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5章9月2日

9月2日

聖臨節

爲了慶祝這一盛大節日,帝國上下所有的工礦企業和政府機關放假5日,這也是大洋帝國最隆重的法定節日,從上到下高度重視。

恰逢聖臨節50週年盛典,帝國本土及海外州大小城市裝點一新,處處繁花盛景,旌旗招展, 透露出節日熱鬧氛圍。

布里斯班碼頭

全身戎裝的皇家禁衛軍士兵排出整齊的隊列,閃亮刺刀上膛,在碼頭圍出一個巨大的廣場,參加盛典的數十萬老百姓們只能在士兵隊列的之外,揮舞着手中的旗子參與盛典。

碼頭周邊的建築窗口,陽臺上全都站滿了人,這些房主的親朋好友在幾天前就已經住了進來,因爲布里斯班碼頭附近的10多個街道,在兩天前已經實行了封鎖。

直到今天凌晨時分, 才徹底解封。

在碼頭廣場上

搭建了巨大的觀禮臺和迎聖門,紅山巨龍的皇族徽章旗幟迎風飄揚,共有九九八十一面,端得氣派萬分。

來自世界各國的尊貴嘉賓,包括國王政府首腦,親王,大公以及上流貴族們,在觀禮臺上一一就坐。

皇儲李思元率領着170多位皇子皇孫,皇重孫恭立於迎聖門下,神態異常恭敬。

帝國271名皇家海陸空軍將官,在皇家陸軍莫如峰元帥,李栓柱元帥, 段祺翔元帥, 卞春鬆元帥, 皇家海軍張道儒元帥, 祝清溪元帥率領之下,沿着迎聖門兩側一字排開,將星璀璨, 一時間蔚爲壯觀。

上午九時許

西藏紅衣喇嘛吹響了99支大法號,另有99支大法螺緊接着奏響,悠長而肅穆的法號聲響徹天地,似乎徐徐揭開了歷史的面紗。

霎那之間

鐘磬齊鳴,數百名僧人口宣佛號,敲打的木魚開始誦經,令整個盛典蒙上一層神秘讓人頭皮發麻的宗教色彩。

遠處湛藍天空飛來銀色機羣,在布里斯班上空拉出道道彩煙,這種新奇的方式,引起圍觀羣衆山呼海嘯一般的歡呼聲。

此時湛藍的海面上,一艘小火輪突突的靠近,李福壽一身青衣站在船頭,深邃的目光看向遠方,似乎回憶起50年前的那一幕。

在小火輪的身後

以帝國皇家海軍六艘公爵級戰列艦爲先導,一艘又一艘彷彿小山般巨大的鋼鐵艦艇浮現在水天相接之處,高大的鋼鐵三角桅杆直衝天際,煙囪冒出的黑煙已經渲染了半邊天際。

一艘接一艘巨大的戰爭怪獸出現在水天相接之際,排成了一眼看不到邊的長龍陣列,劈波斬浪向着布里斯班碼頭方向而來。

隔着近20公里遠

都能感受到皇家艦隊那種無可匹敵的粉碎性力量,帶着碾壓一切的狂暴, 這與前面一頁扁舟形成巨大的反差,深深的印入所有人的腦海中。

這一切,令所有觀禮者啞然失聲。

50年彈指一揮間

此時的李福壽心中感慨不已,

當初踏上布里斯班碼頭的是個風華正茂的少年人,如今他已垂垂老矣,兩鬢斑白,雖然身姿依舊挺拔,但是在冰冷海風的吹拂下,寒風直透骨髓。

呵呵,不服老不行啊!

小火輪穩穩的靠上岸邊,李福壽一撩長衫衣襟,順着踏板走上了布里斯班碼頭……

霎那之間

萬千鞭炮炸響成一片,“嗵嗵嗵……”禮炮聲有規律的響起,皇儲李思元率衆大禮參拜,一衆皇子皇孫全都跪倒在地,口稱;

“吾等帝國臣民(不肖子孫)恭迎聖駕,聖君在朝,革故鼎新,天佑大洋帝國也!”

