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回 正魔之道

bookmark

所以你父親早就對這種劃分極爲不滿,當時紫玉宗攻打萬毒門的時候,舉起的那號召天下的旗幟“盡誅邪道”,你父親並沒有參加,這就是因爲你父親是一個目的主義者,而那紫玉宗宗主則是一個方法主義者。”

寧鴻遠越聽越糊塗,還未等魔族說完便打斷了他的話,好奇地追問道:“在魔尊你老人家眼裡,這何爲目的主義者?何爲方法主義者呢?”

寧鴻遠對這些理論越來越有興趣,他不再只顧着一心一意追求劍道而不聞天下事。

他需要了解這些, 需要了解更多的因果輪迴,這樣,纔可以看得更深,纔可以走得更遠。

如果今後自己這一生武學被人利用,自己又是一個義憤填膺之人,不明白這一些因果,如何能夠區分今後自己應該走哪一條路?

魔尊被寧鴻遠打擾了興致,卻也沒有生氣,繼續說道:“所謂目的主義者,簡單的意思通過目的來明辨是非。而作爲目的主義者的反面,方法主義者,就是通過方法來明辨是非,說到底就是內心的偏執和孤傲作祟而已,即便一些有利於團結和融合的方法,他們也不屑一顧,這譬如說用“生死印”之術來控制曾經犯下罪過的人,讓他們爲自己從前的過錯付出代價,一旦他們能夠領悟自己造成的錯誤,便解開他們身上的生死之印,讓他們重新做人,這是非常合理的方法,即便對於一個在盛世時代,這種做法太合適不過。可是這種通過魔道手段來處理殺人犯的辦法,卻被紫玉宗主視爲魔道。任何時代都有思想異端者,而矯枉需要必須過正,可是當年紫玉宗在並不是一個盛世的情況下,竟是將這樣合理的矯正方法改成他自己的所謂“唸佛經”,也就是說當年紫玉宗治下之民犯了錯,關起門來念佛經便是了,結果怎樣,結果便是亂民四起,草寇作亂。”

寧鴻遠聽到這裡,忽然笑了起來,他也聽說過當年那一位紫玉宗宗主是如何治理他的紫玉宗的,尤其是念佛經這一條讓天下諸侯恥笑,甚至當年這個條令頒佈之後,他的父親也覺着好笑。

還別說,這樣靜下心來和魔尊討論這些道理,在寧鴻遠看來,還真是有趣味得很。

這比一天到晚爾虞我詐,讓寧鴻遠開心不止十倍有餘。

寧鴻遠已經對殺人有些膩味了,年紀輕輕手裡就沾上五十九條人命,縱然每一次都是別人先動殺念,但是這種心情不是一般人能夠理解的。

他也知道今後還要繼續殺人,因爲,這就是亂世之道。

可是,他更喜歡與人交談,他總覺着這樣交談的感覺很美妙。

現在,寧鴻遠忽然覺着心中暢快多了,終於可以稍微清靜一下,與魔尊探討一下這樣的具有哲理性問題,實在是比爾虞我詐,比殺人來得實在的多。

寒夜漸明,遠處的山色朦朦朧朧,閃爍着微弱的燈光。

追隨着魔尊的思維,寧鴻遠想起當年紫玉宗的這般做法,一方面是覺着好笑,一方面也頗有感慨,緩緩說道:“當年紫玉宗那種懲罰犯人的方式,我也聽說過一些,我記得當時在他們紫玉宗內,殺一個人就讀十年的佛經,結果紫玉宗一時間修了好多的佛寺,可是這些佛寺關押的全是殺人犯,實在是褻瀆了佛尊!而且,當時紫玉宗宗主的做法讓那些有名號的佛禪大師們左右爲難,站在那些的高僧角度去想,承認這些佛寺吧,可是這些佛寺全部關押的殺人犯,都是一些污穢之人,不承認這些佛寺,卻又顯得佛理小肚雞腸,讓人誤以爲他們這些佛家僧人沒有真正理解好佛道的普度衆生之道,我想當時紫玉宗不得人心,沒有得到那幾位佛僧的幫助,或許也是這樣一個原因所在。”

