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德主法輔

寂靜的教室內,就只聽見張斐用木炭在木板上寫字的聲音。

只見張斐在木板上寫了一個“德”,兩條橫槓,又寫上“刑”;

下面則是寫上“德”,兩條橫槓,“法”。

代表着德主刑輔和德主法輔。

學生們對於張斐的這種授課方式,是再熟悉不過了,真是既緊張,但又充滿着期待。

“對了!”

剛放下手,轉過身來,張斐突然又想起什麼似得,問道:“你們可否知道,這綱常是屬於什麼?”

學生們異口同聲道:“屬於德。”

張斐又問道:“綱常等於德,德等於綱常嗎?”

“不是。”

“那是什麼?”

“綱常屬禮。”

“不錯。”

張斐點點頭,又轉身在“德”邊上寫上“禮,”然後又問道:“禮與德是什麼關係?”

“禮也屬於德。”

“說得很對。”

張斐直接畫一個小圈將“禮”圈起來,然後又畫上一個大圈,將“德”與“禮”圈起來,道:“違反禮,一定是違反道德,但違反道德不一定違反禮,故此禮是在德之內。”

說着,他又看向學生們,笑問道:“關於這一點,我相信你們應該比我更清楚吧。”

學生們只是笑一笑,沒有做聲。

怎能說比老師還懂呢。

他們也不敢,天知道張斐的下一個問題是什麼。

“那你們可知道‘刑’與二者的關係嗎?”

說話時,張斐用手比着橫槓的兩端。

www★tt kan★c○

上官均答道:“可以說刑與禮相等。”

“依據是什麼?”張斐問道。

上官均道:“我朝《宋刑統》是承《唐律疏議》,而在唐律疏議中的《名例》律中,開篇就提到立法指導,德禮爲政教之本,刑罰爲政教之用,一準禮乎。”

張斐點點頭,又問道:“那有哪些罪名,可以具體體現這一個立法原則。”

上官均道:“十惡中的罪名,基本上都能說明這一點,如不孝,大不敬,不睦、不義.......。”

“回答的非常不錯。”

張斐點點頭,道:“從十惡罪名我們就能夠看出來,從前朝到我朝,都是遵循一個禮本刑用的立法原則。故此,禮就是法,法就是禮,合爲禮法。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非常完美的結合,因爲在之前我們就說到過,儒家本是以德教化,以禮教化,但之後儒家也意識到光憑教化,光憑自我的修養,還是不行的,還是得用刑罰威嚇和懲治,故與法家結合,在唐朝這一思想得到完美執行,就是以禮教立法。

再多問你們一個問題,禮與刑誰大?”

“禮!”

學生們異口同聲道。

張斐問道:“爲什麼?”

蔡卞就道:“不管是《唐律疏議》,還是我們的《宋刑統》,不可能將所有不孝、不睦的行爲列爲罪名,但往往在審桉之時,只要行爲是違反三綱五常,即便沒有這個罪名,也還是會被定罪的。”

張斐笑問道:“這反應出什麼思想?”

щщщ⊙ тт kán⊙ C○

“德主刑輔。”

“不錯,禮大於法,禮大於刑,這就是屬於德主刑輔的體現。”

張斐點點頭,“也可以說,刑是完全輔助於禮,怎麼輔助,就是五花八門的刑罰,懲治,威嚇。對不對?”

學什麼點點頭。

這講得都是儒家學問,他們回答的非常流暢,基本上都沒有遲疑。

“那麼二者的關係就可以這麼表示。”

張斐來到木板前,將“刑”圈上,然後換一條線與“禮”連上,“簡單來說,這關係就是‘刑’在‘禮’中。”

說着,他又用手比向下面的“德與法”,“現在我們就看看德與法的關係。記住,這個法是指法制之法。”

說着,他還在邊上寫明“法制之法”,然後又問道:“你們認爲二者是何關係,與上面是否一樣?”

方纔還對答如流的學生們,頓時是一臉懵逼。

一講到法制之法,他們腦袋就彷彿固化了,轉不過來。

“嗯?”

張斐期待地看着他們。

蔡卞訕訕道:“應該一樣。”

張斐道:“怎麼說?”

蔡卞回答道:“都是以德爲主,關係自然是一樣的,只是方式不同。”

張斐稍稍點頭,又目光掃去,“還有其它答桉嗎?”

葉祖恰道:“我倒是覺得不一樣。”

張斐問道:“又怎說?”

