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技術底蘊

明白了這事的原委了,楊輝就可以說一下自己的想法了。

“原來是這樣的,新飛機我看就上藍狐雷達的兩個顯示器就可以了,其它的就不要再往上面裝了,能裝上兩個顯示器就算是不錯了,我們還是一步一步來,教練機還是不要和殲七變化的太大了。”

楊輝簡單的想法卻道出了本質,現在研究的始終還只是一款教練機而已,做好本職工作纔是最重要的。至於各方面都看好的改成戰鬥機這方案,現在還沒有一個準信,就不要想的太多了。

於總師聽了楊輝的想法和自己不謀而合,很是高興,但是考慮到屠吉達的重要地位又不能不重視一下,這可愁壞了於總師,現在乾脆就說出來,和楊輝一起討論一下。

“你說的倒是和我的想法很相同,但是屠吉達是座艙航電系統的研發總師,他的建議我們還是要考慮一下,你覺得這個該怎麼辦?”

怎.麼辦?簡答啊。楊輝下意識的想好了這事,一平三下是以後的主流,美國的f18在七十年代已經實現了一平三下,構成了綜合電子顯示系統,首次完全實現了‘玻璃化座艙’的概念,這是陰極射線管進入綜合系統化時代的標誌。

裝上多功能顯示器,這就是以後的大勢,要想在以後的軍用飛機研發中佔有一席之地,這多功能顯示器技術就不能沒有。所以這個多功能顯示器不能不研製。

“這個問題其實沒有什麼好糾結的,只要我們有錢,那麼這個顯示器項目就必須要做下去,不僅要做下去,還要深入到裡面,追上現在世界的主流,我們必須要準備研究多功能顯示器。”

要實現多功能顯示器這個就不是單一的顯示器問題,更多的還要研究到數據總線技術,需要性能強大的機載計算機,只有有了這些才能實現座艙的玻璃化。說白了要實現一塊顯示器不同轉換顯示需要的信息,主要還是要靠機載計算機。以及數據總線,等等電子技術。

這個就不是單純的靠航空工業就能搞定的,這時候的電子工業就是研製的短板,就現在的國內電子工業要想研製出符合要求的高性能機載計算機,楊輝不報太大的希望,這個實在是需要太多的方面支持,最主要的軍用計算機芯片這個時候就完全拿不出來,唯有國家下力氣扶持電子產業纔有可能。

那麼這個時候又陷入了死結了,要實現自主研製出綜合電子顯示系統就必須要有芯片產業。芯片產業,這個就是更加深不見底得大坑,楊輝他不是神,對於芯片這個他是不懂的。

綜合電子顯示系統,想到這個於總師陷入了深深的思緒當中,這可不是簡單的航空業的問題。“你說的,我有何嘗不知道,但是這個項目我們是研製不起啊,要實現這些我們就需要高性能機載計算機,高性能機載計數機需要高性能軍用芯片,高性能軍用芯片需要.......”

長長的嘆息一聲,芯片東西研製起來就是吞金巨獸,要國家現在投資做芯片完全是不可能,還是要慢慢的等,實在不行就只有趕在89年之前多囤積一些進口芯片。

這是一大短板,非楊輝所能及:“好吧,這個我們只能是先預先研究一下,就我們的現實情況來看,只能使用落後的儀表座艙。”

搖搖頭,楊輝終於感覺到了在這個時代的無奈,和悲傷。在後世好歹還有幾款國內自主研發的軍用芯片,現在完全就是沒有希望。

收拾心情楊輝不想這些,沒有綜合電子顯示系統也不是做不了飛機,就是飛機部分性能落後一些而已,這個可以暫時忍受。

“楊輝,不要想那麼多,現在你還要去做氣動試驗,這個纔是你的工作,現在睡覺去吧。”

一大早起來,於總師就沒有再看到楊輝,這個時候楊輝已經起牀前往了北航,那裡狂暴的風可以使楊輝心裡更加平靜。

“朱教授,我趕過來了,風洞試驗纔是現在需要人手的,不知道現在項目進行到了哪裡,我還是能發揮一些作用的。”

打開資料櫃,將楊輝離開這幾天後做的氣動試驗數據拿給楊輝看,看起來數據只是這幾份薄薄而已,但是爲了這些數據而試驗的數據卻是比這多了好多。這些暫時看起來不需要的數據實際上纔是底蘊,這些數據在以後的某個時候就會有他們自己的用武之地。

“這麼快?進氣道需要測試在低速風洞都做的測試都測試完成,很有效率啊,看樣子這都試驗到了機頭雷達罩了。”

朱教授聽到這裡很是得意,能夠這麼快完成測試,最主要還是因爲又再次引入了一批本科生這批本科生技術能力還算可以。

“這還是你上次提出的建議,我們引入了一批本科加入,雖然他們質量上面不如研究生,不過在數量上還是能有作用,很多簡的理論分析都是交給了他們。”

不說這個楊輝還沒有想到,一說到這裡楊輝就想起了自己還有一件艱鉅的任務:截胡,截奉天所的胡。看看現在這個試驗進度,在帝都的時間也不多了,截胡大計要馬上開始了。

要截胡,那就要趕快培養感情,發揮出基地的影響了:“那好,我們就不多說了,現在該是上班的時候了。”