真正的授業之道就是啓迪人的智慧和心性,開導人的悟性,而不是教育木樁。

寧鴻遠恰好就是這樣一個有悟性的年輕人,這讓魔尊很是欣賞,心中也同樣很感激,因爲他已經很久沒有這種談天說地的感覺了。

一時間,魔尊心裡竟是有一股將寧鴻遠視爲朋友的感覺。

這種感覺實在而又親切,比他從前傳授任何一位弟子都要興奮。

在魔尊看來,這小子的悟性比任何人都高,甚至比年輕的他本人還要出色。

此時,魔尊聽聞這小子居然還懂得佛道,並且還會舉一反三,大喜過望,在寧鴻遠的神識之中朗聲大笑起來,道:“佛道!本尊對佛道也頗有研究,不過本尊卻不感興趣!”

“我也不感興趣,不過佛理對拯救亂世的確有一定的作用,畢竟佛家所言的一些道理,例如寬容,的確是拯救亂世的一枚良藥,這想要平定亂世就得殺人,就得有戰爭,而在戰場上難免就會殺掉別人的父親,別人的兒子,甚至是別人的妻子,但是佛家講求寬容,所以我也不排斥佛理,甚至今後等到父親統一天下之後,我會向他提出意見,讓他多修幾家佛寺,聘請那些真正的佛家大師來教化世人。”

寧鴻遠從來不喜歡佛道,他更喜歡“天行健”的人道,如果這世界人人都“天行健”,人人都“不忘初衷”,需要佛道嗎?

可是這世界沒有佛道,能行嗎?佛法高深,雖說寧鴻遠才二十五歲,但他已經領略到了佛法的真諦,無疑於三點,“自我救贖”,“淡泊之心”,“行善之心”,這都是人類偉大的思想體系。

魔尊對於這個小子的這般想法很是贊同,道:“這的確是一個很好的辦法!虧你小子這般年紀輕輕居然能夠領悟這麼深厚的道理,你小子還真不是一個普通的年輕人!”

寧鴻遠自鳴得意的苦笑一聲,道:“好了,你老人家就別再說我了,趕快說說這被你提了無數次的紫玉宗宗主吧!”

魔尊這纔回歸到了剛纔那個正題之中,繼續說道:“你口中所說的這紫玉宗宗主就是一位方法主義者,所以紫玉宗當年失敗是必然的,不可能創造奇蹟,更何況行軍打仗,軍法之嚴完全不是一般的法能夠相比的,可是紫玉宗宗主當年想當然耳,在他的意識之中,凡是加入正道的人就能夠齊心協力,怎麼可能違背軍法呢?”

寧鴻遠聽到這裡,爽朗大笑起來,道:“看來這紫玉宗宗主是看不清這個時代,不過他所提出的這個通過誦讀佛經而替代償命的方法,一定還是有他的可取之處,我相信在很遙遠,很遙遠的未來武境世界,人類思想完全解放,彼此相互之間能夠真正理解,就算彼此之間不理解,也能夠做到真正能夠尊重生命,不會像現在這每分鐘都在殺人,而在那樣的一個新時代,這紫玉宗宗宗主的這種方法還是有一些可取之處的!”

魔尊對這小子這一個設想充滿了好奇,故意問道:“哦?你這小子居然還能夠看到這種方法的可取之處?”

寧鴻遠的目光遙望天邊,正色道:“或許玉兒的仙宮就是這樣一個後武境文明時代,那個時候殺人已經不像現在這般普遍,反正,我也說不上爲什麼,總覺着紫玉宗宗主的這個做法過於超過時代的約束,自然只能成爲笑話,不過我心裡從來就沒有將他當成一個笨蛋,只是覺着他太過於將事情想得理想化了。”

魔尊對寧鴻遠的這個解釋當然很是理解,也嘆息一聲,“在紫玉宗眼裡,這就是正魔之分,而通過那種方式來處理犯人,那就是魔道!”

“正魔之分?魔道?這與魔道有什麼關係呢?”

寧鴻遠並不是一個傻頭傻腦的愣頭青,他當然也有着屬於自我的認知領域,雖然心中的確不太瞭解着一些,不過冥冥之中能夠感受一些。

“正”,“邪”這兩個完全不同的極端,在從前的寧鴻遠心裡無非就是人性心魔而已,可是他越發發現通過這種簡易劃分,根本無法用理論來解釋爲什麼自己會陷入這樣的一個亂世,而且,之前父親經歷的那個亂世怎麼過了之後,還是一個亂世。

如果說邪不勝正,那麼爲什麼會當年紫玉宗會慘遭徹底失敗呢?

