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六章 心機

論專業性,商貿這一塊的事務肯定沒有誰比得過施耐德,就連羅升東打聽的這個番禺新城項目,施耐德肯定也是參與規劃的主導者之一。如果要找專業人士給羅升東一些指點,那施耐德無疑就是最佳選擇,哪怕只透露一點內幕,對外人來說也將是極大的商機了。羅升東也立刻便想通了其中關鍵,當下趕緊謝過寧崎。

不多時施耐德果然便來了,羅升東連忙先起身招呼。施耐德笑道:“羅總兵倒是稀客,好久不見了!你們這是在談公事?”

“既是公事,也是私事。”寧崎招呼施耐德入座,然後將羅升東剛纔所說的事情簡要轉述了一遍。

施耐德聽完後對羅升東道:“羅大人,你可能是對馬主任的說法有所誤會,我們準備建的這個番禺新城,並不是像廣州這樣的城池,而是一個以貿易功能爲主的區域,簡單的說就是把番禺縣以前就有的這些商業機構的經營規模擴大,讓商貿功能更加完善。當然了,等這地方搞好之後,商機肯定是很多的。”

羅升東急切地接話道:“還請施總替在下指條明路!”

施耐德道:“恕我直言,在兩廣地區現有的商貿行業中,我們基本都有了固定的合作對象,就像羅大人代理我們的鹽業生意一樣。如果羅大人想跨行嘗試別的買賣,這個沒問題。大家都是老朋友了,我們可以給你提供相關的資質和技術上的支持,但在政策上我們只能一視同仁,否則這對其他合作對象就是非常不公平的待遇了。”

羅升東道:“施總所說這些道理,在下自然是明白的。其實在下也不是說想從中賺取多少錢,只是這私鹽買賣終究不是長遠之計,哪怕是爲了子孫考慮,也得想想日後要如何轉行纔是。”

施耐德笑道:“沒想到羅大人考慮得還挺長遠的!”

羅升東道:“施總說笑了,在下就是看不明白今後的發展走向,才特地來找首長們指點。”

羅升東雖然是個粗人,但與海漢接觸了這麼些年,還時常都能得到這幫穿越者的指點,眼光和見識也是逐漸提高,大了不敢說,至少已經遠遠強過了一般地方官員或者士紳的水平。對於走私食鹽這門生意的前景,他不但自己早早就考慮過,而且也想方設法從安西等人那裡旁敲側擊地打聽過,總體來說遠景並不看好。

海漢對大明開展私鹽生意的目的在於打開貿易通道,並逐步控制食鹽這種戰略物資在兩廣地區的供應,雖說在開闢市場階段主要就是依靠羅升東這種私鹽販子的活動來實現,但當這些地區逐漸納入海漢治下之後,食鹽的供應和銷售都會被官方收回去。羅升東早期就是靠着從勝利港販運私鹽到瓊北的府城和儋州城等地發家致富,而海漢拿下瓊北之後,這些地區的食鹽市場就被收歸公有了。如今整個海南島上已經沒有私鹽這一說,全部都是由海漢工業部下屬的鹽業司在掌控市場,羅升東也只能將活動範圍轉移到大陸。

但就算海漢在短時間內不會對兩廣動手,羅升東也並不會樂觀地認爲自己的私鹽買賣能一直這麼順暢地做下去。隨着海漢各個部門逐漸規範化,私鹽貿易的口子也在慢慢收緊,這種趨勢雖然不明顯,但作爲從業者的羅升東卻能明確地感受到。

過去羅升東從鹽業司這邊購買食鹽只要報個數量就行,至於去向,海漢並不會過問太多,有時候羅升東手頭上週轉不靈,甚至還能先暫時賒欠貨款,等賣出去把錢收回來再填上窟窿。但如今要從鹽業司這邊購鹽就得先做銷售計劃,打算賣到哪裡數量多少,都得拿出明確的方案,才能得到安西的批准。之後再拿着批文去鹽場,才能得到需要的食鹽,而且當次交易的貨款必須在裝貨離開之前結算完畢。類似番禺、香港這種已經落入海漢掌控的地區,就不會再在羅升東負責的銷售區域中了。

羅升東意識到這種趨勢之後,便開始考慮應該如何應對。想要憑藉一己之力去改變海漢的食鹽銷售政策顯然是不可能的,也不可能用錢財去收買主管這一塊事務的海漢官員,羅升東沒有過多考慮這些不切實際的辦法,很快將思路轉移到開闢新業務上。海漢的生意那麼多,也並不是只有販運私鹽這一行才能賺大錢。

