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6.第3216章

寧崎笑着問道:“你這臨時接的買賣,又是加急,這得加錢吧?”

柳貴明連忙擺手辯解道:“海漢軍要的東西,草民怎敢加價,不過是收個本錢罷了。”

爲海漢軍印製的這些傳單,青柳印社需要臨時抽調人員製版、裁紙,還要佔用本有其他生產安排的印刷設備,按理說這買賣應該加錢才行。但印社的生意本就有相當一部分是東海駐軍部隊的長期業務,柳貴明自然不會分不清輕重,還去佔這種小便宜。

相較先前去的萬鬆書院,寧崎感覺這青柳印社的上上下下就懂事得多,清楚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也很會利用背靠官府的優勢來做買賣。

而柳貴明的精明還不止於此,眼見參觀得差不多了,他湊到近前懇請道:“寧大人,草民下月準備在杭州再開一間書店,不知可否請大人賜下墨寶,爲小店題名?”

寧崎此時興致不錯,略微猶豫一下,便點點頭應承了他的要求。

柳貴明大喜過望,立刻叫人準備筆墨紙硯。寧崎以爲這怎麼也得折騰一會兒,卻沒曾想立刻便有幾人將書案連同備好的文房四寶一起擡了出來,看樣子是早準備好了,就等着自己點頭。

寧崎笑道:“柳老闆,你這是生怕我反悔啊!”

柳貴明訕笑道:“哪裡哪裡,大人說笑了,草民提前把這些東西準備好,是不敢浪費大人寶貴時間。”

寧崎也不以爲意,當下提筆揮毫,在紙上寫下柳貴明所要求的“青柳書齋”四個大字,然後命隨從取了印章,在紙上蓋下印鑑。

柳貴明這字也不是白要的,當即讓人呈上一個錦盒,雙手遞到寧崎面前:“草民近日偶得一方田黃石,還請寧大人莫要嫌棄。”

這田黃石產自福建壽山,是頂級印章石材之一,民間素有“一兩田黃三兩金”的說法,足見其珍貴程度。柳貴明送這東西給寧崎,倒也真是對路。

寧崎見那盒子裝着的那塊田黃石,如同一塊色澤純淨的黃色油脂,又似凝固的蜂蜜,其個頭足有自己拳頭大小,可想而知必定價值不菲,不禁感嘆這柳貴明還真是肯下本錢。

寧崎推辭道:“柳老闆,你這禮物太貴重了,我無功不受祿,好意心領了!”

柳貴明東西都拿出來了,又豈肯輕易再收回去,當下便勸道:“大人,這塊田黃石若是凡品,草民就自己收着了,但此石實屬極品,不該流落民間,草民將其贈予大人,只是想物盡其用而已,還請大人不要推辭!”

寧崎倒是想不到柳貴明的說辭如此奇葩,但對方態度堅決,看來不收是不行了。

這塊田黃石的確是好東西,不過寧崎執掌權柄三十年,歷年來收到各地呈上的貢品中,好東西不知有多少,倒也不會對此特別敏感,當即便命隨從接下了這份禮物。

相較於寧崎的考察行程,喬志亞的日程安排就要辛苦多了。

他這趟來杭州的任務之一,是代表工業部來考察東海大區幾個重點工業項目的實施進展。而這些工業項目所在之處,幾乎都離杭州有一段不算近的路程。所以在與各國使節開完軍售見面會之後,他就立刻踏上行程離開了杭州。

喬志亞考察的第一個目的地,便是位於嚴州府建德縣的水力發電工程。除了考察進展之外,他此行還得擔負起指揮安裝發電機組的任務。

就算不用親自下場參與勞作,長時間在野外工地當監工也絕不是一件輕鬆愉快的工作。

白克思之前來東海大區考察的時候,同樣也親自到過建德縣的水電站建設工地。

當時水電站仍處在初期的基建階段,一年多時間過去之後,這裡的工程進展倒是飛快,工程進度甚至超出了預期。

陪同喬志亞參觀工地的仍是張鶴,上次白克思來的時候也是他作陪。不過當時他的身份還是原嚴州知府,但如今已經正式改換門庭,成爲嚴州管委會的負責人。

不過在這處工地上,張鶴可不是一把手,這裡的負責人是餘鋒的得意門生黃志昌。

從這個工地動工伊始,黃志昌就是項目負責人了,這也是歸化民中少有能在土木機械領域都獨當一面的人才。餘鋒這些年帶的徒弟不少,黃志昌絕對算是其中的佼佼者。

黃志昌跟喬志亞也是老熟人了,當年他還在當學徒的時候,就曾被餘鋒派去昌江,在喬志亞手底下實習了一年。黃志昌雖未正式拜在喬志亞門下,但兩人也算是有師徒之誼,黃志昌每次見到他也是持弟子之禮。

