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4章 晉安風評被民間小人書攪黃

bookmark

接下里的十天半月五臟道觀很平靜。

可是對於武州府,對於全康定國上下,卻是不平靜的半個月。

並且隨着時間發酵,這場波及全國的轟動還在不斷升溫,隨着漕運、商隊、鏢局,迅速蔓延向全境。

概因斬避水金睛獸,斬四海龍王,斬雨仙帶來的心靈震撼,信仰衝擊太大了。

也只有在民間造成巨大轟動,才能在如此短暫時間裡,勢如烽火連天的快速擴散康定國全境,除了一些個十萬大山深處,無人不知五臟道觀出了一位神勇觀主,能斬四海龍王,能斬雨仙。

於是,人們開始四處打聽有關五臟道觀,有關武道人仙晉安的一切,渴望知道所有內幕。

晉安在武州府、在江州府的事蹟,如風火襲天,快速傳播,越傳越誇張,比如晉安高八尺寬八尺,虎軀一震,就能震死一頭吊睛白額虎,救下進山砍柴的老人、再比如晉安不是斬一個雨仙,一共斬七個雨仙,這七個雨仙其實是七姐妹,姐姐給妹妹報仇姐姐給妹妹報仇的前赴後繼都死在晉安手裡,越傳越離譜…

恰逢此時,江州府被掃黃打死的書商、印刷書坊又死灰復燃,並且有雨後春筍,越長越多的架勢,《晉安道長力戰無頭雨仙七姐妹》、《晉安道長爲江州張記茶行大夫人驅魔錄(親歷者的自述)》、《晉安道長騎孔雀讀春秋》……

五臟道觀的影響還在外界持續發酵,而一直處在風波中心的五臟道觀和晉安,始終沒有對外發聲,異常平靜。

就在人們對五臟道觀的過於平靜,猜測不斷,衆說紛紜之時,五臟道觀突然對外宣佈要開門收弟子,和江州府分觀一樣,這次同樣只招收孤兒與乞丐。

這一日是五臟道觀的盛況,因爲府尹大人、都尉將軍、鎮國寺住持、代表皇室的宮裡老太監、代表天師府的羅天…武州府所有有頭有臉的大人物都來到五臟道觀祝賀,五臟道觀又一次名揚天下。

晉羅之交再度被人熱議起來。

此時已是「天下誰人不識‘晉羅之交如刎頸情深,」。

轉眼,晉安回到武州府已有一月。

這一月裡,五臟道觀已步正規,在晉安不計成本的丹藥築基,洗經伐髓,打造根基下,新收的五十四名弟子,都迅速練出氣感,在丹田孕育出第一縷道炁,成爲和老道士一樣的練氣士。

老道士:「……」

就在老道士對着觀裡新多出的五十四名練氣士喜愁參半,爲五臟道觀喜悅爲自己和一羣六七歲孩童都是練氣士發愁,一天到晚都在長吁短嘆時,勸晉安入京的第三個說客來了。

這次來的不是玉京金闕。

不是天師府。

也不是同在京城的李胖子。

晉安猜想過許多人,唯獨沒有猜想到這人身份,來者身份出乎晉安、老道士意料之外—

刑察司京城指揮使,從四品官銜。

也就是李胖子的頂頭上司。

刑察司指揮使出面當說客,這是晉安和老道士都萬萬沒想到的,這位指揮使放下全國各地如飛雪報京的大小案卷,舟車勞頓,千里迢迢的抵達武州府,只爲晉安一個人而來。

五臟道觀後院。

這次並非是黃子年夫婦沏茶,而是老道士沏茶。五臟道觀如今弟子興旺,五十幾號弟子不可無人管束,黃子年夫婦去督促弟子修行以及維持道觀持續。

刑察司指揮使姓張,名成立。

「張大人尊爲刑察司京城指揮使,放下全國卷宗,來到我五臟道觀,不會真的是順路路過,順帶替李胖子說幾句感謝的話,感謝五臟道觀爲南北錢案提供過幾條線索這麼簡單吧?」晉安待老道士沏好茶,開門見山說道。

「神武……」

張指揮使還沒說完,就被晉安擡手擋回去:「還是覺得晉安道長聽着順耳些。」

張指揮使張了張口,他清楚,晉安這是已經知道他的來意,在提前擋住他的話。

哎。

張指揮使嘆氣一聲,這位在刑察司鐵面無私的指揮使,在晉安面前流露出在下屬面前從未有過的愁容和憂色:「晉安道長是聰明人,應該已從裡李百戶那得知刑察司、大理寺、御史臺三者間的緊張關係來吧……」

