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9章 1094【漢文漢土】

王宗堯出身成都王氏,跟前宋宰相王珪是同宗。若論輩分,七彎八拐也算是秦檜夫婦的族侄。

十多年前,成都王氏就被強行拆族了。

王宗堯這一房沒分到多少田產,卻分到了王氏的書局生意。他連考三屆會試落榜,舉人資格過期作廢,還得重新去考舉人,鬱悶之下乾脆回家學做生意。

但他只是庶子,繼承家業沒他的份,頂多成爲家族生意的職業經理人。

這次他跟父親和兄弟商量,帶着一些書籍和資金到大理。十年之內,把本錢連帶利息還給家裡,新開闢的大理產業就歸他所有,但今後成都那邊的家產跟他無關。

什麼眉州雕版?

全是幌子。

他帶來的書籍,皆在成都印刷,而且還屬於質量稍差的次品。

蘇通拿到一本《論語》翻閱,感覺也不比大理書籍精美,忍不住問:“這真是眉州精品?”

王宗堯笑道:“自是眉州運來的,當年名動四方的三蘇,也常在我家的店裡購書。”

把“三蘇”的招牌亮出來,這些大理士子頓時肅然起敬,彷彿手裡的教科書憑空漂亮了幾分。

“府學的入學考試標準在哪裡?”

“我這就貼出來,諸位自己慢慢看吧。其實跟各省科舉差不多,只考四書、六經與數學。四書和數學必考,六經則選一經爲本經。”

“數學考哪本算書?”

“禮部編校了初等、中等、高等數學三種。官辦小學和縣學,學的是《初等數學》。官辦州學和府學,必修《中等數學》,選修《高等數學》。只有太學,才必修《高等數學》,因此一旦太學畢業,就能擁有舉人身份。”

“我手裡這本就是《初等數學》?”

“不錯。隨便回去翻翻就行了,雖說是必考,但你們終究沒仔細學過。這次大理府學先定學生名額,根據考試成績擇優錄取。你們不需要把《初等數學》全都學會,只需要比旁人考得更好就行。”

“那還不是得好生學習?”

“不錯。本人以前也是舉人,對《初等數學》瞭若指掌,打算近期辦一個臨時私塾專教數學。當然,學費比較貴,有意者可以報名。”

“先生竟是大明舉人?”

“這是我當年參加會試的考票(准考證),有禮部蓋章的,萬萬不敢作假。”

“學費怎麼算?”

“距離府學入學考試,還有五十多天。我只收三十個學生,每人學費十五貫,教到考試的前一天爲止。”

“這麼貴?”

“你們也可以不來學啊。”

只要交得起這筆錢,不來學纔是傻子。畢竟府學錄取名額有限,多做對一道數學題,就多一分被錄取的希望。

士子們身上的錢沒帶夠,但紛紛在王宗堯那裡報名,只需交點定金就能佔個坑位,三天內把學費補齊即可正式參加數學補習班。

三天內不來補上,定金概不退還。

這些士子能跑去董明壽家裡,阻攔官兵抓人,肯定出自本地大族,區區十五貫自然掏得起,全都在王宗堯這裡交了定金。

然後,他們開始翻閱四書六經。

大理國沒有四書六經的概念,《大學》和《中庸》也沒有單獨成書。

王宗堯給他們介紹說:

“四書即《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一般來講,怎麼學都可以。但真正的讀書人,都是先學《大學》,《論語》次之,《孟子》再次,最後《中庸》。”

“而大明的六經,跟古之六經也不同。沒有《樂經》,多了《荀子》。”

蘇通驚訝道:“《荀子》也是經書嗎?這在大理很少見的,我只從其他書裡曉得有荀子。”

王宗堯說:“無妨。其他五經,你會哪部就去考哪部,反正朝廷只考其中一門。《大學》卻是要好生學習,它有些章句的順序,跟你們以前學的不一樣。”

“爲何會不一樣?”施羅漢明問道。

王宗堯朝着東北方向作揖:“那是由天子親自修訂的,包括《大學》裡的註解,也通通出自聖天子之手。不僅是《大學》,四書六經裡的其中五本,在國朝重新編撰註解時,天子都或多或少提了意見。當今的大明天子,就算拋開皇帝身份不提,也當得起儒學大宗師之稱。”

