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更,求粉紅。
……
紀曉棠默默地將紀二老爺的話記在了心裡。
說完了祖上這段故事,頗解了紀曉棠和紀三老爺的一些疑惑。
“江慶善和江興龍賊心不死,不得不防。”紀二老爺就道。
紀曉棠和紀三老爺就都點頭。
除了顧霞兒在江家替他們打探消息,紀二老爺和紀三老爺也做了其他的一些安排。
話題就又轉到江家的出逃的粗使僕役身上。
“馬五這個人我知道。”紀三老爺就開口道。據紀三老爺所知,馬五可不僅僅是替江慶善餵馬的。
“……應該是專門替江慶善做那些見不得人的勾當的。我懷疑,馬五手上早就沾上了人命。”
說白了,馬五這個人,就是專門替江慶善幹殺人的勾當的。
“如果是這樣,他必定是江慶善的心腹。江慶善待這樣的人,不會薄了。馬五爲什麼要逃走呢?”紀二老爺就道。
“馬五爲江慶善做了某件事,江慶善現在想要殺人滅口,馬五知道了,所以先逃了?”紀曉棠就猜道。
“也有這種可能。”紀二老爺和紀三老爺都點頭。
三個人商量了一會,得出結論。
馬五逃走的原因並不是最重要,找到馬五纔是重要的事情。
找到了馬五,就能知道江慶善許多私下裡做的違法勾當,從而掌握先機,隨時可以釘死江慶善。
而據顧霞兒說,馬五是忘府城逃了。府城繁華,人口衆多,流動的人口也相當大,比起山野之中,確實是比較好的藏身所在。
“他倒是懂得隱於市的道理。”紀二老爺就笑道。
“二哥,這件事就交給我好了。”紀三老爺想了想,就說道。他已經考過了縣試,接下來要考府試和院試。
府試和院試都將在府城舉行,本來紀三老爺過幾天也要收拾行李往府城去的。
“考試最爲緊要,其他不過是細枝末節,你要分清楚輕重。”紀二老爺就對紀三老爺道。
“二哥放心,這個道理我知道的。”紀三老爺點頭。
“爹爹,我跟小叔一起去吧。”紀曉棠開口道。
紀二老爺沒有立刻答應,要紀曉棠隨同紀三老爺往府城去,這在紀家來說是一件大事。不說要告訴紀老太太,先就得經過紀二太太的首肯。
幾個人就往紀二太太這邊來商量。
紀曉芸此刻已經走了,只有紀二太太帶着長生在炕上。
紀曉棠就說要陪同紀三老爺一起往府城去應考。
“小叔身邊總得有人照看。那些小廝長隨們總是心粗些,我帶了幾個丫頭過去,才能將小叔照料的妥妥當當的,家裡面也能放心。”紀曉棠就道。
紀曉棠今年才十一歲,還是個小孩子,是她照顧紀三老爺,還是紀三老爺照顧她呢。
紀三老爺倒是很願意帶紀曉棠同去的,就連連點頭。
“我帶着曉棠,二哥二嫂儘管放心,我會照顧好曉棠的。”
“我和小叔相互照看,而且,我還能看着小叔唸書。”能看住紀三老爺唸書的,在紀家不過就兩個人,一個是紀二老爺,另一個就是紀曉棠了。
紀二老爺就有些心動。
他想要送紀三老爺去府城考試,但卻又實在放心不下家裡面,尤其是還有江慶善那一撥人在旁邊虎視眈眈。在這種情況下,讓紀曉棠代他去,算是個不錯的選擇。
“而且,小叔考試,怎麼能少得了我。”紀曉棠就又道,一面朝紀三老爺眨了眨眼睛。
紀三老爺參加考試,全靠的是押題。而押題就全靠紀曉棠的占卜。
這樣看來,紀曉棠是非去不可了。
“若曉棠要去,不准你們住在外面,得到曉棠她外祖家裡去住。”紀二太太瞧瞧紀二老爺和紀三老爺的臉色,就知道兩人都是想紀曉棠去的。她攔不住,就提出了這個條件。
