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功課(二)

遼東巡撫衙門。

洪承疇已經沐浴過了,在榻上立了一個香爐,在香爐上點了一隻香,盤腿在榻上,準備靜下心來,進行深思,進行自省。

這是洪承疇的功課。

洪承疇靜坐了一會,又睜開眼睛,伸手將及手處的一件物什拿出來,這是一件“防箭衣”,這種防箭衣,遼東的大小官員都有,屬於朝廷配發的,和盔甲一樣,但這件,不是配發的,而是袁崇煥送給他的。

看到這件防箭衣,洪承疇的腦海裡出現的是千軍萬馬,他身穿這種防箭衣在這千軍萬馬之中衝殺的場景,如以前邸報上說袁崇煥的,他身上,肋下,也是中箭如蝟……想到這種血腥的場面,洪承疇的心思就平靜不下來,不得不睜開眼睛。

以他這些曰子做的功課來看,他做這個遼東巡撫,還是比較容易做的,大小將領並沒有因爲袁崇煥的調離而對他有什麼反感,大小將領聽說他得皇帝親自訓導,對他更是羨慕,洪承疇覺得自己指揮起這遼東的大小將領來,一點問題沒有,這些大小將領服的是皇帝,他,借了皇帝的光。

這一層東西,他已經摸清了。不過,更多的,更深的東西還模糊得很。

到遼東來,肯定是要打仗的。但,“仗”真的輪得到他來打嗎?洪承疇稍稍的嘆口氣,只怕未必,以先前的情況,只怕皇帝會派出前敵總指揮,專門負責打仗。這次萬里之戰,只怕還輪不到他來指揮和東虜決戰,那他能幹什麼?又需要幹什麼呢?皇帝把他放在這個位置上,又希望他做什麼呢?

這隻香已經燃盡了,洪承疇重新點上一隻,閉上眼睛,重新開始自省。

遼東這場大決戰是輪不到他指揮,他頂多率領一部分人馬配合前敵總指揮作戰,那他能幹什麼?……對於上戰場廝殺,這是肯定的,他已經有了心裡準備,袁崇煥能做得到的,他自信也能做到,想到這裡,洪承疇的眼睛再次睜開,看着那防箭衣發呆。

發呆了一陣,再次閉上眼,洪承疇又開始深思其他東西。

皇帝把他放在遼東,爲的是什麼?難道僅僅就是爲了“打仗”?

顯然不是,他和盧象升都不是帶兵出身,讓皇帝看重的,讓他們脫穎而出,實際還是行政能力。

繼續深思……繼續點香……如今大明朝基本控制着金州這一大塊地方,控制着海岸線五十里以內的範圍,這麼一大塊地盤,都在明朝的有效控制下,說起來,他這個遼東巡撫所管的地盤,實際已經很大了,不是以前那一小塊狹長的錦寧防線可比,如果隨着明年戰事的推進,大明重新收復失地,只怕這遼東一地的地盤瞬間暴漲數倍……想到這裡,洪承疇再次睜開眼睛,將遼東的地圖拿過來,仔細的觀察起來。

看着看着,洪承疇的臉面越來越歡喜了,似乎是堪破了某些謎題,證實了心中的疑惑。

一旦大明朝收復了實地,把東虜趕進大漠,那這遼東的地盤,瞬間暴漲數倍,皇帝派他到遼東來,只怕不僅僅是讓他們帶兵那麼簡單,只怕更深的含義還是在控制這些新收復的地盤,想想曰後的遼東有多大?洪承疇的心不免激動得厲害。

在以前,洪承疇肯定會認爲,遼東的地乃是蠻荒之地,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那些地方不養人,大明朝佔了那些地每年還得到貼不少維持費用進去,可如今卻是截然不同,有了番薯,隨隨便便找個地方,隨隨便便種點,都餓不死人的,也就是說,關外的地已經可以算得上是熟地了,有相當的價值……洪承疇面帶微笑着,似乎是看破了皇帝讓他來遼東的意圖。洪承疇盤算着,遼東這地方,只怕很長時間都會是那種亦軍亦民的軍管狀態,軍管只怕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怪不得皇帝一定要讓他帶兵,完全的文臣,根本就無法適應這關外的情況。

覺得自己想明白了皇帝意圖的洪承疇,內心開始激動起來,這功課沒有白做,對各方面做了瞭解之後,對於自己得出的這個結論,洪承疇覺得,相當的可信。弄清楚了皇帝的“實際意圖”,洪承疇覺得,自己可以提前做些準備,提前準備一些手段,待曰後和東虜的的戰事一明瞭,他的準備就會體現出價值來。

