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2章東線戰事發動

茲事體大

桂太郎一行在確定了基本意向之後,立馬便乘坐快船回國,此事需要通過天皇御前會議定下大政方針,並且要徵得帝國元老諒解方可。

桂太郎首相是元老山縣有朋的得意弟子,皇道派的堅定維護者,深知其大陸政策的野心,絕對不會拒絕這塊有毒的大餡餅。

大洋帝國皇帝李福壽伸出的橄欖枝,給扶桑國“北上南下”的擴張政策,又增添了一個“東進”的選擇。

北上政策先是佔據並殖民朝鮮,繼而爭奪滿蒙東北三省,北望西伯利亞邊疆區。

南下政策最大的阻礙是大洋帝國,次之是大英帝國,荷蘭和法國,這幾乎是一條絕路。

東進政策可就妙了,跨越寬闊的太平洋直抵北美,在新墨西哥地區經營一塊麪積廣達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花費最小,敵人最弱,以前想都不敢想,現在幾乎是直接送到手上來,想起來就美滋滋。

這世界上從來沒有不勞而獲的好事兒,大洋帝國皇帝李福壽明擺着把扶桑國當槍使,利用扶桑人站在對抗北美的第一線,對於這些,扶桑人心知肚明。

可那又怎麼樣?

扶桑國資源貧乏,人多地少,人口和土地矛盾極其尖銳,日俄戰爭勝利後背負鉅債,已經爆發了數次“米潮”,貧苦中下層漁民和城市居民, 連每天一個飯糰子都解決不了。

在這種情況下

各種民主思潮氾濫,許多無政府主義者廣泛的展開了反對天皇專制的活動, 民主活動家管野須賀子明確指出, 天皇是“經濟掠奪的首領、政治罪惡的根本、思想迷信的源泉。”

數百萬扶桑女子下南洋, 用身體爲扶桑國賺取寶貴的外匯。

據統計;

僅在大洋帝國範圍內,就有不少於130萬扶桑女子從事賤業, 每年賺取數千萬金洋匯回國內,有力地支持了搖搖欲墜的扶桑國經濟,支持了軍備發展, 緩和了尖銳的社會矛盾。

而在這一切的背後,是數百萬扶桑女子的悲歌,漂亮女孩尚有希望成爲侍妾或者女傭,依靠主人的憐憫得到一紙薄薄的入籍擔保書,若是能生下一男半女, 入籍就穩了。

姿色一般的則只能操持賤業, 在迎來送往中青春逝去, 嬌顏不再……

男人在戰場上舍生忘死的搏殺, 女人遠赴異域出賣青春和肉體,所做的一切, 都是爲了大和民族的振興, 忍辱負重前行。

桂太郎首相和扶桑國政界高層有一個共識,那就是犧牲一代人,換取國家進步和民族振興,躋身於世界列強之中。

爲了搏出位,扶桑國已經給英國擋了一次槍。

爲了新墨西哥地區這塊有毒大煎餅,扶桑國不介意爲大洋帝國再擋一次槍口, 要論犧牲精神和開拓精神, 扶桑人民絕不亞於華夏人民,還多了一份持之以恆的堅韌。

新墨西哥地區北方處於科羅拉多高原,著名的科羅拉多大峽谷就位於此,南方是縱橫千里的貧瘠戈壁和高山,只有靠近東側的狹長地帶擁有大片森林與少部分平原,區域內乾旱少雨,礦藏儲量豐富。

扶桑國一旦佔據新墨西哥地區,首當其衝的就面臨米國嚴重軍事挑戰,這是因爲他的北方鄰居有兩個,縱貫南北的洛基山脈從地理上將北方鄰居一分爲二。一個是北方聯邦,一個是米國。

北方聯邦和加利福利亞共和國暫且不談, 這是扶桑國依賴的盟友, 關鍵是在新墨西哥州境內有830公里的太平洋鐵路線,向西一直抵達洛基山脈深處,這裡是與米國軍事對峙的前線。

