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 趙孟俯的字帖

bookmark

262 趙孟頫的字帖

262:趙孟頫的字帖

小張先生懊惱並不能引起周遊的共鳴。

小時候誰沒有糊塗事,更何況那時連長輩都沒什麼認識,更不說小孩子了。只不過現在回想起來,心賊疼罷了。

大家也不去理會小張先生了,那中年眼鏡男連忙將手裡的繪畫展現出來,說道:“周先生,這些都是家父以前蒐集到的油畫,是油畫大師馮鋼百的作品,希望能入得了周先生的法眼!”

“是馮老的傑作!”

周遊一聽到馮馮鋼百之名,眼睛當即亮了起來。

馮鋼百別名百練,號均石,廣東新會人。畢生致力油畫創作,並以肖像爲主,作畫筆觸純樸,着意於捕捉色彩在光線的變化下,作用於造型所生產的效果, 因而色彩真實,形象生滿生動,景物自然,情景交融,富有藝術魅力。力作《馬伕》已由中國藝術館收藏,代表作還有《女青年肖像》、《青年工人》、《中學生》、《古箏家》、《自畫像》、《鱅魚》等。從1954年起,歷任廣東省文史研究館館員、副館長、省文聯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廣東分會理事、廣東省第四、 五屆政協委員。1979年出席第四次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會後加入中國美協。

在收藏角度上講,馮鋼百具有相當強的收藏價值。

數年前的中國油畫還不是很得人喜好,但伴隨着社會文明的不斷推進,中國本土油畫家的傑作屢屢創出新的高價,變相地拔升了中國本土油畫的市場價格。

周遊說道:“馮老的油畫具象寫實,個性鮮明,絲毫沒有媚俗之氣,是爲當時油畫界不可多得的清流。只可惜現代的主流油畫市場都徐悲鴻等人的作品,它們的拍賣價格—路攀升到上千萬元甚至近億元,而馮鋼百等爲推動中國油畫發展起到極大促進作用的先驅們卻得不到當今市場的認同,拍賣價格一直都走不上去,我沒記錯的話,馮老的市場拍賣價格基本上都在十五萬左右徘徊,比如《黃昏》就是以十六萬港幣拍出的;不過其中也有拍到近百萬的作品,比如《拾荒者》等等。魏先生這三幅馮老的油畫都有相當深刻的意義,總價應該能超過兩百萬的。”

姓魏的中年眼鏡男點頭道:“數年前也有位小有名氣的油畫愛好者提出百萬元的收購價格,不過被我拒絕了。現在爲了得到周先生手裡的飄花玻璃種,再是割捨不了也得轉讓了。”

之前百萬,現在兩百萬,中年眼鏡男已是意外非常的了,哪裡還接受不了,剛纔的話只不過是門面話而已。

小張先生提醒道:“老魏啊,雖然你的三幅油畫有點價值,但想買下這塊飄花玻璃種翡翠還有不少差距啊。”

一位有點噸位的胖老闆也附和道:“周先生兩塊翡翠,小的那塊至少也值千來萬,大的那塊甚至還要翻上一倍,可不是區區的兩百萬就能兌換到的。”

“我自然還有準備!”

不想老魏還真是有備而來的,悄悄地從歲身攜帶的袋子拿出一隻相當精緻小巧的賁巴壺。

賁巴壺是壺的一種式樣。磨盤口,細頸,彎曲的和流,球腹下承下喇叭形足。該器型源自藏族的金屬器皿,瓷器仿製早自元代就已開始。元代我國就有製作精美的青花紅綠彩描金器,一直延續到清代。而成熟的賁巴壺是清乾隆時創制的宮廷供器,傳世品有紅彩、金彩和各種色的粉彩等。

“這麼小的賁巴壺還是第一次看到!”

