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石牛好像活了?

bookmark

白骨大聖正文卷第270章石牛好像活了?“李胖子,說了這麼多……”

“你說到了都尉、府尹……”

“來自京城的玉京金闕高手、鎮國寺高手、天師府高手……”

“唯獨沒說到你自己!”

“來說說你吧,你在這場朝堂動盪中又是什麼身份?”

晉安目光平靜注視李護衛,現在李護衛哪怕自稱是啥皇子,太子,王爺替現任聖君微服私訪,調查官毒瘤,晉安都不會感覺意外了。

就算李護衛說自己就是當代聖君,唔,應該不可能……

皇帝小兒跑到京城外的州府幾年,幾年不上早朝,全國各地擠壓的奏章誰來批?

還有三宮六院怎麼辦?

後宮裡的六千賓妃怎麼辦?

那還不得天下大亂。

一說到自己身份,李護衛頓時腰桿一挺,那股自鳴得意的樣子,晉安咋看咋眼熟。

晉安呵呵一笑。

這不就跟孔雀開屏翹尾巴的老道士,一個模樣嗎。

李護衛很嚴肅又讓人覺得很搞笑的義正言辭說道:“咳咳,本官任職於京城刑察司,這次隱姓埋名來到武州府,就是爲調查武州府官員奸細一案,刑察司與大理寺、御史府,並稱三大法司,三權分立司法審判。就好比這次的調查外族奸細安插進官員的名單,因爲事關重大並且牽連甚廣,所以這案直接歸京城刑察司管。”

“而我在武州府的職責就是,混入民間,暗中扶持起三大藥材商,掌控武州府的藥材渠道流向,根據各地特殊藥材的消耗情況,糾察出那些外族妖僧邪道的躲藏蹤跡,然後配合都尉抓人。”

……

“那什麼,晉安道長,陳道長見到本官,就不用行禮了,本官平易近人,深受民間百姓愛戴,可以免禮,見到本官可以不用行禮。”

呵呵。

晉安朝蹬鼻子上臉的李護衛呵呵一笑。

老道士手裡還拿着掃帚和畚箕,他朝晉安撇撇嘴:“小兄弟,老道我突然好想打人。”

“如果讓小兄弟你養的這頭山羊打死大理寺官員,咱們這算不算是襲擊朝廷命官的大罪?”

晉安直接大手一揮:“削劍,關門放羊!”

一點都沒有怵了李護衛身上的官場身份。

李護衛不怕老道士,不怕晉安,就怕晉安養的那頭長得跟牛犢一樣大力氣的山羊,當即就厚着臉皮的訕訕一笑:“開玩笑,開玩笑,二師兄你可千萬不要當真。”

強烈的求生欲。

讓李護衛已經放下所有臉皮。

晉安還沒答應收徒,他已經對削劍強行攀關係,連二師兄都叫上了。

見過厚臉皮的,沒見過這麼厚臉皮求生欲的,晉安和老道士都是腦門垂下黑線。

接下來,李護衛大致解釋了下刑察司、大理寺、御史府的關係。

這三家就是康定國的最高三大司法機構。

大理寺相當於最高法院。

權利最大。

這裡的寺,不是寺院的寺。

寺,從來就不是寺院的意思,那是民間誤解,寺通廷,在官方上一直都是機構的意思。

御史府平時不怎麼出面審判普通案子,只負責審判朝廷官吏,甚至皇親國戚。

假如碰到特殊案子,或是大理寺有冤假錯案,御史府也有權出面複審,鉗制大理寺。

至於刑察司。

一說到刑察司,李胖子就唉聲嘆氣。

“哎,現在我們刑察司是最勢微的時候,要不然這種牽連這麼大的特殊案子,再怎麼也輪不到刑察司來追查。”

“大理寺和御史府那幫官場老爺都捨不得離開權利鬥爭中心的京城,都擔心自己一旦離開京城,就會受到對手彈劾或架空了權利。”

“而且這種案子也是最吃力不討好的,短時間沒可能調查得出結果,十幾年前的那次大事,朝野震動,把京城那些權貴都嚇得不輕,深怕因爲辦事不利也會步了後塵,人頭落地,家人流放,大家都唯恐避之不及,哪還有那個膽子往上湊的。所以這種吃力不討好還有可能漏網之魚惹來麻煩的案子,就落到最勢微,沒有話語權的刑察司頭上。”

