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4章 1019【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已經五十歲的馬擴,再次奉命出使,看能否見到耶律大石最後一面。

幾個鴻臚寺年輕官員,無比恭敬的侍奉其左右。他們的任務是多看多學,今後專門負責西域外交,總不能讓馬擴七老八十還遠行。

負責率軍保護他們的,是金國降將蕭仲宣,已經快滿五十歲了。

蕭仲宣投降大明之後,除了帶着部隊歸順,還獻上一個重要消息:傳國玉璽在桑乾河裡!

卻說當時金軍攻破遼中京,天祚帝慌忙逃到鴛鴦泊行宮。屁股都還沒坐熱,金兵又追來了,天祚帝連忙往大同逃跑。

在渡過桑乾河時,一批寶物不慎落水,其中就包括“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的傳國璽。

由於追兵隨時可至,天祚帝不敢逗留,也沒派人去打撈。

蕭仲宣兄弟倆,當時就在天祚帝身邊。

他們降金後曾提供信息,完顏宗翰還派人去撈過。但同批遺失的財寶撈到一些,那枚傳國玉璽卻始終不見蹤影。

金國滅亡,消息帶回。

朱國祥對羣臣說:“我已禪位,諸卿可問新君。”

終於等到朱銘回京,他又對羣臣說:“完顏宗翰撈了好幾年,卻是啥都沒撈着,就不必再耗費民力了。”

皇帝雖然這麼說,大臣們卻不敢真的不撈!

內閣暗中授意,讓大同知府疏浚桑乾河道,順便撈一撈河底那枚傳國璽。

前後三年,桑乾河已疏浚得徹徹底底,傳國璽的影子依舊沒見到。

這幾年大同官府已經放棄,民間卻依舊熱衷於尋寶。

尤其是在發旱災的夏季,水位下降,河流枯淺。許多農民帶着孩童去挑水灌溉,途經乾枯河牀的時候,就讓小屁孩兒們翻泥塊。

不時有人找到寶物,多是天祚帝遺失的。

越是有寶物現世,越引來更多百姓。就算找不到傳國璽,找到其他寶物也能發財啊!

……

馬擴、蕭仲宣帶着國禮,自洛陽啓程前往西遼。

而桑乾河邊,一羣浪蕩子正在尋寶。

當地農民只在閒暇時候,或者在河水乾枯時,偶爾跑來找一找。浪蕩子們卻把這當成職業,前前後後已尋寶七八年。

王崇度的祖上是太原王氏,前幾代還在遼國做過大官,又有族人降金做了小官。

大明收復大同,並未太過爲難,只是拆族分田而已。

王崇度也讀過幾年書,但學業不精,在大明考秀才都考不上。聽說桑乾河內有傳國璽,便帶着一羣狐朋狗友,一有空就跑到落寶地點搜尋。

從落寶地往下游摸,幾年時間找了十多裡地。

兩年前,他們找到一尊金佛。

佛像通體爲純金打造,高一尺有餘。大同知府出面收購,並且火速送到洛陽,經蕭仲宣鑑定爲遼皇后蕭奪裡懶日常所供奉。

高一尺有餘的純金佛像,讓王崇度和小夥伴們賺翻了!

他們變得更加積極,三天兩頭往河裡鑽。

“王二哥,還是別找了。”

高文寶赤膊躺在岸邊,渾身上下都是水,累得氣喘吁吁說:“自從找到那尊佛像之後,整整兩年咱們啥都沒撈到。”

王崇度笑道:“怎說沒撈到?不是有十幾文銅錢,還有一方古銅鏡嗎?”

