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妍華堂

肥章,

“我怎麼會忘記。”紀二老爺的手頓了頓,嘆氣道。

就有紀老太太打發人來找紀曉棠,紀曉棠又跟紀二老爺說了幾句話,才往萱華堂去。

看着紀曉棠走了,紀二老爺本要出門,卻又往炕上坐了,面色憂鬱。

“老爺,怎麼了?”紀二太太問紀二老爺。

“咱們兩個女兒,曉芸柔弱些,曉棠剛強些,可說到底性子還是一樣的。……都太重情了。”

紀二太太也跟着嘆氣。

兩人並不是希望兒女薄情,只是父母的私心,與別人相比,總希望自己的兒女們都過的更快樂幸福,是不被辜負那一個。

“女兒們在這個上頭,都像老爺呢。”紀二太太想了想,笑着說道,“曉棠也是老爺平常教導的結果。”

“還說像我,依我看,更像你些纔是。”紀二老爺也笑了。

紀二太太又低低的聲音囑咐了紀二老爺幾句,這才送紀二老爺出門。

……

萱華堂

紀曉棠走進上房屋中,就見除了萱華堂的人,紀大奶奶楊氏和紀家大姑娘紀曉蓮也在。

楊氏正陪笑跟紀老太太說話,紀曉蓮則不知跟紀曉芸說着什麼。

見紀曉棠來了,衆人的目光就都轉到她身上。

“你大嫂子帶人給你們姐妹送了月例來。”紀老太太告訴紀曉棠。她對紀大太太沒什麼好臉色,對楊氏倒是和顏悅色的。

“是大太太的吩咐。我和曉蓮正好要來瞧老太太和妹妹們。”楊氏笑着說話,一面就讓丫頭將月例銀子送了上來。

“祖母……”紀曉棠並不收銀子,只在紀老太太跟前笑着。意思要看紀老太太如何拿主意。

楊氏來了一會,早說了月例的事,紀老太太不置可否,只打發人去找了紀曉棠來,看樣子是要聽紀曉棠的。

可紀曉棠來了,卻又是這樣。

紀老太太瞧瞧紀曉棠,又略尋思了一會。就點了頭。月例銀子這件事,紀大太太做的很體面。除了紀曉棠、紀曉芸和長生姊妹三個,還有顧雪兒、周念紅和周橋也都同樣有一份。

若是隻給前面紀家的三個。紀老太太的意思就不要,可紀大太太偏安排的如此周全。這在紀老太太看來,可不僅僅是銀子的事。

“既然是大太太打發你們大嫂子送來,你們姐妹就收下吧。”

紀曉棠這才示意繡兒接了月例銀子。一併將長生的那份也收了。

楊氏放下心來。臉上笑容更加和悅,心中則對紀曉棠又看重了幾分。

“……聽你大哥哥說,三妹妹自幼跟着二叔熟讀詩書。現在讀哪一本,可有什麼詩文……”楊氏拉着紀曉棠的手,慢慢地攀話。

紀曉棠知道,楊氏是楊閣老嫡親的孫女,不似平常家姑娘,也是熟讀詩書的。是京城中有名的才女,據說頗有詩才。

而楊氏的這份詩才。據說是隨了楊閣老。

“……不過泛泛唸了幾本書,比一般多識幾個字,倒是《唐詩》讀的熟一些。”

“妹妹讀的是哪個版本?”楊氏立刻就問。

“初學時是前朝周師集註的《唐詩》,後來就是《唐詩綴錦》,現如今每天讀的也是這個。”

楊氏一張粉臉上微微泛起喜悅的紅暈,一雙眼睛也亮了起來。

旁邊的紀曉蓮就笑了。

“曉棠,你還不知道,這《唐詩綴錦》,就是咱們大嫂的父親所作。”

紀曉棠立刻站起身,笑着跟楊氏道歉:“竟然是閣老的大作,我竟不知,多有不恭,大嫂莫要見怪。”

