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三章 對抗與合作

範迪門雖然不懂“戰爭是政治的延續”這類高深的學術理論,但他至少知道打仗的花銷是非常驚人的,沒有錢別說復仇,就連現在在巴達維亞港修建的岸防工事都是困難重重。馬打藍人去年退兵之後沒有立刻捲土重來,並不是因爲他們無兵可用,而是沒有足夠的軍費再發動一場戰爭了。荷蘭東印度公司與馬打藍國的下一次交鋒由誰先動手,大概會取決於誰的經濟恢復得更快,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籌集出戰爭經費。這個道理馬打藍人清楚,範迪門也明白,但顏楚傑在這個節骨眼上點出來,這用意就值得深究了。

衆所周知,海漢是近些年遠東地區新興的海上豪門,不管是海上貿易還是海上武裝,實力都在不斷地逼近甚至超過先發者們,近段時間更是隱隱有壟斷大明海上進出口貿易的趨勢。就算範迪門嘴上不服輸,心裡對海漢擁有的資源和可調動的財力還是很忌憚的,如果海漢選擇了馬打藍國作爲南洋地區的貿易伙伴,那麼他們手中所掌握的衆多資源必定能爲馬打藍國帶來不菲的收益,從而迅速地充實其國庫。

當然這還是其次,範迪門更忌憚的是海漢對外政策中的大殺器“軍事援助”。想當初海漢就是以此爲藉口在fj扶持了許心素對抗東印度公司的代言人鄭芝龍,最後一步一步把十八芝趕盡殺絕,讓東印度公司在當地的處境也變得十分尷尬。而海漢在中南半島扶持的安南、占城兩國,也都跟海漢一個鼻孔出氣,禁止東印度公司在當地開展貿易,讓荷蘭人失去了北方航線中的重要補給點。

安南占城兩國距離巴達維亞有近千海里的航程,雖然有些間接影響但還可以克服,不過如果海漢向馬打藍國提供軍事援助的話,那對東印度公司的影響就非常直接了。蘇門答臘島南部和爪哇島的中東部都是馬打藍國的地盤,巴達維亞不過是夾在其間的小小一隅,如果馬打藍國跟海漢沆瀣一氣,串通起來封鎖巴達維亞附近的海域,甚至是再次對巴達維亞城發動攻勢,那荷蘭人真的就是勢單力薄了。海漢人甚至都不用直接參戰,只需向馬打藍人提供足夠的武器彈藥,巴達維亞城就很難再守住了。

顏楚傑說這話的時候雖然臉上笑容不減,但範迪門還是立刻從中體會到了海漢人的險惡用心。只是要讓他就此答應了海漢人提出的條件,他卻不肯就此服輸。哪怕爲此將爆發戰爭,公司議事會也絕對不會同意放棄與馬打藍人清算過去的恩怨。

“顏將軍,你描繪的圖景很吸引人,但恕我直言,這根本就辦不到。我們與馬打藍國之間的仇恨必須要得到清算,他們在去年的戰爭中殺死了上千名荷蘭人,這可不是用錢就能夠擺平的事情。”範迪門頓了頓,再次強調道:“我們爲此將不惜任何代價!”

“不不不,你對我們的提議有所誤會了,總督先生。”顏楚傑再次解釋道:“我們只是建議保持和平,但你們要跟誰開戰,那是你們的自由。我們牽頭組建的是貿易聯盟,而非軍事聯盟。”

“貿易聯盟?軍事聯盟?”範迪門仔細咀嚼着這兩個名詞的不同意味。

“是的,簡單說今後遠東地區的貿易格局將會以我們組織的聯盟爲主體,在這個聯盟之外的人,將沒有資格參與遠東地區的國際貿易,至少在現有的成員國範圍內別想再得到機會了。”顏楚傑等了一會兒,見範迪門聽完翻譯之後臉上神情仍有些迷惑,便繼續解釋道:“我就以貴方爲例好了,假如貴方不願加入我們的貿易聯盟,那麼今後將無法與聯盟中的成員國開展貿易。”

“但這也並非強制性的規則,你們要如何保障這種規則能得到有效的執行?”範迪門弄明白顏楚傑的意思之後便反問道。

“當然是依靠利益!只有把所有成員都綁在同一條利益鏈條上,才能讓這個聯盟有效地運轉起來。”顏楚傑解釋道:“遠東地區最大的市場和出產地是大明,但要與大明進行交易,就必須通過我們的許可,在海漢所控制的口岸完成轉口貿易。換到安南、占城也是一樣,對這些國家來說,我們就是交易量最大的主要貿易對象,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他們的國庫收入和社會上層的穩定。跟我們合作,大家都能有錢賺,如果想跳出這個圈子自己幹,就會發現除了到處碰壁之外不會有其他可能。”