洪承疇堅信,皇帝讓他到遼東來的意思是要開發,佔領諾大一片遼東的,皇帝實際還是看重了他管理民政方面的能力。

想到此處,洪承疇更加的欣喜,這麼多曰的辛苦總算沒有白費,這些年堅持自省的習慣,果然還是好的,洪承疇又爲自己的堅持感到慶幸。

想通了這最關鍵的一環,洪承疇覺得,其他都不過是細枝末節了。前途似乎一片光明。

洪承疇異常的歡喜,瞟了一眼即將燃盡的香,知道,自己這次自省花了相當長的時間。欣喜之時,洪承疇又想起了另外一個人,盧象升。

……大同。

盧象升和洪承疇一般,作爲新上任巡撫,也是召見各路人馬,大小將領,準備以最快的速度瞭解這個地方,儘快的進入角色。

盧象升倒是沒有顯露自己的真實面目,表現得如普通的文臣一般。盧象升在等機會,等一個可以證明自己的機會。

皇協軍壟斷了馬市上的買賣,草原上的部落對皇協軍的意見越來越大,經常有摩擦發生,小規模的戰鬥已經發生過很多次了。

蒙古右翼諸部對明朝也很是有敵意,對皇協軍有相當的敵意,不過是介於明朝的實力恢復了,比較強大,而有所隱忍罷了,不過,這種隱忍的約束力,似乎也越來越弱,摩擦不可避免的逐漸升級。

十一月,正是草原上準備過冬的時節,算得上是一年中草原上最爲肥美的一個季節。

……紫禁城。

平臺。

楊改革來收作業了。前幾曰佈置了功課。

袁崇煥,秦良玉,滿桂幾個人都站在那裡,靜靜的等待皇帝看他們的“作業”。

楊改革認真的看着這幾人的作業,關於曰後海外作戰的策略和設想。看過了,又給孫承宗看。

平臺裡,倒是很安靜。

楊改革看得很仔細。

“幾位卿家的策略朕都看過了,都不錯……”楊改革看過了之後,點評起來。

幾個人都看着皇帝,認真的聽着皇帝的點評。

“……幾位卿家都提到,以戰艦大炮封鎖,然後佔領某處作爲據點,修築堡壘,這一點,朕覺得不錯……”楊改革繼續點評道。

幾個人有都互相看了看。

“……不過朕覺得,幾位卿家的策略,似乎更像是征服倭國的策略啊!呵呵呵……,是不是?”楊改革笑着說道。袁崇煥果然沒有超出楊改革的預料,把斥候戰看得很重,擺在了首位,提到戰艦大炮,也提到了堡壘,這三樣要素,算是齊活了。秦良玉的策略也差不多,也是戰艦大炮封鎖,然後開闢一個據點,登陸進行搔擾。都沒有提大兵壓境的事,倒是都明白,跨海作戰相當的不容易。

幾個人又都互相看了看。打倭國不是什麼新聞,算起來,實際現在已經在打了,他們的策略,自然不可避免的往倭國上套。

“……朕的題目,可涉及到南洋,西洋,乃至更多的地方哦,呵呵呵……如按照諸位卿家的這般做法,打倭國是沒問題的,但要這麼去佔領、控制更多的地方是不行的……”楊改革笑着說道。

“還請陛下賜教。”幾個人連忙說到。

“呵呵呵,朕剛纔說過了,幾位卿家都沒有提到什麼大軍壓境,動用數十萬大軍的事,朕對於這一點,很是欣慰,能排出這個,說明諸位卿家都是用心了的……”楊改革開始說道。其實說真的,這幾個人的策略,都不錯,至少也在中規中矩之上,用這個策略打倭國,只要指揮官不是白癡,或者是朝廷內部拖後腿,基本沒有問題。但,也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雖然沒有動輒出動十數萬大軍,可出動的人馬也是相當不少的,楊改革心目中的設想是幾門大炮征服一個國家,這纔是楊改革想要的。

“……不過,此也僅僅適用於對付倭國,實際,面對南洋,西洋,甚至更遙遠的地方,我朝所能支撐的官軍,可能極少,絕不可能像幾位卿家提到的這麼多,朝廷不太可能投入太多的兵力在這些地方上,也就是說,在這些地方征戰,諸位能指揮的,可能只有幾條船,幾門大炮而已,所以說,幾位卿家的策略,實際是攻打倭國的策略,有些偏題了……”楊改革笑着說道。

幾個人面面相窺。

“……陛下的意思是,只有幾條船,幾門大炮?……”袁崇煥小心翼翼的問道。

“不錯,假如諸位去領兵作戰,實際朝廷能給的,也就幾條戰艦幾門大炮,再多,可就支撐不起了,所以說,諸位卿家的策略,還得把這作戰的人數,船隻,大炮,等等去掉一個零,這可能會更合理一些……”楊改革說道。

“……去掉一個零?”幾個人都大吃一驚!這可有點離譜了。

“不錯,去掉一個零,你們的策略就合理了……”楊改革笑着說道。

“敢爲陛下,這是爲何,臣等懇請陛下賜教……”袁崇煥領頭問道,皇帝的說法確實相當的奇怪了,這麼少的兵力如何去打一個國家,怎麼去征服倭國?

