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54.第3354章

話說回來,陳一鑫有底氣用這樣的方式來處理轄區出現的問題,是因爲他的資歷和影響力都擺在檯面上,執委會即便知道這其中有些私心貓膩,也不會去爲難他。

但要是南京那幾個年輕人敢像陳一鑫這麼幹,只怕立刻就會被通知回杭州述職——好的不學你學老油條是吧。

當然了,其他級別更低的地方執政官別說效仿陳一鑫了,就算是想要效仿南京這幾位也是行不通的,因爲根本就無法從上級獲得同等級別的支持力度。

陶東來把場面話說得再怎麼冠冕堂皇,但在場的人心裡都很清楚,歸根結底還是因爲這些年輕人的出身不凡,安排他們執政南京本就是爲了政績和履歷,執委會自然會給予他們全力的支持。

但在這些年輕人做出成績之前,陶東來並不希望執委會過多關注他們的動靜,所以才主動將話題引開。

既然大夥兒的注意力已經轉移到北方大區這邊,相關的議題也就趁勢拿出來討論一番了。

事實上北方大區目前所面臨的困難遠不只是戰後的俘虜處置措施,南京地區出現的治安維持、難民安置、官員空缺等等問題,在北方大區也同樣存在,甚至比南方的新佔領區更爲嚴重。

在今年對大明發動的戰事中,北方大區所遭遇的抵抗要遠比南方戰場強硬得多,圍繞山海關、滄州等地的幾場戰事,更是近年來海漢軍與明軍交手時少有的硬仗。

北方艦隊、陸五師、陸六師,在持續近三個月的戰鬥中都有不小的消耗,以至於到了戰爭後期,陳一鑫手中可用兵力不足,不得不從後方大舉調動民兵武裝,前往新佔領區擔任治安軍。

戰爭結束後,也僅有大約三分之一的部隊返回原駐地休整,剩下的部隊繼續就地駐紮,職能轉換成治安軍,以防大明發動反撲。

這樣一來,陳一鑫麾下部隊的疲態可想而知,加上爲了維持新佔領區的太平所投入的海量物資,北方大區所揹負的壓力的確相當大,陳一鑫希望執委會在物資供應方面給予北方大區特殊照顧,也就說得通了。

雖說陳一鑫用來應付執委會的套路不是特別厚道,但爲大局着想,還是要爲北方大區籌集所急需的各項物資。

糧食對海漢來說,應該是當下最容易籌集和運輸的物資了。

江南的魚米之鄉基本已被海漢盡收囊中,在經過了數年的品種繁育和農技推廣後,如今每年的稻米產量已經遠遠超過了福廣兩地加上海南島的綜合。

要從官方糧庫中抽調北方大區所需的糧食數量,其實也就只需執委會的一紙調令即可。

而考慮到北方大區由此增加的土地面積,即便明年無法通過當地的賦稅收回這些賑濟糧,今後遲早也還是會把這個大坑填上。

有意無意間,衆人似乎都忽略了北方大區打算把大量戰俘運往海外進行安置這件事。

對海漢而言,這樣的處理方式可謂是既方便又安全,即便出什麼事也不會影響到本土,而且有駐軍在,萬一有情況發生也便於及時出兵鎮壓。但如果讓朝日兩國得知,海漢竟然要將成千上萬的明軍戰俘送到自家的地盤上,恐怕是不太容易接受這樣的安排。

而陶東來卻從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安排中,察覺到了一些特殊的動向。直到散會之後,陶東來叫住了石迪文,讓他到自己的辦公室小坐片刻,才當面向他問及了此事。

佐世保基地目前仍是由東海大區作戰司令部代管,而北方大區要將戰俘送往佐世保基地,顯然陳一鑫已經在私下和石迪文溝通過此事。

石迪文坦然承認了陶東來的猜測:“陳一鑫在開戰前就跟我通過氣了,我個人也很贊同用這種方式來處理明軍戰俘,可以最大限度降低戰俘羣體的潛在風險。”

陶東來道:“但我總覺得你們操作這事,不會只是爲安全考慮這麼簡單吧?”