周遊想不到會遇到如此小巧精緻的賁巴壺,當真有點喜出望外。

乾隆皇帝篤信黃教,要求把西藏器物的造型運用到琺琅製品中。有的是照舊樣仿製,有的是畫新樣製作。只可惜清代掐絲琺琅的生產和流傳數量本就有限,更不說西藏器物的造型,因此銅胎掐絲琺琅賁巴壺屬於相當罕見的那一類型。

但有趣的是,與其他宮廷御用級別的銅胎掐絲琺琅瓷器相比,造型古怪,不符主流的賁巴壺卻不是那麼引人矚目,拍賣價格都很難上去,即使是極品的賁巴壺也就是拍賣到幾百萬的價格而已,在銅胎掐絲琺琅瓷器裡算是相對低價的。

周遊沒有去思考它的價格,而是以藝術的角度解析:“製作精細,風格華麗,端莊中不失典雅,大氣又不乏精細,配合上借鑑了瓷器上較流行的纏枝蓮託八吉祥紋的主題花卉圖案,增添了不少華貴之意,直接將其價值拔升了一個層次。”

老魏聽到這裡,很是自信地說道:“這隻銅胎掐絲琺琅賁巴壺是我一時興趣收回來收藏的,當時還被父親誇獎,一直都引以爲畢生最大的漏。而且還有一些收藏家聽聞此事,想要收購,奈何價格都不理想,所以就一直珍藏到現在。”

周遊點頭道:“既然是你畢生最大的漏,那相信你也給專家評過價,對其價格有大概的底細。這樣吧,我對它的估價是兩百八十萬,不知道你的意下如何?”

“過了!”

老魏本計劃能拿到兩百萬的價格而已,因爲那位專家給他報的價格僅僅是一百三十萬而已。

雖然這幾年古董的價格節節畔升,最後並不是什麼古董都升的,有些因爲泡沫反而價值銳減了呢。現在能拿到兩百八十萬的價格,絕對是意外的驚喜。

周遊現在不缺錢,就是缺古董。

現在大家都相信他,願意拿自家珍藏的寶貝出來,自然是對周遊的一種認同和信任。自然而然的,他也是禮尚往來,給大家開的價格基本上都接近極限價格。

“加起來也就是五百萬而已,還有差距啊!”

小張先生本就被吸引住了,不想連續的大殺器出現還是不能拿下昂貴的飄花玻璃種翡翠。稍微有點失望的小張先生看向其他人猶豫、無奈的表情,隱約有那麼點沒信心了。

他們在來之前都說好了,如果無法單獨買下週遊的翡翠,那也不能坐看着不動。最後大家都贊同聯合起來收購,也就是把所有的古董湊到一起,儘可能地兌換到更多的中高檔翡翠。

只不過他們估計不足,沒想到周遊拿出來的不是芙蓉種、蛋清種、糯種這些中檔的翡翠,而是可遇不可求的飄花玻璃種。

那位有點噸位的胖老闆突然問道:“對了,不知道周先生收不收現代的高仿精品?”

“看看!”

周遊淡淡地回道。

現代高仿雖然有一定的藝術價值,但還是比較引人詬病,最好的處置方法就是學明遠樓,在龍雀樓專門開闢一個高仿專區,供大家學習和交流。

胖老闆明顯沒帶來,只是拿出一個袋子給周遊。

袋子裡全是高清晰的相片,而且還做了仔細的分類,讓周遊的查閱速度快速了不少。大約花費了三、四分鐘的時間,周遊點着頭說道:“這些高仿物品的確當得了精品一詞,估計是某位現代大師的傑作,有一定的收藏價值。可惜的是,這些的價值都不會高到哪裡去,除非量大。”

“對,就是量大!”

