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鼓山

馬尾港,羅星塔。

原明朝梅花守禦千戶所世襲掌印千戶徐懷素跪倒在守序腳下。

“敝所額設旗軍431戶願重歸大明旗下。”

徐千戶有過投降的經歷,守序沒急着讓他起來。

守序手捧一杯清茶,語氣比較平淡,“徐千戶,你反正應該向西走,去找福州周圍的那些義軍。或者向南去鎮東衛,找你本衛的老長官,說不定還能撈個都督銜的總兵乾乾。”

徐懷素額頭重重磕在地板上,“卑職和部下官兵只願意像金、楊二位將軍一樣在國主麾下效力。”

守序笑了,“金士英和楊羹卿還是你們大明的將軍,我與他們只是朋友關係。”

“卑職不敢奢望能和金、楊二位將軍一樣,只求附驥尾而行,爲國主效盡犬馬之勞。”

守序皺皺眉,有心想要拒絕。他需要的是海上爭雄的艦長和陸地搏殺的戰將,對磕頭蟲並不太感冒。但徐懷素畢竟是福建第一個投效的實力派,言語之間表情也不似作僞。

梅花守禦千戶所位於閩江海口,對附近的島嶼、水文很熟悉,這個帶路黨有他的價值。

“徐千戶,你能給我什麼?”

徐懷素臉上浮現出喜色,“卑職的梅花所與北面的定海所一起拱衛閩江海口,互相之間都是熟人。韃子來後,定海所很多忠於朝廷的官兵解甲散落在海島與山區,卑職可以替大人招募500精熟水戰的官兵。”

這倒是有些出乎意料了,守序:“我不喜歡繞圈子,你想要什麼?”

徐懷素再次下拜,“反正起義事關我屬下數百官兵全家老小。事若成,我等自成忠義,若不成,只是可憐家屬們失去依靠。卑職只請國主能看在卑職一片赤誠,在海外賜一片土地以安置家人。”

“臺灣不行,你們若是願意去南洋,我可以安排。”

這就是答應了。

“多謝國主。”

“給你5天時間,500人能到位嗎?”

“卑職敢立軍令狀。”

守序看了徐懷素一眼,擺擺手讓他退下了。

閩江口一帶,明朝曾修建了很多防禦工事。北面定海守禦千戶所有小埕水寨,南有梅花守禦千戶所,閩安鎮有巡檢司城,長樂縣境內還有新築的三座巡檢司城。

五虎門島上,有五虎遊擊所在的軍寨,竿塘島也有隸屬於小埕水寨的哨城。甚至長樂縣城作爲海防要地,其縣城城牆經過歷次增築,擁有敵樓62座,敵臺36處,也堪稱堅固。

這套海防體系覆蓋面很廣,用途傾向於抵擋類似倭寇這樣的輕武裝海盜,缺少堅固並配置大口徑要塞炮的炮臺。閩江口原衛所旗軍剩餘的人並不少,但分佈散亂,建州統治時間只有3個月,還沒有餘力整合起海防資源。

建州每到一地,裁撤衛所官都是個規定動作,騰出地方留存銀糧供應綠營各鎮野戰部隊。這些失業的衛所兵後來很多都反正了,成爲南明各路義軍的主要兵源。徐懷素並不是個案。

守序走出司令部,邁步走至江邊。20艘剛抵達的運輸船正在羅星山腳下的馬尾港卸貨。胡旻帶着他擴充到300餘人的軍隊押運這批船,送來補給的彈藥和藥品。

閩江口匯聚了太多隻,馬尾一港已無法容納,大部分商船停泊在馬尾西南,閩江對岸長樂縣的太平港。太平港曾經是鄭和船隊途徑福建時最重要的休整港,港闊水深。梅登現正領着一隊兵,向臺灣轉運戰利品,只有兩處港口能用,速度有些慢。

如果能借助明軍的人手控制定海所殘兵和梅花所,增加刑港和梅花港兩處港口,介時轉運效率會更高。

胡旻到達後,臺北府集中於馬尾等地的兵力增加到2400人,楊、金二部明軍在附近擴軍,合在一起也有了2200人。實力有所增長,守序開始考慮下一個目標,福州南臺船場。

南臺船場是目前中國最大的軍用造船廠,位置在福建南城牆與閩江之間的南臺、河口、洪塘等地。福州五大港,太平港、刑港和梅花港爲外港,紅塘港和南臺港爲內港,兩座內港位於城牆附近,紅塘在城西,南臺在城南。南臺船場所在即南臺港。十五丈長的琉球冊封舟就是由南臺船廠承造,這艘最大的戎克船代表了中國最高的造船技術水平。