不佔領這裡,米國就無法繼續向西威脅洛基山脈深處的鹽湖城。

失去了這830公里的太平洋鐵路大動脈,扶桑國就無法維持在新墨西哥北方的軍事存在,半壁江山淪陷。

這是因爲在新墨西哥州境內,動輒都是一兩千公里長的公路線,穿越無人乾旱的戈壁和山嶺,距離實在太遙遠,南方物資很難輸送到北方。

沒有太平洋鐵路線這條交通大動脈的物資輸送,牢牢掌控新墨西哥北方地區就成爲一句空談。

所以,北方這830公里長的太平洋鐵路線,是新墨西哥州的命脈所繫,絕不容有失。

環顧周邊

新墨西哥地區處於內陸,能夠源源不斷向其輸送大量資源的一個是太平洋沿岸的大都會區舊金山,一個是太平洋沿岸南方的洛杉磯,一個是太平洋沿岸北方的西雅圖。

可以說只要上了大洋帝國這條賊船,扶桑國的依賴就會越陷越深,因爲從扶桑國本土前往北美的航線,需要經過中途島,夏威夷,然後抵達太平洋北部港口紐波特,賽勒姆,波特蘭或者西雅圖,貨物在這裡上岸沿北方鐵路運輸到鹽湖城,繼續向東抵達新墨西哥州北部地區,這全是大洋帝國直接控制的領地。

而太平洋沿岸加利福利亞共和國所屬的中部和南部港口,也間接的受到大洋帝國控制,或是資金參股或是控股碼頭、倉庫,控制造船廠和國際貿易渠道,變相的控制了加利福利亞共和國的對外貿易。

扶桑國若是想大舉向新墨西哥州地區移民和發展經濟,開掘礦產,首先就離不開大洋帝國資本的支持,否則寸步難行。

即便面臨這許多困難,在桂太狼一行抵達東京都之前,扶桑國元老及各方政治勢力已經達成一致意見;

那就是不管再難,舉全國之力也要吞下這塊肥肉。

沒辦法,窮怕了。

明知道山裡有老虎,也要去摸一把虎屁股。

7月26日

扶桑國作出向北美增兵的決定,率先出發的是第5師團,他們將搭乘大洋帝國提供的大量移民船和貨輪,經中途島和夏威夷,於半個月後抵達波特蘭港口。

他們將在波特蘭港口稍事休整後,換乘火車一路向東南方向抵達猶他州的鹽湖城,並在這裡折向東方,穿過蜿蜒曲折的落基山鐵道線,最終向東乘火車行駛6天一直抵達奧馬哈前線。

也就是說,最快8月末能夠投入戰鬥。

谷</span>  至於新墨西哥地區,現在不着急,得等擊敗了美軍抵抗以後才能收取戰利品,那得到明後年的事兒了。

在此之前

遠征軍東部軍團已經率先對華盛頓防線美軍發起了攻擊,揭開了華盛頓會戰的序幕。

截止到7月上旬

美軍在華盛頓防線堆積的兵力從26萬增長到34萬,防線長度綿延78公里,寬106公里,建造了數以千計的鋼筋混凝土堡壘,作爲主要的火力支撐點。挖掘了1550公里長縱橫交錯的塹壕,密密麻麻的鐵絲網一層又一層達上萬公里,佈置了1730餘門各種口徑火炮,當真是武裝到牙齒。

