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一章 再難也要啃下來

嵌入式操作系統的研製是一個需要重點攻關的項目,但是在這重四航電項目上所需要攻關的,其實還有另外一個同樣也是關乎到航電系統能不能完全發揮其應有實力的技術:機載計算機。

先說操作系統這種東西肯定是需要安裝到計算機上面使用,那麼計算機性能的好壞,也就直接影響到了整個航電系統的反應速度、運行流暢度等等。

早期三代機使用的計算機其實並不能算是多好,它計算能力是非常地底下,但好在早期的軍用機載計算機也不需要多龐大的運算資源,甚至用更加直白一點的話來說,早期的機載計算機連操作系統都不需要,僅僅是將一個程序植入到計算機裡面就行了。

但隨着數字式飛控的不斷髮展和航電設計的不斷深入,並且戰鬥機也逐漸向多用途方向發展,航電代碼的編寫也開始不斷增加,機載計算機上就出現了嵌入式機載操作系統。

而伴隨着這些新情況地不斷髮展與深入,對機載航電系統最重要的機載計算機性能也提出了新的升級要求,因此這又是重四航電的一個重點項目。但是一想到比操作系統研製起來更加讓人揪心的機載計算機研製,就連在航電領域一直自詡爲國內第一人的厲雲也是愁眉苦展,這實在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啊....

“單就說機載計算機這邊,我們現在依舊是落後於世界主流水平,之前我們在閃電、十號、殲18時代是通過各種辦法搞到了還算堪用的機載計算機生產技術,但我們國內的技術其實還遠遠不夠,並沒有辦法對技術進行升級,所以現在已經落後美國人整整一代。”

電子技術的升級換代遵循摩爾定律,不過在特殊的工業電子控制設備領域倒是有些不一樣,這就主要是因爲需求的原因,會導致機載計算機更新換代的速度很慢,但是這機載計算機一旦進行了技術更新之後,同樣也意味着兩代計算機的性能之間差距猶如鴻溝。

要真的說實話,機載計算機的設計是沒有太多五花八門的花哨功能,要的就是安全、可靠、低功耗,性能上可以滿足基本要求就夠了,所以機載計算機的研製進步和換代,還不如說成是芯片生產商對軍用cpu的升級換代。

也就是說機載計算機的升級,差不多就可以說是cpu的技術升級,但要說到共和國在中央處理器上面的自主技術升級,這就只能是.......

想到這些楊輝都感覺到頭大:“再困難咱也必須要硬着頭皮上啊!現在整個共和國除了我們中航西南以外,整個航空航天系統就沒有哪個單位有任何的可能會投資到軍用機載計算機的研製當中,所以這次重四的機載計算機我們只能是自己想辦法咬着牙把它啃下來。”

光是提要求、下命令肯定不行,不能說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一些必要的支持還是要堅決到位的。

“項目需要什麼要求就直接找我,我能解決就一定是最快時間之內解決,不能解決的也會直接走更高層的路子抓緊時間解決問題,總之就是一定要把東西給我做出來,甚至在製造採購的成本上我們可以接受國外同樣產品報價的十倍以上。”

給出國外同等產品報價的十倍,這可並不是說着玩兒的,而是屬於真的沒有辦法的辦法,國外研製生產的機載計算機產量大、工藝技術先進,所以人家的賣價可以做到較爲低廉。

但共和國這邊就不行了,要想實現新一代機載計算的研製生產,那肯定是至少70%的新工藝需要突破,而這樣一來,產品就需要承擔所有相關技術的科研成本,價格貴的一逼也是必然。

再退一步來說,若實在是因爲大規模生產的工藝上不成熟,那麼採用實驗室條件下製造其實也同樣可以接受,這纔是爲什麼楊輝敢說可以接受國外價格十倍以上,這完全就是因爲實驗室製造的成本太過於感人。

當然了,實際上一臺機載計算機的國外採購價格也並不是多高,十倍乃至二十倍的採購價格其實也可以承受,至少這機載計算機相比起整個航電系統的價格而言,也並不是佔據了多大的比例,這頂天了就是讓航電的成本增加個幾十上百萬又如何!

幾十上百萬的價格相比起四代重戰上億元的製造成本,那不過也就一兩個百分點而已,這一點點的整機成本溢價並不是不能夠接受,問題就看最終到底是能不能把東西造出來,楊輝現在怕的就是實驗室環境下也都沒有辦法生產出可供使用的機載計算機cpu。

但不管最後的結果是什麼情況,這項目的攻關是必須要進行下去的,作爲一款跨代的重點型號戰鬥機,要是說沒有一定的技術風險肯定是不可能,而像且重型四代機這種大型重點項目,要是說不能夠拉動一兩個關鍵領域的產業發展,那麼就站在整個國家工業系統的角度來看,項目也是失敗的。