皇家禁衛軍士兵行持槍禮,而身後的數10萬民衆,早已經齊刷刷的割麥子一樣跪倒在地,他們淚流滿面的看着碼頭上一席青衫老者,高聲喊道;“皇帝陛下聖明,天佑大洋帝國也!”

羣衆的呼聲宛若滾滾浪潮,響徹天地間。

李福壽見此情景,心中感慨的揚起了手,對四周數十萬羣衆頻頻迴應,再次引發山呼海嘯般的祝福聲。

此刻海上的大艦隊拉響了長長的軍艦氣笛聲,彷彿數十輛火車在山間嗚響,聲勢驚人。

李福壽已經來到迎聖門下,擡手讓衆將官和皇子皇孫們都起來,看着這些老淚縱橫的手下和眼眶紅紅的皇子皇孫們,李福壽也感覺到鼻頭髮酸。

老一輩開國元勳凋零大半,這裡大部分已經是第二代了,怎不令人嗟嘆?

他招手讓六位全身戎裝的元帥跟在自己後面,走上高高的檢閱臺就座。

21響禮炮過後

檢閱海上分列式已經正式開始,一艘又一艘宛若小山般龐大的鋼鐵戰艦駛過,皇家海軍官兵沿着船舷站列,在經過檢閱臺時鳴響汽笛,所有的官兵齊刷刷的敬禮。

皇家海軍艦隊分成兩列縱隊行進,一艘又一艘經過主席臺前的海面,隊列長的看不到邊,整整一個半小時纔看到最後壓陣的航空母艦,龐大的艦體彷彿就是海上城市。

……

聖臨節盛典剛剛拉開帷幕,這僅僅是第一道開胃小菜,皇帝聖駕在布里斯班行宮簡單休息後,緊接着就會出席盛大的國賓晚宴。

第二天

將在紅河谷勝利大道將會舉辦盛大閱兵式暨百萬羣衆大遊行,以及在大明宮博物館舉行的皇室招待晚宴,都是頂級的慶典活動。

至於同一時間舉辦的數十上百場上流社會晚宴,那就規格稍低一些,用於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貴賓。

紅河谷

節日的紅河谷大都市五彩繽紛的燈光,將整個城市渲染成不夜天,大大小小的飯店酒樓戲院人潮涌動,汽車川流不息,匯聚成一幅繁華景象。

沿着勝利大道的路燈上,全都懸掛上了大紅燈籠,彷彿一條紅色的燈籠河流,格外渲染出節日的喜慶氛圍。

某個大酒店門口

俞鴻雲上校從酒席應酬中出來,已經頗有醉意,他看着這裡離家並不遠,便準備趁着酒興一路走回去。

離開近十年,他想親身感受一下,這座伴隨自己成長起來的世界第一大都市現今的風采。

俞鴻雲上校是世界大戰時期,赴歐的第2集團軍某中校裝甲坦克營長,如今與家人已定居在克里米亞共和國,生活的美滿幸福。

他如今是敖德薩駐軍某師上校副師長,業已進入高級軍官行列,家中妻妾七人,兒女成羣,儼然是當地上流貴族社會的一員。

此次返回帝都,是做爲盛典閱兵軍官方陣中的一員,接受聖上的檢閱。

在軍官方陣中,有來自克里米亞,利比亞,西亞漢志殖民地(阿拉伯半島靠波斯灣一側),莫桑比克及北美各共和國駐軍,他們是皇家陸軍的一個縮影,代表着曾經的榮耀和開疆拓土的功勳。