不過,有一點很明確,不管是現在權利最大的大理寺,還是御史府,還是最積弱的刑察司,都只是用來制約普通人或官員的機構。

如果碰到特殊案子,還得請動住在玉京金闕或鎮國寺或天師府的民間能人異士,配合三大司法機構辦案。

不管是玉京金闕、鎮國寺,還是天師府,都是民間機構,它們是道佛兩教的最高修行聖地,是一個讓天下各地高手能有個聚集一起討論道法、佛法,彼此交流修行心得的地方,不是朝廷機構。

京城在天子腳下,是天下龍脈匯聚之地,人傑地靈,所以玉京金闕和鎮國寺都在京城。

天師府算是半個朝廷機構吧。

一開始是先有玉京金闕和鎮國寺,後來纔有天師府。天師府是個風水高手聚集的地方,也想效仿前二者,廣納天下各地風水高手,互相討論心得,共促進步。

只是這天師府逐漸變了味,隨着替皇室、王爺、侯爵、朝廷官員們尋龍點穴,跟官場牽扯越來越深,一身官老爺派頭,這天師府的人開始染上了當官病,一個個都扎進官場權勢中,不求修行,只求攀上皇室貴族得個一官半職,早已經不復初心。

以上這些都是通過李護衛之口,晉安旁敲側擊到的情報,對這個世界的格局再次有了清晰認知。

世俗王朝無法掌控天下能人異士。

而天下能人異士習慣了自由瀟灑,不屑於給朝廷效力,當朝廷鷹爪,但他們又離不開朝廷的支持。

朝廷是天下正統,民心所向,掌管天下萬萬子民與民心,掌管天下億兆疆土,不管道教還是佛教要想開山門收門徒,都必須由朝廷下發的道碟度牒,纔算正統,被當地官員允許開道場收納香火信徒。

不然民心所逆。

就是背道而馳。

逆天而爲。

道佛雖然依附朝廷的認可,才能開山立派,但它們向來中立,從不參與世俗皇權更迭。

晉安最後面色古怪的看一眼李護衛:“李胖子,你的真名呢,你還沒說呢?”

也不知道李護衛是裝傻充愣,還是真不知道晉安的話中有話,他有些發懵的說道:“晉安道長你忘啦,上次我說過,我李某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理所當然是姓李啊。”

晉安瞥一眼李護衛,也不知道他是真信了李護衛的話,還是假信,朝李護衛呵呵笑了一聲,然後不再提真實姓名的事了。

“李胖子,既然你們是秘密行事,你把這麼多秘辛事告訴我們,你就不怕我們把你、都尉、府尹的事都給抖摟出去?”晉安還有最後一件事想不明白。

李護衛倒是心大:“我相信晉安道長你不是那樣的人。”

“我李某人看人不會有錯的。”

“如果是小人,是不會因爲幾個毫無瓜葛的墓裡亡魂,嫉惡如仇,敢看淡生死的跟那個躲在墓裡修行了千年的騰國國主鬥法,替那些千年前的冤魂報仇雪恨。”

晉安看着李護衛賊溜溜轉動的目光,總感覺這李護衛還有事瞞着他。

李護衛並沒有說出全部實話。

不過,能審問出這麼多情報,晉安也知道什麼叫恰當好處,適可而止。

誰心裡還沒幾個秘密不想被人知道呢。

只要他知道李護衛的身份是友非敵就行。

至於其它的。

李護衛哪天覺得時機成熟了想告訴他時,自然會告訴他,如果李護衛不想告訴他的,他就算以死相逼,撬開他的嘴巴也問不出什麼來。

今天李護衛肯告訴他這些秘辛事,坦誠布公,已經是對他推心置腹,沒把他們當外人看。做人嘛,要懂得知足常樂和適時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沒必要事事都刨根問底,最後把朋友倒逼成敵人,最後連個推心置腹的朋友都沒一個。