「刑察司與大理寺、御史府,並稱三大法司,三權分立司法審判,維持康定國律法公正。只是大理寺、御史臺勢大,根深蒂固已久,經常打壓勢微的刑察司,有功勞他們搶,有黑鍋總讓我們刑察司背,我這個指揮使怎麼說也是朝廷從四品官銜吧,可是連六部郎中、侍御使這種虛職的人也敢直視本官說話,晉安道長你可知我這正從四品指揮使當得有多窩囊?」

「就說這次的南北錢案,這是一個燙手山芋,一個失職或督辦不力,就是天顏震怒,掉腦袋的事,沒人敢接這個案子,最後只能由我們刑察司接管。雖然李百戶不負衆望,讓案子水落石出並搗毀鑄幣賊窩,可是這事牽扯到十三皇子謀權造反,刑察司無權審判皇室宗親,最後被御史臺掃尾搶走功勞,大理寺再從中分走一杯羹,明明是我刑察司破的案子,罪證、犯人、證人證物全都是我刑察司冒着生命危險找到,可憑什麼我刑察司打下的功勞,次次都被御史臺、大理寺半路摘桃子?就因爲我刑察司背後沒有皇親國戚當權貴靠山,就因爲我刑察司背後沒有天師府的高手如雲當靠山,所以就活該他孃的低人三等嗎!」

「晉安道長你說這是什麼道理!」

晉安沒有說話,一直平靜傾聽,晉安不說話老道士也沒有說話,因爲在五臟道觀裡是以晉安爲主。

張指揮使見晉安沒有接話,他臉上並沒有出現尷尬表情,繼續唉聲嘆氣說道:「這次本官前來武州府,的確是得到聖上口諭專程前來,聖上感念晉安道長‘聖德昭彰玄功莫測,,但奈何江山社稷繁重,走不出皇宮於是命本官效仿先人典故,三顧茅廬,再次隆重請晉安道長入京。聖上想請晉安道長入京,而本官年事已高,也有想在告老還鄉之際,給刑察司找個後路,找個靠山的想法,不想看到刑察司就此凋敝下去,直至無人問津,成爲名存實亡的三大法司之一,讓那些與本官謀事了一輩子的下屬、同僚們像受氣皮球一樣被人踢來踢去,只能給人背黑鍋,指不定哪天就禍從天降,死得不明不白……」

張指揮使說到動情處,眼眶泛紅,聲音哽咽。

張指揮使起身朝晉安躬身行大禮,低頭哽咽道:「還望晉安道長看在李百戶的情面上,看在刑察司弟兄家中都有妻兒父母等着養老送終,不希望他們稀裡糊塗當了別人替死鬼的份上,晉安道長能入京幫幫我刑察司弟兄們!晉安道長什麼都不用做,只要叫那大理寺、御史臺不要再拿刑察司弟兄背黑鍋,死得不明不白,只要叫那大理寺、御史臺不要再搶奪刑察司弟兄們拿命換來的功勞簿就足夠了,刑察司只差一個武道人仙靠山,刑察司只差一個能在三大法司裡的平起平坐的公平!」看着眼前這位兩鬢雪白,快到古稀之年的張指揮使,朝自己行如此大禮,晉安這次並沒有第一時間去扶對方,而是幽冷問一句:「張大人這次來武州府,李胖子事前知道嗎?」

張指揮使依舊保持躬身行大禮姿勢,答:「他並不知情。」

叩。

叩。

叩。

指關節輕釦木質座椅護手,發出沉悶聲響,氣氛壓抑好似要凝固住了一樣,終於,晉安開口說話了:「好,我原意相信張大人的話我可以陪張大人入京。我有一個要求,給我十天安排這裡的所有事

。」

聽到晉安肯答應跟自己入京,張指揮使一開始還有些沒反應過來,隨後欣喜若狂:「請受我深深一禮,再次感謝晉安道長幫刑察司的弟兄們。」

接下來,張指揮使又逗留一會,詳細分析京城裡的樹根交錯,權勢爭奪複雜,這才走出五臟道觀,然後坐上馬車直奔府衙稟報喜訊。

五臟道觀後院。

老道士送走張指揮使後,長吁短嘆的走回來:「小兄弟,你怎麼又突然答應入京了?你忘了老道士之前的提醒,京城對小兄弟你這麼步步緊逼,這事絕對簡單不了!」

晉安遙望五臟道觀三清殿方向,看着天上香火鼎盛,聽着人聲響徹,彷彿能看穿院牆、神殿磚牆,直接看到道觀裡的香火客人山人海,擠得水泄不通。

「老道士你有聽過質子的故事嗎?」晉安輕聲說道。

然後擡頭望着碧藍如洗的天穹,自顧自說道:「上一代武道人仙的影響還在,哪怕再過一百年也不會有人忘記…正是因爲此,所以有不少人心生芥蒂,想讓我把五臟道觀搬到京城,充當被綁在京城裡的質子,就能時刻監視我的動向,拿五臟道觀威脅我。」

