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既然爾等皆是污穢,當盡誅之!(修)

bookmark

當荒村重現。

看着人皮旗鼓時,沈氏悲慟哭喊,傷心欲絕。

老道士他們也是嘆氣一聲,世上最大的悲痛莫過於白髮人送黑髮人,哎。

雖然大家早已經有了心理準備。

可是當真的面對這滿村無頭屍體,老道士、李護衛幾人臉上肌肉還是一緊。

娘啊。

這麼多無頭死人。

太可怕了。

而這麼多無頭死人聚集在一塊,足足有上百人,光是此地的陰煞之氣聚集,就攪得此地上空陰雲密佈,如黑雲壓頂城欲摧。

那都是此地的陰氣。

煞氣。

屍氣。

怨恨之氣。

濃重得遮天蔽月。

那些無頭死人的屍體表面,都是皮膚鐵青色,人死而不腐,堅若鐵石,那是因爲這些屍體都已經成煞。

從棺材板裡詐了屍。

下一刻,無頭死人圍攻向晉安他們。

老道士的老菊臉一緊:“小兄弟,你不是說這滿村無頭死人,都是受到那對姐弟倆影響嗎,我們現在替沈秋和沈少林姐弟倆伸冤,他們怎麼還繼續要殺我們?”

“這是不是哪裡出錯了?”

還不等晉安回答老道士的話,近在咫尺的無頭族長,帶着同樣無頭的宋放平夫婦倆和其他村民,共十來個無頭死屍,身上陰風陣陣的撲殺而來。

“來吧!我早就忍你們很久了!”

“既然爾等皆是污穢,當盡誅之!”

晉安不等猛鬼出籠撲近,他率先爆發了。

《八極形意拳》之第五式!象魔腿!

晉安身影拔高,咚!

腳下土石炸裂,腳掌一踏,一圈氣浪朝四周爆開,人一步直接衝出丈遠,近在咫尺的桃源村族長,彷彿被一頭橫衝直撞的蠻象正面衝撞上,砰!

第三式之熊靠背!

連屍煞的銅皮鐵骨身子,都抵擋不住晉安正面一撞,在晉安的橫練功夫面前如同以卵擊石,不堪一擊。

咔嚓!

屍煞無頭族長的銅皮鐵骨上半身胸膛,當場被晉安重裝得整個塌陷下去。

可無頭族長的身體纔剛被撞飛出去,瞬間,又立馬被一隻手掌死死抓住小腿,然後被一股更大力量猛的往身後一帶。

呼!

迅疾狂風從身邊呼嘯而過,無頭族長在晉安手裡被粗暴掄成大錘,砰,一聲巨響,有若地動山搖的巨大動靜,晉安把企圖從後背撲殺向他的宋放平夫婦幾個無頭死屍,當場砸得骨斷筋折倒飛出去一大片。

可想而知晉安一掄錘般一砸的力道有多麼霸道了。

無頭族長的屍煞軀體,承受不了如此兇悍的掄錘一砸,身體四分五裂炸開,晉安手裡只剩下無頭族長的一條腿還抓着。

啪。

身上氣息勇猛兇悍的晉安,眸光冰冷的丟掉手裡一條人腿。

這些桃源村村民們,早已經是死人,不是活人,即便被砸得骨斷筋折,沒有痛覺的他們,依舊動作不受半分影響的繼續兇猛撲殺而來。

《八極形意拳》第二式之虎崩拳!

砰!

拳上寸勁透背而過,晉安一身橫練武功,一臂之力早已經可以打出四千斤巨力,寸勁的霸道無匹爆發力,竟直接在宋放平的無頭屍體胸膛上炸出一個大窟窿。

與此同時,體內的火毒內氣,順着拳頭灌入無頭屍體體內,火毒內氣熾熱,陽剛,能克陰煞邪氣,就像一鍋沸油倒入一盆冷水中,水火不相容。

轟隆!

宋放平的屍體當場爆炸成漫天落下的血肉雨,噼噼啪啪,天上下起血雨與碎肉末,惡臭無比。

哧,哧,哧。

這些血雨打在晉安體表外的黑衫氣罩上,猶如冷水碰到高溫沸油,又馬上蒸蘊成霧氣。

晉安出手太兇猛了,如一頭蠻象兇獸衝撞入屍羣裡,一陣橫衝直撞,幾乎瞬間就鎮壓了身邊的十來個無頭死人。

沒有一個能從他手中捱得住一招。

甚至就連玉遊子也沒有出手相助機會。

玉遊子看着自己這位新掌教一點都不像是文質彬彬道士,倒更像是江湖草莽的戰鬥風格,人呆若木雞。

他究竟給五臟道教找了位怎樣的新掌教?