住在穆家,有紀曉棠的外祖父和外祖母照看着,對紀三老爺和紀曉棠都是好事,家裡也能夠完全放心。
紀二老爺和紀三老爺當然點頭。
“只是要攪擾叔叔、嬸嬸了。”紀三老爺就笑道。
“說攪擾就是見外。”紀二太太也笑了,“他們平時盼着你們去,也還盼不到呢。”
紀二太太說這句話並沒有別的意思,但是紀三老爺想到某件事,就擡手撓了撓頭,覺得有些訕訕的。
“你們去了就好,三弟的性子,很對曉棠她外祖父的脾氣。”紀二太太立刻發覺了,忙就笑道。
他們這邊商量定了,還得去跟紀老太太說。
這個任務,就落在紀三老爺的頭上。因爲要紀二老爺或者紀二太太去說,怕是紀老太太會多心,反而讓事情變得複雜了。
也不知道紀三老爺是怎麼跟紀老太太說的,紀老太太原先並不高興,後來竟也點了頭。
“住穆家就住穆家吧,只是考完了,你就要立刻回來。沒事不要跟穆家的人親近,這次是不得已。”紀老太太私底下悄悄地囑咐紀三老爺。
紀三老爺滿口答應了。
說到紀曉棠是去照顧紀三老爺,且看着紀三老爺唸書非她不可,紀老太太也就只得應承了。
“你們叔侄倆相互有個照應,曉棠那孩子,小大人似的,我雖還不大放心,可也就只有她了。”
紀二太太聽說紀老太太點了頭,暗自十分歡喜。
“咱們曉棠也正好去住住姥姥家。她外祖父外祖母盼了她許久,早就想接了她去。”紀二太太笑盈盈地道。
任安這裡,小兒嘴裡都將外祖父外祖母喊做姥爺、姥姥,也有個住姥姥家的習俗。一般的小兒在長大之前,一年之中至少有半個月或者一個月是在姥姥家住着的。
當然這也不能一概論之。
比如紀家就沒有住姥姥家這個習慣。
紀二老爺他們兄弟,是因爲顧家離的遠,且敗落的早,而他們兄弟大多的時間都被紀老太爺看着讀書。
至於紀曉棠和紀曉芸,那則是紀老太太不許的緣故。
紀老太太見不得紀二太太的孃家人,也不許紀曉棠和紀曉芸去住姥姥家。紀老太太倒是不會明白把這話說出來,只是她老人家的脾氣大家都曉得,不敢觸犯。
紀曉棠要去住姥姥家了,紀二太太就又想到了紀曉芸,也想讓紀曉芸同去。
“曉棠咱們還領着去見過她外祖父外祖母,曉芸卻是從來都沒去過。眼看着曉芸也見大了,以後定了親,出了門子,再想去住也不方便。我爹孃很惦記曉芸呢。”紀二太太就跟紀二老爺說,想讓紀二老爺出面去跟紀老太太說。
紀二老爺知道紀老太太的脾氣,但同時也不能不考慮紀二太太的心情,而且,紀二太太的要求都在情理之中,因此就硬着頭皮來找紀老太太。
雖是這樣,紀二老爺並沒有直接跟紀老太太說讓紀曉芸去住姥姥家。
“曉芸也漸漸的大了,卻一直都沒出過門,遠遠比不得曉棠。我想着,這次三弟和曉棠往府城去,不如也讓曉芸一起跟了去,見見府城的繁華,她們姐妹也添置些東西。”
紀二老爺的話說的很好,紀老太太一開始還有些高興。
但是紀老太太並沒有高興多久,就想起來紀三老爺和紀曉棠是要住在穆家這件事。
紀老太太就生氣了。
“你們的女兒,你們說了算,還問我做什麼?”紀老太太刷拉一下沉下臉來,“這是一步一步地上來了,先是曉棠,然後是曉芸,接下來是什麼。是不是就要抱了長生去?有了長生,她就要翻了天了!也都不要姓紀,都去姓穆算了。你們想去就都去,留我一個,還怕我死了不成!他總不能再上門來要打死了我!”
