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六章 前往昌化港

當然要把這些歷史錯誤完全歸結於前任總督科恩的指揮失當,似乎也不太公平,畢竟在科恩的任期內,東印度公司的首要目標並不是剷除海漢這種無關緊要的武裝勢力,還有很多更重要的事情在等着冒險家們去完成。同樣來自歐洲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兩國殖民者,纔是當時荷蘭在遠東地區最有力的競爭對手。以東印度公司的實力,的確也沒辦法再分出一部分精力去給自己樹立一個新的對手。但誰能想到海漢只花了短短几年時間,就從無到有成爲了南海地區實力首屈一指的武裝勢力呢?這種不合常理的狀況,的確很難在好幾年之前做出準確的預判。

至於巴達維亞議事會裡那幫官僚,大部分人都只是遠在歐洲的大股東們派來遠東的利益代理人而已,他們所追求的純粹只是經濟上的收益,並不願意接受作戰行動所需的軍費開支,哪怕是跟葡萄牙、西班牙和大明作戰,他們也是先考慮戰後是否會獲得直接的收益,而非戰爭結果所帶來的長遠影響。對這些人來說,跟海漢打仗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能不做最好就別做,還是省下軍費多收購幾百擔生絲要更划算一些。

範迪門在繼任總督職位後自然也有一番想要實現的個人抱負,但巴達維亞的戰後重建工程大大拖慢了他對東印度公司所做的發展規劃,絕大部分的資金和資源都只能優先投放在巴達維亞,否則東印度公司在遠東地區的統治基礎都有些不太穩固了。而海漢在這段時期內的發展和擴張速度只能用突飛猛進來形容,當荷蘭人還沒有從上一場與馬打藍國的大戰中緩過勁的時候,卻發現海漢已經不聲不響地把觸角伸到了自家門口。範迪門雖然並不喜歡海漢,但他是一個很務實的人,在明確己方無法靠武力戰勝海漢之後,他就忍辱負重地選擇了妥協,希望能以此換取時間讓東印度公司恢復元氣,調整發展方向,然後再尋求機會與海漢展開競爭。

海漢人願意爲範迪門安排這樣一次環島考察之旅,說實話是很讓他吃驚的,畢竟這就相當於將自家實力暴露在東印度公司這個競爭對手面前。範迪門知道自己此行收穫的這些情報的價值難以估量,如果只靠着東印度公司下屬的情報機關,花上十年都未必能做到同樣的效果。範迪門很希望能借助這次考察活動更爲準確地估量出海漢的實力,並且找出他們在政治、軍事、經濟、民生方面可能存在的弱點,在日後發起反擊時加以利用。

但範迪門在崖城、鶯歌海兩地參觀考察之後,卻發現東印度公司對比海漢的弱項並不只是在軍事方面,而是令人沮喪的全方位落後。相較而言,海漢在社會管理、組織生產、運輸銷售這些方面的軟實力,似乎要比軍事領域的優勢更難以追趕。假以時日,範迪門有信心能重新訓練出一支戰鬥作風強硬的軍隊,但卻沒把握讓東印度公司的商貿體系也達到海漢這樣的運作水平。

“範迪門先生,如果東印度公司有興趣的話,我們可以考慮在爪哇島尋找合適的海岸興建海漢式鹽場,將質優價廉的食鹽引入到當地市場。以貴公司在當地的商業分銷渠道,想必從中獲利應該不是什麼難事。”安西的話讓範迪門從沉思中一下子回過神來,他倒是沒想到對方竟然主動提起了這事,而且還打算把東印度公司一起拉入夥。

範迪門一時間還想不明白這種合作對東印度公司究竟是弊大還是利大,但對於海漢的忌憚讓他沒辦法在當下就答應安西的邀約。海漢人的商業頭腦盡人皆知,範迪門可不敢確定在誘人的交易條件背後還隱藏着怎樣的暗招。開了這個口子之後,海漢商品很可能就會如同洪水猛獸一般涌入南洋原本屬於東印度公司的市場,到時候巴達維亞當局可未必能夠拿出什麼穩定市場的有效措施。

“安西先生的提議不錯,但我不能立刻在這裡做出決定,像這種重要的貿易協定,在流程上還需要公司議事會進行討論表決。等我回去之後會讓議事會好好研究這個提議,看看能不能找到一個讓我們雙方都覺得合理的合作方式。”範迪門的話說得很婉轉,對於這門生意的可行性也不置可否,分寸倒是拿捏得很好。

安西略微失望地攤手道:“好吧,我們會等待你的答覆。不過我必須要提醒你,想要在南洋做我們代理商的人可不少,如果東印度公司放棄了這個機會,那真是錯過了一個大好的商機。”

