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真是想不到

八個葉輪鑄件經過一段時間的冷卻後,三人來到車間裡,這時有兩個葉輪正在進行落砂工作,地上擺好了一個已經清理完成的葉輪了。

看着手中這個清理好的葉輪,這位親自接了鍾建設的試件任務的技術後骨幹是越看越不好,癟癟嘴,然後放下這個葉輪。

“這個問題很多,軸承孔披縫,薄壁處衝砂,還有砂眼這些,問題很多。”

邊說邊搖頭,對於這些問題雖然早有預料,但沒想到這麼快就暴露出來了,不僅如此還是集中在第一個鑄件中,簡直無法想像後面的七個鑄件會是怎麼個樣子。

拿起放在桌上的鑄件一看果然是問題很多,鍾建設看了後又把零件遞給楊輝,楊輝其實老遠就看到了鑄件的缺陷,但是還是接過鍾建設手中的鑄件,仔細的觀摩。

不看不知道,問題不在於那些出了問題的地方,二十處在了那些沒有出問題的地方。在沒有出問題的地方能看出來鑄造的非常好,粗糙度都是很高級別的了,更不要說整個鑄件外圈的圓度了,都是做的很不錯的。

“建設,你把這個鑄件的要求定這麼高?”楊輝不懂鑄造但是能看的出這個鑄件要是成功了的話絕對快要趕上無餘量精鑄的水平了。很明顯以現在基地的水平還沒辦法做到,就是國內都還沒突破這項技術。

“對啊,這個是一次成型的,像這種小的零件曲面又多,是沒辦法對曲面在進行在加工的,當然要說用鉗工手工打磨這個是可以的,不過這就有些小題大做了,所以我就選擇把鑄造精度提高。”

這下算是明白了,問題簡很單:由於沒法在對鑄造好的零件曲面部分進行二次加工,所以只有在鑄造時就提高精度。這也算是一個辦法,但是現在顯然是達不到要求的。

在楊輝和鍾建設說話的檔口,剩下的七個葉輪鑄件被清理出來了,招呼兩人過去走到一堆葉輪邊。

“成品就是這樣了,目前我們還沒法達到圖紙要求的精度,我答應這次的試件要求就是爲了試一試能不能做出來,但是我顯然低估了難度。”

這位負責人將一堆葉輪中的一個拿出來,遞給楊輝兩人看。

“這個葉輪是八個裡面最好的一個,沒有衝砂,砂眼也沒幾個,披縫這裡本來就是要再次車削加工的,所以問題不大。你們可以用這個勉強做到試驗。算是次品,但不是廢品。”

思考好久這位技術骨幹才說出這麼一句話,要知道從這位手裡出去的鑄件已經好多年沒有次品了,就只有這一次爲了楊輝他們趕時間纔給放出這個次品。只有這樣才能算是給交出一個鑄件,要是一個鑄件都沒有的話,那後續的試驗就沒辦法繼續了。

“行,我們就接受這個鑄件,回去我們會想辦法把精度要求控制一下,後面還會麻煩您的。”這時候楊輝還沒法多說什麼,這後面的第二次改良後的鑄造恐怕還得麻煩這位,聽這裡的工人說,這位以經是廠裡最頂尖的技術骨幹了,下次不管怎麼還得麻煩這位。

告辭這邊廠裡,拿着唯一一件次品回所裡,試驗是肯定沒法做的,只能是重新想辦法優化葉輪,想辦法降低鑄造精度要求。

放下鑄件,將零件的設計指標找出來,現在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看看那個技術指標可以想辦法降下來沒有,要是找到了可以降下來的技術指標的話,那麼整個葉輪的綜合要求就有可能降低一些。

首先看壓氣效率,如果效率可以降低一些的話,那就是最簡單,可以直接把鑄件的精度要求降下來。不過看了壓氣效率後,明顯能看出來,這個指標是沒辦降低下來的,效率已經是靠近燃燒室要求的最低空氣壓縮要求了。

再看設計壽命27小時,這個當時鍾建設設計時留有兩個小時的餘量,現在就是要犧牲這兩個小時的餘量了,直接更改成25小時,現在燃燒室的設計壽命就是25小時,葉輪多兩小時也是沒什麼用處,再說了,鑄件的葉輪一般是不會出問題的,這東西比較皮實正常工作下是不會出問題的。