衆人聞言,都頗爲震驚。

朱銘的“儒學大宗師”身份水份較大,他動用皇帝權力修訂科舉內容,搞得這二十年全國士子都按要求學習。

學的人多了,主流學術思想自然向朱銘靠攏。

換成一個不是皇帝的,想做到這種地步可就難了。

即便是朱熹的學問,在南宋也沒成爲主流,不知跟同行互噴了多少口水。

最後程朱理學雖然成了官學,卻已經變成明代的閹割變形版。尤其是《五經大全》被朱元璋催稿,編的那叫一個敷衍了事,甚至可以說是誤人子弟。到明代中期就已經沒多少人用這套法定教材了,學生們紛紛拿起唐代的《五經正義》做教科書。

此時此刻,書店裡的大理士子們,人手購買一套四書教材和《初等數學》,接着又選一本自己擅長的經書。

王宗堯看得心頭美滋滋,果然想賺錢就得冒險,如今他能在大理城做獨門生意。

可惜從四川運書過來成本太高,以後須得自己印書才能長久。

四書六經的教材內容已趨於穩定,最近十年都沒修改過,因此教科書都是採用雕版印刷。一來印刷質量較高,二來也是節約成本,刻一套雕版甚至能當做傳家寶反覆使用。

發行量大的書籍,尤其是教材和佛經,基本都是雕版印刷。初期成本雖高,但長期算來就拉低了成本。

大理這邊也有刻字匠人,王宗堯已經有了成熟想法。

他很清楚官府會打擊大理密教和上座部佛教,甚至可能會大肆取締寺廟。以前給寺廟刻佛經雕版的匠人,今後恐怕工作機會銳減,能以極低的價錢聘用一些。

等這次考試結束,王宗堯就打算把書店交給心腹,自己帶着夥計回成都老家一趟。

在運來新一批書籍的同時,找父親再弄點低息借款。大明寶鈔攜帶方便,雲南肯定會開寶泉分局,到時候就請匠人刻教材雕版。

等以後資金富餘了,再刻活字搞印書廠,盜版翻印各種小說、戲本、文集之類。

朝廷即將在雲南大興教化,在這裡印書賣書完全不愁銷量啊!

如今還只開辦府學,接下來幾年,州學、縣學、小學也會陸續辦起來。等科舉之風形成,社學和村學也會在城鄉出現,到時候買書的人就更多。

而隨着識字者增多,小說、文集一類圖書銷量也會增長。

當然,開書店和印刷廠的競爭者也會變多,自己還得藉助先機好生打響招牌。

“這些是什麼?”突然有士子問。

王宗堯扭頭一看,頓時笑道:“上兩排都是小說,中間那排是戲本。每本小說和戲本,我只運過來一套,賣完就沒有了,還得重新從四川運來。這類書籍不用雕版,通通採用活字印刷,須得有自己的活字庫,短期內不可能在雲南複印。所以,賣很貴的。”

確實貴!

一套官訂版《西遊記》,王宗堯敢在大理城賣五十貫,直接把小說當成奢侈品販賣。

就欺負雲南境內沒有活字庫,《西遊記》不可能在本地印刷。旁邊的貴州也沒有,廣西那邊只在省城有,還特麼不如從四川運來呢。

這麼貴,有人買嗎?

還真有。

大理本來就崇信佛教,士子們聽說是玄奘法師取經的故事,而且看了前兩章又被那新奇的情節給吸引,居然商量着大家掏錢合買一套。

既然短期內無法再複印,那就請人抄書唄。

自己抄書也行,權當練字了。

蘇通掏錢買了一本《天方夜譚》,回家學四書六經無聊透頂,然後很快就被小說給吸引。

相熟的士子被殺,蘇通不是忘了,而是不願去想。

次日,一位友人急匆匆跑來報信:“官府貼了告示,大理城內外方圓三十里,只准保留五座寺廟,餘者通通予以取締。這五座寺廟裡,有四座改爲禪寺,剩下一座爲密教寺。而上座部寺廟,一座都不準留!”

