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78.第3278章

三天鏖戰下來,滄州城裡僅剩的數百守軍早已是強弩之末,頂多再撐個一時三刻,城防必被明軍攻破,他們甚至已經沒有機會從這裡安然撤離。

但絕望之際,期盼已久的援軍卻突然從城外殺出,讓明軍不得不放棄近在咫尺的戰果,先退兵保住後方的軍陣,以免被海漢軍前後夾擊。

沈志祥久疏戰陣,年紀也不輕了,這幾天一直處於高度緊張狀態,就全靠一口氣撐着。此時援軍趕到解了破城之危,他身上的勁一鬆,整個人立刻就癱坐在地,連站都站不起來了。

不過他還是放心不下戰況,讓人將自己扶到城牆垛口邊,觀察城外戰局進展。

城外的援軍並未與明軍纏鬥,眼見明軍後撤,海漢騎兵也順勢脫離了戰鬥,並未利用這個時機去擴大戰果。

對於援軍表現出的這種謹慎,沈志祥倒也能夠理解。

這支援軍多半就是陳一鑫在電報中提到,近日從山東跨海趕來的部隊。他們在附近海岸登陸後,還得急行軍趕路百里纔到滄州,想必早已是人困馬乏,能勉強發動一波衝鋒已是相當不錯了,總不能指望他們這時候還有氣力去掃蕩明軍。

待攻城的明軍撤離後,城外的海漢騎兵才掩護步兵向城池靠攏。

由於城南、城東的城門都已被嚴重破壞,援軍部隊也沒有急於進城,而是選擇了先在城南的城牆根下紮營。

這樣一來,明軍如果還想攻打城南,那就得先對付剛剛抵達戰場的生力軍。而且守軍城上城下形成立體防禦之後,火力輸出強度可就不會再是先前的水平了。

明軍先前倉惶撤離的時候,在城牆附近留下的攻城梯不少,這下倒是方便了守軍,可以暫時藉助這些梯子進出城。

稍後,這支援軍的帶隊軍官便上到城頭,與沈志祥見了面。

沈志祥倒也認識來人,見面之後便感嘆道:“還是你們馬家莊的人靠得住!要是遲來半日,你就只能去忠烈祠給我燒紙了!”

來人笑道:“沈大人福大命大,這次守住了滄州城,可是大功一件啊!”

沈志祥擺擺手道:“功不功的,等以後再說,你先說說你帶了多少人馬過來,能不能守住城池不失。”

帶兵來支援滄州的指揮官是馬浩,登州福山縣馬家莊人,論親戚關係算是陳一鑫的子侄後輩。

當初海漢還未完全佔領登州的時候,馬浩就被陳一鑫送去三亞的陸軍學院接受培訓。後來因爲在軍校學員大比武中表現出色,一度受到過陶東來等高官的關注。

不過馬浩結業後並未留在南方,而是按照陳一鑫的安排回到山東發展,專門負責各地民團武裝的組建與訓練。

北方大區作爲帝國邊陲,常年處於備戰狀態,因而一直維持着龐大的民團武裝,以此作爲正規軍的補充。 馬浩帶來的援軍,也正是從登萊各地抽調的民團,不過兵力倒是比第一批派到滄州的幾支部隊多得多,足足有兩千餘人。其中除了有三百騎兵之外,還有十來門炮,正好可以補足守軍重型武器的短板。

加上馬浩的部隊,目前滄州守軍兵力已超過三千。雖然不是海漢正規軍,但憑藉城防工事和先進武器,應該也足以抵抗至少五六倍的明軍了。

馬浩介紹了麾下部隊的情況,見沈志祥沒什麼反應,還以爲他是對沒有安排正規軍來支援感到不滿,便對他勸道:“沈大人,作戰部隊全都集中到順天府和山海關了,短時間內不太可能回援滄州,這救火的活也就只能由民團來幹了。”

“你可別小瞧了我帶來這些人馬,登州的民兵訓練水平在整個北方大區也是數一數二的,對付明軍肯定不在話下……對了,福山民團不就在你這邊嗎?那可是我親手帶出來的部隊,應該沒有讓你失望吧?”

談及福山民團,沈志祥臉色也變得陰沉了:“馬大人,滄州城能守住三日,福山民團當記首功!只是這幾天戰況激烈,弟兄們在城頭跟明軍拼殺,折損了不少人手!”