旁邊的李彬說:“那些銅錢、銅鏡全朽壞了,鬼知道是哪個朝代的。興沖沖送去打磨,磨鏡的匠人都嫌棄,說那東西就是破銅爛鐵。”

“再找找,再找找。”王崇度還是呵呵直笑。

高文寶鬱悶道:“韓三郎他們今年都不找了,我們還費力氣幹嘛?先是官府疏浚河道,又是百姓萬人尋寶,上下游二十里河道被翻了無數遍。莫說什麼寶物,就連河底的前朝夜壺都被撈完了。”

說話間,又有幾個小夥伴上岸,躺了一陣便鬧着要散夥。

當晚,衆人吃了頓散夥飯。

王崇度依舊還要堅持,只剩高文寶和李彬陪他瞎鬧。

以前他們這個尋寶團隊,足足有二十多人,如今卻只剩下三人了。

王崇度帶着兩個小夥伴,繼續往下游去搜尋,距離天祚帝落寶點已有三十餘里。

高文寶一邊走一邊發牢騷:“玉璽那麼重,河水流得再急,又怎會被衝出三十餘里?再說了,這邊也有人來找過,還被官府疏浚過河道,根本不可能有寶物。”

“莫說廢話,再尋半年,”王崇度說,“若是尋不到,咱就不幹這事了。”

李彬說道:“過年的時候,我那兄長從南方帶回一本《天方夜譚》。裡面便有許多尋寶的故事,聽說海外邦國遍地是財寶。我們與其在桑乾河裡瞎找,不如坐船出海去尋外邦之寶。”

高文寶笑道:“你那本《天方夜譚》,我也借來看了,尋寶故事都瞎編的。你見過大海嗎?你坐過海船嗎?我們兄弟三人雖也熟悉水性,但在海里游泳可跟河裡不一樣。”

“有甚不一樣的?都是水!”

李彬說道:“這幾年尋寶,我的水性越來越好,已經能在水下憋氣半刻鐘了。”

王崇度開玩笑道:“若是尋得傳國玉璽,官家肯定給我們封爵。到時候我們就去南邊,弄來一條海船,再僱些船工和水手,一起出海到外邦尋寶去。說不定還能像太上皇那樣,在海外遇到什麼仙人呢。”

“這主意好,”李彬說道,“自從讀了《天方夜譚》,我就想去看看大海,然後周遊海外諸國,指不定還能娶一個番邦公主做駙馬。”

高文寶問道:“你那婚約作廢了,怎不另尋一個?”

李彬沒好氣道:“你還好意思問!我十四歲就跟着你們下河撈寶物,別的正經事一樣也不幹。雖說尋寶也有收穫,但在別人眼裡,咱們全是不務正業的浪蕩子。”

王崇度安慰說:“我也還沒成親,等尋得傳國璽,何愁娶不到好女人?”

三人換了地點,在附近潛水摸索好幾日。

一無所獲。

又是一天,王崇度仔細觀察水紋,在一塊巨石旁發現回水窩。

他扎進水裡,感覺回水窩挺深的,沒敢繼續下潛就冒出水面:“繩子扔下來,你們牽繩守在巨石上。”

李彬把繩索扔下,坐在巨石上跟高文寶聊天。

王崇度用繩索拴住腰部,又抱起一塊石頭往下潛。

下面吸力挺大的,還有漩渦水流,水底有水草在搖動。

王崇度看不太清楚,乾脆閉着眼睛瞎摸。

幾分鐘之後,憋不住氣了,他連忙扯動繩索,兩個小夥伴合力將他拉起。

李彬問道:“怎樣?”

“沒有。”王崇度大喘着氣。

歇息一陣,王崇度再度下潛。

反反覆覆五六次,繩索又被扯動,兩個小夥伴再次將他拉起。

卻見王崇度浮出水面,懷裡捧着個東西,興奮大呼:“摸起來一個匣子。就算不是傳國璽,也定是遼國皇室寶物!”

“快上岸!”

高文寶和李彬聞言大喜。

匣子外面有黃色絹布捆紮,泡在水裡二十年,絹布已經朽壞變色了。一扯就爛。

王崇度用水清洗匣子,卻是個精美漆器。

匣子無鎖,一打就開。

漆匣內襯絲絹,匣子裡還有個東西,也被絲絹給包起來。

李彬拿出匕首,割開已發朽的絲織品,赫然一方玉璽出現在視線裡。

三人全愣住了,只覺萬籟俱寂,似乎能聽到自己的心跳聲。

良久,高文寶吞嚥口水道:“這麼大的玉璽,怎會飄到三十多裡外?”