摳下來的兩個小時是遠遠不夠的,而且這個時間對精度沒什麼大的關係。

然後令楊輝哭笑不得的一個指標赫然出現在楊輝面前了。鍾建設這位可愛的同志居然還考慮了葉輪對吸入異物的承受能力,考慮到了撞鳥的可能,爲了在發動機吸入異物後能夠安全返航,鍾建設同志把葉輪的強度硬度都提高了不止一個等級了。

“我的鐘建設同志,你還考慮了撞鳥了,這航模纔多大,能撞上鳥來,就想說這是要多小的機率。”看着還在計算摳下來的兩個小時對最後製造精度的影響的鐘建設,楊輝只能是好言相問。

“撞鳥的機率······哎呀,是我想多了,這個航模哪來那麼容易撞鳥不是,都怪我前幾天看了一篇關於發動機吸入異物,撞鳥的論文,自己犯迷糊了。”鍾建設自然是一點就明白自己的問題了,自己整個就是一多想了,多算數據。

“組長你等一下,我計算一下不考慮吸入異物,撞鳥的情況下,葉輪的強度和硬度的要求可以降低到哪個位置”這時候鍾建設想起了一個自己放棄了的葉輪方案,顯得非常激動。

至於那個已經算了一半的葉輪壽命對製造精度的影響自然是馬上放棄,這個強度,硬度纔是對製造精度影響的大頭。

“出來了,哈哈,你知道嗎組長,不考慮異物吸入的話,葉輪的強度硬度降低後,就符合我設計的另一個葉輪了。”

邊說,鍾建設四處刨自己的草稿紙堆,最後終於找到了一團已經被蹂躪過,蜷成了一團的草稿紙,小心翼翼的將這團紙展開。

映入眼中的是一個相當簡單的葉輪設立計,但是旁邊的幾組數據其中有一組就是這個葉輪的壓氣效率,楊輝自己都不敢相信,這個簡單的葉輪要鎖空氣效率居然是剛纔那個複雜的葉輪的大概1,.4倍,這個數據就大有文章可做了。

“組長就是這個葉輪了,你看這個設計,我計算過,壓氣效率很高,不過這個葉性結構強度很低,高速旋轉中只要有外力稍微一介入,絕對就會馬上打壞。所以我當時雖然很不捨還是放棄了這個葉輪。”

這個時候的鐘建設就像一個孩子在獻寶一樣,把這個曾經放棄了的方案介紹給楊輝,現在就等着楊輝狠狠的把他誇獎一番。

楊輝現在可是沒工夫誇獎鍾建設,楊輝在對這個明顯效率過高的壓氣輪也很是歡喜,正在打這個葉輪的主意。

這麼高的壓縮效率絕對不能浪費了,以後可以把這個渦噴改成一個僞渦扇,怎麼一個改法,又是怎麼一個僞法,這就得慢慢說了。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說到一款很有名氣的發動機了,通用動力(ge)f404渦扇發動機,沒錯在外面都宣傳這是一個渦扇發動機,但是細心的人都能發現這是一個函道比只有0.34的渦扇,而實際上這個發動機最初的函道比只有0.2,是裝在yf17戰機上面用的,0.2的外函道氣流是冷卻發動機外壁用,所以不參加燃燒,這時候ge就敢說這發動機是個渦扇,但實際上應該叫這傢伙漏氣渦噴更貼切。

比如說普惠的pw1120,人家還是叫自己渦噴的啊,pw1120實際上是一個低壓壓氣機連續放氣的渦噴,看出來了沒,再仔細品味一下:低壓壓氣機連續放氣。反映過來沒有,這傢伙就是和f404是一個貨色,漏氣渦噴。

好了說到這裡大也就明白現在的這個壓縮比超高的葉輪該怎麼利用了。就是在離心葉輪的後面的機匣上裝上放氣活門,從此這個微型渦噴也可以像f404一樣給自己取名渦扇發動機,成爲漏氣渦噴,想想航模用上渦扇發動機就是激動啊。這在後世後幾乎沒有人玩的,無他,技術含量太高,但是沒想到現在誤打誤撞給整出了這麼一個給力的葉輪,這真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啊。