不過也正如施耐德所說的那樣,海漢現在挖出來的坑,基本都有人佔着了,大到帆船,小到火柴,海漢在各個行業的產品進入大明的銷售渠道,幾乎都有專門的代理商和經銷商負責。羅升東現在想轉行涉及別的行業,除非他的銷售市場是海漢商業網尚未觸及的陌生地域,否則很容易會跟現有的銷售商產生競爭。如果沒有海漢提供的特別照顧,這種後入行者也很難在競爭中取得什麼優勢。

施耐德思忖片刻後才又開口道:“其實發財的路子也不是沒有,就看你是想賺大錢還是安穩錢了。”

羅升東一聽有戲,連忙應道:“在下願聞其詳,還請施總明示。”

施耐德道:“你要想賺大錢,那就得走遠一些,到海漢的控制範圍之外去做買賣,北上或者南下都是不錯的選擇。想賺安穩錢,那就把錢全存在我們的銀行裡,穩穩當當吃利息過活就是了。”

羅升東叫苦道:“在下當初能做這私鹽買賣,還不是靠着身上有個大明的官職。但出了兩廣,我這一府總兵的官職就屁都不是了,對於做生意也沒什麼幫助。那福建、江浙地區的海商,多多少少都跟官場中人有關係,在下這瓊州的官職可排不上用場。南方都是他國之地,就更不用說了。至於說存錢生利,若是隻有幾個家人,那倒也夠用了,可如今在下手底下還有上百號人要養活,總得要給他們維持生計的活幹才行。”

羅升東對於現狀的認識還是很明確的,並沒有因爲這幾年裡賺了大錢就膨脹到得意忘形。他很清楚自己發家的資本是什麼,出了這片地區,其實就沒幾個人知道他羅升東是誰了。海漢控制區之外的陌生地域的確有很多商機,但那隻適合膽大的冒險家們去探索,像他這樣有了一定身家的人實在沒必要去冒這種風險。

施耐德道:“南方也不是沒地方可去,安南海岸上有好幾處由我們經營的港口,再往南有準備搞觀光業的安不納島,準備開礦的勿里洞島,還有位於馬六甲海峽東端出口的星島,這些地方在未來幾年裡都是重點開發地區,有不少可以投資的基建項目。能賺多少不好說,但肯定是不會虧的。你先回去研究一下地圖,把這些地方位置找好,有什麼想法,回頭去商務部找阮經貴,讓他給你安排。”

阮經貴是以前從南越政權投誠過來的帶路黨,還有兄弟阮經文在警察司做事,這兩兄弟羅升東都認得。施耐德把話說到這個份上,羅升東自然聽懂了,趕緊起身道謝,告辭離開。

“羅升東雖然是個粗人,但腦子還是好使的。”施耐德很難地稱讚道:“看得懂形勢,做事也還算有分寸,居然還知道拐彎抹角地來表忠心。”

寧崎不解地問道:“表什麼忠心?”

“羅升東已經看出我們會逐步回收鹽業專賣權,藉着這個機會特地提了一下自己準備要主動轉行,這意思就是表示他會服從我們的安排,不會在下面動手腳搞對抗。”施耐德笑着給寧崎分析道:“他現在有錢有勢,什麼生意做不得,專門跑來請示,不就是爲了表忠心嗎?我們給他安排事情做當然最好,就算沒有安排,那也是刷了個存在感,不虧的。”

寧崎疑道:“羅升東這傢伙心思這麼重?”

“這也不算心思重吧,畢竟跟着我們這麼幾年了,多少也瞭解我們的習慣,算是有針對性的預防措施吧。畢竟是在官場上混過的人,做事還是挺縝密的。”施耐德對於羅升東的觀感倒沒有因此而受到影響,事實上他還挺欣賞羅升東的知情識趣,與海漢合作的大明官員中,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像羅升東這麼拎得清的。

很多借着海漢的助力升官發財的官員,在起勢之後對權與錢的執念更深了,這幾年裡投靠了海漢之後又因爲貪贓枉法被海漢秘密處理掉的有品級的大明官員,也已經有兩位數了。畢竟貪心不足蛇吞象,人性的貪婪是很難控制的,能像羅升東一樣知進退的人只是少數。如果換個人執掌海漢鹽業在大陸兩廣地區的代理權,年年經手如此之大的數目,只怕是很難心情平靜地把紅利這麼豐厚的項目再交還給海漢的主管部門。

寧崎聽施耐德這麼一番分析之後,這才意識到原來羅升東所謂的“請教”後面還有這麼一些深層的東西,當下只能搖頭感嘆道:“還是你們做生意的人套路多,我的確是沒想到那麼深。算了,生意上的事也不是我該管的,自有你們商務部負責。還是先說回正事,典禮的準備工作目前基本都已經到位了,嘉賓也差不多都到了,典禮會場搭建明天就能完工,你那邊的工作怎麼樣?”