胖老闆最怕的就是不答應,連忙回道:“這批高仿精品是我一位做外貿的朋友特意收集過來的。他原本想開個小型博物館來讓圈子裡的朋友交流學習,奈何天有不測風雲,最近的手頭有點緊張,所以想出售一批來套現。”

周遊知道廣東有不少掛着各種名義的私人博物館,可真正擁有博物館資格的只有寥寥的數家而已,所以不去懷疑胖老闆的話。

周遊問道:“這樣的高仿精品,若是沒有過百件,甚至是數百件的交易量,恐怕也無法兌換到我手裡最小的翡翠。”

“可他就只願意出售三十件而已!”

胖老闆本以爲三十件足夠多了,不想周遊的胃口大得如此離譜。

聽到這裡,周遊開始對今天的交流聚會有點失望了。他只不過是拿出一塊普通的飄花玻璃種而已,就爲難住眼前的數位老闆;若是以後想要兌換更高級,或者更多的古董,恐怕這個辦法就很難行得通了。

“周先生,不如你先看看這幾本古籍吧。”

最後一位矮個子的玉協成員也拿出了他家的寶貝。

“趙孟頫的字帖!”

周遊看到最頂上那本最是殘破的書籍,臉色周遊有了變化。

趙孟頫是元代著名畫家,楷書四大家之一。趙孟頫博學多才,能詩善文,懂經濟,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鑑賞。特別是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爲“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隸、真、行、草書,尤以楷、行書著稱於世。

因爲書畫是最難保存的古董之一,所以距離現在已有近千年歷史的趙孟頫的書畫在市面極爲罕見,即使有也是殘缺不全,但往往都能拍出個天價來。趙孟頫的書畫,其名聲已經大到現代的臨摹品也能賣出個好價錢的地步。

周遊很是清晰的記得,趙孟頫的書畫幾乎不在市場流通,不是被大型博物館精心收藏,就是流落到某位大收藏家裡寶庫裡。有趣的是,有一幅還不能徹底鑑定出是否出自趙孟頫手筆的字帖,竟然就以過百萬的價格成交。

“如果這是真的話,恐怕就是價值千萬的國寶了!”

周遊苦笑着呢喃開來。

565 當衆離間526 服侍276 有趣的人483 其心可誅494 神鉢014 仇人見面671 鄭家182 白金級待遇697 可怕的賭局573 天子黃556 封刀之作475 出發前準備217 暗刻青花424 異常情況110 流血衝突457 藥老的誤會184 重會汪公子123 公盤前奏472 以一敵百074 程飛虎417 雙贏模式465 晨起的曖昧428 破綻漸露509 觸礁152 暗標下348 恬柯的小禮物102 千萬富翁419 儲備靈力514 超級玳瑁065 許家貴客338 兩大標王中323 噁心手段528 緬甸113 以勢壓人685 周遊的弱點364 唐天豪完蛋了500 囂張322 明料裡的玄機下416 鬼點子083 繼續收割241 尋寶場外下545 會議室的曖昧218 賭石高手的遺物456 六條高麗蔘王104 購買地皮461 當面處理150 暗標上093 天龍生526 服侍628 撒手處理237 惡意曲解346 藍水冰種044 買車下078 抵物還債435 龍雀交流會283 魚兒上鉤688 青焰693 水落石出495 百丈懷海505 小規劃525 新的董家之主242 捧場362 製造壓力642 安家和葉家185 教訓199 險惡陰謀443 雞油黃552 地下黑拳中461 當面處理334 二十連漲700 世紀賭賽212 別墅裡的古董180 天工造物173 黑市拍賣中050 拜會恩師349 小觸動051 許副省長472 以一敵百618 小矛盾195 朱仿中225 老前輩的挑戰143 巨型毛料681 以一對五325 惡意搶購220 可遇不可求242 捧場290 賭總價下367 帝王翡翠上633 對我們有保留022 玉協聚會633 對我們有保留058 瘋狂掃貨288 賭水頭下547 國軍遺民402 文少的挑釁455 參王有消息了419 儲備靈力266 麻煩上門上506 綁架明遠市700 世紀賭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