「第三次搬來刑察司當說客,如同請李胖子當說客邀請我入京,如果我不入京,李胖子就是我軟肋,他們能拿李胖子威脅我,就能拿江州府、武州府新納弟子威脅我。」

「雖然五臟道觀已經步上正規,開始井然有序的向上發展,但是根基還太淺,需要更多的發展成長時間。如今的我們已經和去年不一樣,去年的我們沒有擔子,想走就走,沒人能留住我們,可是現在的我們,已經有了捨棄不下的珍貴東西,不再是想走就能走。」

「小兄弟……」老道士張口欲言。

晉安收回目光發出哈哈大笑,他臉上神色輕鬆,沒有任何的擔憂,反而安慰起老道士:「老道士你不用太悲觀,你忘了,我既是武道人仙可也是神道第三境界,這就是我的底牌。我們現在最缺的就是時間,只要再給我一年時間,指不定誰纔是大魚吃小魚。」

「這次三召我入京,給我最大欣慰的是,玉京金闕和鎮國寺沒有參與進來。我與玉京金闕的赤元真人、玄雷真人,鎮國寺的須行大師、淨禪大師、覺海大師、慧真大師等人交好,就算有危險也不會有生命危險。」

「還有小師孃。」從早到晚都在給傻羊梳毛,沒發表過一句意見的削劍,突然冷不丁加一句。

晉安被嗆了一口口水。

老道士鄭重點頭:「五臟道觀不再分開,老道我和削劍跟小兄弟你一塊入京。」

咩。

母孔雀一直站在屋頂偷聽,如一位清高孤冷,自命不凡的仙子。

十天期限很快結束,晉安留下這些天煉製的全部丹藥,和兩枚小黃龍丹,囑託府尹大人、都尉將軍和三大世家幫他照顧五臟道觀,然後帶上老道士、削劍、山羊、母孔雀,與老太監、羅天、張指揮使同船走水路入京。

就在晉安離開武州府的當晚,一高一矮兩道身影出現在陰邑江邊,然後乘坐紙紮船,掛上引魂燈,開壇做法,肉身走陰。這一高一矮身影,正是一直在幫晉安滅火的義先生和鍾老三。

紙紮船出自義先生之手。

引魂燈則是出自鍾老三之手,引魂燈裡的綠火執念是他特地找來的客死他鄉的京城人士,幫他們在陰間裡引路。

既是引路,也是送孤魂野鬼送回家鄉,一舉兩得,功德一樁。

「晉安道長進京這事,我們得馬上去京城通知夫人。」鍾老三最先跳上紙紮船,然後急忙忙催義先生也趕緊上船。隨着船頭燃着綠火的紙紮船逐漸深入陰邑江上飄散開的濃霧,義先生和鍾老三最後回頭看一眼巍峨古老沉厚,如巨人

黑影的府城。

鍾老三目光復雜的看着夜幕下巨大城池:「晉安道長,不是我鍾老三不肯留下繼續幫你,實在是你名聲大噪後,江州府小話本印刷氾濫成災,大量涌入武州府,這邊已經堵不住了!我們去京城幫你繼續堵,夫人少發現一天是一天!」