蘇通聽得震驚不已,忙問道:“被取締的寺廟,裡面的僧人怎辦?”

友人說道:“強制還俗,願意耕種之人,跟漢族移民一起分田墾殖。不願耕種之人,自尋生路。聽說也有個別高僧,被召去昆明那邊,官府一併送去洛陽覲見天子。”

“僧衆怎會願意?”蘇通說道。

友人反問:“你忘了昨日之事?他們連讀書人都敢殺,又怎會對僧衆客氣?我過來的時候,城內外兵馬已在調動,直接帶兵去取締寺廟。如果遇到僧人反抗,估計又要殺掉許多。若是僧人煽動百姓,恐怕那些帶兵的連百姓也一起鎮壓。”

蘇通嚇得坐回去:“這些跟我們無關,還是好生讀書備考吧。”

“哪能跟我們無關?”友人說道,“官府還貼了告示,一切帶有梵文的書籍,限期六十天交到官府,民間不得任何人私藏。若被查實,取消本人及全家三代科舉資格,有官職的立即罷官不用,做吏員的也會遭到革職。只有官府保留的那些寺廟,允許收藏梵文佛經,但不準私藏梵文儒經。”

蘇通連忙去找自己的藏書,發現帶有梵文的,通通裝進一個箱子,打算改天交給官府。

他不想死,而且還盼着能科舉做官,自然要老老實實配合官府。

“你真交出去?”友人問道。

蘇通驚訝道:“難道你想私藏?”

友人說道:“梵文註釋的儒經,我當然願意交出去。但家中長輩收藏的梵文佛經,悄悄留着也不算什麼。我家裡還有一部貝葉經,當初費了好大力氣弄來的。便是我捨得,我那老祖母也捨不得啊。”

蘇通提醒說:“你家有貝葉經,城裡好多人都知道,萬一有哪個去檢舉怎辦?別的都可以藏,那部貝葉經萬萬藏不得!”

友人聽得臉色一變,二話不說趕緊往家裡跑。

事實上,雲南官府這次收繳的梵文書籍,並不會一股腦兒的全部燒掉。

就連各種版本的梵文註釋儒經,也會每個版本保留一部,送去洛陽翰林院進行研究。

最終由精通梵文的學者進行編訂,送給來大明交流的印度各國使者做禮物。一來在外交上有面子,二來藉機朝印度輸出儒學——這種輸出肯定只在小範圍,不可能撼動婆羅門教,但終歸屬於意識形態的擴散。

至於梵文佛經,雖然在雲南限制傳播,但出了雲南就無所謂。可以偶爾賞賜給各地高僧,又或者交給僧錄司進行研究,具有一定的佛學研究價值。

另外,這些書籍也可以作爲輔助資料,在給大理國編寫史書時酌情采用。

但是,雲南境內的所有牌匾、碑刻,帶梵文的卻是要通通毀掉。

就連墓碑也不放過!

目的是爲了在公衆視野內,不允許有任何梵文存在。

民間有人私藏梵文書籍,除非遭到舉報,官府不可能挨家挨戶去查。但公衆場合卻好查,執行起來也更容易。

這種事情,文官做起來非常順手,已經形成了一套流程。

最初是滅了金國,禁絕金國文字。接着是滅掉西夏,禁絕西夏文字。

然後又是在安西都護府,逐步減少回鶻和突厥文字的使用——那裡的漢化程度不高,懂漢字的也太少,直接取締會搞出不必要的麻煩。比如負責辦事的本地吏員會變成文盲。收稅收成一筆糊塗賬!

如今在雲南禁絕梵文,只不過是再次復刻模版,讓漢字重新在邊疆地區成爲主流。

即便今後朱銘打造的大明王朝崩潰,這些邊疆也依舊是華夏土地。因爲這裡的人使用漢字,而且長期融合還會說漢語,不是華夏之地又是什麼呢?

