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大明宣德爐

bookmark

第八十二章大明宣德爐

……

“王哥,我能上手看看嘛?”

古玩行的規矩劉東早就記在了心裡,即便知道現在王海濤多半不會拒絕,他也沒忘了問一下。

“呵呵,沒問題,兄弟隨便看!”王海濤無所謂道。

這些擺在這裡的所謂古玩,基本上都有殘損,或者不怎麼值錢的物件。就算被劉東不小心弄壞了,王海濤也不心疼,反正值不了多少錢。

當然完整的,值錢的古玩黑虎幫也有,但那是他特意留出來準備送人的!當然不會在此刻拿出來給劉東看!

再得到允許後,劉東面露謹慎之色,從鐵架第二層上拿起一件紅色的瓷器。

在古玩的所有大小分類當中除了書畫和玉器外,他最喜歡的就是瓷器了,不僅僅因爲它華麗的外表和悠久的歷史傳承,更因爲在雕刻當中,許多玉器和木雕件模板都是傳統的瓷器造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柴窯、汝窯、鈞窯、官窯、哥窯和定窯,這些古代赫赫有名的名窯瓷器。

比如,大名鼎鼎的宣德爐,它在燒製的時候就是借鑑的這些古代名窯的標準器造型。

當然,劉東第一次上手,就拿起這個紅色的瓶子,也是因爲它是這座鋼架上所有古玩中少有的幾件沒有破損的物件之一。

‘胭脂紅軌道粉彩瓶’就是劉東手中這件瓷器的名字,他之所以知道,還多虧了李老的那本筆記的功勞。

而這件高約15釐米的撇口粉彩瓶,有着纖細的脖頸和漂亮的瓶身,在向外鼓起的瓶身兩側還描繪着‘喜鵲蹬枝’的圖案,紅花、綠葉,杆莖虯枝,再加上振翅欲飛的黑羽喜鵲,線條流暢,整幅畫面非常生動。

而胭脂紅色的瓶身上用單線刻畫着流暢的纏枝蓮紋,瓶口和底足的白釉,雖然經過了時間的沉澱,但是依然光潔如新,抹上去光滑細緻,沒有絲毫揦手的感覺。

在古代除了官窯,民窯基本上燒不出這麼精緻的東西。

而且底足‘大清道光年制’的刻款,似乎也印證了劉東的判斷。

“劉兄弟,這件瓷器怎麼樣?”王海濤道。

“好東西,應該是道光年官窯的精品!”劉東用欣賞的目光看着手中的瓶子說道。

“呵呵,劉兄弟果然好眼光。不過,雖然它是官窯精品,可惜卻不怎麼值錢!要是康熙或者乾隆這幾個朝代的就好了!”

“看來王哥對古玩鑑定也深有研究啊!”

劉東不禁訝異的看着這個泉城本地最大的黑幫頭子,要是一般人還真不知道瓷器,特別是清朝瓷器裡面的這些道道。

現在國內的瓷器收藏,特別是清代官窯瓷器,上三代,也就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瓷器,比後來的清朝其他朝代的官窯,在價格上簡直不是一個檔次。

比如這件胭脂紅軌道粉彩瓷,要是乾隆時期的官窯,就算是四五百萬都有人搶着要,但要換成道光官窯,那它撐死也就是個十幾萬的價格。

這就是差距!

當然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誰叫後來的嘉慶、道光時期的大清朝,無論是經濟還是綜合國力都開始走下坡路呢。

經濟不行,自然不能像康熙、乾隆時期那麼不惜工本,同時也就造成了瓷器燒製水平的下降,真正的瓷器精品也越來越少,價格自然也就降了下來。

“呵呵,劉兄弟過獎了!我這點東西也是道聽途說,比不得劉兄弟這根正苗紅的人懂行啊!”王海濤擺了擺手謙虛道。

劉東笑了笑,沒有再說什麼。

有爭論這個的功夫他還不如多看幾件古玩呢。

把粉彩瓶拿在手中又觀賞了一陣後,劉東眼中帶着不捨,小心的把瓶子又重新放回原位。

“如果劉兄弟喜歡,我做主就把這個瓶子送給劉兄弟了!”

