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爲得見天日,可以直通地面,再加上神道修爲恢復,收屍進度一下快出許多。
其中千眼道君神像也出了不少力。
自打被晉安擄回五臟道觀,跟孔雀佛母一起戒葷吃齋後,千眼道君神像在改邪歸正,棄暗投明的道路上,是越走越遠了。
最後由晉安找了地勢開闊的處風水寶地,將這些人一塊合葬,唸誦一段《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並用第十一變超度術超度世間苦難亡魂,這件事總算告一段落。
就在他超度亡魂的那一刻,出人意料的一幕發生了。
大道感應!
陰德一百!
陰德一百!
陰德一百!
……
……
短短片刻,就有百萬陰德,晉安怔神了下。
這幕其他人並不知道,只有他一個人能看到,隨後,他對合葬墳頷首微笑:“善。”
親手參與合葬的張柱子,跪在合葬墳前放聲痛哭,這一哭,既有生離死別的悲慟,也有執念如願的放下,也有世間只剩一個人的孤獨迷茫無處話淒涼。
晉安和千眼道君神像嘆息看着,都沒有去催張柱子。
張柱子痛哭好一會才慢慢平復情緒。
措不及防,跪在墳前的張柱子,突然轉身朝千眼道君神像跪地磕頭:“多謝道君仙人出手相助,我張柱子是鄉下俗人,不知道該怎麼報答道君仙人您!”
咚,咚,咚,張柱子連磕三個響頭,額頭實打實重重磕地,磕得額頭青紅。
張柱子的這一跪,把千眼道君神像嚇得原地蹦起。
“救命啊!”
“你別跪本道君啊!”
此邪神大驚失色,發出最慘絕人寰的慘叫聲。
其千躲萬躲,萬萬沒想到,還是沒能躲過張柱子的一跪。
然而,千眼道君神像在接下來眨眨眼,發現想象中的難承因果之重、折壽的事,並沒有發生,瞬間從驚嚇轉變爲驚喜。
千眼道君神像朝晉安一頓擠眉弄眼,眉開眼笑:“哈哈,萬幸什麼都沒發生。”
隨後開始滿臉得瑟:“以後本道君在陽間和陰間都能吹噓了,本道君受過上古真仙一跪卻能活下來,連武道人仙都承受不起的因果之重,本道君平安無事承受住了!”
看着在自己面前洋洋自得的千眼道君神像,晉安這次沒有打擊此邪神的自信心,反而是替其走上正道感到欣慰。
不過,這時的張柱子還沒“走”,表明他內心還有一段執念沒完成。
晉安清楚,在張柱子內心最放不下的,是家族裡好不容易走出來的那個秀才弟弟。
民間有句老話叫“長兄如父”。
張柱子不把找回秀才弟弟丟失的屍體,始終覺得無臉下九泉面對父母雙親。
其實,張柱子早已經找到秀才弟弟的屍體,只不過那是他死後執念不散情況下找到的。他被趕屍術起死回生,只記得生前記憶的張柱子,並不知道這些,所以他內心依然念念不忘着想找回弟弟屍體。
所以,晉安還剩下最後一件事去完成,纔算是徹底了卻這事。
要想找到張柱子弟弟屍首並不難。
他已經找到張柱子弟弟無頭之屍,到時候只需要用羅庚玉盤尋屍或“探囊取物”隔空攝物,就能找回丟失的頭顱,拼湊齊全屍,就可以幫張柱子完成所有執念。
見千眼道君神像虛託空氣,扶張柱子站起,晉安適時開口道:“柱子叔,你心中是否還有一件執念未完成,你最放不下的其實是伱弟弟。”
一提到他那一身讀書人傲骨,寧肯倔強上吊自縊也不願屈服妖人的秀才弟弟,張柱子忍不住再次潸然落淚。
晉安寬慰道:“柱子叔你就不想找回弟弟屍首嗎,把他跟鄉親們葬一起,不再當一個孤魂野鬼,一起安心上路。”
經過驅瘟樹的事,張柱子深知晉安是有真本事的活神仙,目光重燃希冀,激動追問晉安是否有辦法?然後懇求晉安幫他找回弟弟,等他死後下了黃泉好跟父母雙親有個交代,不至於死後無顏面對父母雙親。
晉安微笑:“在離開前,讓柱子叔你再見識一門道法,我正一道不止擅長斬妖驅邪,就連道術也是包羅萬象。”
晉安找張柱子借來一根頭髮絲,人們常說頭髮就是煩惱絲,張柱子的煩惱就是弟弟屍骨至今還曝屍荒野。
晉安從地上捧起土,捏了個小泥人,並在小泥人手腕處繫上張柱子頭髮絲:“吹一口氣,能不能找回弟弟,就靠你這口氣了。”
聽到找弟弟有希望,張柱子神色激動,對着晉安手中的下泥人連吹幾口氣。
見狀,晉安哈哈一笑,說:“有一口氣足矣。”
然後他對將小泥人種在土裡,連喊三聲長長長,原地長出一棵參天大樹,結出泥胎人蔘果。
隨着瓜熟蒂落,其中一隻泥胎人蔘果墜地,泥胎摔裂,掉出一具無頭屍體。
正是他第一次碰到張柱子時,他親手埋下的張柱子弟弟屍體。
與此同時,參天大樹消解,重新變回一捧普通的土。
看到無頭屍身上的熟悉衣物,張柱子眼眶瞬間轉紅,抱着屍體大哭,並未因爲死人而膽小退怯。
“晉安道長我弟弟的頭去哪裡了,我弟弟是自縊死的,爲什麼他的頭會不見了!是誰砍掉我弟弟的頭!”張柱子無助求助晉安,求晉安幫他弟弟找回丟失的腦袋。
晉安:“應該是打造驅瘟樹的那些人,在你弟弟死後砍走腦袋,讓你弟弟成爲無頭遊魂,入不了地府輪迴。你看好了,看我還你一個完整弟弟。”
晉安二次施展“探囊取物”道術,這次施法媒介是無頭屍體。
“長!長!長!”
無頭屍體抽芽生長,幾個轉眼就長成茁壯大樹,樹幹、樹枝、樹葉都有聖人文章名著流轉。
最終,這些文章結滿一樹文章果子。
讀書人的元神是文曲星下凡,元神仙居於紫府,兩眉中間入內,一寸爲明堂,二寸爲洞房,三寸爲紫府。因爲晉安要找的是秀才腦袋,所以樹上結的是文章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