楊氏也起身,越發親熱地拉着紀曉棠的手。

“這可有什麼可怪的,我高興還來不及。父親作這本書並沒有用本名,只有幾個親近的人知道,外面全不知曉。……曉棠才學不凡,更具慧眼,能得你喜歡,不僅我與有榮焉,就是父親知道也會歡喜。”

說着話,楊氏又拉着紀曉棠坐下,問紀曉棠讀的是哪一年的哪一版。紀曉棠笑着答了。

“你讀的這一版也是難得的了,可見是真的喜歡,也是愛書的人。不過,我那裡還有初次刊印的限量版,並沒有在外面書市銷售,父親都收着,只送了幾個親近的人,一會我拿來給你。”

“如此就多謝大嫂了。”紀曉棠並沒有推辭。

“曉棠……”楊氏又含蓄地問紀曉棠爲什麼喜歡《綴錦》,態度中竟還帶了些不好意思。

紀曉棠心中暗笑,卻也娓娓道來。

“《綴錦》行文流暢嫵媚,詞句婉約端麗,讓人讀起來口齒生香,又彷彿置身於古唐盛世。……這些註解《唐詩》的,只有《綴錦》的作者對唐代歷史知識最爲淵博,對詩人的生平軼事也蒐集的最全,往往還有獨到的見解……”

紀曉棠這麼說着,似乎也有些不好意思。

“不過,這只是我的一點淺見,以前並不知道是楊閣老所作。”

她這樣說,楊氏不僅不惱,反而更加將她視作知己。她一直拉着紀曉棠的手不放,又問紀曉棠最喜歡《綴錦》裡的哪一首附作。

《綴錦》一書不僅是對《唐詩》的註解,還附了很多作者自己以及蒐集別人的依韻佳作。

紀曉棠還沒回答,就被紀曉蓮的笑聲給攔住了。

“大嫂,你又犯了這詩呆子的病了。”紀曉蓮笑着說話,一面暗暗給楊氏使眼色。

楊氏這纔回過神來。

她和紀曉棠談的來,要跟紀曉棠談論詩文,什麼時候私下裡進行都可。現在卻將紀老太太等衆人都撂在一邊,就有些不妥當。

“是我又癡了!”楊氏忙笑,給紀老太太賠禮。“老太太別怪我,我自幼就這樣,一談起詩詞來,就什麼都不記得了,也是我跟曉棠妹妹投緣。”

紀老太太與楊氏也才見了幾次面,雖沒有深入的瞭解,但是看楊氏的舉止和談吐。已經發覺她有些書呆子氣,與紀大太太並不是一路。

這也是紀老太太對楊氏的態度還不錯的緣故。

“曉棠也是個愛讀書的。我每常說她父親,女孩子家認得幾個字。不做睜眼瞎就罷了,做什麼也讓她起五更爬半夜的,又不去考進士狀元!……好了,如今你們姑嫂有了伴兒。”

紀老太太這樣說。大家都笑了。

“……要做過年的衣裳。娘就說等一等,等老太太和妹妹們都來了,大家一起做。尺頭已經採買了來,也吩咐了針線房。老太太什麼時候有空,就讓人將尺頭都送過來,憑老太太和妹妹們挑揀,再讓針線房的量了尺寸。”紀曉蓮又笑着說道。

“娘選的都是京中流行的式樣,三妹妹肯定喜歡。”在人前說完上面的話。紀曉蓮又私下拉着紀曉棠,顯得比其他人更加親密。

紀曉棠笑吟吟地道謝、應了。

在萱華堂中坐了半晌。見紀老太太有了些倦色,大家才告辭出來。

楊氏和紀曉蓮就往紀大太太身邊去。因爲還沉浸在找到了知己的喜悅中,楊氏滿臉的笑容。她早就聽紀大太太無數次的提起,說紀老太太如何如何不好服侍,又擔心二房一家鄉下人,且主母還是武官家出身,一家子定會十分粗野,難以相處。