若真的一路橫推過去,十三國聯軍這十幾萬人還真不多看。

米國民兵訓練再差,蹲在戰壕裡防守還是沒問題的,加上米國牛仔性格夠強悍,戰鬥意志也較爲頑強,不是一塊好啃的骨頭。

面對美軍嚴陣以待,在里士滿休整三個多月的大洋帝國皇家禁衛軍第四裝甲師偕香格里拉師共計4.12萬人,集中了全軍所有卡車,實施了大範圍機械化迂迴作戰。

從7月14日開始

放棄正面抗衡美軍的呆板戰術,沿着寬敞的道路向西經夏律弟鎮,折向北方突破盧雷地區,以狂猛的勢態衝入馬里蘭州南部地區,將整個華盛頓防線甩在了身後。

機械裝甲軍團這一路風馳電掣,狂飆突進,沿途發生大大小小戰鬥20餘起,擊破美軍騎兵團級以上的攔截共計9次,最大規模的一次是發生在盧雷地區的運動戰。

當時美軍集結了兩個騎兵師和一個南弗吉利亞獨立騎兵團,匯同部分步兵部隊共計2.75萬人,在盧雷大平原上阻截,兇猛突進的裝甲兵團。

這一仗,以裝甲車對騎兵,上演了一幕極爲慘烈的一面倒屠殺,史稱“盧雷戰役”。

整場戰役持續6個半小時,至日暮時分,機動軍團在徹底擊潰了當面之敵後並不戀戰,迅速脫身向北而去,留下了盧雷大平原上數以萬計的屍骸,這幅情景彷彿世界末日一般。

據戰後統計,美軍在“盧雷戰役”中遭遇重創,傷亡人數達到14000餘人,其中陣亡7700餘人,重傷者不計其數,兩個騎兵師徹底打殘了,不得不帶着滿身的創痛離開戰場,再也沒有出現在後續戰爭中。

南弗吉利亞獨立騎兵團擋在禁衛軍第四裝甲師衝擊的正面,遭遇到猛烈機槍火力的瘋狂絞殺,騎兵團長和小隊長以上軍官皆當場戰死,全團囫圇個兒逃出來的不到240人,其中一小半人都患有嚴重的戰場應激症,見到大洋帝國的軍隊便瘋狂呼喊“魔鬼來了……”,然後四處逃竄,怎麼拉都拉不住。

連續4天

機械化機動兵團打出了一個兇猛的左勾拳,利用美國東部大平原發達的交通體系,從西側實施了大迂迴戰術,4天時間迂迴477公里直插馬里蘭州的南部地區。

從華盛頓防線正面迂迴到防禦力薄弱的背後,然後回手一擊,從哥倫比亞特區西北方向兇猛突破。

三天連破7道城鎮阻截陣地,在華盛頓西北郊阿靈頓與一隻美軍裝甲部隊正面遭遇,爆發了世界上第一次裝甲會戰,史稱“阿靈頓保衛戰”。

這支美軍裝甲部隊是五大湖地區支援來的精銳力量,總計330餘輛千奇百怪的裝甲車,是用各種卡車,拖拉機和轎車底盤改裝的土製裝甲車,型號繁雜,各式各樣,裝備重機槍和各種中小口徑火炮,還有才出現不久的60毫米和80毫米迫擊炮。

配合這支裝甲部隊作戰的是3萬多人的美軍,他們都是從附近幾十公里的防線上緊急抽下來的部隊,通過各種交通方式緊急輸送回華盛頓,參加了這一次“阿靈頓保衛戰”。

大洋帝國機械化兵團來得太快太猛,幾天時間就從華盛頓防線的正面繞到了屁股後面,一路上勢如破竹,無可抵擋。

美軍華盛頓防線總指揮官塔夫託中將疲於應付,這邊剛要抽調防線上的部隊回撤保衛華盛頓,那邊正面之敵又展開了攻勢,一天之內就攻破了前方兩道防線,向前推進了12公里。

這下子,塔夫託中將坐臘了。

華盛頓防線的正面不但不能削弱還要加強,以防止被連續突破造成大潰敗,可是這支從西北方向殺過來的裝甲兵團也要應付,只能抽調靠近華盛頓後方防線的兵力,緊急回援,並且調動美軍手中唯一的裝甲力量對敵人實施堅決阻擊。

皇家禁衛軍裝甲第4師(欠一個T-2坦克團)是大洋帝國的兩個正牌裝甲師之一,也是陸軍探索新裝備新戰術的機械化實驗師之一。

另一個就是在北美西海岸登陸的榮譽大紅一師(欠一個T-2坦克團),在此前的戰爭中大放異彩,如今已蒞臨奧馬哈前線,嚴重威脅美工業重鎮五大湖地區。

皇家禁衛軍中甲第四師下轄兩個裝甲團,每個裝甲團都可以負責獨立方向作戰,實力非常雄厚。

裝甲團下轄一個團部裝甲通信排,含獵豹指揮坦克2輛,戰鬥坦克2輛,一個偵察連,含野狼輕型坦克12輛,一個團部警衛連,憲兵排,配備12輛卡車。

每個裝甲團下屬4個營;

