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八章:天生的隱形設計

那麼f-4和幻影3這樣的氣動設計能夠用在戰鬥機上面,甚至幻影3的進氣道佈局一直延續到幻影2000上面,也自然是證明了這樣的進氣道設計用在戰鬥機上面還是可以的,但爲何三代機時代的戰鬥機除了幻影2000之外,其它的又都捨棄了這種還算不錯的設計?

這首先還是要說到下單翼設計的固有缺陷,之所以f-4和幻影3會採用進氣道上置於機翼之上,那是因爲設計中要有效地保證飛機的機動性,作爲戰鬥機先要做好本職的空優工作,所以爲了機動性也就不得不選擇下單翼設計,之後爲了下單翼設計,纔不得不選擇進氣道上置。

到了三代機的時代,雖然一開始的戰鬥機黑手黨一直鼓吹要把飛機專機專用,但隨着戰鬥機的成本越來越高,多用途依舊是未來的道路,於是爲了多用途作戰能力,下單翼設計所導致的機翼離地太低問題始終是難以解決,導致很多地安全問題。

也就在下單翼離地太近的問題飽受詬病之時,偉大的諾斯羅普公司在一次意外中,第一次發現了邊條翼設計的作用,於是各大設計師們纔開始了對邊條翼的不斷探索和研究,發現邊條翼可以在機翼表面拉出有益渦起到和固定鴨翼同樣的效果,這將能夠大幅度優化飛機的大迎角機動性。

而同時又因爲邊條翼可以對流經翼下的氣流起到良好的預壓縮作用,即便是三代機的進氣道設計到邊條的下方,也同樣可以有非常好的進氣效果,那麼這時候就算是採用中單翼甚至是上單翼,其實也同樣能夠讓飛機擁有堪比下單翼的機動性。

下單翼的優勢終於因爲新技術的出現而有所淡化,那既然下單翼的優勢已經不再明顯,那麼離地高度更大一些的中單翼或者上單翼設計就迎來了曙光,又因爲它們有更加優秀的對地掛載能力,這自然也是備受歡迎。

並且與此同時,腹部進氣道也在三代機時代隨着f-16強勢崛起,設計師也就有了更多的選擇方案,下單翼設計自然就不再那麼吃香。

而到了這時候,或許就會有人開始腦洞,既然邊條翼如此優秀,下單翼本身也擁有強大的空優機動能力,那要是把這兩者都結合起來的話,肯定就是強強聯合了,這樣的戰鬥機在空優作戰的時候肯定吊打一切啊!

再則,雖然下單翼的設計離地高度低,但也不是不能用作多用途,f-4、幻影3、幻影2000,這三款飛機不都是擁有不錯的多用途作戰能力嗎?掛載彈藥不方便是地勤的事,稍微克服一下也就過去了,相比之下還是讓飛機上天之後性能更牛逼更值得設計師用心追求。

但實際上的情況下對於這種想法,那簡直就是笑話,前面都說了下單翼加進氣道上置的設計中,爲了保證進氣口的來流不被機翼阻擋,就已經將進氣口往前移動了,現在要是再給機翼前端增加邊條翼。

想想,更加靠進前方的邊條翼肯定會阻擋進氣口在大迎角狀態下的進氣效果,更甚者,邊條翼上方所拉出來的脫體渦流會直接流入進氣道里面,不僅這渦流沒法在主翼上表面產生增益,甚至渦流在進入進氣道之後會非常不穩定,將直接造成發動機喘振。

所以到了三代機的時代,有邊條翼的飛機要不就是進氣道佈置在邊條翼下方,要不就是直接像f-15或者蘇27那樣佈置在飛機的腹部,其它的已經很難再看到下單翼加進氣道上置的設計方案。

.......

陸總師倒是前前後後用了半小時把這下單翼和進氣道上置的設計方案的歷史、優缺點都做了詳細地介紹之後,終於在宋總師那邊引起了一些連鎖反應,看樣子宋總師似乎是首先明白了什麼,對着陸總師則是頻頻點頭,投去了佩服的眼神之後,卻又沒有下文。

看宋總師這樣的動作,那就更加令人感到各種費解了,看來陸總師的設計方案真的是非常有深意啊!絕對是上一位面沒有出現過的設計方案,而且恐怕這種設計也是相當優秀啊!

