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3 華沙會戰(一):緊缺的彈藥

1794年10月,布呂歇爾揮軍東進,攻入東普魯士,而腓特烈?威廉二世也非常光棍,直接放棄了自己的老巢柯尼斯堡,帶領最後的五萬名普魯士軍隊以及普魯士的一衆貴族甚至容克們,進入立陶宛境內,與沙俄軍隊匯合。

此時戰場的形勢是,布呂歇爾率領的十二萬德軍在東普魯士和西普魯士一帶,第二線五萬德軍在大波蘭省。另一路德軍和法蘭西國際志願軍,則在德國南部,威脅奧地利。敵對方面,普軍從東普魯士主動撤退,繞道立陶宛進入白俄羅斯,與俄軍在明斯克形成會師局面。這一路敵軍兵力接近二十萬,是最強的一股。而奧地利主力軍從小波蘭出兵,逐漸接近波蘭首都華沙,而科希丘什科率領的反抗軍則在大唐同盟軍指揮部的要求下,不主動與奧地利人接戰,而是逐步向後撤退,尋求與德軍合流。

嶽震甫中將也是沙場宿將,從北美獨立戰爭時期就開始指揮軍隊,他的打算是,阻止奧軍跟普軍、俄軍會師,分頭殲滅,各個擊破。俄普奧三國顯然也知道這對於他們將是毀滅性的打擊,所以普軍和俄軍飛速前往波蘭,準備接應奧地利軍隊。德軍則立即南下,要搶在俄軍和普軍趕到之前,給奧軍以迎頭痛擊。

對於德軍來說,不利條件是,他們在這個階段的兵力相對有限,兩層兵力十七萬人加上五萬戰鬥力不太可靠的波蘭人民革命軍,對比奧地利的十萬軍隊是很多,但是再加上俄軍和普軍就不太足夠了。雖然德軍裝備上存在優勢,但是之前德軍輕敵失利的舊事殷鑑不遠,此時德軍需要裝備太多的部隊,幾乎每一個步兵師都存在彈藥短缺的情況。即便是布呂歇爾手中最精銳的三個步兵師,前線士兵只有兩個基數的步槍彈,也就是二百發,基本上連續作戰三四天,彈藥就要告罄。這個情況在炮兵部隊更嚴重,雖然德軍基本上每個師都有炮兵團,裝備有36門優秀的105毫米spl-75榴彈炮。但這些炮兵很多時間都是有炮無彈的,德軍雖然全盤學唐軍,但在很多地方還是學得不夠,比如後勤一向,無法面面俱到地照應每個部隊,出現了比較多的漏洞。

這其實也是正常現象,德軍大部分的軍隊都是新組建的,很多士兵在幾個月之前還只是農民和工匠,文化程度也比較低,所以在軍隊中就不可能像幾乎無文盲的唐軍那麼精到準確。

大唐的援助裝備不斷地運到德國來,但是德國的運力也不是特別充足,這會兒德國還沒有修建直通波蘭的火車。各種卡車也數量不足,而供應二十萬軍隊的物資顯然是一個天文數字,一時之間問題不少。

甚至爲了而解決德軍的彈藥不充足問題,唐軍先行在波蘭囤積的唐軍自用的彈藥,也不得不供應給了德軍使用,現代戰爭基本就是打後勤,大唐就算是經濟第一強國,在面對這樣的局面時,也有一點頭疼。

大唐國防部也沒有別的辦法,只能儘可能調集東南戰區的儲備物資,儘快地向歐洲輸送過去。而剛剛到位的駐歐唐軍,更是不得不清空所有,投入到這場戰爭裡。

唐軍特設兵團兩個旅約一萬人正在趕往波蘭,布呂歇爾對所謂的歐洲旅和廓爾喀旅並沒有太多期待。因爲他知道這兩個特設旅都是“非唐人”組建的僱傭兵部隊,使用的武器跟他們德軍是一樣的,沒有布呂歇爾翹首以盼的裝甲部隊。

布呂歇爾連續兩次拍電報到荷蘭,希望大唐海軍陸戰隊第二團裝甲兵能夠快速成行,但是唐人也沒辦法,機械化部隊比起輕步兵對後勤的依賴更嚴重。在油料、彈藥、維修和補給沒有到位的情況下,唐軍是絕不敢直接把陸戰二團給扔到波蘭去的。