吼!

吼!

吼!

猛鬼出籠。

原本手牽手圍着男女人皮旗鼓跳舞的無頭羣屍,這一刻,陰風陣陣的撲殺而來,足足有七八十人之多。

晉安如虎入羊羣。

橫衝直撞,橫掃羣屍,一地殘肢斷臂。

可他很快注意到,這些無頭屍體怎麼殺都殺不死,就像當初第一次碰到宋放平時的場景一樣。

一次次殺死。

又能一次次復活。

每次都能從村子一座座石頭房子裡衝出。

面對怎麼都殺不死的屍潮,時間拖延久了,人遲早要力竭累死在這些屍潮裡。

不過還好有玉遊子事先封印了人皮旗鼓的一部分能力,要不然還真無法想象會降臨怎樣大恐怖的屍潮。

而這個時候的老道士,也沒有閒着。

老道士眼見那些無頭死屍怎麼都殺不死,他急忙從隨身的太極八卦褡褳裡掏出兩樣東西。

分別是一卷墨斗線。

和一小壺雄黃粉。

那墨斗線經過巧妙機關設計,一直被泡在混合了午時雄雞血與純陽硃砂裡。

接下來,老道士讓李護衛趕緊搭把手。

就見老道士手腳沉穩,熟練的用墨斗線,在地上快速彈出一個四四方方形狀。

然後又用手裡散發着刺鼻氣味的雄黃粉,圍着墨斗線彈出的四方陣之外,手法快速的撒出一圈圓形。

這叫天圓地方。

藉助天地山川風水之勢,有方有圓,有陰有陽,進可取,退可守。

而老道士拿出來的雄黃粉,也不是普通的雄黃粉。

這是從小暑開始就暴曬太陽,從小暑一直暴曬到大暑,吸足天地至陽火氣,所以最能辟邪,驅趕毒蟲。

做完這些後,老道士還感覺有些不放心,於是把手裡的辟邪雄黃粉與赤陽硃砂血混合,然後讓李護衛和沈氏脫下外袍。

他開始在李護衛和沈氏的外袍上,用混合了雄黃與硃砂的純陽辟邪墨汁,各畫下一道符籙,再讓李護衛和沈氏重新穿回去。

這是鎮邪符。

不管有沒有用,先以防萬一再說。

“沈施主,你還記得當初來村裡的那夥古董商人,除了害死你的一雙兒女外,他們還有沒有在村子裡做什麼奇怪的事?或者說什麼奇怪的話,帶進來什麼奇怪東西嗎?”

“雖然舊事重提,沈施主悲痛欲絕,但事情從急,還請沈施主儘快努力回想一遍那日的場景?”

“我這小兄弟現在沒砍旗,一直在努力抵擋那些無頭死屍,那是因爲他一直在想辦法挽救你們母子三人,擔心一旦砍旗,有可能無法真正解脫沈秋沈少林。但要是沒有其它辦法,爲了避免桃源村將來繼續害人,最後就只有砍旗了。”

天圓地方陣內,老道士朝正望着人皮旗鼓方向傷心欲絕的老婦人沈氏,急急忙忙問道。

身爲普通人的李護衛,聽了老道士的話後,連忙追問老道士是否有什麼發現?

老道士面色凝重的點點頭,說道:“老道我的確有一些猜想。”

“老道我依舊堅信,沈秋沈少林姐弟倆不可能會弒母。可是,小兄弟爲他們伸冤,這滿村的無頭村民,還是朝我們出手,所以老道我就猜想,那杆人…那杆旗鼓很可能並不是關鍵。”

此時的沈氏,雖然看着兒女的悽慘死狀,傷心欲絕,但她沒再像以往那麼瘋瘋癲癲,瞳孔渙散沒焦點了。

晉安的救人又救心,讓她心頭的多年鬱積心病,發泄出來後,病症減輕了許多,就連神智也逐漸恢復。

她面對老道士的反覆詢問。

暫時壓下心頭悲傷,爲了能夠使兒女解脫出來,她開始拼命去回憶。

“我記得…袁先生他們最後一次來村裡,帶回來一,一口棺材…那天天太黑,具體沒看清……”

“棺材?”李護衛驚訝。

老道士讓李護衛禁聲,不要打斷了沈氏的回憶。

沈氏畢竟年紀大了,有些記憶已經變得模糊,她艱難回憶:“接下來,袁先生他們好像…在村裡找什麼風水寶地,好像是想下葬那口棺材,還說什麼能升棺發財……”

“剛開始村裡鬧挺大吧,一聽在村裡下葬棺材,大家都說這不吉利。”

“然後,然後袁先生提到了什麼樁…村裡的反抗聲音就不了了之了……”

棺材?

