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8.第3228章

在受邀觀摩此次軍演的嘉賓中,過去僅有少數幾個國家有資格派出軍事觀察員,參與海漢軍的作戰行動。所以絕大多數在場的外軍軍官對海漢軍實際戰力的瞭解,僅僅只是來源於口耳相傳的消息和有限的書面資料。

但這些信息的真實性似乎不容置疑,因爲在過去三十年間,海漢軍的確做到了一路高歌猛進,沒有任何一位對手能在戰場上抵擋住他們的攻勢。

海漢軍到底有多強大,爲何能做到戰無不勝,這是每一位外軍軍官都渴望知曉的答案。而類似此次餘杭軍演這樣的活動,就成爲了他們瞭解海漢軍的重要窗口。

能來到這裡參加交流活動的軍官,基本都是各國軍中的佼佼者,很快他們就意識到,海漢軍遙遙領先的不只是先進的武器裝備,還有與之匹配的戰法戰術,以及對戰爭的認識深度。

這些東西,報紙上刊登那些戰報可不會提及,只能通過面對面的交流纔能有所感受。

葡萄牙的年輕軍官們雖然受到語言的限制,無法做到流暢溝通,但好在他們的上司西芒對海漢軍瞭解頗深,事前已經對他們做了針對性的佈置,所以在試用海漢武器的過程中表現不錯,甚至還得到了海漢將領陳一鑫的讚賞。

而所有參與活動的外軍當中,表現最爲出色的無疑還是安南、朝鮮兩國的軍官。他們基本都能做到無縫銜接海漢軍的作戰指揮體系,對活動中展示的各種武器裝備的使用更是駕輕就熟,甚至讓人懷疑他們會不會是海漢人假扮的身份。

這樣的示範作用也讓其他國家的將領開始思考,是否應該加大力度,選派更多的軍官前往海漢的軍事院校留學深造。

這其中比較破防的當屬日本人。打不過海漢倒也罷了,畢竟海漢是見誰揍誰,連歐洲人和大明也都成了海漢軍手下敗將,日本只能自認技不如人。

但朝鮮這個被周邊國家吊打的弱雞角色,如今居然也開始有了翻身的跡象,這讓日本人難以接受。

要知道僅僅幾十年之前,若不是大明出兵攪局,日本很可能已經將朝鮮滅國了。而十幾年前,同樣的戲碼再次上演,只不過臺上的角色有所更換,日本換作了滿清,大明的角色則是換作了海漢,而朝鮮則是一如既往地捱揍到險些亡國的程度。

可以說朝鮮周邊除了琉球之外的任何一國,都有將其一戰滅國的實力。但如今朝鮮軍官在演習場的表現,卻絲毫不像一個軍事弱國,他們對先進武器的熟悉程度,顯然已經遠遠超過了日本同行。