李彬分析說:“匣子。這漆匣極爲精美,蓋起來嚴實得很,一時半會兒進不去太多水。玉璽藏在裡面,就像人坐船一樣。當時看似落入水裡,其實根本沒有沉底,而是在水面與河底之間,一直順着流水往下游飄。直到匣子裡的水灌多了,它才漸漸沉入水底。”

王崇度說:“立即前往府城,一路裝作無事發生。進城之後,在街上便拿出玉璽,要鬧得滿城皆知才行,防備官府把找到玉璽的功勞給吞了!”

“二哥說得對!”

三人把玉璽和漆匣包好,一路垂頭喪氣回城。

沿途遇到熟人,都說一無所獲,還聲稱今後不再尋寶了。

傍晚時分,他們在城外住下。

次日清晨,趁着城門開啓,百姓扎堆的時候,王崇度突然在城門處大喊:“我們找到傳國玉璽了,快快去通知太守!”

守城門卒聽得一愣,王崇度連喊好幾遍,門卒們終於反應過來。

等待進城的百姓,也都騷動起來,拼命擠過來看熱鬧。

一個門卒飛奔進城去通報,剩下的門卒負責維持秩序,把王崇度三人給保護起來。

這三人還在繼續喊:

“我是王崇度,傳國璽是我們找到的。”

“我是李彬,你們都記住這名字,我李四郎也要光宗耀祖了!”

“我叫高文寶,今後不準再說我是浪蕩子!”

不多時,府縣兩級官吏陸續趕來,三人也被門卒護送着進城,雙方在距離府衙百餘步外相遇。

“誰人尋得傳國璽?”知府姚長吉問道。

“王崇度在此!”

“李彬在此……”

從宋哲宗到宋徽宗時期,前宋搞出過好幾次傳國璽事件,其中甚至有章惇和蔡京在參與。

都是真的,北宋有好幾方“貨真價實”的傳國玉璽……

反正民間有人獻寶,都作爲祥瑞收起來,蔡京還親自鑑定過一個真璽。

可大明皇帝不好祥瑞,地方官必須認認真真鑑定,否則獻上去指不定還要挨批評。

十多個官員圍在一起,還有人拿來眼鏡當放大鏡。

知府姚長吉認真擦拭之後,使用了印泥按在白紙上。

玉璽捧起,紙上印出八個大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字體爲魚鳥篆。

雲中縣令質疑道:“這玉璽也沒缺角啊,聽說傳國璽缺了一角,是用金子補上的。會不會是遼國當年沒有獲得傳國璽,自己用玉石刻了一方假的?”

知府姚長吉是大明第一屆進士,他本來對傳國璽沒啥認知。

但傳國璽就消失在自己的轄區,姚長吉自然會關注此事。

不止是他,大明前幾任大同知府,全部非常關注傳國玉璽,正史和野史資料蒐集了一大堆。

姚長吉用放大鏡反覆觀察,說道:

“和氏璧製作傳國璽,那屬於難辨真假的傳說。秦始皇的傳國玉璽,史載是用藍田白玉雕刻的。我對玉石沒什麼研究,不知道這是否藍田白玉。但形制沒錯,是螭虎鈕。”

“螭角這裡有裂痕,是王莽篡漢時,平皇后扔在殿階上摔的。”

“側方的印肩上,有一行小字:大魏受漢傳國之寶。這行小字,是魏文帝曹丕讓工匠刻的。”

姚長吉環視衆人,語氣堅定的說道:“應是傳國玉璽無疑!”

其實姚長吉有些話沒有講,三國兩晉南北朝那數百年,類似傳國璽被仿製了很多份。

如果是從桑乾河裡撈起來的,只能證明眼前這方印璽,是唐朝和遼國用過的傳國玉璽。無法證明是從秦始皇傳下的,因爲有可能屬於南北朝的仿製品。也可能,是遼國自己假造的。

當然,既然傳國璽現世,那麼它肯定源自秦始皇。

不是也是!

