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呢?與康姑娘有什麼關係?”夏枯草看着康蘭道。
康蘭道:“沒有關係,只是我不喜歡你,我嚴猛哥哥也要修養,所以請你以後不要再來我家。”
嚴母在這個時候走過來道:“小蘭,你們在說什麼?”
“嬸嬸,我現在叫小柔,不叫小蘭了,我娘已經給我改名叫康柔了。”
康蘭話一落,嚴母道:“康柔好啊。”說着嚴母看了一眼夏枯草道:“身爲姑娘家就該溫柔嫺淑,成日拋頭露面的,像什麼話,小柔做的很好。”
“嬸嬸,我們去看嚴猛哥哥,我剛剛看他對我笑了。”康蘭扶着嚴母朝着嚴猛的房間而去。
夏枯草因着嚴母的話一愣,拋頭露面,所以上輩子嚴母也是這麼想她的嗎。可嚴母不做,她能不做什麼,她一個童養媳,男人不在家,裡裡外外她能不操持嗎。
而且嚴母教會了她刺繡,不就是讓她刺繡賣錢嗎,她去繡閣賣繡品,去買米買菜,去給家裡添這個加那個的,能不拋頭露面嗎。
還有康蘭竟然改名康柔了,呵呵,夏枯草要再不看清康蘭的狼子野心,那她就是豬了。
夏枯草也沒有在康家多待就和劉魁還有王虎離開了,親眼看到嚴猛沒事,嚴猛還活着,她心裡已經鬆口氣了。
回了農家仙味館,夏枯草就開始把心思放在五十畝地上,除了養花種草,和林薇帶小雨涼茶刺刺繡,夏枯草更多的時間都在想着怎麼在五十畝地上建出另人驚豔的宅院。
當然,何府的老夫人想要一副大觀音繡圖,夏枯草可沒忘,所以夏枯草忙的很。
但夏枯草卻忘了一件事,她要及笄了,只是她忘了,柳氏可沒忘。
小雨涼茶的生辰在夏枯草之前,所以過完小雨涼茶的生辰,就到了夏枯草十五歲的及笄禮。
夏枯草的及笄禮,也並沒有大辦,但譚四娘卻非常的重視,所以親自過來做正賓,甚至邀請了縣令夫人過來爲夏枯草做贊禮,而林薇則做贊者。
這個時候何府的何大少爺和高婉貞已經在京城了,畢竟何大少爺要參加二月的會試,但何府的老夫人卻是聞聲過來了。
夏枯草身穿澤鮮麗的采衣,臉上被畫了淡妝,梳着雙鬟髻。
初加:發笄和羅帕、素的襦裙。
再加:髮簪、深衣。
三加:釵冠。正式的大袖長裙禮服,上衣下裳制,佩綬等飾物。
一套套的禮節繁雜,已經超出了柳氏的初想了,畢竟有譚四娘和縣令夫人在,夏枯草的及笄禮可謂是隆重,甚至堪比閨秀及笄。
當那一根碧玉的髮簪插入她的髮髻,夏枯草有些遺憾高婉貞竟然不在,不知道她看到了她頭上這根碧玉的髮簪,會不會驚疑。
而夏枯草一身華麗鮮亮的嫣紅如意紋素面杭綢圓領對襟長襖,逶迤拖地縷金散花水霧綠草百花裙,身披米白刺繡鑲邊雨花錦。細柔的青絲,頭綰別緻的雙鬟髻,輕攏慢拈的雲鬢裡一支碧玉的髮簪是那樣的顯眼。
此時夏枯草跪在父母的面前,瓊鼻櫻脣柳葉眉,緋紅的鵝蛋臉上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是那樣的清澈明亮,桃之夭夭 灼灼其華。
驚豔,看着這樣的夏枯草,衆人都被驚豔了。
如果說夏枯草穿着男裝的時候帶着灑脫和英氣,那麼及笄這一刻穿着華麗鮮豔的女裝的夏枯草,是那樣的妍姿俏麗,耀如春華。
不說其它人了,就是夏貴和柳氏看着夏枯草,都差點認不出來了。
果然人靠衣裝,美靠亮妝,可若沒有好的底子,如何能驚豔衆人。
“這真是我們的草兒?”柳氏輕呼出聲,突然第一次認識自己女兒的感覺。
“哈哈”衆人爲柳氏的話給笑了,雖然夏枯草之前成天穿男裝,但她畢竟是鄉下的姑娘,沒人會把她跟那些小姐比。
而且會賺錢,養花刺繡,女孩子會的她幾乎都會,女孩子不會的,她也會。
你要說夏枯草不會彈琴不會做詩,不會畫畫,但這在一些婦人的眼裡,不算什麼,畢竟彈琴做詩畫畫這些風雅之事,也並不是每個人都會的。
平常人誰會去學這個,更多的姑娘們都是學持家,學廚藝,學女紅,讀書認字,還有三從四德,女則女戒,就可以了。
何府的老夫人看着這樣的夏枯草,突然就想到了自己的孫子,也想到了何老太爺的話。
雖然夏家有錢,但這點錢,何府還不放在眼裡,而且夏家也不過是個小商賈,所以這會何府的老夫人有些動心思了。
人羣裡,林晉只覺得自己的心彷彿在打鼓似的,呯呯呯地劇烈跳動着,感覺自己的臉都熱了。
他的目光聚焦在夏枯草的身上,雖然想過夏枯草穿女裝的時候是如何的好看,卻沒有想到是這樣的美麗。
林晉的手緩緩的捂着自己的左胸,好似怕自己要不緊緊按住,胸膛裡的那顆火熱的心就要跳出來似的。
不行不行,他不能再看了,再看得失態了。
林晉忙離開,他覺得自己最近只要一看到夏枯草,整個人都不對勁了。
結束後,何老夫人朝着譚四娘道:“我那大孫子參加會試去了,孫媳婦這過年也有兩年了,但肚子也沒個動靜,我就想着給大孫子添一房妾室,王三夫人認識的姑娘多,可否推薦一下?”
何老夫人說的時候,目光看向了遠處的夏枯草,意思很明顯就是希望譚四娘幫個忙。
譚四娘斂了笑,道:“何大少爺的妻子那可是開陽侯府的大小姐,老夫人若想給何大少爺納一房妾室,何必捨近求遠,何府裡漂亮的丫環多的是。而且開陽侯府的大小姐嫁過來還不到三年,若找了良妾貴妾的,開陽侯那裡不滿,高大小姐鬧起來,何府也說不過去。”
何老夫人看着譚四娘道:“你這兩個徒弟倒長的不錯,這小掌櫃的有一手另人驚豔的繡藝,又如此能幹聰慧,長相不俗,如今及笄了也不知道日後會花落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