緊隨其後的,陸總師直接又讓助手換掉了大屏幕上所投影的圖片,這時候就已經不再是飛機的總體三維模型了,反而是飛機的側視圖躍然於屏幕之上,而這側視圖放出來之後,楊輝也終於看明白爲什麼陸總師要如此大費周章地選擇進氣道上置,進氣口前移的設計方案,這設計實在是太巧妙了。

這時候,楊輝就不得不發自內心的感慨着,都說洪都是共和國飛機設計單位中最有靈性的一家,設計中無處不充滿着江南地區特有的靈秀之美,亦如同江南水鄉的園林設計一般,每一處設計都看似不起眼、甚至還顯得有些多餘,但真的仔細品味之後,卻發現它們又無不是充滿着千般智慧。

仔細地回味了這設計之後,楊輝覺得已經很難形容這裡面的巧妙之處,最終所有感嘆都只能化爲一句:“妙!簡直是妙不可言啊!”

而後,同樣各自負責了自己手中四代機方案設計的於總師和宋總師也是隨着楊輝一起,點頭對陸總師的方案表示歎服。

這時候,陸總師也不做推辭,他這些年潛心研究,爲的不就是打造出一款優秀的軍用戰鬥機嗎?雖然殲12最後以失敗落幕,但現在的輕四方案終於還是初見曙光,能夠得到同事的由衷讚美,這就夠了。

轉過頭,看到一旁還有些不明白其中道道的孫、吳兩位新一代戰鬥機總設計師,轉而開始解釋着這裡面的設計精髓。

“你們兩位沒有參與到四代機的研發探索項目,對於其中的設計重點應該還不太清楚,現在我來告訴你們。首先四代機最重要的一個指標就是:隱身設計,而這隱身設計中又首重飛機正面隱身,在經過研究之後,我們發現飛機正面的雷達反射源中,沒有遮掩的發動機風扇葉片是很大的雷達反射源,而這一點不僅僅是我們研究發現了,美國的研究同樣也承認這一點。”

這邊陸總師一說到進氣道和發動機的雷達反射,楊輝就知道自己猜的是沒錯滴,陸總師方案的最大考量還是隱身設計,而隨着陸總繼續深入解釋下去,楊輝等人也饒有興趣地聽着。

“爲了屏蔽發動機的風扇,防止風扇被雷達照射並反射回波,我們的dsi進氣道首先是不錯地一個解決辦法,但是這還遠遠不夠,爲了能更好的做到正面隱身處理,進氣道的s型設計就是一個新解決方案。美國的f-22戰鬥機採用了這種設計,他們的進氣道通過向機身中軸線彎曲,加上f-22本來也是採用了兩臺發動機小間距排列,所以這種s型設計是最合適他們使用的,而且s型的設計還可以爲他們留出側彈艙來搭載導彈。”

介紹了這末多,陸總師終於要道出他的輕四設計方案之精髓了:“我們的設計與美國f-22戰鬥機不同,輕四的進氣道天生就是s型,不僅如此,我們這樣的氣動設計同也是保證飛機不錯的機動性,所以它絕對不是一架只會隱身的攻擊機。”

此時,孫、吳兩位總師才發現,在陸總師的輕四方案中,將進氣口前置到機翼前方之後,進氣道由於機翼的阻擋,需要在機翼前緣處有一個往上的彎曲,從而使得進氣道才能從機翼上方通過。

而這個彎曲之處就正好是s型,然後再加上dsi進氣道的部分阻擋,此時的雷達不管從哪個方向照射到進氣道,最後都不可能直接照射到發動機,這也就巧妙地解決了發動機的隱身問題。

同時,楊輝也能夠通過圖片看到,輕四方案爲了機翼前方的進氣道天然形成的s型能夠彎曲的更大一些,即便飛機是下單翼的設計,機翼也稍微往上擡高了一些,使得機翼和機腹之間稍微產生一些高度差,但絕對沒有f-35和f-22那麼明顯。

緩上一口氣之後,陸總師繼續着:“說了這進氣道的設計之後,我們就來說說隱形戰鬥機另外的一大要求:內置彈倉,現在大家可以來仔細看看,我帶來的方案中其實只有左右兩個彈艙。方案並沒有佈置單獨的側彈艙,或者更直接地說,由於我們機翼和機腹的高度差不大,所以側彈艙和機腹彈艙被合併到了一起,側彈艙是一片艙門,加上機腹彈艙的艙門,兩片艙門的閉合處就是機腹和側機身的折線過渡處。”