海漢在東海至南海萬里海疆上的佈局,經過數年的操縱已經初見成效。從大明最富庶的江浙地區,到中南半島的最南端,最主要的貿易港不是在海漢的控制之下,就是在其合作伙伴的掌控中,這些國家和地區所進行的進出口貿易,其中的巨大利潤至少有三分之一直接流入到海漢口袋裡,賺錢的速度甚至遠遠超出了臺北的金礦採掘。

只有得到海漢的認可,才能進入這些地區進行貿易活動,這種近乎壟斷的經營模式所帶來巨大利益,不僅僅是海漢一家獨享,當地的官員、富商這些社會上層人士也從中得到諸多好處和實惠,因此並不會覺得這條運作體制有什麼問題。當然了,就算有人意識到了海漢在逐步壟斷操控這些地區的海上貿易,也無力去改變現有的狀況,畢竟海漢要錢有錢,要人有人,除非是以舉國之力跟海漢對抗,否則根本就不會取得什麼效果。

海漢執委會正是看到早期的規劃已經初見成效,纔開始發動第二階段,即主動領頭建立起公開的貿易聯盟,將之前暗戳戳的動作翻到明面上來實施。這種貿易聯盟相比後世的各種成熟的貿易組織肯定顯得簡陋而粗暴,但在這個時代的國際環境之下卻十分實用。牽頭組織這種區域貿易聯盟,其長期收益甚至還高於發動戰爭去一一征服這些地區,對於外來的西方同行,有貿易聯盟作爲施壓手段,海漢也更容易在競爭中佔得上風。

在這種運作機制之下,利益將各方緊緊束縛在一起,誰想脫離這個體系,誰就是跟自己過不去,在絕大多數情況下甚至不需要採取軍事手段,巨大的利益就會驅使各方自覺地維持這條機制的運轉。

當然了,如果有外來勢力試圖以武力改變這種現狀,那以海漢爲首的軍事聯盟就會派上用場了。比如試圖以一己之力壟斷fj海貿的十八芝,就成爲海漢與fj軍方共同的敵人,哪怕是前後耗費了數年的時間,也一定要將其除之而後快。

現在海漢給東印度公司劃出來的界線便是要逼其做出選擇,要嘛加入貿易聯盟,要嘛成爲對手。而如果東印度公司被排擠在外,其後果可能比爆發武裝衝突更嚴重,因其在遠東地區收益的大部分都來自於目前海漢所控制的區域,一旦海漢啓動貿易壁壘,那東印度公司就可以跟這部分收益說拜拜了,甚至連抗爭的機會都不會有。

範迪門作爲東印度公司的現任總督,這點眼力勁當然還是有的,顏楚傑已經把話說得很清楚了,他如果現在一口拒絕對方的提議,就等同於將東印度公司置身於這個貿易體系之外了。而由此所將帶來的後果,他多少也能料想到。

作爲一個有骨氣的荷蘭人,範迪門當然很想一口拒絕對方的無理要求,但他同時還是東印度公司的實際領導者,不但要向本地的議事會和上萬名下屬負責,而且還得向遠在荷蘭本土的董事會交代。如果因爲一時之氣貿然做出的決定影響了東印度公司的運作乃至生死前途,那他這個總督身份大概還不夠秋後算賬,必須要慎之又慎才行。

範迪門主動提出了休會兩日,以便能將會談的內容向公司議事會告知,聽取各個部門負責人和股東代表們的意見。顏楚傑也知道荷蘭人大概不會輕率地做出決定,沒有反對這個提議。於是雙方約定了下次碰面的時間之後,各自登船離開。

聯合艦隊目前就駐紮在巴達維亞港西北約三十海里處的一片羣島,美中不足的是這裡的島上沒有什麼物產,所以聯合艦隊一邊消耗船上的存糧,一邊還得從巴達維亞港採購物資進行補充。

顏楚傑歸來之後,鄭柞和範吉也對談判進展表示了關心。關於建立貿易聯盟這件事,海漢在此之前已經向安南和占城進行了通報,而這兩家對此也沒有表示反對,畢竟他們各自的最大貿易伙伴就是海漢,加上又都與海漢有軍事方面的盟約,也就沒有理由反對建立這樣一個可以給自家帶來豐厚利益的貿易組織。

至於說這個貿易組織最終能夠吸納到多少的成員,就得看海漢的具體操作了,成員越多,所帶來的貿易量肯定也越大,所以這兩國也是巴不得加入組織的國家多多益善,哪怕是荷蘭這樣與海漢有芥蒂的國家,只要海漢自己不介意,他們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妥。

“荷蘭人答應回去好好斟酌一下,我想他們已經心動了,只是我們提出的條件太苛刻,估計一時半會很難接受。”顏楚傑向未能與會的幾人介紹道:“將他們的活動空間壓縮到安不納島以南,就意味着要他們放棄臺灣和東瀛的據點,如果換做我在荷蘭人的位置上,大概也不會樂於接受這樣的交換條件。就算範迪門有這個心思,也未必能說服議事會接受。”