後續的試驗人員都到齊了,直接開始風洞試驗,理論分析、模型都是已經做好了的,就等着今天一來就可以開始啓動試驗。

機頭雷達罩的試驗算起來應該是最爲簡單的一項試驗,雷達罩是一個簡答的圓椎體,要試驗的就是找出最佳的造型,達到受力、受熱等多方面的平衡。

要說到機頭雷達罩,這個實際上也是共和國這個時候一個大短板,雷達罩的製造技術一點也不簡單,不是說你做好一個殼子裝上去就好了。

雷達罩,顧名思義就是罩在雷達外面的罩,而雷達的使用是要通過雷達波爲介質,那麼問題來了,不同的材料的雷達罩對雷達波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削弱。

所以性能優良的雷達罩和性能一般的雷達罩會有很大的區別,而雷達罩性能相對較好的就是複合材料,複合材料國內研究的不算太多,但是好歹還是在第二梯隊,到時候,不管是引進還是自己研製,都是可行的。

在楊輝的‘胡思亂想’的時候,風洞已經開始運轉。雷達罩測試主要試驗是在跨音速這個階段,突破音障的時候是一個試驗的重點,現在的低速風洞沒有多少試驗項目,低速情況下,雷達罩的風阻實際上相差不大。

風洞運轉的時候噪音巨大,也沒有說話閒聊的可能,都等着試驗數據出來就好了,在涼爽的‘微風’吹拂了近十分鐘後,風洞的巨大噪音漸漸減小,同時意味着這次試驗結束了。

試驗數據後期需要慢慢處理,現在要開始試驗最後一個低速風洞試驗項目‘雙三角翼翼型’雙三角翼翼型具有優良的低速性能,但是要試驗出最合適的翼型那就要試驗不同的後掠角度。

一共近十多副不同細節的機翼,實際上算是比較少的了,這些主要還是因爲國內有了研究基礎,現在這十多副機翼,就是在前面的其他風洞試驗基礎上選取的。

第六百七十章:高貴的身份要配寬體第四百三十七章:八方雲集第七十八章:謝連發的安排第五百二十九章:大傢伙,啓動第三百七十八章:預警、指揮、巡邏第七百二十七章:來自黑海的神秘力量第九百一十二章 誰把誰套路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在千秋啊第四百一十一章:成功的防務展第九百七十二章:有意思了第八百九十八章 爲了高效、清潔的60%第九百三十一章:新馬車第五百三十三章:合作項目還不少第五百七十二章:你們覺得如何?第四百六十五章:一觸即發第五百九十九章:米格的好東西很多(中)第七百五十五章:又一位女將第五百七十二章:你們覺得如何?第一百八十一章:熱火朝天第三百八十七章:這纔是真正的低成本梟龍第四百六十五章:一觸即發第二十二章:大神弟子第二百八十七章:不要漿扇第三百二十三章:縮小版赫爾墨斯第五百二十五章:現實中它還不太重要第一百八十五章:掀開你的紅蓋頭第六十三章:終於定型第八百四十八章:好好的交代在這裡第六百七十四章:錢再多也有地方花第三百八十三章:西南科工的傍身技第八百四十九章;無人機剿匪第一百二十六章:測試開始第六百七十三章:你跳坑、我受益第三百五十四章:趕快回國準備第五百一十三章:一法通,萬法通第五百零六章:並非獨有第三百四十九章:畢竟老牌設計局第四百一十六章:楠邊的動作第四百五十九章:故事改編第六百九十九章:全新的格局第二百八十三章:絕不虧待你們第四百五十章:渦扇10A定型第一百八十六章:刁鑽和出名第七百八十九章:是真的高興啊!第六十九章:這纔是正統第七百八十四章:走你第二十七章:不務正業搞航模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這個逼裝的有深度第三百一十五章:的確是一款好飛機第三章:人生選擇第二百八十五章:自主出口權第一百七十二章:超七之矛第八百七十九章:雷達之謎第四百五十六章:我們是軍隊不是土匪第七百零七章:這纔是符合國情第四百四十七章:不死心的MTU第九百零二章:隱約地需求第二百四十四章:你去美國第一百零六章:方案彙報(三)第五百一十四章:更加徹底一些第四百一十七章:海上的戰鬥第九百一十九章 快到碗裡來第九百二十五章 你沒有選擇第九百零七章 隱身潮流的降臨第一百八十九章:這個攪屎棍第二百四十二章:爲了未來第二百五十一章:這是什麼情況?第三百零八章:這東西沒前途第八百三十七章:有想法的德國人第九百三十五章:換一款雷達第一千零三十三章:把這些礙眼的弄走第三十八章:意外之喜第五百二十六章:血的競標會第八百九十八章 爲了高效、清潔的60%第七百二十六章:量身定做第四十四章:就是這樣的?第五百二十二章:走錯了門第十七章:停飛第八百九十五章 技術官僚的可貴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載金歸來筆三百六十六章:說啥都得要自主第四百零七章:巴西的困境第四百四十八章:好吃卻不能吃第九百五十一章:有份大訂單第二百四十八章:這裡就是美國第八百三十一章:原則上沒問題第六百八十九章:還能打航母的主意第六百三十章:我有三雕之計第六百三十六章:CG-2000-3第一百二十八章:興奮的馬可尼公司第一千零六章:大有可爲第十一章:敲定去向第四百八十九章:發動機控制第一千零九十六章:全部交付第二百五十八章:峰迴路轉第三十一章:這就是宿舍第八百四十七章:歐洲科研中心第五十五章:一起送過去吧第八百三十八章:用渦漿多沒面子第八百一十四章:禁飛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