布呂歇爾也只能寄希望於正在趕來的大唐陸軍第三師,能夠貢獻出人們所期待的戰鬥力,而德軍必須儘可能地將戰場的局面維持好,最好的情況是擊敗奧地利,如果不能那麼德軍也絕對不能潰敗,更不能把大批的裝備丟給敵人。

華沙,已經成爲幾國同時矚目的地方,一場大戰正在這裡醞釀,而那些醉生夢死和投降主義的波蘭貴族卻在風暴眼的中心,平靜地恍然未覺。

在德軍指揮部中,參謀長沙恩霍斯特說道:“奧軍主力已經從克拉科夫出發,前鋒已經抵達拉多姆,有相當一部分是騎兵部隊。我們已經抽調六萬人在比亞韋斯托克附近構建防線,將火速趕來的俄軍和普軍拖延住,而我們的主力跟波蘭人民革命軍則要搶時間,將奧軍徹底擊敗在華沙。”

布呂歇爾對這個戰略設計點點頭,這是現在他們能做出的最好選擇。比亞韋斯托克的六萬德軍的壓力會非常重,他們將面對數倍於自己的敵人,而且冬天已經來臨,氣溫將會成爲子彈和炮火之後士兵們最可怕的敵人。這場阻擊戰將會是極爲殘酷的,布呂歇爾已經做好了重大損失的準備。但只要德軍在東線徹底擋住了俄軍和普軍的腳步,那麼在不到一個月之後,大唐陸軍第三師將會作爲生力軍加入戰鬥,如果那個時候布呂歇爾也解決了奧地利人,那麼就可以會同唐軍一起反/攻普魯士人和俄羅斯人。

“那麼,我們也需要加快行軍,要給行軍中的奧地利人一個苦頭吃,我們從一開始就拿出百分之二百的精氣神對敵人發動猛攻。這個時候,我們無法指望我們的盟友,無法指望我們的武器和火力,所有的革命同志們,必須以大無畏的鬥爭精神,與我們的敵人做殊死的搏鬥!”布呂歇爾的語氣鏗鏘,臉色嚴峻。

指揮部中的所有人亦然,他們都知道,這場戰爭關係到德國的未來,只有取得勝利,德國才能在未來崛起,他們的國際主義革命事業才能取得成功。

683 再戰英吉利(上)315 購地119 馬德里之行(上)825 購物廣場832 哈利法克斯166 真正的野望172 聖奧古斯丁385 吞武裡之戰(一)611 青州案(五)244 長纓在手蒼龍得縛154 商貿擴大391 吞武裡之戰(七)697 青年近衛軍376 上海生意(下)877 德國斡旋206 法蘭西買買買518 阮惠347 江南(九)768 傳單956 大毀滅者(下)595 沒有後臺的革命(上)826 大片465 旋風346 江南(八)699 內鬥492 不妥協313 新戰區新裝備533 票選926 決戰日德蘭(一)900 烏克蘭741 候選人們(下)722 秩序制定(上)830 宣戰799 要挾048 勞動力缺口144 利益的競逐899 風雨未來048 勞動力缺口230 黴運連連779 拳亂(五)676 愛爾蘭253 豐臺大營334 遣唐使(上)803 三面進軍869 聯合之心129 劫船639 梅斯戰役(上)789 西逃路(上)448 新的想法827 新聞輸出870 巴爾幹之亂(下)079 稱臣納貢?419 種子(上)883 大和020 剿滅664 獅子號177 海軍雄心(上)198 技術出口676 愛爾蘭383 連長339 江南(一)270 皇帝落誰家732 插手印度573 萊比錫戰役(五)633 一個國家兩種革命。587 移民之議(上)520 兩個選擇348 江南(十)726 國際金融和貿易體系(下)219 軍事儲備174 東南三州555回到德意志328 島礁級和海洋級472 巴亞爾塔港暴亂(中)858 全球航行066 鬧事685 再戰英吉利(下)424 一七八八(下)506 最終停戰(上)503 內陸擴展710 華沙會戰(八):自得440 聶拉木158 坤甸新顏558 第一國際大會(下)534 大選645 掘墓877 德國斡旋008 密林中的原住民097 風轉940 大轟炸134 戰蘭芳230 黴運連連387 吞武裡之戰(三)301 形勢288 戰山海(中)204 臨窗隨想683 再戰英吉利(上)344 江南(六)673 初戰英吉利(中)307 制憲會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