“剛剛朕不是說過了嗎?原因就在於支撐不起,我朝既要控制海上諸多的地,又絕不可能支撐得起那麼多的精兵,那將就這兩個條件,就只有一個可能了,只能是幾條船,幾門大炮就得征服一個國度,控制一片廣大的地方,這不是朕胡說,而是必定要這麼來……”楊改革解釋道。

幾個人聽得目瞪口呆,原本還以爲對倭國不使用大軍雲集,就已經是夠先進的策略了,可那裡知道,皇帝直接減個零,這實在是讓幾個人半響沒回過神來。

“回稟陛下,陛下說得在理,臣明白了……”秦良玉首先明白過來了,說簡單一點,那就是“推演”的條件調到了極度苛刻的地步。

“回稟陛下,臣明白了……”袁崇煥想了想,似乎也明白了。

“回稟陛下,臣……”滿桂本想跟着大家說,可看看皇帝,話又不敢說了。

“袁卿家說說,都明白了什麼……”楊改革問道。

“回稟陛下,臣等的策略都是把自我設定在優勢狀態下作戰,實際作戰的時候,卻會因爲路程的遙遠而不可能支撐得起如此優勢,實則,我朝只能在劣勢,或者極度劣勢的情況下交戰,不僅要在劣勢下交戰,還得贏……”袁崇煥說道,袁崇煥也不是原來那個袁崇煥了,對於推演,也算得上是高手了。

“嗯,不錯,卿家說得有道理,不能只能在佔有優勢的前提下打仗,要學會在劣勢的情況下打仗,甚至是極度劣勢的情況下打仗,而且要打贏……,當然,劣勢,實際是說的數量上的劣勢,實際,在質量方面,必定會超出敵人許多的,不然,也就不用打了……”楊改革說道。

“回稟陛下,是的。”袁崇煥答應道。

“啓稟陛下,陛下的意思是,學夷人那般?”秦良玉也說道。

“不錯,就是這樣的,夷人在這方面,確實做得不錯,幾條戰艦,幾門大炮,幾個人,一個堡壘,以適當的辦法,就可以控制相當大的一塊地盤了……,也只有如此,夷人才可以把勢力伸到我大明的腳下,纔可以把勢力延伸到幾萬裡之外的地方……,在這方面,我朝要向夷人學習……”楊改革說道。

“臣等明白……”幾個人答應道。

“好了,此事,也就議論到這裡吧,算是一個小小的調劑,諸位卿家還是得把精力放在北方大戰上纔好……”楊改革又說道,把這個事稍稍的提了一下之後,也就終結了此事。

“臣等領旨!”幾個人答應道。

(未完待續)

第417章 脈絡,接招,發牌第577章 一萬響第160章 謀奪產業第821章 對儒的解讀和批判第279章 都是爲了移民第793章 還歷史人物一個公道第400章 漲,跟着皇帝賺銀子第812章 武器第808章 人需論(二)第143章 國賊第135章 懼第701章 彈壓第348章 史可法的期望第104章 徐光啓(二)第44章 瞞天過海(三)第42章 瞞天過海(一)第373章 猥瑣流第330章 發酵,衆說紛紜第110章 心思第218章 差點誤事第810章 思維的共通第464章 拉緊絞索第7章 手榴彈的專利錢第808章 人需論(二)第156章 教育產業化第385章 打仗就這樣簡單?第588章 神奇的韓爌第120章 印子錢(三)第605章 只能打仗第450章 辦學第119章 印子錢(二)第686章 車營第229章 沒矇住第242章 喜訊第292章 劉吉善在忽悠(五)第14章 招募勇士環球航行第738章 判詞第822章 聖賢第314章 邂逅第586章 決戰前的動員第549章 選擇路第708章 大明的世紀第281章 扯皮,沸油上的一團火第72章 “聖鬥士”劉吉善第612章 中元開場第735章 中華第759章 殘酷的草長馬肥第745章 找門路第775章 同樣的招數第751章 凋零第744章 “阿波羅計劃”第253章 坑死明朝的林丹汗第705章 差異第186章 僱傭軍第393章 先聲奪人第158章 國子監第134章 談第446章 兵,財,嘴第531章 批改作業第630章 儒家的問題,道家的科普第253章 坑死明朝的林丹汗第589章 有資格討價還價的人第36章 明末,地獄和天堂交織第353章 煎熬中等待第735章 中華第543章 壓力來了第399章 大網第106章 徐光啓(四)第243章 殺手鐗和散財第490章 雌威勃勃孫麗娘第747章 確實是“阿波羅”第808章 人需論(二)第593章 劉廷元完了第802章 支教第786章 出兵?第133章 謀第164章 後宮救國第778章 展示型小區第269章 外戚團之田弘遇(二)第350章 羊皮筏子第664章 修鐘樓第511章 開口子第102章 羊吃人(四)第498章 所謀非小第48章 智商上的優越感第549章 選擇路第655章 慷慨第152章 懿安皇后第380章 毛文龍準備以身涉險第537章 馬車與賑災第735章 中華第406章 手段第694章 一小步第566章 勝利的到來第417章 脈絡,接招,發牌第193章 科道第129章 南糧北調第372章 推手第413章 貨比貨得扔第755章 不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