石迪文道:“老陶,你既然問到了,我也不瞞你。陳一鑫想在朝鮮搞什麼我不清楚,但我的確希望能通過佐世保基地,讓RB國內的局勢動一動。”

陶東來眉頭一挑道:“哦?你這個動是怎麼個動法?”

石迪文道:“這些明軍戰俘雖然是我們的手下敗將,但如果跟RB國內的武裝部隊相比,那實力還是要強出一籌的。我打算以這些戰俘爲班底,組建一支非官方的武裝部隊。”

陶東來沉吟道:“如果是用來幹髒活,也要不了這麼多人吧?”

石迪文輕笑一聲道:“我打算讓他們以傭兵的名義,掛靠到RB西南各藩名下。這樣那些藩國就有足夠的實力,去跟德川幕府掰一掰手腕了。”

RB西南九州地區的諸藩一向與德川幕府不合,只是礙於實力,沒法與統治大半個RB的德川幕府正面抗衡。但自從海漢在九州西側的佐世保灣建立軍事基地並永久駐軍之後,一些藩國和地方大名便逐漸與海漢走近,試圖藉助海漢來擴充自身實力。

如掌管對馬藩的宗家,掌管薩摩藩的島津家,都是早就表明態度跟海漢合作的地方勢力。

而海漢也樂於讓RB維持一種內部分裂的狀態,讓其將精力和資源在內鬥中消耗掉,以免這個島國集中力量對外擴張,成爲自己的競爭對手。

所以這些年海漢一邊在扶持九州地區的地方勢力,一邊也與德川幕府保持着正常的外交和貿易往來。

特別是軍售領域,海漢一直保持着端水狀態,讓地方武裝與德川幕府之間維持微妙的平衡。

雖然德川幕府對海漢扶持地方勢力的小動作心知肚明,但同樣也是受實力所限,有再多不滿也頂多只能停留在口頭抗議的水平。要是爲此與海漢翻臉,那就等於把海漢推向了對立面,那並不是德川幕府樂於見到的局面。

而如今在結束了與大明的戰爭之後,石迪文終於騰出手來,準備要推動RB的國內局勢進入到下一個階段了。

3011.第3011章3137.第3137章第1682章 各施手段2495.第2495章第1784章 絆腳石第1211章 中南半島第2273章第1966章第1003章 開國慶典(三)第2156章第3448章第1338章 重賞之下第1084章 互相試探第1085章 收買拉攏3409.第3409章第387章 南越的防禦手段第2072章第2059章第2247章第1510章 威逼利誘第七百一十一章 澎湖的未來第1988章3033.第3033章第1049章 跨部門合作第四百七十五章 水師衙門第1348章 動手第2144章第5章 籌備進行時(一)第1077章 芝罘灣2589.第2589章第七百一十一章 澎湖的未來第3436章第1874章 眼光受限2612.第2612章第3474章第125章 戰爭販子第五百二十一章 統一瓊州島第1941章第七百六十一章 利益之爭第1952章第四百三十九章 昌化城外3033.第3033章3136.第3136章3012.第3012章3002.第3002章第1777章 一代名將第1233章 戰爭陰雲第1804章 受制於人第1734章 態度轉變第四百八十一章 婚姻大事第五百四十二章 石碌投產第2051章第2040章第2098章2388.第2388章2723.第2723章第七百二十九章 攻守之間第1190章 抓捕第2092章3371.第3371章第1610章 外交難題3360.第3360章3033.第3033章第3423章第296章 崖州衛所軍3069.第3069章第1573章 大買賣3222.第3222章3192.第3192章第1926章第3507章第九百五十一章 西班牙人的算計2662.第2662章第1094章 不同的態度第266章 軍援條件第2366章第六百四十六章 備戰2812.第2812章第63章 第六十三 火炮(二)第1306章 海口新貌2672.第2672章第1684章 陰差陽錯第1836章 截殺清軍第1192章 返回舟山第1864章 差距所在第1233章 戰爭陰雲2751.第2751章第38章 快速反應2664.第2664章第四百五十一章 再次談判第1723章 利益最大化第1654章 攻打馬尼拉(四)第1210章 出發南行第五百二十六章 武器換人口第1140章 長遠打算第222章 越南之行(五)第五百七十八章 行動日(一)第18章 遭遇戰2562.第2562章第六百三十六章 交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