俞鴻雲這輩子唯一遺憾的是由於位卑職低,從來沒能夠有機會朝覲皇帝聖顏,難免引爲遺憾。

克里米亞衛戊司令部的幾位將軍長官,有幸能夠在聖臨節現場,恭迎聖駕笠臨,真是讓人羨慕不已。

當今聖上

乃是所有皇家陸軍軍官心目中圖騰,頂禮膜拜並宣誓爲之效忠的聖君,這次有機會加入軍官方陣接受檢閱,那是無上的榮耀。

走在燈紅酒綠的大街上,這座大都市被燈光映照的亮如白晝,人們扶老攜幼穿着體面的衣服逛街,臉上洋溢着幸福的神色。

聖臨節是舉國狂歡的節日,人們往往選擇在節日裡駕車出遊,欣賞祖國的大好山河,在風景秀麗的山川草地上野炊,享受汽車生活的自有樂趣。

大洋帝國被譽爲“車輪上的國家”,粗略估計各種車輛的保有量已經超過800萬輛,幾乎每17個人就有一臺車。

汽車的普及,讓代表自由生活的汽車文化應運而生。

由此延伸的產業鏈創造了數百萬個就業機會,從繁榮的石油市場,汽車維修市場,二手車市場到遍及各地的加油站,零售商店和公路旅館,形成了代表繁榮生活的汽車文化。

而大洋帝國汽車文化的影響力,已經傳染到北美各國和歐洲,成爲一種時尚的生活方式。

整個帝國超過1.3億人的龐大數量,能夠參加明天盛大閱兵儀式的也不過數百萬民衆,絕大多數的國民只能在現場通訊社報道中,瞻仰帝國聖君的風采。

想到這裡

俞鴻雲上校心中就像揣着一團火,邁開大步,揮動有力的臂膀走起來。

道路上往來的電車坐滿了乘客,商鋪明亮的店堂裡,選購商品的顧客往來不絕,聽說一直要營業到夜裡10點。

繁榮的市場經濟,用店鋪租金節節攀高。

俞鴻雲家族是開酒店的,對此感觸頗深,現在一處酒樓的租金動輒上萬金洋,若非家族早年購置了許多固定產業,按時交租都是沉重的負擔。

租金高,店鋪的生意更好,可謂芝麻開花節節高。

早些年前往悉尼墨爾本打拼事業的三弟和四弟,如今也都成爲了腰纏萬貫的富商,家族酒店開到了帝都長安,生意同樣火爆。

俞鴻雲這次回來,心中也存着劃分家產的心思,老父親魚頭哥已經80多歲了,久臥病榻,風燭殘年也就是眼面前的事情。

自己這一支遠走歐洲發展,偌大的家族產業,自己作爲長房長子肯定要拿大頭,這可不是一筆小錢。

最早開設在勝利大道上的魚頭哥大酒店,五大開間,樓上下共三層,如今僅物業就價值170萬金洋以上。

再加上老宅和20多家連鎖大酒樓,這筆豐厚的產業高達數千萬金洋,遺產主要由四兄弟瓜分。

保守估計,也能分到上千萬金洋。

這筆鉅款如果帶去了歐洲,俞鴻雲可以在當地購置上萬英畝的大牧場,可以購置敖德薩碼頭股份,發展航運公司,幾乎都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到時候

