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從興趣入手

觀察是孩子認識世界的開端,是孩子從大千世界中獲得知識的開端。俄國生理學家巴甫洛夫說得好,讓孩子認識世界就要:“觀察,觀察,再觀察。”

孩子從一出生,就對世界產生濃烈的興趣,3歲的孩子更是對周圍世界充滿強烈好奇。一個3歲的孩子經常會問家長一些他感興趣的問題,比如說:“媽媽,這是什麼?”“媽媽,爲什麼小鳥會飛?”“媽媽,這是什麼花?”等等。這是孩子認識世界、探索世界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得到了快速成長。因此,觀察力的培養和發展對幼兒自主探索學習世界具有重大意義,是開啓智慧的鑰匙。

培養孩子觀察的能力,不是讓孩子到處看看、隨意看看就可以了,而是要有目的、有計劃地觀察,讓孩子通過觀察去認識觀察到的事物,引導孩子揭示觀察對象內部存在的規律。觀察力是孩子在觀察實踐中或有關訓練中形成的能力。因此,孩子觀察能力需要家長有意識地培養。

觀察就是引起孩子的注意,只有引起孩子注意,使孩子感興趣,纔會去觀察,但是很多3歲的孩子的注意力都比較分散,怎麼才能使孩子集中注意力呢?只有讓孩子對某事某物產生濃厚興趣,孩子的注意力纔會集中,即觀察往往受興趣支配。

第一,捕捉孩子的興趣,引導觀察。

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個道理。觀察就要從孩子的興趣出發,就要先了解孩子的興趣點在哪裡。幼兒喜歡觀察活的、動的物體;喜歡觀察顏色鮮豔的東西;喜歡看大而清晰的物體圖像;位置明顯的物體容易被觀察;差別大的物體容易被觀察出來等。孩子具有超強的好奇心,這是成人比不了的。在大千世界中,有無數的事物會讓孩子產生濃厚的興趣,家長要抓住孩子感興趣的事物,引導孩子去觀察、去發現。

下面是一位家長的記錄:

一次戶外活動中,兒子在地上發現了一隻蚯蚓,於是他便興奮地招呼其他同行的小朋友來看。很多小朋友都不認識,都好奇地問:“這是什麼呀?像繩子一樣,還會動呢!”兒子便自豪地說:“這就是蚯蚓,以前媽媽帶我看過。”有幾個也不甘示弱地說:“我也知道的。”毛毛說:“我也見過,以前在家種花的時候看見的。”這時,又有幾個小孩子也大聲說道:“我家地裡也有的。”孩子不停地談論着這個蚯蚓。我抓住這個機會,給孩子們提出各種問題,引導幼兒有目的地觀察、認識蚯蚓。從尋找五官到觀看爬行,再觀察、尋找蚯蚓的食物等,整個活動始終讓兒子在興趣中逐步擴大觀察的廣度和深度。

處在城市中的家長要經常帶孩子到郊區去轉一轉,增加孩子的見識,在戶外自由、輕鬆的氛圍中最容易捕捉到孩子的興趣。因此,日常活動中我們要懂得保護和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激發他們的觀察興趣。

第二,明確觀察目的,培養廣泛興趣。

孩子有了觀察的興趣,還要讓孩子有觀察的目的,隨便觀察觀察,就會失去觀察的意義。有了明確的觀察目的,孩子纔會集中注意力觀察事物的細節,就不會限於一般的感知。有了明確的觀察目的,孩子纔會做到有的放矢,把觀察的注意力集中到事物的主要方面,抓住其本質特徵。所以,有目的的觀察纔是有意義的觀察,纔會讓孩子在觀察中獲得知識,才能提高孩子的觀察能力。反之,如果幼兒東張西望,左顧右盼,對事物熟視無睹,孩子的觀察力就得不到鍛鍊,還會讓孩子養成不良的觀察習慣。

培養孩子良好的觀察力,就要讓孩子多觀察、多接觸大自然,多接觸社會,從觀察中積累經驗和學識,從觀察中培養孩子對於大千世界的廣泛興趣。因此在給孩子制訂觀察計劃時一定要根據孩子的興趣、年齡特點,引導孩子有目的地活動,引導孩子有目的地觀察,調動孩子觀察的積極性,培養孩子對觀察的廣泛興趣,提高孩子的觀察能力。