增山正利表情陰鬱地看着正在打靶的朝鮮軍官,個個看起來都很乾練,如果不是軍服有些許差別,他甚至很難將其與海漢軍官區別開來。

再看看身邊這羣留着月代頭,穿着寬袍大袖服裝的手下,增山正利不禁搖了搖頭,他們雖然都是精通劍術,且對幕府忠心耿耿的武士,但卻不擅使用火器。

儘管幕府從前些年就開始採購海漢武器,但大部分軍官仍然信奉武士道,不願轉換思想去學習使用新式武器。

可再勇猛的武士,在百丈外就能射穿盔甲的海漢步槍面前,似乎很難有發揮實力的機會。特別是昨天在軍演亮相的那種連發火槍,其威力足以對付百倍於己的敵軍衝鋒。

增山正利昨晚滿腦子都是被重機槍撕成碎片的假人木樁,幕府武士的身體不可能比木樁更堅固,他所知的一切戰術,在這種武器面前似乎都將不堪一擊。

唯一的生存機會,就是避免在任何地形開闊的戰場上與海漢軍對壘,不給海漢使用這種大殺器的機會。

而這對指望着用局部優勢兵力攻破海漢軍的軍事家來說,簡直就是一記沉重的耳光。

相較於嫺熟使用海漢武器的朝鮮軍官而言,更讓增山正利感到不安的是,九州地區那些藩國的軍官,似乎對海漢武器也毫不陌生。

諸如對馬藩、薩摩藩這些地方割據勢力,本就不肯臣服於幕府的統治,近些年更是偷偷摸摸地在跟佐世保灣的海漢人接觸,看樣子暗地裡也是學了不少東西。

幕府知道這些藩國在悄悄採購海漢的武器,但他們買了多少,列裝程度如何,是否能夠熟練使用,仍然缺乏明確的情報佐證。

可增山正利看這些軍官的表現,他不禁有些擔心,幕府在提升軍備水平方面,已經落後於這些地方勢力。如果這些藩國某天公然造反,幕府的軍隊有可能將會面臨嚴峻的考驗。

對此心生警惕的不止幕府一家,代表荷蘭出席的蘇家父子同樣感受到了壓力。

他們平時常年待在三亞,對於其他國家的情況,只能通過荷蘭商館的情報交流來了解,對這些國家的軍力變化並沒有清晰的認知。但今天的軍界交流,卻讓他們意識到東印度公司的處境正在變得越來越艱難。

在海漢崛起之前,東印度公司的武力雖不敢說冠絕遠東,但至少也是罕有敵手,隨便派支武裝船隊出去,就能在大明的勢力範圍內圈地建立殖民據點,就更別說其他的小國了。

但如今很多小國都認了海漢這個新老大,而海漢似乎也不吝提升這些國家的軍力,不但向他們出售武器裝備,同時還在爲這些國家培訓軍事人員。

在不知不覺中,荷蘭正在慢慢失去曾經引以爲傲的武力優勢。

“父親,你看到了嗎?就連琉球的軍官,都會熟練使用海漢的武器!我想如果不出意外,他們很可能已經擁有了一支海漢化的武裝部隊!”

蘇永山的語氣裡除了掩飾不住的驚訝,還隱隱有一絲不安。如果連琉球這樣的魚腩小國都具備了一定的軍事實力,那荷蘭在遠東地區爲所欲爲的日子大概也快要終結了。

蘇克易沒有說話,他在思考要怎樣撰寫報告,詳述自己此行的所見所聞,才能讓缺乏危機感的巴達維亞當局真正意識到自己的處境。

第八百五十八章 帶路黨vs帶路黨vs帶路黨第1612章 奔赴三亞第1448章 伏擊第1509章 抵達遼東2880.第2880章第六百六十章 荷蘭人的應對第1800章 逼你出招第1831章 血肉磨盤第六百三十五章 交手(四)第1678章 特權機關3364.第3364章第六百八十一章 解圍2426.第2426章第六百六十三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2707.第2707章第1528章 小伎倆2482.第2482章3276.第3276章2647.第2647章第八百九十三章 順藤摸瓜第2294章第1647章 胡安的決定第五百四十九章 可與不可2680.第2680章第五百四十六章 威懾作用第1120章 現實的差距第3419章2830.第2830章第六百三十章 競爭與威脅第九百八十八章 海口城3100.第3100章第五百三十四章 刷新三觀3398.第3398章2585.第2585章3345.第3345章第1590章 儋州風情第八百七十九章 舟山招商會(四)第74章 收買第五百二十八章 戰後壓力3397.第3397章第八百九十六章 甕中捉鱉第1420章 談判砝碼第2282章第45章 談條件(二)3210.第3210章第1732章 套話第四百三十二章 無法無天第1975章第1456章 東江鎮的利益2996.第2996章第2232章第1124章 成本與收益第1369章 牽制第1243章 沒那麼簡單第3508章第1813章 雙管齊下3254.第3254章第111章 肥皂與火柴第八百零三章 兵臨城下第1230章 捉襟見肘2963.第2963章第九百三十四章 權衡利弊第1381章 備戰期第1553章 官商與皇商3186.第3186章第2251章第1040章 脫險第96章 貨幣(二)2718.第2718章第127章 擴招之爭第2365章2970.第2970章3330.第3330章第1341章 立場搖擺3076.第3076章第263章 價格補貼2733.第2733章第1213章 向南再向南第2289章第1038章 後撤2999.第2999章第七百二十三章 情報工作第1904章 繁榮背後第1144章 寸步不讓第1832章 進退維谷3288.第3288章第2149章3363.第3363章3388.第3388章第1528章 小伎倆第1979章2894.第2894章第九百七十章 苛刻的交換條件第2233章第八百九十九章 北上考察(一)第1596章 真正意圖第五百七十三章 佈網第2190章第六百五十三章 海戰第220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