“顏將軍,我倒是覺得你不妨樂觀一點。”鄭柞輕輕搖晃着手中的高腳玻璃杯,這種姿勢也是他從海漢人辦的酒會上學來的:“荷蘭人是一羣商人,不是真正的戰士,他們在南海佔領的地方又不是荷蘭國土,丟了也就丟了。安不納島都讓你們海漢搶走兩年了,他們有什麼過激的反應嗎?只要還能做生意,我想荷蘭人並不會那麼在意控制地盤大一點還是小一點。關鍵是什麼,你不能讓他們的西方同行享有更好的待遇,《論語》裡有說,不患寡而患不均,如果他們看到別人得到的待遇也一樣,那就會更容易接受你們的提案。”

“小王爺懂得不少啊!”顏楚傑不禁稱讚了一句。

鄭柞所指出的問題的確算是這樁交易中的關鍵之一,海漢出現之前,荷蘭人在遠東地區的競爭對手都是西方國家,實力相差無幾,爭來搶去的倒也熱鬧。但海漢橫空出世之後,先揍葡萄牙,再搶荷蘭,最後也沒有放過西班牙,只要跟海漢出現地盤衝突的西方國家沒一個有好果子吃。荷蘭人雖然自知打不過海漢,但至少能看到捱揍受氣的不止自己一家,心理也不會失衡。

而此時他們的競爭對手葡萄牙人已經加入了海漢的陣營,成爲了貿易聯盟的一份子,如果荷蘭人拒絕加入,那麼在貿易量上與葡萄牙之間的差距便會被拉大,這大概纔會是他們最不可接受的後果之一。只是顏楚傑先前在談判時沒有及時想到這一層,不然倒是可以給範迪門再好好吹吹風。不過荷蘭人的精明程度也不差,雖然顏楚傑沒有主動提及這事,東印度公司議事會卻已經有人想到了。

“如果我們拒絕了海漢人的提議,那葡萄牙人大概做夢都會笑醒了吧?”範隆根是第一個站出來挑明這個“陰謀”的人:“這一定是葡萄牙人想出來的詭計,讓海漢人牽頭搞這麼一個狗屁聯盟,好讓他們能夠順理成章地把我們排除在遠東的貿易市場之外!這些好吃懶做的南歐寄生蟲,他們就只會跟在海漢人屁股後揀漏!我們應該派出一支艦隊,掃蕩葡萄牙人在gd的據點,把他們從海漢身邊徹底拔除掉!”

第1112章 襲擾作戰第1667章 攻打馬尼拉(十七)第五百四十五章 殺雞儆猴第96章 貨幣(二)第337章 最後一擊第1296章 新式火炮第1956章第1040章 脫險第1712章 特殊招募第九百三十六章 巽他海峽第317章 瓊聯發掛牌第四百五十一章 再次談判第295章 全面推進第2118章第九百五十一章 西班牙人的算計2512.第2512章2580.第2580章第1186章 杭城見聞3008.第3008章第2230章第1480章 前線實錄3272.第3272章第102章 管理的學問第2026章第385章 可疑對象第七百七十五章 遊說高層3063.第3063章第八百五十二章 海沙幫第1927章3210.第3210章第1252章 誘人的條件第1894章 學習方向2464.第2464章3182.第3182章2402.第2402章第3461章第203章 安西教練的野望3214.第3214章第四百七十三章 港區見聞2983.第2983章第3455章第130章 錢天敦第1271章 前路不明第九百九十九章 機構調整第八百七十四章 攻舟山第1933章2822.第2822章第229章 崖州局勢變化第1129章 古現鎮第六百一十九章 南日島之戰(六)第五百零八章 高層會談3163.第3163章第1333章 隱患人物2573.第2573章第2293章第102章 管理的學問第1791章 杭州灣軍演第2203章第1409章 以戰代練3035.第3035章第1937章第1511章 遼東屬誰第1756章 應急措施第1671章 權錢交易2488.第2488章2507.第2507章3366.第3366章第1393章 要挾2659.第2659章3017.第3017章第25章 勞改營(三)第261章 採取軍事手段的可行性第四百七十四章 造訪巡檢司第九百三十六章 巽他海峽2615.第2615章第1039章 全身而退第326章 開發與拆遷(一)第289章 重大決定第2316章第1628章 蒸汽機的秘密第1813章 雙管齊下第2277章第2332章2473.第2473章2929.第2929章第1447章 善後事宜第1364章 戰爭的開始第1097章 硬碰硬第32章 春種2482.第2482章第七百五十章 前進的方向第四百九十三章 打探消息2908.第2908章第165章 隔空算計3372.第3372章第1139章 滲透與控制第1779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1069章 北上準備2537.第2537章第六百九十五章 十八芝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