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伯拉罕滿頭大汗的站在辦公室裡,原本漂亮的領帶也歪斜了,那是因爲他不停的將它鬆開拉緊,作爲一個在職場打滾了25年的天才營銷大師,他正處在自己的人生最顛峰,不但有足夠的經驗人脈,還有年輕人一般的精力,執掌着世界頂級營銷公司,他的一切都被打上了成功的標籤,但此時,他卻像一個初出茅廬的小子一樣緊張而興奮。
五分鐘以前,吳雲打給他一個電話,輕鬆的問道:“我準備出一本書,你能給我一個完整的營銷企劃嗎?”
亞伯拉罕當然點頭應是,但吳雲的第一句話就讓他充滿壓力:“一個星期的策劃時間再加兩週的執行時間足夠了吧?你能給我賣出多少本?”
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就算知道書名也難以確定具體的內容,不經過具體的調研他也不能就此肯定具體的銷售額,但亞伯拉罕依然很有技巧的回答道:“您所需要的那麼多,教授。”
“您知道《哈里波特》前五集賣掉了多少本嗎?”
“2億6千萬”亞伯拉罕對著名的營銷案例爛熟在胸,很鎮靜的回答道。
“您知道《心靈雞湯》賣掉了多少本嗎?”
“54oo萬本。”
“您知道《達芬奇密碼》賣掉了多少本嗎?”
“18oo萬本。”亞伯拉罕鬆了鬆領帶。
……
“您知道《時間簡史》賣掉了多少本嗎?”
“……”對這本1988年就出版的暢銷書亞伯拉罕並不瞭解,他覺得已經解開了鈕釦的襯衫依然讓他呼吸不暢,最終吳雲替他回答道:“25oo萬本。”
他一刻不停的對亞伯拉罕施加壓力道:“他們用去了五年、十年、甚至2o年,而你,只有四個月。作爲補償,”吳雲加重語調說道:“我只要你賣掉12oo萬本,僅僅相當於《哈里波特6》的印數。”
亞伯拉罕根本沒有機會說話,吳雲就掛掉了電話,接着傳真機裡開始傳出大量的紙張——《管窺數學》的全部內容。
要擴大影響力,最自然而然的想法就是製造新聞,但它帶來的卻不總是正面影響,所以吳雲想到了出書。在《管窺數學》中他深入淺出的描繪了一個全新的數學王國,並帶着自己從智腦中掠奪來的知識,將這個充滿想象力的王國徹底的剖解在讀者面前,用了一個月將其完成之後,他就帶着無限的期望打給亞伯拉罕這個充滿壓迫力的電話。
如此強硬的風格並不符合吳雲一直以來對中庸之道的追求,但此時時間緊迫,所謂“事急從權”,他必須要讓亞伯拉罕明白自己這種緊迫,讓他有這種危機感,爲此他不惜工本,自上而下的要求全部團隊成員一切以銷售爲先,他對經紀人公司的命令是——“我要每隻企鵝人手一書。”
他不需要自己的《管窺數學》是最好的科普讀物,但他要求這本書是銷售最多,讀者最多的科普讀物,過霍金的《時間簡史》只是他的最低要求,爲了在權威性上達到極至,他甚至在如此緊張的時間裡撰寫了一本書和三篇論文,以他對現在數學界的估計,能看懂的也許只是寥寥無幾,但相比愛因斯坦相對論的越性,這些學術性極強的文章還是不足夠難,不過有炒做的幫忙,一切都變的不同。
如今的吳雲財大氣粗,雖然表面上尚未踏入1o億元富豪的行列,但有羅蘭新組建的極北財團的資金注入,燒掉幾億美金在全球虧本售一點問題都沒有,但吳雲想要的並只是這麼一點點。他要佔據一個顯赫的位置,至少是數學領域的領先位置,並要求數學佔據科學的領先位置。高斯曾說:“數學是科學之王。”但一直以來,引領着科學展的卻是物理,雖然牛頓、愛因斯坦都是數學家出身……
三個月前,在數學界,能夠抵抗吳雲攻擊的尚有包括其導師懷爾斯在內的數位泰斗,但當吳雲無所顧忌全力施爲之後,所有的抵抗都是徒勞的,也許現在的吳雲還無力或者沒有時間統一數學,但這三個月以來,所有的——請注意——是所有的數學新理論都是吳雲提出的,在這裡,他要對很多將一生用在了某一理論上的數學家說對不起,雖然真正的科學界就是由這些偉大的人撐起的,但此刻,吳雲只能讓他們的努力降低了價值,最終,他們只能接受和吳雲齊名甚至跟隨者的身份,就這一點而言,科學也是殘酷的,甚至是一個殘酷性遠勝戰場的角鬥場,因爲這裡只允許有一個勝利者。