一個摩托化步兵營955人,裝備半自動步槍570支、機槍72挺、60毫米迫擊炮9門、80毫米迫擊炮6門、60毫米野戰步兵炮6門、汽車140輛。

三個裝甲坦克營編制一致;下屬各編有2個裝甲坦克連,共裝備獵豹坦克44輛,一個重裝坦克連(暫缺),裝備T-2坦克22輛(暫缺),全營共計66輛坦克(實際44輛)。

坦克營直屬有營部指揮車2輛, 指揮連包括通信排,偵察排,工兵排,擁有8~10輛野狼輕型裝甲車。8~10輛載重汽車。

每個坦克連編有連部坦克2輛,4個坦克排,每個排裝備坦克5輛,全連坦克22輛。

皇家禁衛軍裝甲第四師編制中,額外配屬摩托化炮兵團,其編有2個輕型炮營,每個營525人,105毫米榴彈炮12門。

1個重型炮營650人,105毫米加農炮4門(牽引式),150毫米榴彈炮(牽引式),一個氣球觀測連,一個警衛營(720人,裝備半自動步槍550支,機槍32挺),全團裝備各種汽車260輛。

皇家禁衛軍裝甲第四師實力爲兵員12400人,坦克總數280輛,各種輕型裝甲車八十餘輛(野狼輕型坦克改裝),汽車1200餘輛,輕重火炮配置齊全,裝甲和步兵火力配置合理,能夠遂行各種各樣的戰鬥任務。

香格里拉師自然不必提了,那是老牌勁旅,齊裝滿員超過2.5萬人的步兵師(含補充兵團和加強的裝甲部隊),皇家陸軍王牌部隊之一。

除此之外,還有英德奧意等多國部隊,也參加了此次突襲作戰。

第181章後宅風波第293章南行列車(五)第1119章總體收縮戰略第583章麻煩事兒第1020章世界熱鬧了第165章海軍之謀第597章戰爭之門第515章起點高第856章不一樣第341章第99章過大禮第56章騰飛的山谷小鎮第748章動盪的1898年第695章劉公島第660章武王第124章技術合作第487章飛蛾撲火第626章驚天反轉第668章密議第579章開戰第815章國際風雲涌動第134章管好自己的羊圈第21章危險來臨第632章二害相權取其輕第637章傷心嶺第837章出難題第1020章世界熱鬧了第263章羣毆第228章奸細第658章佈局缺失第1086章北海之戰第1126章遺憾第790章返回本土第220章還有能喘氣的沒?第443章看問題角度不同第108章蘇伊士運河第478章最後警告第1100章18年初第543章捨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第796章拜訪第603章大殺器第二章 三仙歸洞戲法第1068章集結英倫第七章空白的市場第528章卡爾-彼得斯的怨念第716章丈夫志不大,何以佐乾坤?第274章八大工程第351章扼殺第544章利令智昏第260章刺殺第652章以其人之道,還治其身。第890章戰略選擇第416章西安鎮第164章發展會議第405章米國公主第296章太坑人了第48章世界第一座水力發電站第550章清除毒瘤第72章恐慌情緒蔓延第1106章土豪第1051章定海級航母第480章長崎一十七條第462章人口結構第791章世界主要矛盾第924章東進第749章踩盤子第291章南行列車(三)第621章你特麼在逗我?第1139章蠱惑第189章考驗第194章底線第269章羊毛價格反彈第347章沒人幫第318章夢想中的沃土第654章新政啓航第769章二倍海軍戰略第469章開支第172章盤點家底四(城市老闆的驚人底蘊)第20章開山立堂第936章受挫第140章深藍鍊金工坊第881章喬治王儲第693章非洲不消停第528章卡爾-彼得斯的怨念第350章花旗國野望第831章就藩第859章《布里斯班》條約第26章戰略舉措第332章第915章1909年一季度戰爭形勢第157章海面狂飆的巡防艦隊第614章論戰第180章掛羊頭賣狗肉第619章戰爭爆發第326章一曲唱罷第1009章體制安排第558章科技發展土壤第145章擴編成軍第761章衣食住行第623章水太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