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4章 ,國防部會議

英法日三國確定在越南成立聯合軍團的消息,很快由中央情報局破獲,在一月六日這天即發到了南京總統府。(_)

從一九一五年中旬,中國就已經爲發動南亞戰爭開始進行戰略準備。而十二月份整整一個月的戰前鋪墊,儼然已經打好了所有開戰的政治基礎。這次英法日三國成立聯合軍團,正好是正式開戰的一個難得契機。

在接到中情局的情報之後,吳紹霆立刻召開了一次國防部軍事會議,開始下達作戰指令。

這次對協約國宣戰將會按照之前與德國協商的戰略方針,優先切入南亞腹地,進攻印度支那聯邦和印度本土,同時在適當的時機開闢北線戰場。所謂適當的時機,就是看德國的援助是否足夠,如果有足夠的援助,那就直接打進沙俄本土,否則即收復外蒙古失地即可。

在軍事會議上,吳紹霆決定成立南亞戰區,任命何福光爲南亞戰區總司令,全權負責執行切入南亞腹地的戰爭部署。同時擬準在甘肅成立北線統帥部,任命韋汝驄爲北線最高總司令,先行修整北方第二集團軍,並着手進攻蒙古和預計進攻新西伯利亞的戰略物資。

不僅如此,何福光和韋汝驄同時授任陸軍大元帥軍銜,繼蔡鍔之後成爲中華民國大元帥。

簡單的授銜儀式結束之後,韋汝驄先行進行了北線統帥部的戰略計劃彙報,這份戰略計劃從去年十一月時就已經着手佈置,經過兩個月的彙總總算決定下來。按照國防部參謀長作戰室的分析,北方第二集團軍的整頓和後勤調動最快還需要一個月的時間,出兵蒙古則最好定在開春三月,一方面是天氣原因,另外一方面是等待德國援助,除此之外更是爲了靜待沙俄在歐洲戰爭深陷困境的時機。

除此之外,北線統帥部還計劃成立一支蒙古籍兵團,用以更適應蒙古的地理氣候,同時也是爲日後培養一批忠於南京中央政府的蒙古政治和軍事勢力。

針對蒙古的作戰思路,主要採取“先合後分”的戰術原則,利用平原地形集中兵力快速突進,先行攻克僞蒙古政府都城庫倫,然後再以庫倫爲中心分散兵力圍剿四盟叛軍,務必將參與叛亂的叛軍一網打盡、不留後患。

吳紹霆對蒙古叛軍多多少少還是有些瞭解,這些不安分的蒙古王親完全是依賴沙俄的扶持,在軍隊裝備和素質上甚至都大大的不如北洋軍,更不用說現在新編的北二集團軍。之所以讓這些叛孽活躍到現在,主要還是因爲北洋政府和南京中央政府迫於國內國外的環境。如今國內國外的環境全部肅清,收復外蒙不過是探囊取物而已。

因此,對於韋汝驄提出的戰略,吳紹霆沒有任何異議,放手讓韋汝驄去安排執行。

原本何福光應該向吳紹霆彙報南亞戰場的戰略計劃,不過之前陳炯光已經將一些細節內容做了單獨呈報,再加上吳紹霆正在準備新的南巡行程,屆時必然會前往昆明坐鎮統籌,所以南亞戰場的戰略計劃彙報最終省去。

在處理完南亞戰區司令部和北線統帥部的軍事任命之後,吳紹霆對南亞戰區的兵力部署進行了新的調整。首先是關於四年前秘密在越南成立的第四山地師,在全國軍事整編計劃時期,爲了保證這支部隊的隱蔽性,因此沒有列入整編的範圍,到如今這支部隊的番號依然是廣東軍政府時期的“廣東陸軍第四山地師”。

如今既然這支部隊已經從越南撤離,並且早先成立的目的就是爲了參加越南戰爭,故而在這個時候要正式授予全新的番號。

吳紹霆親自批示第四山地師更改番號爲“第一獨立山地師”,直接隸屬於南亞戰區司令部指揮,並且在近期之內完成軍隊編制和武器裝備的改善,列入南亞戰場主戰部隊序列之一。

其次是關於新長江三督與南亞戰爭的交叉關係,吳紹霆決定重新編制長江沿岸的國防軍事部隊,畢竟做爲中國內部最重要的河運交通,國都南京又屬於長江沿岸,因此無論從戰略意義還是政治意義上來說,長江都是非常重要的地理因素。新長江三督的主要目的,是保證長江流域的國土安全,建立一支專屬保衛長江的國防軍事體系。

而出任新長江三督的人選,必然是要具備軍事能力和政治背景雙重考覈。吳紹霆心中早已有了合適的人選,那就是以莫擎宇、李純和許崇智三人組成長江防禦體系,分別掌管武漢、南昌和南京三地的軍務。莫擎宇和許崇智都是南北戰爭時期的舊部,無論是資歷還是政治信任都足夠,唯獨李純還需要進一步的調整。

