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樣?這裡是我和晨子全力打造的靈地,以後就是我們太陰派的主要修行道場了!”
鄭銘炫耀的跟已經驚呆了的五個人說着。
如果說鄭銘這個法師還能打打下手,那麼魔改老宅環境的過程裡,申明和趙鐵柱這兩個只比屌絲戰強點的體術系職業就完全是吃瓜羣衆一樣在一邊搖旗吶喊的份了。
兩個女道友和組織裡唯一正太齊齊驚歎:
“好漂亮!”
高朗心中震驚,但面上還是不屑對鄭銘說道:
“得意什麼,又不是你家,走,跟我去車上把傢伙事兒都搬下來。”
他們此行不光帶着各自藥材,還有配藥炮製所需的各種器具,這些車晨這邊都是沒有或者不全的,因爲當年太陰派的家底一些不重要的都在破四舊等時期處理出去了,留下的只是最核心的傳承和祭器。
所以高衙內把自己那套器具都帶了來,甚至還從金屬加工廠定製了一尊黃銅丹爐,看起來金燦燦的好不耀眼,就跟電視裡神仙煉丹的爐子一樣。
不過他這丹爐可以扔掉了,因爲車晨他們早就在大明世界那邊買到了合適的丹爐,而且還是真正的法器。
陳飛白則讚了幾句,也把自己車上的藥材都搬了下來。
暫時安置了五位好友,車晨就親自去隔壁鄭家請大家一起來參加他慶祝新居的溫鍋聚會,也就是北方俗稱的燎鍋底。
正好小叔進城上貨,順便接了週末沒課的小妹回來,現在只缺還在國外的小弟鄭浩,一家人就全都到齊了。
有親人有朋友,這一次溫鍋聚會是車晨最開心的了。也只有在這些親朋好友面前他才能比較自在,
鄭家二老和鄭洪偉高英蘭夫妻也都不是第一次進改造中的老宅了,畢竟車晨他們不時常過來,老人們就替他們看着一點。
但是完整落成的效果這還是第一次見。
“太美了吧?比電視裡的豪宅還美……”
第一次回來的小妹鄭穎大叫着。
一家人站在院子外驚歎着。
院子被西式的鐵藝花式欄杆包圍,下面種着翠綠的藤本薔薇,有着車晨在和靈水滋養,完全不擔心成株移植的存活率問題,期待開花綻放的美麗景象。
大門處一左一右分別擺放着兩尊五尺長三尺高的漢白玉“石獅子”,背生雙翼,樣子威武美麗,還帶着一絲憨態可掬,很容易被人誤認爲是獅子,實際上這兩個是神獸貔貅,有着安鎮家宅的作用。
這可不是古代,還需要一定身份地位才能擺放和建造,不然就是逾制,可是要殺頭的大罪。
當鄭洪偉夫婦走入這棟房屋佔地面積二百多平方,總面積五百多平的庭院後不由得搖了搖頭,他們已經被震驚得習慣了,大小雖然比自家大院大了點,不過庭院裝飾的就跟畫裡的一樣。也只有農村才常見這麼大的院子,要是城市裡,這麼大面積早就被拆遷然後建樓了。
一進門是十字形的寬闊石板路,路邊被花叢覆蓋,顯得富有生機,橫向的石板路一邊是通往車庫的,有一座五米長兩米高的中間一行“福祿壽喜”磚雕圖案的照壁將其遮擋,外面人無法看見。所以別看他的別墅庭院是歐式那種鏤空鐵欄杆,但是私密性還是很好的。
另一邊則是休閒用的花園庭院,縱向正面前方則是別墅前的寬敞院子,中央是一座八卦形的噴水池,上面是八仙過海的羣雕,然後便是坐落在院子中央的別墅。
此時池水已經經過清洗淨化,靜置幾天之後放入了異界靈泉水,兩隻可愛的紅白花色錦鯉正在池中悠閒的悠遊着。
車晨指着噴泉水池說:“這麼大的池子,後面還有一座魚池,光是小白小花兩個也挺空曠的。”
所以車晨打算過幾天再添一些錦鯉,在乾媽家養了大半年時間,他對這種吉祥的觀賞魚越加喜歡了。
別墅背後則是溫室種植園,通體玻璃在陽光下反射着璀璨的光芒,熠熠生輝。
花園庭院與假山魚池分佈左右兩邊,是除了別墅與溫室之外佔地最大的建築設施,裡面有規律的栽種着各色藤蘿花樹,青石小道兩旁每隔一段就矗立着兩座石雕六角宮燈,蓮花紋的底座,中間是夜明珠造型的太陽能LED燈球。
除了樹蔭下略顯隱蔽的如同精靈小屋一般座椅齊全的休息臺之外,另一邊還有一座中式的白色大理石假山魚池。
池邊假山,周圍安放着彩鯉飛浪、金蟾戲蓮的大型石雕,一道水柱由金蟾口中吐出,如同山間清泉一般注入魚池當中。
水泥封底,池底是通體白色大理石,造價很高,又鋪了一層細沙,放水靜置之後,整座魚池看起來古樸典雅,水面和雕像在陽光下附上一層金光,彷彿是希臘神話泉水女神的居所,一汪清潭似白玉翡翠一般點綴在庭院別墅之間。並且魚池與前面的噴泉水池通過明渠相連,使得錦鯉可以通過水道來回整個庭院水系。
至於雞鴨之類的禽畜,車晨準備放養在玻璃溫室後面靠近後山的一小片林地之中,免得弄得院子裡味道難聞。
歐式欄杆做成的圍牆整體潔白美觀,大門口一對貔貅,還有照壁、石雕、石燈等景觀裝飾都是專門從魯東那邊的老牌石雕廠定製的,雖然車晨在改造工程中要求添加了不少西式元素,但是大門裡和花園庭院之中還是以中式爲主,比如古代宮廷中院子走道兩側常常出現的石質燈柱,花園庭院裡仙鶴、金蟾、鯉魚、蓮花等等各種吉祥寓意的石雕分佈在水池到花園,沿着人造水渠一直延伸到主屋後的玻璃溫室,那場景想想都令人感到美的享受。
因爲支付了高價,所以這些工匠們十分用的都是上好的石料,用心精工雕琢,出來的成品每一件都可以稱得上是藝術品,比石雕廠流水線上出品的大路貨強上太多。
衆人來到主屋前,這裡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前後一大一小兩座門廊露臺,大的呈方形,足有二十多平,在老宅後面與玻璃溫室相連,如同江南水榭迴廊,小的長方形橫在正門前,邁步上去就有個避風雨的地方。
大家讚歎的進了屋,鄭銘爲家人介紹這些朋友,互相認識之後,很快就熟悉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