這些都是老道士行走這麼多年江湖,在平日生活中,一點一滴慢慢傳授給晉安的人生哲學,爲人處世方式。

人人心底都有自己的秘密,有些秘密知道了,父子反目,兄弟相殘的例子,不勝枚舉。

……

孫福貴是名屠夫。

今天,俯衝一家大戶的家丁,偷偷找到他,說他們家供給下面佃戶耕地的耕牛,意外淹死了一頭耕牛。

讓他到府裡屠宰那頭意外淹死的耕牛。

孫福貴算是府城裡名氣有些大的屠夫了,他經受的豬、羊、牛、狗,不計其數,誰家要殺豬殺羊,都會找他,就算經手的牛也有七八頭了。

說到這屠宰牛,是最有意思的,能養得起牛的都是大戶人家,而那些大戶人家總會隔三差五就有千奇百怪的殺牛理由。

比如牛腳崴了,不忍看牛痛苦,於是給牛“安樂死”。

比如牛吃草的時候,因爲太貪吃,從山上掉下去,摔得奄奄一息,主家爲了替牛解脫痛苦,於是又給牛“安樂死”。

再比如發狂連咬數人,於是又雙給牛“安樂死”,讓它下輩子別再當個咬人的瘋牛。

……

這次的理由更離譜。

耕牛淹死了?

每次一想到這個理由,孫福貴就有些想笑。

這些人連找個殺牛的藉口都這麼懶得動腦子了嗎?

這連續乾旱,田地龜裂,滴水不沾,別說耕牛下田耕地了,連河裡的水都乾涸了,連水都沒有了,你哪門子的意外淹死?

不過,這些大戶人家,不是孫福貴這一個普通屠夫能招惹得起的,他也懶得尋思這裡面有沒有什麼門道,只要每次給的打賞足夠就行。

如果碰到好說話的人家,或許還能蹭一點剩下的牛雜解解饞……

淅淅瀝瀝。

天上還在下着雨。

孫福貴跟着大戶人家的家丁,隨便披一件蓑衣和斗笠,走在街市上,任由那些雨水打在他臉上,在臉上結成一顆顆水珠。

給他那張黝黑粗糙的面龐,帶來旱情過後的難得冰涼。

直到,一尊高大石牛石像映入孫福貴的眼前。

那尊石牛威猛高大,氣勢磅礴,它微低頭,前蹄擡起,像是身上正負重馱着什麼東西,重若千鈞,那股沉厚、歷史歲月的滄桑、悲涼氣息,撲面而來。

石牛被雕刻得栩栩如生,每一根腱子肌肉的紋理都經過石匠的手,清晰雕刻出來,猶如要從石像裡破殼而出活過來一樣,傳神了。

這尊石牛的來歷,身爲從小在府城長大的本地人,孫福貴自然知道,聽說是十幾年前的一次陰邑江斷流,從江底下挖出來的,與這石牛一起挖出來的,還有石牛背上馱着的一口石棺。

聽老一輩講,當時這石牛被打撈出來時很古怪,就像是在陰邑江底下馱棺前行,彷彿是活的,一直在江下前行,直到那次陰邑江斷流才暴露出來,而那石棺裡葬着的人,是名道士……

但這事畢竟已經過去很久。

老一輩們的許多民間志怪傳說,都變得模棱兩可,真假難辨了。

或許這頭石牛真的是從江底下打撈出來的,但是不是真有什麼石棺,真葬着什麼道士,誰又能說得清呢。

也許是江邊哪個村子,往江裡扔的石牛也說不準。

陰邑江兩邊的村子不少,自古就有龍王傳說,有不少爲了祈福風調雨順,來年不發洪澇,兩江百姓沒少祭拜陰邑江,往陰邑江裡投一些陶罐、石雕什麼的。

就比如說,前些時間的連續乾旱,就有不少人投年輕貌美女子給龍王當水神娘娘。

“真是造孽。”

一想到那些被人害死的女子,孫福貴心有不忍的嘆氣一聲。

孫福貴嘆氣,當快要走過石牛時,他驀然停住腳步。

“孫福貴,看什麼呢,快走啊。”一直走在前面得家丁,看到身後的孫福貴突然停住不動,怔怔看着廣場上的那尊石牛發呆,他有些不耐煩的走回來喊道。

孫福貴怔怔出神好一會,直到被家丁叫了好幾聲,他才如被人當頭喝棒驚醒一樣,神色驚慌的手指石牛道:“你,你剛纔有沒有看到,這頭石牛好像活了過來?”