紀老太太一旦這樣說話,就是任何道理都聽不進去了。
“老太太別生氣,這是說的哪裡話呢。咱們這風俗如此,那裡畢竟是曉棠和曉芸的外祖家,他們這些年也很惦記着孩子們。曉芸年紀已經不小,要是這兩年就定下親事來,就更不好去了。老太太兒孫繞膝,當能明白做老人的心思……”紀二老爺陪着小心,跟紀老太太說了許多的好話。
不讓紀曉棠和紀曉芸去看外祖父外祖母,這件事實在違背常理,說出去很不好聽。
紀老太太心中不願意,最後卻也只得鬆口。
“我不管,你們自己去問曉芸去。曉芸說去就去,她若不想去,也不許你們逼迫她。”
能說出這樣的話來,在紀老太太已經非常難得。
紀二老爺和紀二太太就打發來紀曉棠,將紀曉芸叫到紀二太太的屋子裡。
紀二太太就柔聲跟紀曉芸說了打算讓她和紀曉棠一同去府城的事。
“你小叔要應考,你們藉機正好到處逛逛。曉芸,你還沒去過你外祖父家裡,就去看看吧,雖沒咱們家大,可也很不錯。你外祖父和外祖母很想念你。”
紀曉芸兩手捏着衣角,垂着頭不說話。
“怎麼,曉芸你不想去?曉棠也去的。去見見你外祖父和外祖母不好嗎?你外祖父和外祖母只在你沒滿月的時候見過你,心裡很記掛你。”
紀二太太這麼說着,眼圈就有些發紅。
紀曉芸依舊垂着頭,不說話。
Www¸ ttka n¸ ¢ o
“姐姐,你到底去不去。府城很好玩的。”紀曉棠就道。
紀曉芸擡頭,飛快地看了紀曉棠一眼。
“姐姐想去的,對不對?”紀曉棠立刻就道。
“嗯。”紀曉芸輕輕地點了頭。
紀二太太喜出望外。
“太好了。娘這就給你們收拾東西,給你外祖父外祖母寫信……”
“可我不能去。”紀曉芸卻又輕輕地道。
紀二太太立刻就愣住了。
“我要是去了,祖母會傷心。”紀曉芸說了這一句話,起身就走了。
“這、這孩子……”紀二太太怔了一會,眼中就帶了淚。
紀曉棠忙給紀二太太擦眼睛,一面勸紀二太太。
“姐姐這次不能去,還有下次呢。娘你何必就這樣。這不已經是好了很多了嗎?老太太那邊總算是鬆了口,姐姐自己也是願意去的。咱們要慢慢來不是嗎,下次姐姐就會去了。”
“是啊,這已經是好了很多。慢慢的,都會好起來的。”紀二老爺也勸紀二太太。
“娘,你在月子裡,不爲你自己的身子着想,也要爲我們,尤其爲長生想。長生還那麼小。”紀曉棠又道。
“說的對,你們說的對。”紀二太太就忍住了淚,“是我太貪心了,慢慢來吧,以後的日子還長着。”
“這麼想就對了。”紀二老爺就道,心中卻暗暗嘆息。
最後的決定,依舊是紀三老爺帶着紀曉棠往府城去趕考。
這還是他們叔侄第一次獨自往府城去,一家上下就都忙碌起來,爲兩個人的行程做準備。
紀二太太因紀曉芸有些傷心,但很快就打起了精神。不管怎樣,紀曉棠能去看外祖父和外祖母了。
除了紀曉棠和紀三老爺各自的行李,紀二太太還爲穆家人準備了許多的東西。
“這是給你外祖父的……,這是給你外祖母的……,這是給你大舅舅的……”紀二太太一樣一樣地詳細指給紀曉棠看,告訴紀曉棠她外祖父外祖母還有舅舅們都喜歡什麼東西。
看着紀二太太高興的樣子,紀曉棠又是高興,又有些心酸。
紀二太太有孃家,卻跟沒孃家差不多。並不是紀二太太不認爹孃,也不是穆家不親女兒,而是因爲紀老太太。
紀老太太跟穆家,尤其是紀曉棠的外祖母穆洪結有“深仇”。
這是紀家不可爲外人道的一件秘辛,一個在紀家不能被觸及的話題。
紀二太太給穆家捎的東西,都是她這些年體己攢下的,竟是不肯動紀家公中的財物。紀曉棠就看不過,乾脆自己做了主張。
最後,紀曉棠加紀三老爺的行李,再加上給穆家捎的東西,整整裝了十輛馬車。
紀曉棠還往紀曉芸那裡去了一趟,不由分說地搶了紀曉芸給紀老太太繡的抹額,還有一雙給紀二老爺做的鞋子。
“這些是姐姐親手做給外祖父和外祖母的。其餘的,我都替姐姐預備了。”
三月二十,宜祭祀、出行、上樑
紀曉棠和紀三老爺從紀家出發,前往府城。
(擴大地圖,人越來越多,越來越複雜熱鬧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