第647章 0642【王夜叉】第952章 0947【大潰敗】第1149章 後記六這個大明有點亂第1077章 1072【電報請來王命旗牌】第816章 0811【追殺變血戰】第363章 0358【觀政六】第706章 0701【兄長,你想做中國人嗎?】第316章 0311【孟子錯了】第806章 0801【束水攻沙?】第492章 0487【金國行記】第1064章 1059【東羅馬要學大宋?】第570章 0565【治亂之間】第4章 0004【可能是宋】第472章 0467【西夏攪局】第429章 0424【李彥仙說他喜歡漢中】第556章 0551【剃髮易服令】第828章 0823【還想偷地盤的西夏】第67章 0064【大鬧縣衙】第1187章 後記四十三菜鳥之間的反覆拉扯第1194章 後記五十謝學士的含金量還在提升第818章 0813【詐城似乎要失敗】第462章 0457【大救星朱元帥】第878章 0873【貪官的數錢樂趣】第789章 0784【天鵝絨換阿拉伯馬】第976章 0971【論功也要講人情】第150章 0145【貢院考官】第49章 0047【投奔】第238章 0233【太守審案】第561章 0556【逃跑是專業的】第253章 0248【越獄】第735章 0730【等着抓俘虜做礦工】第34章 0033【丙午亂,豬騎馬】第644章 0639【耶律大石再度出手】第1022章 1017【太上皇懂仙術實錘了】第882章 0877【經略西南】第120章 0115【太監要來了】第66章 0063【與子同食】第1060章 1055【龜茲還要打】第14章 0013【三字經】第429章 0424【李彥仙說他喜歡漢中】第451章 0446【天駟監】(爲盟主龍翔升騰加第574章 0569【連夜繡明旗】第1085章 1080【貴州設省】第194章 0189【立威】第383章 0378【戰爭債券】第849章 0844【奇葩年號】第44章 0042【媒婆來了】第639章 0634【屠城】第724章 0719【球賽與騎射】第1188章 後記四十四不好,親密值好像掉了第1180章 後記三十六大長公主的邀請信來了第414章 0409【搶馬的漢子你威武雄壯】第532章 0527【大人,時代變了】第362章 0357【觀政五】第984章 0979【日漸豐富的大明娛樂生活】第248章 0243【移風易俗】第311章 0306【編管桂州】第1133章 1128【資本主義萌芽?】第445章 0440【朱院長的幸福生活】第177章 0172【洋州朱氏,仁義無雙】第389章 0384【鬧糧跑路】第395章 0390【締結和約】(爲企鵝大佬加更第491章 0486【諸多安排】第1135章 1130【誰的盛世?】第524章 0519【白酒顯威】第520章 0515【登極大典】第556章 0551【剃髮易服令】第110章 0105【朱銘生氣的原因】第731章 0726【出海出海】第705章 0700【開京反應】第162章 0157【避諱與罷市】第355章 0350【直取中軍】第870章 0865【國際大戰略】第864章 0859【英明且昏庸的大越皇帝】第65章 0062【王霸道】第864章 0859【英明且昏庸的大越皇帝】第956章 0951【叛軍很有用】第865章 0860【交趾獻麒麟】第1171章 後記二十七反面典型朱神符第28章 0027【茶藝】第426章 0421【北聖公】(爲盟主樹猶如此12第963章 0958【四個3遇到滿手炸彈】第32章 0031【身上有味兒】第635章 0630【徒增笑料】第56章 0053【大撒幣】第443章 0438【春社首演】第409章 0404【軍改 政改和幣改】第370章 0365【大族投效與朝堂爭鬥】第279章 0274【入蜀】第1070章 1065【帶路黨纔是仁人義士】第966章 0961【大明的農民與西夏的牧人】第844章 0839【誰在背信棄義?】第460章 0455【三姓家奴】第1186章 後記四十二棠溪之劍第840章 0835【不殺兀朮,休言議和】第486章 0481【皇帝出逃】第1097章 1092【段譽的手段】第302章 0297【方臘起義】第211章 0206【耳根子軟】第99章 0094【請開始你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