家丁不耐煩的瞅瞅廣場上擺放了十幾年的石牛。

這石牛他早看膩了。

不耐煩的道:“別磨蹭了,肯定是你眼花了,這不就是個普通石牛嗎,哪來會活了。”

第909章 武道人仙與神道高手之戰第254章 血色墓道與出路第311章 雨澤世界第1839章 侮辱拉滿的牛魔王踐踏第639章 第一變造畜術、第二變快刀術、第三變障解術第1669章 現身與交手第1662章 中邪與混亂第847章 黑域鬼海玉陽子師叔第960章 再次遇龍女雨仙第418章 姑遲國化海聖山(萬更求訂閱求月票,感謝盟主@“永恆卍混沌”)第1696章 再次登門遵逸王府第1238章 白棺兇屍大漂亮送來的神秘賀第618章 神話已死,登天路已斷,被打崩滅了的小崑崙虛第488章 不死神國!封印鬼母的石門!第723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548章第1203章 陰間大魔映照人間,三目雷屍第891章 晉安給陰間送來一個大麻煩第1052章 第三變障解術:替死之術!第557章 民間搭大臺,唱大戲,驅邪避兇第1658章 找到真假格物仙鼎第1425章 三十六惡?道:食糞? 伺便?第997章第265章 《太上洞玄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第1572章 破財消災的造畜真人第1722章 深淵豎瞳,擎天魔掌第988章 歸墟大荒世界第757章 兇險背影第1634章 種梨種出一個異屍第306章 押陰鏢!江心村!第1064章 鳥道十萬人臉第1047章 埋在牆後的真相第1852章 九字真言古印的不一樣用途第18章 開端第134章 千窟洞(5k大章,求訂閱求月票)(修)第1636章 無頭晉安與陰間五臟道觀第1047章 埋在牆後的真相第1864章 各路異族強者紛紛下場第57章 守夜第674章 我剛纔怎麼聽見神牛是羊叫?第550章 大道不孤,德必有神第268章 ……救我……救我……救我……第1204章 兇猛無比的三目雷屍第800章 登龍虎山,得道多助第432章 熟悉的胭脂香粉味(5k大章)第670章 大開殺戒第997章第55章 荒村老屍第417章 二郎真君敕水符大興晉安!(5k大章)第719章 招魂幡第387章 被嚇死的人第766章 這次怎麼這麼多人第221章 俑第1884章 弒佛,平天大聖牛魔王的表態第903章 第十一變超度術!第十二變祈晴第1313章 晉安:焚天煮海,擒龍降魔,第152章 三頭六臂初顯神通(5k大章,求訂閱求月票)(修)第1968章第146章 古董商人行蹤現?風起雲涌(6k大章,求訂閱求月票)(修)第1498章 晉羅之交:羅天長老獻身晉安第1391章 木化石,找到驅瘟樹第1058章 離開!因果神宇最恐怖的一面第1898章 道術齊出,截殺次王族第639章 第一變造畜術、第二變快刀術、第三變障解術第1514章 第四境界出現!斷天絕地四象局封印第1022章 異類巨屍與拼湊巨屍第607章 晉安:扎西德勒第373章 出地宮第1112章 聖旨!武道人仙昭告天下!第1258章 “羅天長老”連夜火燒土地廟第1325章 給國師開棺驗屍第1438章 虎尾長人的吊睛白虎道君第685章 準備開設五臟道觀江南分觀第1498章 晉羅之交:羅天長老獻身晉安第124章 大綠帽子(5k大章,求訂閱求月票)(修)第801章 龍虎山懸棺屍仙地第622章 小崑崙虛火山古殿第123章 長得像羊的牛犢(6k大章,求訂閱求月票)(修)第1359章 赴約寡婦莊,準備下小陰間第1369章 活人執念與死人執念第1356章 天師府的邀請:共同探索道家第1105章 “晉羅之交”遇到對手了第333章 五臟道觀整整齊齊第1199章 一人得道山魈昇天第1547章 生死之交,晉安弔唁老凌王第169章 於喧鬧中安靜,於安靜中沉靜(5k大章,求訂閱求月票)(修)第1415章 小陰間驚變,入墳尋找清曦真人第1054章 狼狽爲奸,邪神與大鱟蟲第534章 離開客棧第1333章 接連出事,山雨欲來風滿樓第995章 一物降一物,龍蝨驅蜈第1713章 老道士:比起昆吾刀 斬神刀如何?第1417章 武道人仙與清曦真人第387章 被嚇死的人第1389章 羅庚玉盤搜驅瘟樹第720章 睜眼第1293章 清曦真人獨挑僞第四境界龍母第1688章 被坑殺的山神法旨第1411章 帶給武道人仙的諸神神諭第195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