點2606.第2606章第1980章第2336章第六百八十一章 解圍第229章 崖州局勢變化3349.第3349章第四百二十六章 南洋情報網2890.第2890章第1972章第1337章 前程不定第3461章第3456章第1352章 不識時務第七百五十九章 荷蘭使者第1547章 半殖民地第九百一十五章 第一桶金2591.第2591章第1888章 農業開發2392.第2392章第1187章 市場狀況第八百八十章 舟山招商會(五)第1948章第1288章 儋州軍演第1558章 競爭關係2501.第2501章3117.第3117章第1731章 商業契機2760.第2760章第八百四十二章 帶路黨第1919章3090.第3090章2526.第2526章第1719章 糧食貿易3162.第3162章第2164章第1209章 基層官員第263章 價格補貼第1293章 由海轉陸第1172章 事件發酵第1971章第356章 拉鋸戰第1761章 武力展示(三)第2287章第1480章 前線實錄第1836章 截殺清軍第1238章 破釜沉舟第1668章 攻打馬尼拉(十八)第1190章 抓捕第六百九十三章 鎮南港的調整第1703章 苦役營的規矩第2068章第1657章 攻打馬尼拉(七)3237.第3237章第九百七十一章 左右爲難的托馬斯第1710章 政績第1819章 戰局吃緊2588.第2588章第1294章 武器展示的目的第五百八十二章 海上實力差距第六百八十四章 等待集結2692.第2692章第1564章 馬打藍人的考量第七百一十章 打掃戰場第1022章 先遣隊(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