「晉安道長去一趟江南,結果捅出彌天大簍子,真不知道夫人得知這事後會是怎樣一個修羅場,是先從晉安道長開始,還是先從我們開始……」

負責划槳掌舵的義先生看來:「開始什麼?」

鍾老三悶悶不樂:「點天燈啊。」

第549章 渡人亦是渡己,百家衣顯威第1425章 三十六惡?道:食糞? 伺便?第1425章 三十六惡?道:食糞? 伺便?第869章第1607章 兇殘,牛魔王日啖兩人第1488章 又一尊古國戰神敗下第1281章 越掙扎越興奮的黑棺之主第918章 民心所向,萬民請願第1174章 晉安風評再次被小黃書所害第1423章 牧羊人晉安,以後子嗣多如羊羣第887章 怎麼又是女屍!這次來了個更要第898章 五十九卦:渙卦!削劍與水神娘第361章 老道士亂點鴛鴦譜第555章 鬥烏鴉道人,黑雨國國主第1217章 陰間大魔降臨人間!九頭巨魔殺來!第1146章 西天靈山覆滅!陰間事了!第955章 追趕颱風,深入東海第176章 府尹之女第1694章 晉安:老道,你壓我頭髮了第1453章 五雷斬邪符與聽雷鍾第1456章 神助:委蛇神祇入住委蛇神廟第213章 血腥與蛇蟒、鎮墓獸第1684章 山神面目,九頭大聖第1620章 天蓬真君 翊聖真君 真武大帝傳承齊出第732章 魚目混珠第1150章 登門拜訪玉京金闕與再見林叔第263章 韭菜,又名壯陽草,主治預防感冒第133章 陰邑江江水斷流(6k大章,求訂閱求月票)(修)第985章 二探東海無底之谷第1453章 五雷斬邪符與聽雷鍾第742章 花瓶姑娘第1516章 一百六十萬陰德級法寶!圍攻第四境彙報下開新書第一天的成績!哇,奧利給!第39章 拘魂(感謝盟主@“嘴角殘留着苦笑”)第538章 晉安道長和紅衣姑娘對我有再造之恩,如同再生父母第1444章 遇襲,執念成魔第506章 實力提升的紅衣傘女紙紮人第336章 徐安平又雙被震驚到了!第1625章 不是神仙卻勝過神仙的五臟道觀第1348章 這姑遲國不死鳥該不會是看上第655章 驚喜的黑石氏一族:是雪山神牛來救我們了!第1470章 國師遺體,人滿爲患的“空城”第284章第444章 養浩然正氣,立君子威風,才能久立於天地之間第495章 紅衣傘女紙紮人!大豐收!第942章 小拖油瓶第986章 海底人面祭祀廟宇第119章 聚寶盆來歷(感謝盟主@“來自喵星的汪星人”)(修)第506章 實力提升的紅衣傘女紙紮人第438章 笑屍莊第1681章 山神法旨,陰間請神第1698章 另一面的倚雲公子第617章 晉安想要殺人!但更想要救人!第116章 張縣令宴請(感謝盟主@“書荒呵呵不存在的”)(修)第1273章 快刀術對決快刀術第1630章 試探與遵逸王的認可第1596章 新的鉅變,新的危機第530章 我爲你織一件百家衣,又爲你招安一個新扈從打手,只願,你平安第1523章 千眼道君神像與第四境界眼珠子第1178章 山魈:家父晉安,家母倚雲公子第1498章 晉羅之交:羅天長老獻身晉安第143章 讓我教教你什麼才叫真正江湖兇險(5k大章,求訂閱求月票)(修)第89章 溺水道,羅叉婆第19章 鳩佔鵲巢第1042章 林叔你說得對!第1245章 晉安道長你這是給不老山送子第1230章 五臟道觀吉祥物與吉祥物的首第557章 民間搭大臺,唱大戲,驅邪避兇第621章 爭奪不死樹第222章 水神娘娘下陰邑江第1303章 元神鬥法,三頭六臂託天魔神第1216章 入夜下的亂葬崗鬼蛾山第1570章 首殺一百萬陰德!第902章 再次天地異象!晉安突破武道人第1289章 活該你這麼年輕就是武道人仙第25章 臉第711章 鳳凰鎮第1428章 陽間有僞第四境界,五臟道觀有僞陰第1086章 九頭蟲九頭屍龍姥第1597章 山神天地骨,結盟聯手第658章 發生變故的仁增寺第377章 紅蓋頭!最兇狠裡面的最兇狠!第466章 海市蜃樓第1574章 勾心鬥角,暗流涌動第1537章 地下暗道與前朝遺址第961章 征戰四海,開太平盛世第1613章 與山神的首次鬥法第1687章 接連復甦的陰間神魔第1177章 地宮萬人獻祭坑第298章 香火之道第1027章 南北平原界山第661章 死亡谷第1737章 平天大聖牛魔王再現陰間第673章 能打敗神牛的只能是神牛第946章 大道感應!陰德三十萬!第1662章 中邪與混亂第90章 因果第805章 釋迦孔雀神鳥、金翅大鵬鳥齊現!第975章 巨龜討酒與人面水蜈蚣第61章 凶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