升棺發財?

樁?

最先反應過來的是玉遊子。

玉遊子面色一變:“打生樁?”

沈氏先是一愣,然後急忙說對對對,就是打生樁。

當說完後,霜發駝背的老婦人沈氏,幾次張口欲言看着正在沉思的玉遊子,眼裡帶着不敢相信的驚駭與意外。

但是一旁的老道士朝沈氏做了個微微搖頭的禁聲動作,有些話不疑當面點破。

“陳道友,我終於想明白這一切的來龍去脈了。”

“不知道幾位可有聽說見棺發財,升棺發財這些民間俗語?改頭換面的方法,從來就不是那杆旗鼓,而是被埋在旗杆下的一口棺材。那口棺材纔是一切問題的真正根本所在。沈秋沈少林姐弟倆的遇害,是被人用來打生樁,以邪壓邪,以極深怨氣壓制極深怨氣。”

沈氏聽到這,悲從心起,忍不住再次痛哭出聲。

老道士安慰沈氏後,趕緊仔細去看人皮旗鼓方向,這一看不要緊,越看越是一對眉頭緊緊皺起。

“在地底下埋着口棺材,然後在棺材上插一杆旗鼓,這旗鼓,分明就是墳頭前的招魂幡啊。那些人頭祭,可不就是墳包形狀嗎。”

“有棺材,有招魂幡,有墳包,這完全是按照墓地規格來佈局。”

老道士越說越吃驚。

“那杆旗鼓,既是招魂幡,將此地變成聚陰之地,又是打生樁,以邪壓邪,再配合整個桃源村的陰宅風水局,暗合了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衍生出無窮變化來,一環扣一環,環環相扣,這樣的風水佈局,是出自高人之手。”

“也難怪這桃源村裡會擺放那麼多棺材了,原來都是環環相扣裡的一個環。”

呃,一直老老實實旁聽的李護衛,突然想起一個詞:“棺棺相護?”

老道士:“?”

玉遊子:“?”

兩人都被李護衛的話給驚得出現短暫失神。

等短暫失神後,已經恢復過來的老道士,故意不去理李護衛,他怕李護衛又蹦個什麼虎狼之詞:“可惜這人誤入歧途,與天道人道背道而馳,當他與世不容時,陰德損太多,就是曝屍荒野的那一天。”

老道士不再去提這些邪道中人了,他轉而皺起眉頭,目露難色的說道:“既然破局的關鍵已經找到,那麼另一個問題來了,由生樁壓制着地下的棺材,如果我們貿然拔旗或是砍旗,那麼整個風水局都會被破壞。”

“現在誰也不知道棺材裡的情況是什麼樣。”

“就怕萬一放出個厲害大傢伙來,我們這些人囫圇填進去也填不滿這個大窟窿。”

聞言,玉遊子胸有成竹的頷首一笑:“非也,非也,未必沒有其它方法。”

“貧道倒是可以用‘探囊取物’術試試看。”

按照玉遊子所說,他在不毀人皮旗鼓,不挖墳掘墓,不毀原有風水局的情況下,他可以用道術“探囊取物”把埋在地下的那口神秘棺材給取出來。

這樣就能兩全其美了。

當玉遊子說到道術“探囊取物”時,老道士眼神有點古怪,就連一直沉默不語,站着一動不動的削劍,也是難得轉動了下脖子,看了眼玉遊子。

玉遊子一時間有些莫名其妙。

“怎麼?”

“貧道提議的這個‘探囊取物’道術可有什麼不妥地方嗎?”

從削劍那自然是得不到答案了,老道士則是臉色有些尷尬的趕忙說沒什麼,沒什麼,然後老道士把一直在天圓地方圈外的晉安喊來,簡要闡明瞭他們的發現與其中利害之處。

晉安想都沒想,直接點頭同意了這事,事不宜遲,馬上動手偷棺。

偷棺?