施耐德道:“還有點小問題要跟你溝通。商務部這邊請的觀禮嘉賓,原本是要外交部的嘉賓安排到一起坐的,但昨天跟陶總商量之後,覺得還是要分開安排比較妥當。畢竟這次是開國慶典,不是以前的招商會了,政治上的意義要更突出一點才行。所以陶總讓我來跟你商量一下,看看怎麼弄更好一點。”

在過去幾年海漢所舉辦的包括週年慶在內的各種大型慶典和國際活動中,商務部和外交部邀請的賓客其實有相當一部分是互相重疊的,出席這些活動的外國政治人物多半也都帶着與海漢洽談貿易的使命而來,而受邀前來的外國商人當中,也有很多人是帶着他們背後靠山的政治意圖來的。政治與經貿活動之間的界限並不分明,各國的官員與商人混坐一桌,在這些活動期間也是常見的現象。

但這次的典禮政治意義重大,如果與往常的慶典活動一樣安排,似乎就難以突顯出海漢在政治上的考量了。所以陶東來建議對原有的會場和宴會的座位安排進行一下調整,將各國派來觀禮的達官顯貴列爲一檔貴賓,而商人、學者、社會人物則列爲二檔,就坐位置分開進行安排。雖然這種調整很細微,也無需對現有的場地進行大的改動,但出於慎重,施耐德還是專程過來找負責典禮接待的寧崎再商量一次。

寧崎當下便叫秘書將賓客名單找出來,一邊核對一邊與施耐德商議賓客們的身份界定問題。關於這次海漢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慶典,外交部門從三個月之前,便陸續將請帖送達了邀請對象手中。此次受邀的賓客多達四百餘人,來自十餘個國家,如果全部出席,算上他們帶在身邊的家人、侍從、警衛、船員,大概至少也是有兩三千人規模了。類似安南、葡萄牙這種與海漢關係密切的國家,除了受邀的頭面人物之外,還會有大批商人隨行,以便能在慶典之後的第一時間參加接下來每年例行的貿易洽談會。

外事部門最初的估計是慶典期間需要接待的外國來訪者數目可能會超過四千,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個預估的數目還是偏於保守了。在三月二十日左右,港務部門所登記的本月抵達三亞的外國人員資料中,預計要待到慶典之後的人數就已經突破了四千。隨着會期臨近,三月二十日之後到達三亞準備參加慶典的外國人數量還在不斷上升,預計會在四月一日之前突破六千,這對於海漢的接待和保衛工作都是一個不小的考驗。

第2309章2850.第2850章第1981章第3435章第2068章第五百一十三章 行動開始第323章 軍官進修班3098.第3098章2701.第2701章第1071章 不同兵種第1643章 天公不作美第1984章第1488章 還手之力第1387章 若想人不知第3501章第1532章 偷雞不成第2223章第1196章 重獲自由的機會第七百六十九章 溝通與合作第1278章 甘蔗產業第八百一十一章 狙擊第350章 洗劫會安第四百一十一章 福建局勢3235.第3235章第1719章 糧食貿易3342.第3342章2896.第2896章第2263章第九百一十一章 飛雷炮2547.第2547章2625.第2625章2960.第2960章第2110章2798.第2798章3303.第3303章第八百三十五章 行動計劃第2185章3175.第3175章第1131章 舉報者第1461章 承運商的小算盤第2313章第1662章 攻打馬尼拉(十二)第八百三十四章 潛伏者第1708章 並不簡單第1999章第八百九十七章 下一個目標第1767章 朝鮮的處境第四百八十六章 主力艦下水第2173章第八百七十三章 代價慘重2848.第2848章第1183章 逐步推進第3425章3071.第3071章第四百七十三章 港區見聞第325章 開發大萬山島第八百八十四章 午夜黑影第七百四十八章 輕重緩急第1260章 說書先生第2083章第1444章 破局2866.第2866章第2125章第2205章2385.第2385章第1479章 真正的戰爭第九百九十四章 官方態度第四百三十六章 抓捕第147章 黑土港的發展前景第385章 可疑對象2435.第2435章第四百七十六章 實力說話第1293章 由海轉陸2787.第2787章第八百四十八章 開門投降第1840章 戰後清算第1347章 非常手段3300.第3300章第1623章 堂堂正正第七百二十三章 情報工作第九百七十一章 左右爲難的托馬斯第1635章 征途漫漫3124.第3124章2672.第2672章3302.第3302章第七百四十章 情報傳遞第1715章 掩護身份第六百八十九章 陰謀論第139章 海外拓殖行動開始3330.第3330章第1188章 知情人第1477章 定心丸3153.第3153章第七百五十五章 條件艱苦3365.第3365章第2304章第2137章2636.第2636章2775.第2775章第六百九十九章 戰前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