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我的命令,準備撤退。柴勝三郎沒有太多的猶豫,但是在說出這番話的時候透露着許多無可奈何。
“什麼?撤退?”副官大驚失色的說道。
“今天之內中**隊一定會利用毒氣彈撕開的防線發動反攻,這次反攻必然會重創我們的主力部隊。現在我們幾個師團早已是窮途末路之時,根本沒有再反擊的機會,最終就會像之前的戰爭那樣,一路被中國人壓着打、追着打,直直全軍覆沒。”柴勝三郎冷冷的說道。
周圍的幕僚們聽到這番話,立刻聯想到第十七師團、第十六師團、第十師團和第七師團的下場,朝鮮戰爭進行半年之後,整個戰局開始鬆動,然後就是一發不可收拾的失敗。朝鮮北部的戰鬥,活生生葬送了四個師團的兵力,而春川這裡一旦鬆動,只怕現存的幾個師團也會步入覆滅的後塵。
“可是,可是其他部隊……難道就這樣算了?”副官連忙問道。
“時間已經不多了,如果我是中**隊,最遲一個鐘頭之內就會發起進攻。我們能撤退多少是多少,這場戰爭已經不抱任何希望,但總得讓更多的士兵能夠平安貴國,或多或少也算是保證我們大日本帝國的生力力量。總之,不必再多說,立刻遵行我的命令。”柴勝三郎說完這番話之後,果斷的轉過身走進行營帳篷,不再有任何的遲疑。
衆幕僚相互之間對視一眼,如今留給他們的時間不多,只能各自嘆息,然後按照柴勝三郎的命令開始執行。
柴勝三郎的預測一點都沒有錯,就在第十八師團剛剛開始撤退時,蓄勢已久的中**隊發動了大規模總攻。今天早上綠魔部隊的投彈比較集中,基本上把毒氣彈全部投放在春川東北方向的陣地,造成駐守在這裡的第八師團損失慘重。
這所以集中投彈,就是爲了給發動趁機突進作戰提供足夠空間。畢竟中**隊的防毒設備不多,如果投毒範圍太廣闊,在接下來的進攻當中就會造成友軍誤傷。
三十五師和三十六師先頭部隊全員佩戴防毒面罩,向春川東北方向發起進攻。
其餘兩個師的部隊則從西北方向切入,並且儘量向側翼繞道,避免進入毒氣擴散範圍。
往日還算堅固的日軍陣地,在經過這兩天毒氣腐蝕之後,已經變得脆弱不堪。
東北陣地一觸即潰,三十五師和三十六師先頭部隊不費吹灰之力就攻克了第一道陣地,士兵們沿着坑道向後方蔓延。除了前面一些坑道還沒有遭受毒氣影響,因此多多少少有幾分抵抗力之外,後方陣地全部被籠罩在黃綠色的煙霧之中。坑道里面歪歪斜斜到處是日軍士兵的身體,這些人全部口吐白沫、神志不清,還有一些則在全身痙攣、抽搐不已。
中國士兵一開始還打算對着地上的日本兵補槍,尤其是那些手持散彈槍的士兵,看見扎堆的日本兵就噴射一槍。可是隨着推進的越來越迅速,他們發現光顧着補槍殺人太耽誤時間,不僅如此,還把身上攜帶的子彈消耗太快。
因此,各級軍官趕緊下令約束士兵,不要理會失去行動能力的日本兵,要在第一時間把火線推進城內。後續的士兵於是不再理會那些倒在地上的日本兵,只是一味的向前跑。很快先頭部隊就橫穿了東北陣地,開始向春川城關發起進攻。
從東北陣地一路逃跑的日本士兵根本不敢反擊,他們有的吸入了少量毒氣,有的完全喪失鬥志,還有的更是暈頭轉向、不知所措。第八師團只顧着逃跑,哪怕零星的反抗都沒有,就這樣將城外陣地拱手相讓。
還沒到中午,三十六師先頭部隊已經開始發起城關搶攻作戰。此時毒氣在經過幾個鐘頭的漂浮之後,已經在空氣中消散淡開,中國士兵紛紛脫下防毒面罩。畢竟大熱天的戴上這些東西徒添負擔,正中午的作戰必然要保持良好的體力才行。
事實上,春川城內的日軍守衛部隊混亂不堪,所有大隊、小隊完全是各自作戰,上下之間失去緊密的協調能力,很多從各級指揮部傳遞的命令都無法嚴格執行。三十六師利用攜帶來的迫擊炮、輕機槍等重火力,不費吹灰之力就攻破了城關防線,一鼓作氣衝進城內。
不過由於春川城內日軍兵力不少,這次大反攻從早上打到傍晚,都未能將日軍全部擊潰。除了第十八師團撤退之外,另外三個師團則被死死咬在城內以及南部郊區,在指揮系統混亂的狀況下,不少日本士兵們只能選擇頑抗到底,因此在城內街頭巷尾的短程交火中,總算給中國部隊造成了一定阻擊。
天色暗淡下來後,整個春川外圍三大陣地全部被拔掉,三十三師、三十四師在西北方向殲敵超過四千之衆。兩個師的後續主力部隊快速向南方運動,試圖包圍春川,截斷日軍的退路。這次作戰已經不再是攻城略地那麼簡單,既然已經使用毒氣彈,那就意味着要徹底打垮這裡的日軍主力部隊,最大程度製造殺傷情況。
這一切的目的都爲了打擊英日聯軍的信心,爲三個月之內結束朝鮮戰爭做鋪墊。
中國在春川使用毒氣彈的消息直到六月二十日才傳遞出去,很快在整個亞洲引起轟動。這可謂是亞洲近代戰爭當中首次實戰使用毒氣,而且製造的傷亡量令人震驚。儘管目前還沒有詳細毒氣彈傷亡報告,可粗略的計算連續兩天投放毒氣彈,最起碼導致六萬軍人和朝鮮老百姓受害,死亡人數絕對不低於八千人。
日本、英國、沙俄等國家立刻在輿論上大肆抨擊中國,甚至揚言要使用毒氣彈進行報復打擊。不過中國當局很清楚這是再明顯不過的虛張聲勢,在協約國陣營當中,也只有英法兩國有毒氣彈的儲備,日本已經窮的連普通炮彈都製造不起,沙俄更是政體混亂猶顧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