面對玉遊子望來的狐疑目光,晉安乾咳一聲:“咳,口誤,是取棺,取棺。”

要說由誰來用探囊取物道術,簡單商量幾句後,大家都一致決定由玉遊子這位鑽研多年的老前輩來。

畢竟,要萬一在取棺途中碰到個什麼意外,也好有個高手壓陣。

避免因晉安又是取棺,又是壓陣,面對突發狀況時大家手忙腳亂。

此時,又一波屍潮復活,圍聚過來,當晉安清理完這一波屍潮後,晉安和玉遊子來到人頭祭近處,馬上動手取棺。

因爲距離越近,對髒炁消耗越少,成功機率自然就越高。

第1104章 五臟道觀鎮教神禽:母孔雀!第546章 陰陽相沖,陰陽顛倒,出殯的與迎親的第1083章 陽間有氣數,鎮屍碑預言(5k大章,求訂閱求月票)第1007章 頭頂人影第776章 二郎顯聖真君!再助我一臂之力!第892章 第三變障解術:缺德之人慎用第1343章 怎麼又是道家黃庭內景地?小第649章 道法贈術!千里贈人雷澤!千里贈人一萬一千三百二十二香火願力!第344章 無路第915章 君子三不朽者:立德 立言 立行第1599章 超乎尋常的山神廟第881章 怎麼又是溺亡,已經連着仨了第1384章 異數,變數,神奇園林第1043章 太歲巨屍攻城第573章 第二次發威的惡事香,全城暴動第1824章 登上地煞七十二榜的第四人第1344章 沙漠變汪洋,天誕蚩尤旗異象第1855章 平天大聖牛魔王再降服百族之一第62章 送子符第629章 九面佛十世肉身復甦!晉安虎口奪食陰山府君印神器第三枚碎片!第265章 《太上洞玄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第1220章 不屬於千年前的未腐之屍第79章 眼睛第1635章 斷頭術加走陰術,再下陰間第835章 天師府三境仙師第1599章 超乎尋常的山神廟第450章 沙漠驚變的原由與開端第238章 叫魂第262章 重回府城,人間煙火氣息第944章 以一敵山蜘蛛王、舊物神第1085章 “林叔”真實身份暴露第698章第878章 第五屍,笑面女屍第1761章 窮苦的家,下雨的天,刨墳的男人,供奉的死人,沒婆娘的第1538章 七星棺 鎖龍井 拋屍窟 前朝遺址第第1381章 能夠逢凶化吉的人丹靈嬰第877章 勾欄瓦肆,攢勁節目第771章 晉安的道,道,道第261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754章 集齊碎片第354章 大道五十,天衍四九,遁去其一(5k大章,求訂閱求月票)第1212章 晉安在京城的排場第1726章 無頭晉安:我不姓陳第478章 豬狗不如畜牲面具第1374章 晉安道長你是不是還未娶妻成第554章 善惡在我,譭譽由人,今日蓋棺,既已定論!蓋棺定論!第771章 晉安的道,道,道第722章 老道士:壞了!今天出門沒看黃曆!第1641章 尋找格物仙鼎的另一波人第1459章 戰力無雙的武道人仙第1275章 本道君觀這孔雀佛母天生反骨第1476章 古今爭鋒:武道人仙嶄露頭角崢嶸第1862章 逆天開局的頂上之戰第232章 壁畫與聚寶盆的線索?第85章 火毒內氣第1753章 陰間大魔的人羹佈局第71章 雌兔眼迷離第747章 被吃掉的狐大仙第1209章 天崩地裂!鬼蛾山崩塌!第1262章 刷新新下限的百眼道君神像第1225章 你們去鬼蛾山到底是撿什麼人第241章 千年前第1925章第584章 崑崙山腳下的凍土草甸子,草甸子下的危險重重陷阱第17章 木刀(粉嫩新人新書期求推薦票鴨鴨鴨~)第1001章 因果神宇第1829章 滿手都是女菩薩 佛母性命的“我不第512章 因爲,我們還是個孩子啊第1415章 小陰間驚變,入墳尋找清曦真人第838章 醫者難自醫,渡人難渡己第1568章 救下玉京金闕道友第324章 神死燒紙第1510章 斷天絕地四象局之少陽局第677章 返回武州府府城,發揚光大的五臟道觀開個單章,這件事不吐不快第639章 第一變造畜術、第二變快刀術、第三變障解術第145章 淫祀暗禍(5k大章,求訂閱求月票)(修)第1159章 元神出竅,二下鬼蛾山第1393章 道家黃庭內景地的真相?第1377章 一人五屍,一人五命第1852章 九字真言古印的不一樣用途第1325章 給國師開棺驗屍第268章 ……救我……救我……救我……第1067章 十萬人面的真正用途第189章 三把陽火第342章 方術五大神藥何首烏第290章第1365章 驅瘟之地,生死之界第548章第1648章 遠比陽間熱鬧的陰間第692章 第二單生意第1516章 一百六十萬陰德級法寶!圍攻第四境第261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434章 奇伯的苦第686章 棺材鋪匾額第1253章 夜霧後的人影第1776章 以陰間大魔爲食第297章第37章 馮捕頭的突然邀約第445章 風水輪流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