範迪門心道這是商機還是危機真是很難說,海漢最初在兩廣、安南這些地方的商業活動就是以鹽業爲開端,甚至是以不賺錢的低價傾銷來強行打入市場,到後期卻幾乎控制了當地絕大部分的進出口貿易,賺取的收益比販售食鹽可觀多了。南洋的商業形態遠比大明要原始,對於海漢層出不窮的商業手段也更加缺乏抵抗力,海漢一旦進入這個市場,取得控制權的難度估計比先前的地區要低不少。

如果海漢找了其他人合作進入南洋,範迪門倒是不怎麼怕,東印度公司在南洋經營了十幾年時間,分銷渠道遠非別家可比,這一點甚至連海漢人也很清楚。換作別家來做同樣的事情,所需花費的工夫只怕要多上幾倍,所以安西纔會試圖勸說範迪門加入到販售海漢鹽的大業中來。

在參觀鹽場期間,範迪門注意到不斷有船隻陸續進出鶯歌海港灣,裝運碼頭上堆積如山的食鹽。雖然不清楚這些運鹽船的下一站是哪裡,但從船隻進出港的頻率來看,這裡的生意的確是相當不錯。安西吹噓這裡的食鹽可以供應兩廣和安南北部所需,看樣子倒也不像是在吹牛。

安西的巡視工作事實上在寧崎和範迪門到來之前就已經結束了,不過爲了給荷蘭人洗洗腦子,安西特地留下來在鶯歌海鹽場充當了一天的導遊。雖然範迪門最終還是沒有被說動,但安西至少讓他確信了一件事——在整個遠東地區,製鹽能力首屈一指的便是海漢,麾下鹽場產能的調整甚至會影響到其他國家的鹽價波動。

而範迪門的心思並不在食鹽生意上,海漢在各種生產場所都使用了蒸汽機這種提高生產效率的先進設備,纔是他最爲在意的事情。儘管海漢人嘴上說蒸汽機的產能嚴重不足,無法對外出口,但範迪門認爲這只是一種麻痹自己的託辭罷了,雙方在生產力方面的差距勢必會因爲這種機械的推廣應用而進一步加大。相比這個無法阻止的趨勢,海漢試圖使用食鹽來打開南洋市場的企圖也顯得並不是那麼緊要了。

範迪門在鶯歌海的考察行程只持續了大半天就結束了,海漢鹽場的生產模式無法照搬,甚至連模仿都很困難,這一站的考察除了證實海漢可怕的食鹽生產能力之外,似乎也沒別的什麼收穫了。

在告別安西離開鶯歌海鹽場之後,範迪門繼續搭乘“飛速號”帆船沿海岸線北上,他的下一站考察地點是海南島西海岸線上的主要工業基地昌化。

昌化石碌的建設項目是自1629年六月開始啓動,1630年11月完成了連接兩地的陸上通道,1631年石碌礦場正式投產,同年昌化的大型冶煉廠也逐步投入到使用中。從石碌礦場開採出來的礦石通過專門貨運鐵路運抵昌化,然後在當地完成冶煉。當地僅採礦和冶煉這兩個產業的從業人員就超過一萬人,規模在遠東地區絕對算是首屈一指。

範迪門通過情報也知道昌化這個地方是海漢人生產鋼鐵的主要地點,但到底海漢人的冶煉技術和產能達到了怎樣的水平,卻缺乏更深入的瞭解。而這次能有機會親身來到這裡參觀,範迪門總算能見證一下海漢人在工業方面的硬實力了。

在距離昌化港尚有二十多海里的時候,範迪門已經能看到東北方向的海岸上空有黑色煙塵升騰而起。不問可知,這大概便是當地的冶煉鋼鐵的高爐煙囪釋放出來的煙霧了。

昔日僅僅幾十戶人家的昌化漁村,如今早就已經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昌江入海口處綿延數裡的貨運碼頭。範迪門來時本以爲這裡並非商貿港,往來船隻應該不多才對,但來到這裡之後才發現自己的想法大錯特錯,僅碼頭上停靠的運煤船,就至少有大大小小三四十艘之多。而且還有爲數不少的商船正在這裡裝卸貨物,看得範迪門眼睛都直了。

這些運煤船基本都是來自安南黑土港,從當地運送冶煉所需的燃煤到昌化卸貨,然後從這裡裝運一些貨物回安南。所以這些常年往返於北部灣的運煤船不單單只是運送煤炭,而且還承載了一部分轉運其他貨物的任務,由於這些船在返程時幾乎都是空船,裝一點就賺一點,所以運費也就相對更爲低廉。於是這樣一來,很多需要從三亞等地發往安南北部的貨物就會運到昌化港來進行轉運,運費要比自行運往安南節省不少。原本並沒有涉及商貿功能的貨運碼頭,卻在實際的運作當中逐漸成爲了海南島西海岸線上的一處轉運中心。

而來到這裡的貨船也不僅僅只是裝載需要轉運去安南的貨物,昌化加上石碌的常駐人口也有兩萬多了,而本地最大的產出只有礦石和鋼鐵,這麼多人的吃穿住用幾乎都得靠外界的供應,每月光是運來這邊的食物就多達數百噸,各種生活物資所需的運力也絕非小數目了。