然而,今天在萱華堂的經歷對楊氏來說無疑是愉快的。

楊氏就忍不住要跟紀曉蓮分享她的感受:“……我看老太太很慈祥,也好說話。曉棠姐妹們都好,尤其曉棠。”

楊氏已經展望着,紀曉棠一行在馨華堂,大家愉快相處的場景。

紀曉蓮看看楊氏,就嗤笑了一聲。

“大嫂忘記昨天老太太給的下馬威了。”

楊氏頓時就是一呆:“老太太長途來的,身子不舒服,許是因爲這個緣故。”

紀曉蓮暗暗白了楊氏一眼:“曉棠若好相處,就不會剛落腳就霸佔了東面的后角門,不許咱們家的人出入了。我的人從此要買些胭脂水粉,各樣小玩意兒可都要繞好遠的路。或許曉棠看着大嫂的面子,能對大嫂的人網開一面吧。”

楊氏低頭,沉思半晌。

“我是聽說曉棠是管家的。她定的章程,我做嫂子的,約束下人聽着就是,不好找她徇情,她也不好管別人了。繞路就繞路,也不是什麼大事。”

“大嫂,你可真是……”真是什麼,紀曉蓮沒說,只是被楊氏給氣笑了。

表姐妹自幼就相熟,有些事情跟楊氏是說不通的,所以紀曉蓮乾脆就閉了嘴。

兩人回了茜華堂,將萱華堂的事情都跟紀大太太稟報了。紀大太太知道事情辦的順利,就點了頭。楊氏在紀大太太身邊服侍了一會,紀大太太就讓她下去歇息。

楊氏走了,紀曉蓮就在紀大太太身邊坐了。

“怎麼?”紀大太太瞭解自己的女兒,知道她是有話說,所以問。

“娘,以後老太太那邊的事,可以多打發大嫂去。”紀曉蓮如此這般給紀大太太出主意,“看樣子老太太不會爲難大嫂。”

“我也是這樣想。”紀大太太點頭。可惜的是,並不能事事都讓楊氏代勞,她還是免不了往紀老太太身邊去。即便是如此,她也可以輕鬆許多。

“大嫂和曉棠很投緣。不過大嫂是個呆的,曉棠卻是個精的,大嫂與曉棠接觸久了,怕是要吃虧。”紀曉蓮又道。

紀大太太就想了想。

“隨她去,你不要管。你只暗中留心,若你大嫂吃了虧,你就如此如此……”紀大太太說着就冷冷一笑,“到時候,自然有人會出頭。”

“我知道了。”紀曉蓮表示她記下了,接着又問紀大太太,“娘,顧雪兒是家裡什麼親戚?我看她很上不得檯面。不是穿的好些,還當她是粗使的丫頭。老太太還讓我管她叫姑姑,真是讓人……”

紀曉蓮做出極爲厭惡的表情來。

紀大太太又是冷冷一笑。

“那是老太太的一門親。原先沒跟你說過。我也是問了你父親才知道。那可是什麼有體面的親戚呢!”紀大太太如此這般與紀曉蓮低低的聲音說了一回。

紀曉蓮恍然大悟,臉上表情更加鄙夷。

“怪不得,原來是老太太孃家嫡親的侄女。這樣的村姑,爹孃還是那般不成器的,就不該帶進京城來。老太太看樣子還要擡舉她!好不好的讓人看見,我們都跟着沒臉!”

紀曉蓮越說越不高興。

“娘,曉芸和曉棠還罷了。這個顧雪兒咱們不能容她。”

“難道我就喜歡她!老太太帶着她,你父親都無可奈何,我又能說什麼?你且遠着她些就是了。在老太太跟前別露出來纔好。”

“……上不得檯面,還比我長了一輩。”紀曉蓮不依。

紀大太太哄了紀曉蓮半晌,說紀老太太這些人總是住不長的,紀曉蓮才暫時將顧雪兒放下。又問紀大太太認不認得姚氏。

“……那又是什麼親戚?”

