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光電和紅外

對於楊月定來的‘炮偵1’的名字之後,楊輝經過了一番深思熟慮之後,最終還是決定不再更改,就按照這個土鱉到了極點的名字來。

所謂物極必反,說不定到了哪天,人們還會高呼這名字起的高端大氣上檔次,只要能有戰果,這些都會成爲可能。

需知這次的炮偵1可不僅僅有傳統的大編制炮兵部隊要使用,還有正在研製中的plz-45型火炮系統也要用上這東西,而且是大面積使用,按照plz-45的配置,這炮兵無人偵察系統是按照炮兵營爲單位使用,這又將是一筆大訂單。

就是不知道科威特是不是能夠在海灣戰爭中使用到這東西,好像上一位面中的第一次海灣戰爭中就沒有plz-45的參戰,這次也不知道會不會有什麼變數。

“現在的炮偵1研製完成了,但國內好像沒有其它的無人機研製項目,我現在這支隊伍若是沒有科研項目,恐怕很難一直保持科研能力。”

楊月是以典型的科研形領導,讓他帶隊研製自然是不會有什麼二話,並且還能很好的完成任務。但一說到科研之外的科研項目爭取的問題就讓她頭疼不已,現在只能將這個問題交給楊輝來處理。

但問題是楊輝現在也沒有辦法,楊輝能力再強口才再好,那也得要軍隊對無人機有研製需要啊!

現在的共和*隊經費緊巴巴的,連一些傳統的重點項目都難以維持,像無人機這種前沿技術還充滿着各種不確定性,軍隊很難對無人機有其他的作戰想法。

上一位面風頭最甚的察打一體無人機現在也就是美帝開始有了一些概念性的研究,而讓無人機察打一體能夠大放光彩的恐怖組織,貌似在這時候也只是小貓三兩隻。

現在的共和國也就沒有任何理由去發展這種東西。就連美帝的無人機發展在這個時候也是走偵查路線,不同的只是偵查的範圍越來越大而已。

沒有需求了你研製給誰用?這完全就是無解的一個死結,無人機研製隊伍在這之後幾年的空窗期中難道就一直靠預研先進的無人機技術爲生?

且不說子系統技術預研永遠沒法和整機研製混爲一談。單說這多年一直研製着在今後五六年之內看起來沒有實際使用價值的技術,大量‘浪費’人力物力這一點。就絕對會被噴的體無完膚。

想到這些,楊輝逐漸理清了思路:今後五年之內都很難有大型的無人機科研項目,要讓隊伍進行整機型號研製顯然是不可能的,退而求其次,也只能研製一些無人機系統的關鍵技術,比如說;光電偵查設備轉子發動機等關鍵技術。

轉子發動機的研製是由西南科工旗的小型活塞動力廠承擔,第一款用於‘炮偵1’的發動機已經完成定型生產且效果不錯,備受國內外關注。

甚至一些國外的無人機研製廠商。如以色列的無人機巨頭;埃比特公司法國薩熱姆公司都在向西南科工採購這種發動機,雖然數量不多,但也能勉強保持這種發動機的研製和生產。

像轉子發動機這樣的自給自足的情況自然是最好不過,畢竟這東西的通用性實在太好的,可以在其它的方面都用上它,那麼無人機的另外一大關鍵系統;光電偵查系統,是不是也具備這樣的條件?

在苦苦沉思良久之後,楊輝終於有了想法,所謂光電偵查系統實際上也並不是就只能在無人機上面才用得上,這套東西說白了就是偵查設備。不管它裝到哪裡,只要有偵查需要就能用上它。

這問題就簡單太多了,需要光電偵查設備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說簡單一點:戰鬥機需要光電雷達軍艦也需要光電雷達。甚至上一位面中的光電雷達都有裝上地面坦克裝甲車的呼聲。

由此可見能用上這光電偵查設備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以前可能還礙於共和國對空中偵查力量不怎麼重視而很少發展這方面,但現在不同了,在先進的第三代戰鬥機上面,光電雷達是必不可少的東西。

光電雷達算是光電偵查設備中的一個大分支,以西南科工在研製‘炮偵1’的時候積累的光電系統整合能力來說,只要再有兩三年時間,拿出一套可以使用的光電雷達也不是不行。

但楊輝並不可滿足,這光電雷達雖好。但這東西只是對戰鬥機空對空作戰的時候有很大的用處,或許現在的是好工程能用上它。

但現在西南科工提出的新殲方案是一款需要考慮對地對海攻擊的多用途戰機。在這種戰機上需要的不僅僅是光電雷達,還需要機載紅外瞄準系統。

所謂機載紅外瞄準系統。這東西就是爲多用途戰機執行精確對地攻擊時所配置的一種偵瞄裝置,比如:藍盾達摩克利斯狙擊手等等型號。

通過這種吊艙式的設備裝在戰機的專用掛點上,就可以對目標進行紅外成像偵查,那種通過座艙中的多用能顯示屏看到地面目標的紅外影像的技術,大部分都是通過機載紅外瞄準吊艙實現。