聞言,劉東雖然心裡確實喜歡這件胭脂紅的粉彩瓶,但還是堅定的搖了搖頭,“算了,無功不受祿,怎麼說這件東西都超過十萬,價格不算低,我不能白要,不過還要多謝王哥的慷慨!”

看着劉東臉上堅定的表情,王海濤也沒有多勸,這件瓶子是昨天被人抵押在賭場,因爲價值不算太高也就放在了這裡。

當然,如果能夠用這件瓶子繼續鞏固他跟劉東的關係,那王海濤還是非常願意的。特別是經過今天下午的接觸,他越發覺得眼前這個青年的不簡單,雖然年輕,卻絲毫沒有年輕人常見的毛躁,反而像是在社會上廝混多年的老油條一樣,穩重而又不失機智。

這樣的人,只要有一個良好的基礎,很快就能夠崛起,而此刻劉東手中近5000萬原始資金,已經足夠保證他從事大部分行業,而對方以後的成功也幾乎可以預見,所以提前結交這樣的人物,對王海濤有益無害!

……

劉東在鐵架上衆多古玩中打量一遍後,伸手從第三層上拿起一個敞口、頸矮而細,扁鼓腹,三鈍錐形實足,口沿上置橋形耳,高越二十公分,外表呈褐色的銅爐。

倒翻過來一看,果然不出劉東所料,‘大明宣德年制’赫然在上,而且德中間少一橫的經典宣德爐款出現在眼中。

宣德爐,一般是指大明宣德時期燒製的銅香爐,簡稱“宣爐”。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運用黃銅鑄成的銅器。

雖然歷史已經不可考,再加上宣德三年的宣德爐沒有標準器,但是在有關宣德爐的兩種傳說當中人們還是更信奉第二種,即明代宣德皇帝在位時,爲滿足玩賞香爐的嗜好,特下令從暹邏國進口一批紅銅,共三萬九千斤,責成宮廷御匠呂震和工部侍郎吳邦佐,參照皇府內藏的柴窯、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定窯名瓷器的款式,及《宣和博古圖錄》《考古圖》等史籍,設計和監製香爐。

而且爲保證香爐的質量,宣德爐用的銅料反覆精煉了十二次之多。

要知道,在以前的皇家鑄造的香爐也不過精煉六次而已,另外,宣德皇帝財大氣粗,除了原本的精銅之外,還在其中加入了黃金、白銀等幾十種貴金屬,經過巨大努力,終於在宣德三年,極品銅爐終於鑄造成功,這批進口銅料共計鑄成三千座銅爐,也有說五千座的,不過從此之後宣德爐便再也沒有鑄造的記載。

宣德帝見到這批自己親自過問的香爐,每隻均大氣異常,寶光四射,很有成就感。這些香爐,把其絕大部分陳設在宮廷的各個地方,也有一小部分賞賜和分發給了皇親國戚,功名顯赫的近臣和各個有規模香火旺盛的廟宇。

這些宣德爐普通百姓只知其名未見其形。經過數百年的風風雨雨,真正宣德三年鑄造的銅香爐極爲罕見。

大明宣德爐是明代工藝品中的珍品,宣德爐的鑄造成功,開了後世銅爐鑄造的先河,在很長一段歷史中,宣德爐成爲銅香爐的通稱。

而且,宣德爐的特殊地位,以及它華麗的外表,精湛的工藝,也讓它成了歷代皇室和高官顯貴們欲求之而不得的頂級珍品。爲了牟取暴利,從明代宣德年間到民國時期,古玩商仿製宣德爐活動從未間斷。