姚氏清楚顧雪兒的身份。對姚氏的身份卻有些模糊。

“我問過你父親。你父親也不大記得這門親了,想了半晌纔想起來,是老太太孃家遠房的一個表侄女。因爲家裡遭了難,投奔了老太太。老太太不放心將人留在清遠,就將人帶到京城來了。”

“也是鄉下的破落戶,安排在清遠也就罷了,偏都帶來咱們家!也要我叫她姑姑!我哪裡來的這些不成樣的姑姑!”

紀曉棠早已經說的清楚,這些人的吃穿用度。都不用紀大太太這邊照管。可即便這樣,紀大太太也好。紀曉蓮也好,還是覺得被拖累了。

“老太太自己上不得檯面,身邊也就喜歡帶這些上不得檯面的人,你只不要理她們就是。”紀大太太囑咐紀曉蓮。

紀曉蓮點頭應了,突然間想到另外一件事。

“娘,長寧公主請我到廣月樓喝茶,我該穿哪件衣服去?娘有什麼我沒戴過的首飾借我戴戴?”

“可是昨天公主娘娘打發人送來的帖子?”紀大太太就問。

“正是。”紀曉蓮點頭。

這兩天忙着迎清遠來的人,紀大太太心中又生了兩場氣,幾乎將這樣的大事都忽略了。京中各宅門女眷走動,紀大太太帶着紀曉蓮也曾經見過長寧公主。紀大太太暗中使了不少力,才讓紀曉蓮與長寧公主漸漸相熟起來。

因爲長寧公主的關係,紀曉蓮在京中未出閣女孩中的地位也高貴了許多。

即便如此,能得長寧公主親自下帖子相請,也是屈指可數的幾回。

這樣的機會,紀大太太絕不會讓紀曉蓮錯過,因此忙忙地讓人開箱子,給紀曉蓮找稱頭的衣裳首飾。這樣挑揀了半天,等挑揀停當了,已經差不多是半個時辰之後了。

紀大太太和紀曉蓮各自高興,就在榻上對坐喝茶,紀大太太低低的聲音囑咐紀曉蓮茶會時該如何如何。

“公主的駙馬人選是定好了。你與公主同歲,這親事也該操辦起來了。我和你父親暗暗留心,也託了你外祖父……”

說到自己的婚事,紀曉蓮羞的臉都紅了。

“娘,我還小呢……”

紀大太太見女兒害羞,就笑了起來。紀曉蓮的親事,她已經有了屬意的人選,紀大老爺也是贊同的。這件事,她還問過楊閣老和辛姨娘,大家都認爲極好。

如果成了,那才真是極好的。

這樣想着,紀大太太看着女兒的眼神越發的柔和。

紀曉蓮羞了一會就漸漸地好了,畢竟是在親孃面前,也並沒旁人。她眼珠子轉了轉,轉到旁邊堆疊的尺頭上面,就轉出一個主意來。

“娘,老太太方纔與我們說話,似乎有意讓大嫂和我多帶帶曉芸、曉棠、顧雪兒和周念紅幾個。”

紀大太太眯了眯眼睛,隨即就笑了。

“老太太與你們說這個了?她原話是怎樣的?”

紀曉蓮當時並沒有十分在意,現在努力回想着轉述了紀老太太的話。

“哦。原來如此。”紀大太太顯然是明白了什麼。

“娘,原來什麼?”紀曉蓮忙問。

“呵呵,”紀大太太冷笑。“原來還有求着我的地方,這就好辦了。”

“娘,你說什麼?”