看到並確認了目標之後,就要實現對目標的精確攻擊,使用紅外製導炸彈精確打擊的時候就需要紅外吊艙發射一束激光爲制導炸彈進行目標指引,這也就免除了早期使用紅外製導炸彈的時候還需要特種部隊深入敵後,去給炸彈進行紅外指示的麻煩。

可以說紅外瞄準吊艙就是多用途戰機對地進行精確打擊的必備之物,若是新殲沒有紅外瞄準系統,就不要想什麼對地精確打擊的問題了。

“這到是一個問題,這幾年之內的確很難再有無人機的型號研製任務,你們這支隊伍來之不易,肯定要想辦法保留來。不知道你們研製‘炮偵1’的時候有沒有對光電觀瞄系統進行深入研究,若是可能的話,我們需要研製一套這樣的光電觀瞄系統。”

楊月對這種技術性的問題具有非常敏銳的洞察能力,就抓住了重點。

“單獨的光電觀瞄系統,是類似於光電雷達的那種東西嗎?若是這樣的東西,我們或許可以進行研製。”

第一千零四十九章:全新升級第九百六十四章:逼海無涯的一小撮第六百三十八章:不檢驗永遠都不成熟第八百七十六章:用來過渡一下第一千零五十章 114/135第八章:歸家第四百七十九章:大整合的前奏第二百七十章:先看西飛的動作第六百六十二章 一大變數第一百九十九章:土洋結合第五百八十一章:民煮的速度第六百零四章:一切都有可能第一百二十五章:繼續做試驗第一千零三十一章:峰迴路轉第三十二章:抄襲哪款飛機好(上)第七百六十五章:要趕速度第七百一十七章:這個不行第四十四章:就是這樣的?第一百六十三章:不算圓滿的圓滿第五百六十七章:大勢已成第八十四章:合作要先看誠意第四十三章:木工組第六百五十七章:速度還是性能第六百一十七章:拿人訂單,與人消災第五百三十八章:終究是來了第二十一章:回所之路第三百八十六章:還是再看看吧第六百五十三章:我們發動機第六百九十章:453B蒸汽輪機第九百一十三章:普惠下血本啦!第六百八十五章:還得要辦自己的事第二百四十一章:引進,我們引進第六百六十二章 一大變數第三百三十八章:我們要了第一千零四十三章:鬥爭第九百一十七章:沒有辦不到第三百二十九章:先下手爲強第九百一十六章 成功之後缺陷第二百三十五章:這個完全可以第六百六十四章 託藏區的福第三百三十五章:來自阿聯酋的邀請第九百零七章 隱身潮流的降臨第一百五十五章:重回二所第九百四十五章:滿是辛酸淚第五百三十三章:合作項目還不少第七百三十章:先進複合材料的製造與應用第四百七十三章:光電和紅外第一千零八十四章:是愛國者來了第一百一十四章:方案出臺(上)第八百八十一章:從不缺項目第五百一十八章:這樣也不錯第四百零六章:我們也感興趣啊第九百七十三章:海上起風了第三百五十四章:趕快回國準備第一千零一十九章:海上大搜救第二十六章:哪個小飛機好第一百一十八章:吹風要快第一千零一十八章:人間悲劇第二百二十三章:第一個吃螃蟹的下場第一千零九十五章:高度保密任務第五十七章:動平衡第一百一十一章:賺不到錢也要幹第三百五十五章:就是這條情報第五百三十五章:手裡有機自然不慌第一千零二十九章:論備胎的重要性第六百九十章:453B蒸汽輪機第八百四十三章:展示實力第八百一十一章:傻眼了吧第一千零一十九章:海上大搜救第二百三十五章:這個完全可以第二百五十八章:峰迴路轉第八百三十章:原來如此第一千一百一十章:豐收時刻第八百四十章:艱難的抉擇(上)第二百九十章:經驗不足第七百八十三章:這是歷史性的一天第六百一十一章:或許,這次要有大影響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在千秋啊第四百五十一章:以點帶面第一千零五十章 114/135第五百七十九章:蚊子再小也是肉第八百四十一章:艱難的抉擇(中)第九百八十六章:MJ-2400第一千零九十一章:演講與口才第五百一十二章:塵埃落定第四百四十八章:捨不得第六百一十二章:是這樣的第九百二十一章 通用運輸/加油機第四百九十五章:跨界混血第八百零九章:良心製作第四百七十一章:因地制宜第八百零二章:開箱第四百二十五章:唯一的忌憚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繼續接盤俠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準備!突破!第九百六十三章:AT-2000不服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以人爲本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客戶的要求第五百八十二章:天賦技能—逆向第八百一十五章:禁飛區也要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