甚至,就在宣德爐停止製造後,部分主管“司鑄之事”的官員,召集原來鑄爐工匠,依照宣德爐的圖紙和工藝程序進行仿造。

這些經過精心鑄造的仿品可與真品媲美,專家權威也無法辨別,至今國內各大博物館內收藏的許許多多宣德爐,沒有一件能被衆多鑑定家公認爲是真正的宣德爐。鑑別真假宣德爐已成爲中國考古學中的“懸案”之一。

也正是因爲這些原因,使刻有宣德款識的銅香爐,在國際藝術品市場上價格極低廉,遠遠比不上其它造型的中國古代青銅器價格。

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焦尾琴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再到京城第四百六十一章 美女入彀第五百六十六章 翡翠王之間的賭鬥(下)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農場第三百二十章 雷公琴——九霄環佩第二百一十章 奇寶‘樹化玉’第九百五十九章 傳媒行業的擴張加更公告!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雞鳴寺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御珍閣第八百二十五章 龐大的遺產第五百六十五章 翡翠王之間的賭鬥(中)第八百九十七章 對決賭王(中)(第四更)第四百八十二章 傅抱石《舟眠圖》第八百三十章 奢華的黃金宮第三百二十章 雷公琴——九霄環佩第六百七十六章 私人拍賣會(終)第一千兩百一十八章 巴楚侖第二百五十二章 真正的精英第八百一十六章 離去之前第八百四十一章 收歸己用第七百一十八章 突如其來的劫機!(第三更)第四百七十章 我的家!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英國馬劍金幣第五百一十五章 登門拜訪第七百五十二章 購買農場第三百八十九章 來自家鄉的信第九百八十四章 磐石野外生存用品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球員第七百零六章 較量第六百二十九章 青岡棒第一百四十九章 明清瓷器鑑定第四百零六章 清嘉慶青花蒜頭瓶第一千零十章 採玉(中)第六百四十八章 神秘地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黃金耀第五百五十章 緬甸公盤(下)第九百二十九章 上元集團第九十七章 成化鬥彩雞缸杯第七百六十七章 ‘富過六代’的洛克菲勒家族第三百三十章 恐嚇一番後的結果第九百五十七章 策略第六百一十五章 嘉慶官窯器第七十章 賭骰子第三百七十二章 豪華的陪藏品第一千零六章 不速之客第五百五十四章 明標競標(下)第二百八十三章 更加珍貴的連環畫原稿第四百四十七章 鮮血殺-戮第八百七十四章 葡京酒店第一千兩百五十一章 寶藏追蹤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對面不相識第二百五十九章 買房臨時有事,更新推遲到中午!第六百零五章 絕戶計第五百一十章 馬衛國的收藏第六十七章 技驚四座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以直報怨第六百六十七章 價值5000萬歐元的鉅額採購!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樂嘉集團第一千兩百一十七章 同胞第六百九十二章 劉東的油畫第一千兩百二十一章 那達慕大會(下)第十四章 王薔的驚訝第五百三十八章 密室藏寶第四百九十二章 再回泉城(下)第五百六十三章 趁機撈好處第五百一十章 馬衛國的收藏第三百九十五章 再次進京第九百五十四章 做客蔣家第一千零九十章 曼城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石中至尊第九百四十一章 地下暗河第四百七十四章 師門和師兄算是一個廣告吧!第四十三章 後江廠第四百六十八章 血沁玉蟬第六百八十八章 骷髏會和光照會(第一更)第八百五十一章 最後佈局第五十六章 沒興趣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併購談判第二百二十章 心願得償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下鄉第六百五十九章 神劍魚腸第十章 八角舍利塔第四百零七章 藤條箱中的無價之寶第四百七十九章 嘉華公司第一章 落魄青年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倫敦之旅第一百八十四章 明標競拍(上)第四百二十一章 李老的震驚第二十二章 德化白瓷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漢江畔的意外第六百七十章 初戀情人第三百三十九章 大采購第八百零七章 佛羅里達島礁第三百四十七章 與四海幫的衝突第三百一十七章 辛李真跡‘詩詞七首’!第一千兩百九十六章 意料之外的來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