第三,給孩子選擇合適的觀察對象。

對於3歲的孩子來說,培養他的觀察能力,要根據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的審美取向來定,比如說讓孩子多觀察那些色彩鮮豔、新奇、活動的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孩子對他們喜歡的事物,不用家長的指導就會自主地去看看、摸摸、碰碰,在這樣的觀察中,孩子的各種感官都得到鍛鍊。但是,一個3歲的孩子,很難充分調動他的各種感官,所以,孩子自主的觀察有一定的盲目性,而只有把各種感官都調動起來,才能更正確、更清晰、更完整地去觀察某一事物。因此,家長要選擇適合3歲孩子的觀察對象,積極引導運用各種感官參與,全面觀察。

例如:

觀察花朵。家長可以帶孩子去花叢中,讓孩子觀察各種形狀、各種顏色的花朵,引導孩子用眼睛仔細觀察,讓孩子用手去摸一下花朵,感覺花的質地,然後,讓孩子聞一聞不同花朵的氣味,讓孩子進一步瞭解花朵的全部特徵。觀察不是單單用眼睛去看,它是一個綜合的過程,在整個過程中,讓孩子的各種感官都參與,使孩子好奇、好動的天性得到滿足。

第37章 有興趣,孩子纔會更聰明第61章 把觀察也當成一種習慣第52章 自己學會吃飯第39章 孩子有愛心,世界纔會充滿愛第12章 不要讓小孩子成爲“大胖墩”第5章 3歲,天才需要良好的成長環境第21章 批評也要講方法第18章 架起相互信任的橋樑第46章 節約也是一種好習慣第64章 鼓勵孩子勇敢地去創造第28章 大腦纔是智力的源泉第43章 從小就要養成講禮貌的好習慣第54章 讓孩子學會上廁所第62章 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第1章 3歲,無限的潛能第50章 避免孩子出現性格偏差第42章 講究衛生纔是好孩子第34章 “讀”出孩子最初的魅力語言第71章 記憶力要強化第44章 挑食不是好孩子的習慣第33章 讓孩子更會“說”第67章 培養孩子創造力應注意的幾個問題第7章 3歲蘊藏巨大的語言天賦第69章 記憶力要激發第25章 全世界都是我的第30章 把孩子的智力開發出來第3章 3歲,超強的學習能力第25章 全世界都是我的第30章 把孩子的智力開發出來第46章 節約也是一種好習慣第15章 孩子也有不能多吃的食物第43章 從小就要養成講禮貌的好習慣第67章 培養孩子創造力應注意的幾個問題第34章 “讀”出孩子最初的魅力語言第69章 記憶力要激發第25章 全世界都是我的第27章 消除孩子恐懼心理第50章 避免孩子出現性格偏差第26章 別人什麼都比我好第50章 避免孩子出現性格偏差第58章 讓孩子善於觀察第67章 培養孩子創造力應注意的幾個問題第20章 學會傾聽孩子的想法第19章 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第45章 做一個誠實守信的好孩子第7章 3歲蘊藏巨大的語言天賦第70章 記憶力要訓練第65章 會做遊戲,更會創造第53章 讓孩子學會自己穿衣服第20章 學會傾聽孩子的想法第60章 要抓住特徵觀察第44章 挑食不是好孩子的習慣第2章 3歲,天才般的大腦第13章 微量元素的巨大作用第48章 讓孩子不再“任性”第47章 讓孩子擁有樂觀的性格第52章 自己學會吃飯第52章 自己學會吃飯第5章 3歲,天才需要良好的成長環境第62章 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第18章 架起相互信任的橋樑第69章 記憶力要激發第62章 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第43章 從小就要養成講禮貌的好習慣第54章 讓孩子學會上廁所第7章 3歲蘊藏巨大的語言天賦第36章 抓住孩子的好奇心第4章 3歲,健康的身體第66章 找到規律,激發孩子的創造力第12章 不要讓小孩子成爲“大胖墩”第17章 溝通,做孩子的朋友第9章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第38章 小小年紀也有心理障礙第26章 別人什麼都比我好第12章 不要讓小孩子成爲“大胖墩”第16章 “奇怪寶寶”與飲食第71章 記憶力要強化第50章 避免孩子出現性格偏差第1章 3歲,無限的潛能第7章 3歲蘊藏巨大的語言天賦第63章 把家庭當作創造力的搖籃第62章 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第49章 讓孩子勇敢起來第1章 3歲,無限的潛能第53章 讓孩子學會自己穿衣服第39章 孩子有愛心,世界纔會充滿愛第65章 會做遊戲,更會創造第27章 消除孩子恐懼心理第61章 把觀察也當成一種習慣第13章 微量元素的巨大作用第61章 把觀察也當成一種習慣第50章 避免孩子出現性格偏差第26章 別人什麼都比我好第38章 小小年紀也有心理障礙第48章 讓孩子不再“任性”第15章 孩子也有不能多吃的食物第59章 在遊戲中提高觀察力第53章 讓孩子學會自己穿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