黃志昌大致介紹了目前的工程進度,水電站的壩體部分已經基本完工,等發電機組安裝之後,就可以開始調試了。如果一切順利,預計會比計劃的投產日期提前半年左右。

“提前半年?那真是相當不錯了!”喬志亞不吝對這個掛名弟子讚賞有加。

黃志昌倒是十分沉穩,並沒有立刻認領這份功勞,而是不忘分潤一部分給旁邊的張鶴:“大人,這得多虧老張,這幾年從周圍各縣源源不斷地調來勞力參與建設,才保證了工程進度。”

張鶴連忙應道:“此乃下官分內之事,理應如此,黃大人過獎了。”

修建水電站的過程有大量的土木作業,即便海漢陸續向這裡運入了一批大型工程機械,但人力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條件。

比如今天隨喬志亞一同抵達此地的水力發電機,要從船上卸到岸上,然後運輸至水壩上的安裝位置,就至少要動用幾百號人。

水電站的工地上常年保持不低於三千的施工人員數量,這的確多虧了張鶴這個地方官從中協調,讓周圍各縣輪流派出民工到這裡服徭役。

話說回來,若非張鶴在這項工程中表現出色,盡心盡力協助工程進行,石迪文也不會讓他一個在前朝當知府的人,搖身一變成爲地方管委會的負責人。像他這種知情識趣,又有實幹能力的官員,等水電站的工程結束之後,多半還會得到提拔。

3032.第3032章第3422章2883.第2883章2701.第2701章3271.第3271章2428.第2428章第1402章 反覆試探第1650章 教會的寶藏3340.第3340章2905.第2905章第四百八十六章 主力艦下水第1617章 收集情報第七百七十三章 學習方法第1173章 輿論陣地2422.第2422章第1376章 工作交接第1747章 利潤豐厚第269章 攻防大戰3181.第3181章第2011章第255章 進口礦產第2077章第七百五十章 前進的方向第1358章 再戰旅順口第188章 少壯不努力第1428章 三路齊發第1871章 見世面第2352章第六百三十一章 淡美蘭羣島2972.第2972章第2017章第2229章第1483章 競爭關係第1914章 高效運轉3314.第3314章第1160章 保護傘第1196章 重獲自由的機會第1875章 先進技術2993.第2993章3146.第3146章第1219章 野外遊樂第1470章 北方航線(三)第3436章第261章 採取軍事手段的可行性第2102章3322.第3322章3300.第3300章3320.第3320章第2164章第2364章3265.第3265章第四百零三章 碼頭見聞3257.第3257章3218.第3218章第2157章第1480章 前線實錄第1456章 東江鎮的利益第六百六十四章 與總督大人對話第1814章 各行其是第1922章第1565章 媒體宣傳第1087章 宣傳手段第2213章第七百八十二章 技術迭代第五百七十五章 李進的態度2871.第2871章第46章 達成合作2369.第2369章第五百二十八章 戰後壓力第2299章第1634章 徵西行動第161章 喪心病狂的軍火推銷2622.第2622章第244章 紡織品交易第203章 安西教練的野望第1073章 打探口風第1617章 收集情報第九百五十三章 互相算計第1093章 艱難的選擇第四百二十八章 嚴查第181章 一語滅國2616.第2616章第六百八十一章 解圍第1709章 戴罪立功第2171章2997.第2997章3360.第3360章第1531章 幕後主使3040.第3040章第九百九十三章 羅升東的家法3096.第3096章第六百七十二章 禁閉2578.第2578章第六百九十二章 秋交會成果3077.第3077章2575.第2575章3368.第3368章第1316章 陶東來的部署第3502章3328.第332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