雖然根據這個葉輪可以做出漏氣渦噴(也就是ge說的渦扇)但是楊輝不打算這樣做,還是老理由,一沒時間再改設計,二是做技術儲備。

所以還是要想辦法吧這個葉輪的真是性能掩蓋住,那就簡單了,再改就往能夠使製造簡單的方向改。雖然這個本來就是一個很簡單的葉輪,但是再簡單些不是更好嗎。

“建設,根據這個燃燒室的要求,把壓氣效率降下來,同時把葉輪做的更簡單。”...................................

第一千零二十六章:一鍋兩智第一千零三十九章:好處真心多第二百一十二章:分好蛋糕第四百六十七章:諾斯羅普的狗鼻子第二百四十五章:逆向工程第九百九十七章:八月份見第四百五十九章:故事改編第二章:論文風波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早有準備第一百九十八章:主動要閹割版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以人爲本第二百三十六章:收穫第二百零六章:老同學帶來的矛盾第一千章:科研中心第九百四十九章第一批,83X9X團第二百四十六章:和預想的大不相同第七百八十六章:我們的雷達沒問題第七百一十四章:成功了第四百一十三章:這就是方案第三百九十八章:我們要的不多第九百零九章 轉戰南北(上)第五百一十章 仔細剖析第一千零八十四章:是愛國者來了第四百九十八章:小短腿第一千一百零六章:雖然有點浪費第九十九章:現成方案第八百二十三章:謎一般地四代機前夜第八百四十二章:艱難的抉擇(下)第三百二十二章:外傾雙垂尾第八十四章:合作要先看誠意第九百九十二章:老大難的問題第四百八十一章:雲盟主第六百九十章:453B蒸汽輪機第一百七十一章:加油機是需要的第一千一百零七章:試驗爲主、省錢第一第八百三十二章:四代核心機工程第四百八十五章:風扇設計一定要先進第八百六十章:多用途天鏈第六十章:小改動第六百一時三章:工程機下線第九十二章:那就成立一個公司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新時代的逆火第一千零四十七章:德國的好消息筆三百六十六章:說啥都得要自主第二百三十七章:K8的發動機第六百五十六章:預警機要用大飛機第九百八十.四章:國產的渦漿第六十四章:這就是中航技第一千零六章:大有可爲第二百一十五章:這些都不是問題第六百九十八章:徹底分家第二百三十五章:這個完全可以第八百七十五章:大漢奸第九十章:放衛星了吧?第二百三十七章:K8的發動機第三百二十五章:黎明廠,你能做到嗎?第四百六十三章:突破國內市場第七百九十六章:氣炸了第三十六章:我來做第九百三十八章:吃棗藥丸第三百四十九章:畢竟老牌設計局第一百一十六章:方案出臺(下)第四百六十八章:甩開膀子研製第七十二章:航展(一)第九百二十章:還算有點大局觀第五百三十八章:終究是來了第二十六章:哪個小飛機好第一千零四十七章:德國的好消息第九百零五章:年底喜事頗多第三百三十九章:L8時刻第七百九十七章:那我們就看看第三百九十六章:通用的窘境第八百三十二章:四代核心機工程第九百一十二章 誰把誰套路第一百九十七章:還是原來的軌跡第一百四十一章:截胡第一個第六百零六章:一條折線設計第三百七十一章:新的進氣道第八百零五章:風波漸息第四百一十九章:第一波空對海第六百四十四章:傷筋動骨多少年?第三百二十四章:改進之處第七百一十五章:米17第七百九十九章:出大事了第四十七章:燃燒室點火第二章:論文風波第六百六十八章:不修路也致富第七十一章:波音就算了,我們要文豪第一百五十九章:悄悄的進村?第八百五十八章:如何通訊第六百五十六章:預警機要用大飛機第四百六十四章:再賣力也沒人要第一百章:發動機纔是正主第八百九十四章:以物易物第八百九十四章:以物易物第三百一十一章:核心機三部件第四百五十章:渦扇10A定型第一百五十五章:重回二所第八百三十章:原來如此第九百四十五章:滿是辛酸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