聽到沈志祥的話,馬浩臉上的笑意也消失了。

福山民團的組建和訓練,馬浩都有深度參與,民團裡有不少人都是他的徒子徒孫。而且民團裡的馬家子弟着實不少,大多是其中骨幹人員,說是馬氏民團其實也不爲過。

讓福山民團接替陸五師駐守滄州,本就是馬浩給陳一鑫提的建議。他是想着藉着這個機會讓民團出個任務,刷一刷資歷,順便也能長長見識。

當時他還給陳一鑫打了包票,只要有福山民團在,滄州城安全無虞。但沒想到滄州這邊的戰事並未平息,明軍竟然發動了激烈的反撲,試圖從海漢手中重新奪回滄州。

“損失了多少人?”馬浩咬着牙追問道。

沈志祥應道:“福山民團負責守城南,也就是這幾天戰況最激烈的地方。截止昨天,有八十二位弟兄戰死殉國。加上傷員,差不多折損了一半的人。”

被派到滄州接管防務的幾支隊伍中,福山民團戰鬥力最強,但也正因爲如此,他們被沈志祥分配了最難守的地段,所以在這幾天的交戰中折損了不少人手。

馬浩默然不語,兩隻拳頭卻是攥得緊緊的,顯然很難平靜接受這樣的結果。

沈志祥沉聲道:“他們已經圓滿完成了自己的任務,之後靈柩返鄉、申請軍功、發放撫卹這些事情,你我還得一起商量着好好安排。”

馬浩點點頭道:“戰死沙場,馬革裹屍,本就是我輩的使命,他們該享受的待遇,一樣也不會少!不過眼下戰事未完,我們還是先完成任務再說其他!”

沈志祥隨即向馬浩展示了滄州的城防圖,上面標註了守軍的部署情況和明軍的進攻方向。

明軍今天雖然退兵了,但大營仍在城南一動未動,顯然是不甘於這三天的猛攻功虧一簣,說不定還在策劃下一輪的攻勢。

第184章 參觀工業區第七百三十五章 城破第1619章 先兆線索第1993章第1727章 外交場合第四百八十一章 婚姻大事第339章 率先動手第1219章 野外遊樂2546.第2546章第1986章第48章 人選第251章 新船下水第2112章3029.第3029章第六百六十五章 敵意第1728章 國際影響力第308章 第一次全體大會3217.第3217章第五百三十八章 安南軍團的反應第1949章3348.第3348章第六百五十一章 初戰告捷第376章 惱人的談判第1713章 特權機構第1198章 南下之旅(一)第五百二十二章 說客第七百零五章 十八芝的逃亡計劃第89章 購僕第1625章 田獨工業區第1217章 野外環境第1783章 爲國爲民第1024章 先遣隊(五)第1058章 另闢蹊徑2398.第2398章第八百四十四章 許心素的決心2811.第2811章第26章 黎人(一)第五百三十四章 刷新三觀3265.第3265章第七百五十一章 野外軍訓第3509章第1414章 伏殺第八百零六章 炮擊2906.第2906章第2012章第七百九十二 尋找新目標第九百四十七章 討價還價第2191章2583.第2583章第六百零一章 摩根的提議第1657章 攻打馬尼拉(七)3005.第3005章第168章 海漢人的民政管理第2120章第1439章 疲於奔命第1661章 攻打馬尼拉(十一)第九百二十九章 不速之客第五百四十四章 境遇對比第1116章 鎮江堡2733.第2733章第六百九十四章 特殊的訪客第137章 新任巡檢(四)2608.第2608章2650.第2650章第九百一十二章 敗軍之將第249章 試炮引起的小插曲2747.第2747章第3452章第五百三十章 情況說明3380.第3380章第六百零一章 摩根的提議第208章 新來的小夥伴們2840.第2840章第1383章 馬家莊移民營2442.第2442章第五百八十六章 善後工作2864.第2864章2905.第2905章第九百八十五章 考察書院的收穫第1175章 兵臨城下第2100章第248章 海漢民團的新動向2647.第2647章2829.第2829章第1912章 行程安排2704.第2704章第310章 海漢軍工的新起點第九百七十二章 範迪門的三亞見聞第2161章3394.第3394章第1527章 惹不起的對頭第四百一十五章 測試內容第五百五十七章 人心所向第五百八十九章 舉手之勞2722.第2722章3050.第3050章第六百九十七章 來年形勢2556.第2556章第七百九十一章 正式入役第六百零八章 兩路並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