毀掉南臺船廠也許不難,但要使收益最大化,就必須獲得居住在船廠周圍的船匠。而要達到這個目的,首先得擊破攔在山口處的那隻綠營兵。

守序在馬尾以加農炮隔絕山口,積蓄實力。福建的建州官員們也沒閒着,從鄰近府縣不停調集援軍。

現在是農閒時節,匯聚在福州府附近,打着各路明軍旗號的義軍越來越多。從實力對比上看,如果鄰近的浙江、南直隸、江西不向福建派援兵,時間對明軍是有利的。

魯監國是位勇於親臨前線的君主,在他號召下福建八郡全反了,就靠本地那點綠營兵無法鎮壓全省。守序楔入福州閩江口時間越長,吸引的綠營兵就越多,即便不進行會戰,對各地的起義也是極大幫助。守序相信福州城內的省會官員們對此有充分認識。

因爲要遵循季風鐵律,最晚二月份就得撤兵,剩下的時間並不多,得想辦法打破目前的平衡。

回到屋中,守序口述一封信,由一位移民到臺北的南直隸生員謄寫。鄭彩盟友周鶴芝攻克鎮東衛與海口民城,距長樂縣只有幾十公里,守序約他同打福州。

作爲進攻鋪墊,陸軍進行了一系列前哨戰。本土的志願營老兵支援楊羹卿、金士營新老參半的混編部隊,不斷向西出擊。交戰持續了3天,將綠營選鋒徹底逐出這一地域,奪取一小塊山口外的出發陣地。

卡爾朗格曼調上去1000民夫,修整這段幾公里長的官道,在鼓山腳下的山口設立工事,將3門12磅炮拖上前線,用竹筐等容器修築簡易炮壘。依託威力強大的12磅炮,聯軍繼續向外推進,進攻出發陣地慢慢向外擴展,獲得戰場中間區域一半的控制權。

登上鼓山一處山頂,山腳下,一場這幾天上演無數次的前哨戰正進行地如火如荼。

兩軍都沒有使用大炮,百餘名輕裝步兵在戰場中央打成混戰,綠營鳥銃和聯軍火繩槍間或射擊,騰起一團團硝煙。

守序只看了一眼前哨戰,便把目光聚焦在綠營兵的營寨上。兩座營寨之間相對距離1.5公里。西南邊靠近閩江的規模較小,西北面較大的那座應當是綠營兵的主力,兩座營寨距福州護城河約3-4km,距離守序現在站立的位置有2.5公里,分別從兩個方向封鎖了鼓山山口。

金士英向守序介紹道,“根據這幾天的戰鬥結果,南營主將是福寧兵備道潘映婁,北面由楊御蕃親領。”

“敵軍有多少人?”

卡爾朗格曼多次在這裡觀察敵營,“兩座敵營中大約有6000人,福州城內敵軍近來陸續獲得增援,數量未知。”

“那兩座營寨中有多少加農炮?”

金士英:“我們數出來12門,實際應當不止這麼多,楊御蕃肯定會隱藏部分火力。”

楊御蕃宿將,這些常規套路早已捻熟於心。

卡爾朗格曼:“如果我們的進攻部隊陷入那兩座營寨構成的交叉火力中,一定是一幕悲劇。”

托馬斯梅洛:“海軍用了半個月的時間,基本勘測了馬尾至福州的閩江航道,中國人的記錄沒錯,這裡航道水很深,但是淺灘比較多。只要避開這些淺灘,拉斐爾號可以直接停靠南臺港。或許我們可以發起一次登陸,切斷山下韃靼軍與福州城的聯繫,迫使他們脫離營地,與我們會戰。”

守序搖搖頭:“托馬斯,我們能執行敵前登陸作戰的只有不到2個營,無論派哪個營,他們的兵力都不可能有效切斷韃靼人之間的聯繫。敵軍營寨與福州城樓互相在目視範圍內,登陸的部隊一定會遭到兩面夾擊,這樣的戰鬥充滿了不確定性。”

朗格曼:“閣下,可如果就這樣向前進攻敵軍營寨,步兵肯定會產生很大傷亡。”

金士英:“楊御蕃用結寨封鎖我們進入福州盆地最快捷的道路,他的位置很有利。”

宿將嗎,肯定不是草包,綠營兵的營寨很好地利用了地形。

“托馬斯,你覺得西南邊那座敵人的營寨處於你們的火力範圍之內嗎?”