來不及對無數的學術雜誌說些什麼,吳雲又投入了競爭激烈的暢銷書市場,他要讓這個世界的大多數人都讀到自己的書,最低限度,要讓他們知道一個名字,吳雲或者《管窺數學》。在這個野心勃勃的計劃下,彙集了過五千人的團隊,在幾乎每個國家聘請優秀的營銷公司,廣告公司和傳媒公司,爲適應不同的法律而聘請的各地律師和會計師事務所,負責與政府進行對話的專業談判專家,大量的二線甚至一線出版社,不僅僅是固定的隊伍,爲了在這些迥然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實行吳雲的企圖,不斷有新的公司加入進來,到了第二個星期,參與的公司數量已經達到了5oo家,並且依然在以每天5o家以上的度增長。爲了管理這些公司,羅蘭命令繼續吸納、招聘、僱傭、甚至收購一切可以高效率管理的人員、團隊或公司,而爲了保持效率,加快度,他實行了在洛特星被稱之爲最殘忍、最不經濟、但最有度的一次性競爭機制——點陣式雙淘汰機制——兩次錯誤立即淘汰,違反一票否決條例的立即淘汰,兩次達不到積分的立即淘汰,進度緩慢的立即淘汰,兩次末尾者立即淘汰,未能在規定時間內排名上升的立即淘汰,兩次排名下降一定淘汰……
總而沿之,凡是額完成任務的立即加薪、加錢、多分成,但此次成績卻將成爲你工作的基準,絕對不允許再次下降,否則就將被淘汰,爲了讓這個最大程度上壓榨團隊成員的機制運行順利,所有人的工資結算都以小時來進行,某些特定工作甚至用過五種結算方式來付出薪金。因此,這個臃腫的機構每天要花掉近6oo萬美金的工資,並且這個數字還在增長中。
這是一個一次性方案,這也是一支只能存在一次,使用一次的隊伍,但羅蘭說:“這又有什麼關係呢?我們還能負擔這樣的兩隻隊伍,我們還可以再組建更多的團隊公司,但成爲“先行者”的機會卻只有一次。”這充分的表達出了兩人此刻的心態。
不過在吳雲的強烈反對下,這個淘汰機制最終還是沒有涵蓋包括翻譯在內的一些難以用績效決定的人員,而這些來自近百個民族,掌握有過15o種語言的人中有文學家、數學家、純翻譯人員,他們的任務就是在15天的時間裡讓世界上9o%的人能看懂這本4oo頁厚的書。
又一個聖誕節前夕,輻射計劃啓動了。
無數的人相信,此刻是他一生中見過的最難以置信和最輝煌的時刻,雖然他們的認識大都是錯誤的,但這卻能讓後人理解12月22日的瘋狂。
以極強的自控能力自詡的吳雲都變的歇斯底里了,還有什麼不會在這片瘋狂中顫抖呢?
這的確是讓人無法置信的輝煌。
在格林威治時間o點、2點、4點、6點、……12點,全球過5o%的電臺讀出或亮出《管窺數學》的大名,同時出現的當然還有吳雲。
一個耗資近百億的計劃當然不可能這麼簡單,爲了從全球最大的傳媒集團維亞康姆手中拿到爲期一週的最佳廣告機會,有整整2個百人團隊努力了兩週時間,燒掉了4億美元,過其本身價值6倍以上,這又怎麼會是一個如此低級的計劃呢,吳雲要的是一次完美的營銷勝利,《管窺數學》的勝利,個人的勝利,數學的勝利。
從一開始,就註定了腦白金式的洗腦方法並不是適用,而吳雲又要求讓人民理智的選擇自己,可如此狂熱的氣氛又如何理智呢?
平面媒體、街邊廣告、電視這些傳統方式只是基礎;晚會、論壇、網絡上的炒做也是下乘的手段;焰火、遊行、派送也高明不到哪裡;名人獻身說法、名校教授點評討論、名嘴大報大打嘴仗只是爲了讓人們知道有一個《管窺數學》,有一個吳雲的存在,殺手鐗總是放在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