憑藉着雄厚的財力,再給兒子說上一門好親事,最好當然是帝國貴族家庭,那就再沒有遺憾了。

俞鴻雲從龍的太遲了,既沒有趕上立國南北之戰,也沒有趕上征服呂宋戰爭,羊毛戰爭,只趕上了一個世界大戰。

第2集團軍在東線戰場上表現不錯,爲集團軍司令段祺祥上將贏得了一個元帥頭銜,帝國一等公爵爵位。

作爲第2集團軍下屬某師某團某坦克營長,俞鴻雲在戰爭中表現堪稱出色,也只不過贏得一個終身貴族從男爵爵位。

從內心中

他希望歐洲地區有戰爭纔好,利比亞也行,這樣就有機會建功立業,封妻萌子,光大門楣了。

可惜,如今的歐洲歌舞昇平,馬放南山。

19年那陣子

波俄戰爭爆發,那時候可把俞鴻雲激動壞了,第2集團軍上上下下翹首以盼,摩拳擦掌的準備干預。

只要帝國一聲令下,第2集團軍必然像出籠的猛虎一般撲向敵人,逮誰滅誰……

可惜,等了個寂寞。

80多萬波蘭軍隊呼啦啦的從烏克蘭平原上推過,佔領了明斯克, 佔領的基輔,氣勢洶洶的向莫斯科掩殺過去。

等到蘇俄軍隊擊退了大股白俄叛軍,集中力量又將波蘭軍隊殺的丟盔棄甲,100多萬軍隊“呼啦啦”的從烏克蘭平原上推過,一直殺到華沙城下。

從始至終

俄波兩國軍隊都謹慎的保持着與克里米亞共和國的距離,最近的距離邊界線也有50公里以上,壓根也不給發飆的機會。

他們就是再傻也知道,軍隊戰鬥力距離德國人差了老遠,更別提威震世界的大洋帝國鐵甲雄師,那是把德國軍隊都打得屁滾尿流的強大存在,絕對招惹不得。

第2集團軍距離戰爭最近的一次機會,就這麼眼睜睜的溜走了。

全軍從上到下都大感惋惜,但卻毫無辦法,更沒有人敢動歪心思。

大洋帝國皇家陸軍沒有“下克上”的傳統,一旦出現軍隊擅啓邊釁的情況,那麼有一大堆軍官要人頭滾滾。

舉凡知情不報者,盲從者皆殺無赦。

主使者及參與圖謀的一衆軍官,皆殺無赦,剝奪一切榮譽,貴族封號,家族子弟永不錄用。

所以,即便有少數軍官腦袋發熱,也有沒有其他人敢於起鬨跟隨,干係實在太大了。

()

第752章慢一拍第112章皇恩浩蕩第120章餐桌議事第635章第342章第1125章到訪比利時第877章三年彈指一揮間第1043章地標性工程第18章輕傷不下火線第1083章花齊放的產業格局第532章侵蝕第588章天塹要塞第358章血染的風采第1004章成就第665章新總督第268章大不了白跑一趟第613章奔赴前線第1112章大饑荒第292章南行列車(四)第376章敲打第192章宣佈佔有香格里拉島第610章試驗場第41章人道主義行動第78章荒野蒼茫第1015章時機差不多了第445章秘書李思賢第274章八大工程第878章大白艦隊第223章炮擊棉蘭港第649章三根硬骨頭第161章建設莫爾茲比港第1143章1比1兌換也不吃虧第1151章忽略了什麼呢?第355章二個釘子第894章潛艇和西雅圖第552章問策第333章第82章漏風的籬笆第370章手指縫漏漏第970章窮家難當第194章底線第1155章9月2日第610章試驗場第797章驚聞第396章建設家鄉第185章幸運兒第491章侵掠如火,不動如山。第258章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990章金融和擴張第554章花旗國的海軍野心第1032章無限潛艇戰第785章從排位第七到一十四第320章奧克特迪銅金礦第1058章簡直不能忍受第326章一曲唱罷第75章高標準,嚴要求第七章空白的市場第865章出手重了點兒第251章麥克牧場第1133章主次不分第794章辦差第361章大戰落幕第688章紅河谷級戰列艦第407章曼德海峽第531章二年後第765章塔斯馬尼亞州第1155章9月2日第79章裡送人頭第107章撞沉它第1121章德意志現狀第387章委以重任第906章只要火種還在,希望就在。第164章發展會議第892章太平洋壁壘第623章水太深第796章拜訪第1007章足以改變戰爭面貌的大殺器第572章內部競爭第1070章破釜行動第124章技術合作第617章王國領地,人口第267章莫爾茲比前線第115章雷丁堡之行第862章人比人得死第1027章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第八章飯店擴張第973章發展的北方聯邦第800章機會來了第671章助人小能手第697章登陸第935章風捲殘雲第1019章突出奇兵第187章喜訊第36章驚起一灘鷗鷺第888章默契第704章33000000人口第1018章加里波利災難第535章澳洲三大城市第358章血染的風采第945章上門送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