這時候的楊輝定眼一看,才發現這彈艙的設計還真是隻有兩個,但是由於側彈艙和機腹彈艙之間的打通,這彈艙的尺寸就絕對不小,就算是比起專門的攻擊機f-35的彈艙,輕四的彈艙也絕對不會小,雖然前後只有兩彈艙設計,不過肚量肯定不會小。

而且,就楊輝現在所看到的這些,只需要定眼一看就能明白,雖然側彈艙和主彈艙合併到了一起,但是側面的艙門打開之後,若是設計的足夠合理的話,這完全可以做到和f-35一樣,在艙蓋上安裝紅外格鬥彈,這樣能夠算是有一個側彈艙了。

第三百一十七章:請你滾蛋第五百九十章第二百七十章:先看西飛的動作第七十八章:謝連發的安排第七章:交流與離別第五百三十章:一波平,一波起第一千零九十二章:歷史的必然?第一百九十一章:你以爲是少年宮第五百三十三章:合作項目還不少第二百四十一章:引進,我們引進第五百章:壓軸第八百八十二章:毛哥,對不住了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繼續接盤俠第七百四十八章:一定要魔改到底第一百九十八章:主動要閹割版第四百八十九章:發動機控制第四百七十章:不能承受之重第七百三十五章:或許是需要改變一下第三百零九章:這纔是正道第六百六十六章 失了先手第七百四十六章:全都給變了第六百二十一章:埋藏多年的野心第一百零七章:方案彙報(四)第九百二十三章 準戰略投送能力第二百七十九章:定型、生產第八百五十三章:找個啓動用戶第九百二十五章 你沒有選擇第七百八十九章:是真的高興啊!第三百一十一章:核心機三部件第一百四十八章:我們一定要做第三十七章:借調到你們那邊去吧第三百八十三章:西南科工的傍身技第五十八章:這個算是成功嗎?第四百六十三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六百五十七章:速度還是性能第三百零九章:這纔是正道第八百五十六章:非常合適搭檔第一千零二十五章:你確定不去?第八百六十章:多用途天鏈第三百七十五章:這是第三架第三章:人生選擇第三十六章:我來做第七百九十.六章:沒必要去冒風險第一千零一十八章:人間悲劇第八百七十二章:你們還真敢想第六百五十二章:海軍的眼光升級第八百九十二章 返銷第五百九十九章:米格的好東西很多(中)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摟草打兔子第九百一十章 一羣有背景的來客第一百六十四章:這塗裝怎一個第二十二章:大神弟子第五百七十三章:不要再叫我司令了第三百二十七章:武器系統(下)第四百三十九章:發動機命名第六百七十五章:不惜一切代價第八百零七章:巾幗還是經國第六百五十八章 基礎不好就不能裝逼第四十九章:又出兩圖第二十八章:項目敲定第二百六十二章:都該拉出去遛遛第一千零一十九章:海上大搜救第九百三十六章:這樣就對了第八百六十二章:好多的貓第一百七十四章:會議的重點第九十八章:也許會更好第九百九十八章:宏偉鉅作第九百六十一章:自發性維持秩序第七百五十三章:政府出手了第六百五十三章:我們發動機第四百七十一章:因地制宜第五百零一章:這就是差距第三百九十五章:似乎有兩把刷子第一千一百零六章:雖然有點浪費第八百二十七章:以偏概全第二百四十四章:你去美國第九百九十章:中了邪的三發機第四百四十四章:老牌巨頭之間的默契第二十八章:項目敲定第二百三十四章:有錢就是好辦事第二百四十三章:兩種材料第八百零四章第一恥第九百七十三章:海上起風了第三百四十九章:畢竟老牌設計局第六百三十八章:不檢驗永遠都不成熟第五百一十章 仔細剖析第八百零八章:法國版賣官鬻爵第八百三十章:原來如此第七百零九章:或許這也可以第一百五十五章:重回二所第五十章:真是想不到第二十二章:大神弟子第九百九十七章:八月份見第二百三十二章:國情、廠情如此第六百三十六章:CG-2000-3第八百三十七章:有想法的德國人第六百二十六章:不同尋常的總師第二百三十五章:這個完全可以第四百四十六章:塵埃落定第七百六十一章:都拉出來溜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