梅洛:“我們做了測繪標定,閩江那一段江邊有些淺灘,拉斐爾號只能行走在最中央的航道,射程十分勉強。我不太明白,閣下,這也意味着我們的艦隊在他們火力射程之外。這兩座營寨不影響艦隊通過閩江炮擊福州城。”

守序看了梅洛一眼,“那樣你必須要與福州城下的敵軍炮臺作戰,我們可只有一艘巡航艦。”

閩江航道在這裡只有700米寬,艦隊向上運動不可能避開敵軍的耳目。到這時,守序才發現,他面對的狀況,與亞伯拉罕平原戰役前的沃爾夫少將有一些類似,兩人甚至都面臨風向轉換帶來的時間限制。

只是與魁北克不同的是,守序既沒有兵力佔優勢的本土步兵,也沒有足以打垮一切夠得着的炮臺的戰列艦隊。

那就只能採取一些簡易的辦法了。與守序的混合部隊相比,綠營兵的騎、步兵有一些優勢,敵軍的劣勢是炮兵。

在長樂縣、馬尾港和閩安鎮留下實力較弱的部隊控制地區,卡爾朗格曼最大程度地集中了部隊,一共有4000人。部隊組成包括野戰營,志願營,明軍新老兵和沿海衛所烽燧的反正士兵。各部隊的執行能力參差不齊,這就決定了任何複雜的作戰計劃都不可取。

“卸下部分艦炮,製作炮車零件,我們用步兵保護炮兵向前推進。”

這次臺北府出兵沒有攜帶挽馬,在長樂縣臨時徵集了70多匹馬、騾,集中起來配屬給6門4磅野戰炮。因爲沒有火炮前車,行走效率比較低,只是勉強實現了移動。

未經訓練的耕牛無法用於戰場機動火炮,牛不肯走,如果再有炮聲傳來,牛隊一定會亂,到時會是一場災難,因此其餘火炮只能採用人力牽引。

這隻陸軍與守序心中的標準有很大差距,但目前也只能依靠簡陋的條件去實現。

第18章 珠江口海戰1第40章 登萊巡撫與朝鮮第36章 看不見的防火牆第59章 八百里鋼鉗(完)第43章 平甲板炮艦第11章 向風海峽2第30章 走跳板第4章 高雷之戰2第41章 建州船場第12章 騎兵第46章 運奴船第55章 八百里鋼鉗8第15章 戰果第10章 到鎮江,遇到鄭家的軍隊第32章 李朝第18章 蘇卡達納之戰2第7章 安東尼.範.迪門第13章 送走第一波移民第26章 登萊海防第32章 李朝第7章 強渡第19章 路是自己選的第49章 八百里鋼鉗2第13章 防軍、練軍、新軍第43章 酒吧與情報第41章 珠江內河之戰第38章 麗船警報第18章 杜永和、李元胤第52章 批判的武器第3章 佛羅里達海峽3第57章 1643年的擴張方向第16章 背風羣島4第46章 運奴船第20章 讓鄭彩目瞪口呆的方國安第4章 臼炮與受降第12章 道州大捷第22章 背景第68章 四國聯軍1第51章 八百里鋼鉗4第10章 向風海峽1第30章 走跳板第42章 大東溝第49章 聖凱瑟琳瞻禮日第63章 南緯44度第14章 硝與軍隊整頓第42章 北南沙海流第45章 借建州的甲仗用一用第10章 科技樹第16章 佛山第20章 兵敗如山倒序章第24章 湄公河上的老鐵第38章 線式革命第46章 兵過如篦第4章 安置新來的海盜第33章 臺北府的一些麻煩第27章 航向大泥第19章 路是自己選的第17章 決戰馬尼拉灣第16章 軒主好有文化第24章 旗幟第12章 你的功罪不會由敵人來定論第28章 清明節第50章 威海營守備,人和船第40章 騎兵和軍費第3章 佛羅里達海峽3第10章 智利第60章 海南大十字路第32章 威廉斯塔德港第8章 國旗、國歌及聯姻諸事第54章 八百里鋼鉗7第31章 投奔怒海第46章 兵過如篦第51章 返航第28章 廣州之戰5第9章 陸軍第39章 瞿式耜的家書第41章 建州船場第12章 擴張第18章 蘇卡達納之戰2第51章 返航第23章 舟山第25章 在蘇祿補充物資第12章 你的功罪不會由敵人來定論第25章 長江突圍第17章 航海日記第3章 混成旅第16章 軒主好有文化第7章 幫盟友解決後顧之憂第70章 兩廣與蘇州離譜的稅負差距第29章 大泥海戰第5章 官村吊打第27章 閩江口拆遷第10章 到鎮江,遇到鄭家的軍隊第15章 海難倖存者第30章 關外旗營第16章 重設防區第17章 藉田之禮第42章 原始的委內瑞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