正因爲如此,吳紹霆才決定讓李純參加這次南亞戰爭,在戰場上一則可以考驗其的軍事統率能力,二則更是培養其對國家的忠誠度。當然,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他之所以選李純來組建新長江三督,而不是清一色的南方舊部,還是顧慮到要給馮國璋一些面子,不至於讓馮國璋的直系勢力瓦解的一乾二淨。

這並不是縱容官僚集團勢力的發展,而是在尋找一種政治均衡性。

從廣州軍政府開始,吳紹霆就知道部下之間存在種種派系,雖然這些派系在大體上全部是效忠於自己,可彼此之間的勾心鬥角必然是無可避免的事。任何一個派系的膨脹都會直接威脅到吳紹霆的統治權,正所謂功高蓋主就是這個意思,因此做爲一個掌權者要學會的就是分攤派系的勢力,使彼此之間存在相互制衡。

隨即,吳紹霆任命李純爲南亞遠征軍第一兵團總司令,軍事序列等級上低於南方第二集團軍總司令,但直接隸屬於南亞戰區司令部指揮。

隨之而來新成立的南亞遠征軍序列,兵員將從江西、湖南、四川三省抽調,以共和國衛隊爲主要兵源,屬於二級戰鬥部隊,暫時充當南亞戰區預備役部隊。吳紹霆的本意正是趁着南亞戰爭的機會,削減共和國衛隊的編制,把共和國衛隊融入主力軍團之中。

“南亞遠征軍”最終並不是正式的番號,只是成爲西方人報紙上的稱呼罷了,因爲沒過多久在南亞戰區司令部的軍事會議上,何福光以“南亞遠征軍”的作戰目的爲根基,正式確立名稱爲“南亞大陸橋兵團”,簡稱“大陸橋兵團”。這個番號將會成爲第一次世界大戰上讓協約國揮之不去的惡夢。

國防部軍事會議結束之後,當天下午各級指揮官陸續離開南京,分別前往各自的指揮部着手準備出征事宜。同樣是在這天晚上,吳紹霆參加中情局高層會議,在會議上正式授權命令啓動“斬首行動”。

第810章 ,齊山鎮關鍵要素第937章 ,預計第376章 ,推心置腹的教訓第203章 ,在北方第432章 ,德國人的又一談第978章 ,協約國決議第996章 ,從嚴辦理第679章 ,梧州事後第687章 ,雲南聲勢第674章 ,第三軍佔領第281章 ,伏擊第1071章 ,大正天皇第7章 ,上任哨官第1202章 ,大陸橋計劃第932章 ,有武器就殺第1149章 ,定局南亞第608章 ,大戰再臨第674章 ,第三軍佔領第1163章 ,軟硬兼施第871章 ,五天時間第756章 ,對話吳佩孚第670章 ,大變之前第304章 ,蛇嶺對峙第776章 ,索要青島第109章 ,趙聲暗害第45章 ,施恩人心第796章 ,黎明行動第143章 ,趙聲妥協第390章 ,大起大落第1110章 ,擺架子第843章 ,海軍副官第397章 ,海軍送別第1010章 ,段祺瑞之見第1165章 ,教育文化第12章 ,小恩小惠第912章 ,暗流第495章 ,力量加盟第1096章 ,突遭變故第165章 ,城中舊軍之防第84章 ,張謇青睞第1112章 ,和談前提第85章 ,起義會議第588章 ,議定第649章 ,離間第785章 ,慶元會議第410章 ,授勳儀式第255章 ,狙擊手顯神威第1218章 ,直接干涉沙俄第966章 ,大戰在即第668章 ,壯士暮年第741章 ,泄密第75章 ,以德服人第850章 ,吳紹霆的態度第829章 ,窮途末路第295章 ,湖南潰兵第1124章 ,大陸橋第三兵團第213章 ,無理之下第601章 ,援助到手第238章 ,滬寧鐵路醫院第600章 ,最弱而最強第48章 ,血性之怒第953章 ,毒氣彈第143章 ,趙聲妥協第527章 ,安德烈暗示第1132章 ,轉折點之戰第498章 ,勢變第1章 ,歸國途中第1105章 ,戰爭後事第1058章 ,越南制度第218章 ,全省一統第150章 ,黃埔洽談第852章 ,放言第499章 ,醞釀而爆發第112章 ,打擊報復第882章 ,一天一百萬第657章 ,最後一戰第43章 ,見龍濟光第127章 ,香氣襲人第439章 ,見面第73章 ,一場比試第499章 ,醞釀而爆發第751章 ,恩怨情仇第968章 ,山地狼行動第989章 ,空中騎兵第1155章 ,大型航空戰列艦第30章 ,小惡作劇第107章 ,新安匪患第866章 ,場面失控第656章 ,夜談第527章 ,安德烈暗示第164章 ,廣州之戰第284章 ,沈鴻英末路第237章 ,刺殺宋教仁第513章 ,參謀會議第122章 ,迫在眉睫第695章 ,鬆坡將軍一談第560章 ,恩恩怨怨第771章 ,威脅第27章 ,交通意外第988章 ,換一種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