“這件事你不用理會,你只管好好去赴公主的約。”

“娘,我要說的就是這件事。娘,我想帶曉棠一起去。”

“曉蓮,你喜歡曉棠?”紀大太太有些吃驚地看紀曉蓮。

“纔不是。”紀曉蓮搖頭。“那幾個裡頭,就曉棠還上的檯面,帶出去不丟臉。”

紀曉蓮在京中素有美貌之名。又有楊家那樣的外家,且自幼被紀大太太視爲掌上明珠,就養成了心高氣傲的脾性,一般人她都看不入眼。

比她“顯貴”的。沒有她書香清雅。比她“清”的,又沒有她顯貴。

紀大太太沒立刻說話,只打量紀曉蓮,直將紀曉蓮打量的有些發毛。

“曉蓮,你要帶曉棠去見長寧公主,是因爲曉棠不會給你丟臉?”

“嘻嘻,”紀曉蓮就倒進紀大太太懷裡,“什麼都瞞不過娘。這件事。娘不要管。”

“隨你吧,只是不可鬧的大了。到時候你父親那裡不好與二老爺交代。”

“娘放心,又不是我欺負她。到時候,準保她有苦說不出,還得感激我。”紀曉蓮笑。

紀大太太也笑,對這件事竟有些期待。畢竟,她可是在紀曉棠那裡吃了癟的,如果能這樣借她人的手殺一殺紀曉棠的銳氣,那是再好沒有了。

就算是到時候鬧出什麼來,也不過是小姑娘家的事,而且對方又是長寧公主那樣的身份,紀老太太和二房那裡也只能嚥下這口氣,又沒誰能說她有什麼不是。

“你帶她出去見見世面也好。你是姐姐,真有人爲難她,你還是要護着她些。”紀大太太最後又笑着囑咐紀曉蓮。

紀曉蓮心中明白,笑着點頭:“娘放心,我會關照曉棠的。”

……

紀曉棠在萱華堂陪着紀老太太又坐了一會,就到東廂房中坐了,將萱華堂的事情料理了一番,這才又來跟紀老太太說話,要回妍華堂。

紀曉芸想看看紀曉棠的住處,還想跟紀曉棠說幾句話,就跟了紀曉棠來。紀老太太見了,就將顧雪兒也打發了來,同來的,還有周念紅。

周念紅是被姚氏暗中使眼色纔跟了來的。姚氏的意思,是要周念紅與紀曉棠多親近。

紀曉棠就帶着幾個人將妍華堂大略看了一遍,除了紀曉芸,顧雪兒和周念紅都暗中羨慕不已。等幾個人在上房屋中坐了,還沒說上幾句話,紀曉蓮就來了。

紀曉蓮沒想到大家都在,但是既然來了,就沒有就退回去的道理,因此也只能坐下,一邊喝着茶,一邊暗中四下打量。

這一打量,紀曉蓮心中暗暗吃驚,漸漸地就有些酸意。

她自幼就聽紀大太太說過紀家的家事,尤其是紀大老爺不被紀老太太所待見。紀老太太爲了打壓兒子,還爲紀大老爺定下了一樁極不相稱的親事,對方是個粗魯的村姑。

之後,紀大老爺因爲娶了紀大太太,就越發招了紀老太太的厭棄,只保留了面子情,實際上幾乎是讓紀大老爺離門離戶,幾乎等於是淨身出戶了。

至於馨華堂這麼大一份傢俬是哪裡來的,紀大太太講的有些含糊。紀曉蓮就認定了,包括馨華堂在內的這份傢俬,一部分是紀大老爺自己掙得的,一部分則是紀大太太從楊家帶來的陪嫁。

紀大太太當時是楊家最爲得寵的女兒,嫁妝豐厚之極,在當時京中都是有名的。

因此,紀曉蓮對於紀家家族的觀念就十分淡薄,只認紀氏有自己一家。對於清遠的紀家,她只當做是一房遠親一般。而她對清遠紀家的印象,則是略有一些薄財的鄉下土財主。

一個土財主再富有又能有幾個銀錢,對於紀大老爺沒有分到什麼傢俬,紀曉蓮也就渾不在意。

這次紀老太太和紀家二房進京,在紀曉蓮看來,也是因爲旱災,田地裡不產糧食了,這些人在老家過不下去,才進京來投靠。

上門打秋風的窮親戚,紀曉蓮不耐煩應付。但卻被紀大太太囑咐了,紀大老爺的官途被阻,對於清遠來的人,她們無論如何都要好生招待應對。

紀曉蓮對清遠來人存着輕視的心,可是第一次見面,看見清遠來人一應穿戴和排場,她就察覺與她歷來所想的似乎差距很大。如今親眼所見的紀曉棠屋中這些擺設,許多竟是她都沒有見過的,但是看一眼就知道是難得的好東西。