如果說人性的邪念將會毀滅一切,那麼爲什麼這個武境世界依舊巍然屹立着這麼多的脊樑,父親,大哥,沈紅月,趙定龍,諸葛龍叔這一些人都是心懷仁義和正義的脊樑,那沈紅月縱然喜歡殺人,但是她從未殺過不該殺的人。

這一切又怎能憑藉區區兩個字說的清楚?

魔尊聽得寧鴻遠如此好奇,輕聲會心一笑,道:“這都是一些很深邃的問題了,你現在經歷的事情還太少,自然不明白這其中的道理,本尊歷經人世數萬年載,遊歷各個武境位面,對正魔之分當然比你這小子瞭解的更多,不過你這小子今天說的這些話的確讓我耳目一新,看來你這兩個月經歷的事情,比你之前十五年經歷的事情要有意義的多。”

第兩百回 虛實結合(二)第五十三回 新的挑戰第五十八回 有備而來(二)第八十七回 行動(二)第一百九十八回 交談(六)第兩百九十回 未來第二十六回 以退爲進(三)第兩百二十八回 問策(四)第二百零七回 信約第二章 夏侯世家第一百三十一回 心聲(二)第九十八回 禍福相依第一百五十一回 亂世之秋第一百七十七回 往事風雲(八)第一百三十九回 風情第六十七回 莫逆之交(三)第十一回 諸葛自來第七回 智慧卓絕第一百五十三回 挑戰第四十回 生死之戰(二)第兩百零八回 勝負已分第一百三十回 心聲第一百八十七回 密謀第一百三十回 心聲第一百一十五回 勝敗之論(二)第兩百九十七回 隔閡(二)第八十一回 計中計第十三回 齊聚一堂第一百八十回 暢談第兩百零二回 躊躇第一百八十七回 琴音(二)第兩百一十二回 謀略(二)第兩百三十四回 拷問(二)第十回 父兄情深第一百三十回 束手無策第八回 心懷壯志第一百一十九回 深謀遠慮第二十八回 風雲際會第七十五回 大戰前夕(五)第兩百零八回 溫夜(五)第十九回 脈脈溫情第一百零五回 風雨同舟第一百一十九回 深謀遠慮第八十二回 不可思議第九十一回 肅殺第一百五十九回 一波三折第二白零八回 家庭會議第兩百四十八回 結束(六)第五十九回 凝聚人心(三)第三百零八回 掙扎第十六回 風起(三)第四十七回 深謀遠慮第兩百五十四回 拯救(二)第兩百二十回 真相第一百七十七回 傷悲(三)第一百四十七回 訓詞(二)第一百七十七回 過去第一百四十五回 兩個女人的智慧第七十二回 非常喜劇第九十六回 學習第三百一十五回 覺悟第三十四回 冰清玉潔第五十九回 欲擒故縱第一百四十一回 風情(三)第二百一十回 矛盾第八十六回 大戰前夜第三章 暢談(三)第一百二十八回 海納百川第一百二十八回 暗月(三)第五十八回 凝聚人心(二)第六十二回 凝聚人心(六)第一百零八回 收服第二百一十回 矛盾第兩百二十回 真相第三百一十四回 掙扎(七)第一百八十九回 琴音(四)第七十一回 交流第兩百六十七回 成人之美第兩百四十四回 結束(二)第三十六回 風度(二)第四回 鐵血君子第四十七回 意味深長第八十四回 宿命第兩百四十回 行道(六)第兩百一十回 結束第八十七回 行動(二)第一百二十一回 兄弟之幸第六十八回 終成定局(二)第一百四十五回 詩歌第六十回 凝聚人心(四)第三十九回 排兵佈陣(二)第一百五十九回 一波三折第兩百零七回 溫夜(四)第一百六十五回 戰爭前夕(二)第兩百二十回 計劃(五)第十七回 心智與柔情第五十回 再三挽留第一百零一回 海納百川第一百三十回 心聲第一百六十三回 豪情縱論(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