就連跑去占城建立南豫國的朱康,都在逐步推行漢字教育,並想方設法的吸引更多漢人移民。

(跑去南京看刀郎演唱會了,好不容易搶到的票。明天可能沒更,請假一天。)

第864章 0859【英明且昏庸的大越皇帝】第205章 0200【火孩兒】第1145章 後記二穿越者前輩真牛逼第896章 0891【安南蠻兵遇上火器版鴛鴦陣】第730章 0725【耶律大石的西遷之念】第1143章 1138【終章】第761章 0756【桃花石汗】第523章 0518【西夏使節】第182章 0177【園丁也可封侯】第220章 0215【衣錦還鄉】第155章 0150【剛烈人設】第1026章 1021【黃帝紀元】第722章 0717【西夏獻土?】第23章 0022【釣魚佬】第688章 0683【古代高爾夫】第893章 0888【登聞鼓還是響了】第1168章 後記二十四數學研究有點過於超前了第717章 0712【合扎猛安吃炸彈了】第198章 0193【村騎兵】第751章 0746【寶鈔不夠分】第502章 0497【洛陽有現成的大皇宮】第983章 0978【有人做官,有人開荒】第915章 0910【大明的魚都是吃奶長大】第482章 0477【瓜是生的就催熟】第809章 0804【駙馬人選?】第919章 0914【五百狠人的未來】第1116章 1111【賺了錢不敢回家】第364章 0359【觀政七】第983章 0978【有人做官,有人開荒】第1045章 1040【多少有點大毛病】第217章 0212【洋州有人造反?】第239章 0234【各種拿捏】第928章 0923【軍事交流】第731章 0726【出海出海】第1046章 1041【東羅馬人眼裡的中國】第1225章 後記八十一瑪雅使者進京第1183章 後記三十九學馬跟學車也差不多嘛第1118章 1113【夜郎自大】第1170章 後記二十六爲華夏曆代先賢跳舞助興第255章 0250【治大國如種地】第842章 0837【還能繼續談】第872章 0867【完顏萍】第907章 0902【斯里蘭卡和南印度】第713章 0708【夜襲】第141章 0136【世道將亂】第281章 0276【宇文常】第199章 0194【殺人見血】第973章 0968【河中府】第1035章 1030【瘋狂的楊幺】第1052章 1047【遭殃的永遠是百姓】第960章 0955【踏破賀蘭山缺一】第1158章 後記十四環球航行歸來第811章 0806【父皇,還是降了大明吧!】第911章 0906【匪寇敢劫掠使團?】第1030章 1025【增築與洪水】第855章 0850【耶律燕】第247章 0242【整頓治安】第775章 0770【老李發現財路】第521章 0516【四面皆敵】第566章 0561【山賊與軍師】第282章 0277【回回炮】第374章 0369【妖法?隕鐵?】第243章 0238【錢琛南行】第1031章 1026【官二代們的好奇心】第281章 0276【宇文常】第704章 0699【已成鬼蜮】第506章 0501【李邦彥的新路線】第1151章 後記八太后和首相還是過於強勢了第98章 0093【殺人的二愣子】第482章 0477【瓜是生的就催熟】第1103章 1098【火車!】第94章 0089【朱院長的沮喪】(求訂閱)第766章 0761【畏罪自殺】第615章 0610【齊心協力】第156章 0151【紫賢圓明真人】第181章 0176【活字印刷】第1032章 1027【用假金礦騙人去馬六甲】第335章 0330【兵臨城下】第1157章 後記十三掘了大明化學界的根子第687章 0682【太子也該享受享受】第1071章 1066【大理明國公】第1226章 後記八十二聖誕節大朝會第1126章 1121【太上皇要下江南】第46章 0044【祝主簿的謀劃】第1124章 1119【蒙古覆滅】第230章 0225【蘇元老】第1016章 1011【逆子啊】第315章 0310【兩腳踢翻塵世路】第786章 0781【朕要退位】第233章 0228【捐官別駕】第76章 0072【站在布隆後面】第5章 0005【茶留人去】第960章 0955【踏破賀蘭山缺一】第275章 0270【杭州是個好地方】第519章 0514【白氏之興】第390章 0385【分兵速戰】(爲盟主菜鳥剋星第270章 0265【提親】第61章 0058【退休文吏來練兵】第410章 0405【全面新政】第1213章 後記六十九吃軟飯的快樂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