不僅東西好,擺設佈局也說不出的好看。紀曉棠的屋子,幾乎是她見過的最好看的屋子。

這土財主不僅不土,而且格外的財、厚!

紀曉蓮覺得,她知道了某種真相。那就是,紀大老爺,也就是他們這一房人口被家族薄待了,紀家的家常都給了紀曉棠這一房人口。

心中添了這許多的不平,紀曉蓮越發堅定了要帶紀曉棠去參加茶會的心思。

因爲有紀曉蓮來,大家都不怎麼說話,紀曉蓮也不搭理其他人,只跟紀曉棠說話。

周念紅首先察覺到紀曉蓮是想跟紀曉棠私下說話,她就有些坐不住,但又不好起身,只得偷眼去看紀曉芸。

紀曉芸心不在焉,但也慢慢察覺了。

她現在無法跟紀曉棠提那件事,只能稍後找機會。

紀曉芸先起身,周念紅和顧雪兒也都跟着起身告辭走了。

紀曉棠送了幾個人出去,這纔回來又跟紀曉蓮說話。

“曉棠,你第一次來京城,可有什麼想去玩的地方?”紀曉蓮笑着問紀曉棠。

“我對京中不熟,還請大姐姐指點。”紀曉棠笑着應道。

紀曉蓮笑的正中下懷,她就等紀曉棠這句話。

推薦弱顏完本宅門重生《深閨》

第119章 秘辛第228章 慈悲第34章 蹊蹺第22章 同年第232章 抽絲剝繭第13章 生死之間第192章 厚此薄彼第223章 知己第139章 男人的友情第207章 翻臉第218章 心腹第1章 馨華堂第197章 新年第120章 挑撥第221章 仲夏第40章 將計就計第42章 訪客第153章 拐彎抹角第125章 龍駒鳳雛第116章 自食其果第32章 軍令狀第166章 秋風漸起第246章 獻計第80章 棋高一着第88章 動機不明第246章 獻計第92章 恩怨糾纏第1章 除孝第145章 夫妻第60章 太長公主(二)第2章 意外第243章 重情第97章 點鴛鴦第153章 長生珠第31章 嬤嬤VS老太太第132章 府試告捷第29章 離心第37章 風水之說第241章 財寶第148章 家事第39章 心思第32章 宴請第226章 糧草第82章 相爭第76章 功勞第206章 慈母多敗兒第105章 還是有算計第220章 邀請第215章 處置第131章 覺悟第66章 高枝兒第218章 心腹第114章 體己第69章 心術第93章 意料之外第196章 難題第241章 財寶第180章 大結局(上)第109章 貪念第7章 粉黛爭鋒第79章 破綻第133章 天下第158章 出人意表第163章 含笑第115章 天倫第143章 拜年第58章 悠長夏日第20章 克妻第166章 通透第84章 安王府(二)第48章 步步緊逼第64章 榮寵一時第135章 傳訊第243章 重情第235章 信任第157章 順水推舟第16章 鴻雁第109章 維護第180章 大結局(上)第69章 心術第200章 對策第56章 仁第163章 含笑第159章 骨肉團聚第84章 難捨第252章 臨別第86章 計之深遠第107章 執意第20章 克妻第94章 皇后第43章 忠奸人第19章 懷疑第177章 帝后第223章 知己第67章 宜男之相第14章 捨近求遠第133章 天下第24章 威脅第162章 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