“我們有幾支專門的船隊,負責每月向這裡運輸生活物資。”寧崎向範迪門說明道:“你所見到的這些貨船,其實裝載的貨物有近一半都是向本地提供,剩下的纔是通過昌化港轉運去安南的部分。”

由於承載着比較大的貨物轉運量,昌化港的碼頭上顯然要比範迪門先前造訪的崖城、鶯歌海繁忙許多,碼頭工人的數量比前兩處加起來都還要多。雖然還比不上勝利港和三亞港的程度,但作爲一個非貿易港來說已經算是相當繁榮了。

來到碼頭上接待寧崎一行的是昌化地區主管喬志亞,他在這地方已經待了好幾年沒挪過窩,連近兩年的各種軍事行動也沒有再參與了,基本上已經放棄了軍方的職位一心從政了。

還隔着老遠,喬志亞便主動招呼道:“寧老師,稀客稀客,你可是少於走動到我們這地方來!一向可好?”

“挺好的,看你這身板也富態不少啊,老喬!”寧崎哈哈笑着與喬志亞緊緊握手,然後向他介紹了範迪門。

這次執委會爲範迪門安排的行程已經提前用電報通知了各地,所以喬志亞對荷蘭人的到來也沒有表示驚訝,上前與他見禮。喬志亞本來就是北美出生的abc,看到範迪門這歐洲面孔自然而然便用上了英語,倒也不存在溝通上的障礙。範迪門卻很是吃驚,他所接觸到的海漢人中,能流暢使用英語的人真是爲數不少,而且熟練程度遠遠超過他在遠東地區所接觸過的東方人,難不成這些人在來到遠東之前,還曾經長期在歐洲生活過?

“待在這地方,每天就家、食堂、單位三點一線,又不像以前能經常出海活動活動,發胖也難免啊!”喬志亞與範迪門見禮之後,這纔回應寧崎剛纔所說的話。他現在的工作內容不像以前在軍中那麼大的運動量,每天養尊處優,自然這體重就上去了。

寧崎笑道:“我聽說昌化這地方生活很艱苦,也沒什麼好吃的東西,但看你這樣子……傳言不實啊!”

喬志亞笑道:“實與不實,等下吃過接風宴你就知道了……範迪門先生,怎麼臉色有點不太好?是身體不適?”

寧崎笑道:“沒有,他只是有點過敏症狀而已……對接風宴過敏。”

2401.第2401章3053.第3053章3354.第3354章第305章 在商言商3003.第3003章第1091章 踢到鐵板第七百九十七章 秘密偵查第1341章 立場搖擺第1822章 退守大同江第1180章 變本加厲第249章 試炮引起的小插曲第1413章 歸途第1088章 福山縣城第1303章 頂替編制第335章 第二批援軍抵達第1855章 學習與效仿第1877章 國家實力第1169章 各有打算第2070章第173章 推銷技巧第八百一十五章 受降第1952章2754.第2754章第2341章第五百零四章 瓊州府城第八百四十一章 繼續北上3343.第3343章第347章 恩裡克的見聞第1003章 開國慶典(三)3406.第3406章第133章 水電站竣工第120章 海外考察(七)第159章 參觀軍訓第1899章 軍官學員第1224章 人口問題2592.第2592章第1494章 權力之爭第1763章 武力展示(五)第2226章2545.第2545章第2241章第1595章 操作方式第231章 駐崖辦的人員調整2642.第2642章2386.第2386章第六百一十章 聯合軍演第五百二十八章 戰後壓力第386章 整裝待發第3474章2988.第2988章2872.第2872章第九百四十六章 強勢第五百八十六章 善後工作第3451章第120章 海外考察(七)第1481章 戰爭機器第1770章 跨國組合第1413章 歸途第336章 王湯姆的真實目的第六百九十七章 來年形勢第四百九十七章 三週年慶第2283章2393.第2393章第1548章 收買高官第1004章 開國慶典(四)第七百零九章 攻佔澎湖第七百六十四章 脅迫第四百九十章 立場不同3339.第3339章第八百七十七章 舟山招商會(二)第1912章 行程安排2591.第2591章第1140章 長遠打算第1664章 攻打馬尼拉(十四)2748.第2748章第1737章 暗中操作2713.第2713章第九百一十四章 戰後清點第317章 瓊聯發掛牌第1944章第1326章 兩難境地2453.第2453章第1788章 息事寧人2570.第2570章2849.第2849章3356.第3356章第1889章 長遠規劃2588.第2588章第六百七十三章 變相軟禁第289章 重大決定第1927章第2282章2900.第2900章第1110章 旅順口第1325章 死衚衕3292.第3292章3267.第3267章第五百五十二章 軟釘子第184章 參觀工業區第1613章 三亞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