楊輝就不願意再多費口舌:“大概就先這樣就好了,航電系統關係重大,這也是爲什麼我要力排衆議把整個中航西南的航電設備領域技術力量集中起來,再重新組成一家專業的大型公司最大原因所在。”

現在這套航電系統最重要、最有風險的兩項技術就是操作系統和機載計算機,其它的一些儘管同樣也會有一些技術風險,比如原殲18上面使用的內置式紅外導航和激光瞄準系統技術,這技術在重四上面就再一次進行了升級。

在集成了光電雷達之後,這一整套系統將不再僅僅是爲對地攻擊而服務,對空作戰中也能夠實現很有效的超視距目標探測,其它的什麼戰鬥全權限數據監控技術等等也都有使用。

甚至於整個項目一開始的航電系統設計當中,還非常大膽地提出了使用光纖來傳輸各種實時數據,做到有效地優化戰機內部佈線,加快傳輸速度、降低重量等等。

可惜最終楊輝還是把光傳技術給否決了,這東西在技術上的優點雖說是無與倫比,但是在成熟度上還需要再磨鍊上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夠完全實用,現在重四航電系統所冒的技術風險已經很大,要是再硬着頭皮上光傳的話,楊輝實在是難以想象最後的結果。

第二百二十章:火線上陣第四百五十二章:這就是驚喜?第一千一百二十章:各懷心思第二百六十六章:終於等到你第一千零四十五章:準備見客第九百九十八章:宏偉鉅作第四百三十九章:發動機命名第四百零七章:巴西的困境第四百三十四章:出師第一百七十一章:加油機是需要的第三百八十九章:這纔是好東西第一千零八十六章:報告,能見玉山!第四百六十八章:甩開膀子研製第四百六十章:我們說道說道第九百三十六章:這樣就對了第七百八十二章:就是要挖個坑給你們第三百九十四章:解決問題的曙光第六百四十章:伊拉克的空軍第四百六十九章:重型機的尺寸第八百一十六章:國產化的考量第三百零三章:奉天所的行動第九百一十二章 誰把誰套路第一百六十四章:這塗裝怎一個第五百三十四章:睜着眼睛說瞎話第八百六十一章:長途加漫遊第八百五十章:赫爾墨斯900第七百三十章:前沿氣動探索第八百零三章:要不要來一發第四百五十三章:原來資本不小第九百五十一章:有份大訂單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核心設計觀第七十九章:航展可不僅僅是賣航模第三百三十二章:定型生產第六百八十五章:我本無意艦隊航母第九百一十四章:怎感覺有點雞肋啊第六百五十八章 基礎不好就不能裝逼第三百二十章:爆發的訂單第七十五章:航展(四)第六十四章:這就是中航技第八百三十二章:四代核心機工程第三百一十一章:核心機三部件第七百五十二章:就決定是你了第九百七十三章:海上起風了第九百九十五章:目標在這裡第七百八十二章:就是要挖個坑給你們第三十九章:原來是情敵第六百二十六章:不同尋常的總師第二百七十八章:就決定是你第一千零一十一章:撲朔迷離第六百七十八章:倒爺還是軍火販子?第七百三十四章:我告訴你怎麼用第九百四十一章:可知道爲什麼?第七百五十二章:就決定是你了第四百六十一章:性能還挺不錯第一千章:科研中心第六百九十八章:徹底分家第七百二十二章:我們投2.5億第六百六十章 低成本精確彈藥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鹹魚翻身仗第九百二十五章 花小錢辦大事第九百二十三章 準戰略投送能力第一百十九章:三句不離.第一千零九十章:現在輪到你了第四百五十二章:這就是驚喜?第五百二十五章:現實中它還不太重要第四百四十九章:皆大歡喜第一百五十四章:準備接收第二百六十八章:是德國人第九百七十三章:海上起風了第三百二十五章:黎明廠,你能做到嗎?第五百二十五章:現實中它還不太重要第三百三十四章:成了第八百一十一章:傻眼了吧第四百五十九章:故事改編第七百四十二章:神助攻第八百三十六章:這東西很尷尬第三百一十四章:傳奇總師第十章:拜訪楊家第七百一十九章:該陸軍放血了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客戶的要求第一百二十章:人馬到齊第六百一時三章:工程機下線第八百七十二章:你們還真敢想第八百九十五章 技術官僚的可貴第六百五十七章:速度還是性能第四十二章:那我們接了第七百二十三章:給我裝兩架第七百四十二章:神助攻第三百五十九章:遇到寶貝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還有更合適的第四百八十一章:雲盟主第一百三十三章:我們談談大傢伙第一千一百零四章:奪島演習(完)第七百三十章:前沿氣動探索第九百八十.四章:國產的渦漿第四百六十六章:看了野花看家花第一百三十八章:可以拿出來的大蘑菇第八百六十二章:好多的貓第七百五十三章:政府出手了第二百六十章:我諾斯羅普又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