葉祖恰道:“若是一樣的話,老師還講什麼。”

張斐笑道:“你們的回答真是充滿機智,完全不帶依據的。”

學生們都是尷尬不語。

張斐突然又看了眼周邊的士大夫們。

幾乎人人都是一臉不屑。

你這自娛自樂,故弄玄虛的學問,不值得我們動腦。

只有富弼、王安石、司馬光等人在沉吟思索着,但也未有給出反應。

曹太后也完全是一頭霧水,本想問問趙頊,結果發現趙頊比她還呆一些。

張斐微微一笑,“如今這些理念都是非常清晰的,那我們可以來推論一下,到底德主法輔是一個怎樣的關係。”

又來了!

學生們可都非常期待。

這種推論式的教學,雖然令他們感覺自己很笨,但其實也很爽,就好像走迷宮一樣,出去那一刻,總是非常爽的,如果不爽的話,他們也不會期待上這課。

“方纔我們說過,法家之法重刑罰,而在儒家之法中,恰恰缺乏刑罰,二者是可以直接融合的,因爲本身就是互補的,大家也都非常好理解。現在我們看看法是否如刑一樣,能與之完美融合。”

張斐又問道:“法制之法的理念是什麼?”

“捍衛個人正當權益的一種共識。”

“禮呢?”

“禮可總結爲三綱五常。”

“三綱五常是聖人所想嗎?”張斐又問道。

學生們點點頭。

張斐問道:“誰想的?”

“孔聖人,三綱之道就是來源於聖人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所以在孔聖人之前,就沒有君臣父子一說?就不存有男尊女卑?就沒有仁、義、禮、智、信?”

“呃...。”

“有沒有?”

“有。”

“當然有啊!”

張斐道:“這要是沒有的話,孔聖人這番話的依據是什麼?其實這一點跟李悝的《法經》是一個道理,君臣父子男女本就是一個存在的關係,就是一個約定俗成。

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大家都開始不遵守這個約定俗成,導致天下大亂,孔聖人就認爲大家不講規矩,所以天下亂了,那麼回到周禮,天下就不會亂了。

是不是這麼個道理?”

學生們點點頭。

雖然張斐說得很粗糙,但基本上還就是這麼回事。

張斐又道:“那麼是不是也可以得出結果,孔聖人之所以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爲得是天下安定,家庭和諧。”

大家點着頭。

張斐又問道:“那麼三綱五常的目的呢?是爲了體現尊君卑臣,男尊女卑嗎?”

“不是。”

“那是什麼?”

“也是爲了天下安定、家庭和諧。”

“不錯。”

張斐點點頭道:“這一點是很重要,你們一定要記住,三綱五常的最終目的不是追求男尊女卑,而是說這麼做,天下才會安定,家庭纔會和諧。哪怕那些山野村夫,他們也是知道這些道理的,就好像他們也知道盜竊是不對的。”

說着,他回到木板前,“那麼,我們現在再看看三綱五常與法制之法的關係。這二者的理念是不是非常像似?”

大家是直點頭。

這麼一解釋的話,理念真的很像似。

張斐又問道:“那麼二者是什麼關係?”

學生們又是面面相覷。

“看來你們前面三堂課真是白上了。”張斐嘆道。

王安石忍不住道:“是捍衛關係。”

“就是捍衛關係。”

張斐也顧不得誰說得,指着木板道:“說得都已經這麼清楚,這還用想嗎,三綱五常就是一種普遍存在的關係,那就是屬於一種共識,而它的目的是希望天下安定、家庭和諧,這不就是國家利益,國家利益亦屬個人利益。那麼根據法制之法的理念,二者關係不就是法捍衛德嗎。”

學生們是恍然大悟。

但...但也僅此而已。

張斐不禁問道:“你們現在臉都不紅了嗎?”

學生們只是憨厚地笑着。

富公、文公都在那裡沉眉思索,我們怕什麼羞,看不起誰呢。

張斐嘴角抽搐了下,無奈地搖搖頭,又指着木板道:“現在可以對比這二者關係,方纔我們已經講清楚德主刑輔的關係,刑在禮中,是對禮的一種補充,甚至可以簡單理解爲禮需要刑。

而法制之法是捍衛德,是我來保護你的關係。所以前者是被動關係,後者是主動關係,能否理解?”

上官均就質疑道:“那就不能說是德主法輔。”

其餘人也點點頭。

而那些士大夫們不屑一笑,我們就知道你小子沒安好心,你這小伎倆連學生們都瞞不過。

這圖一目瞭然,刑在禮中,禮在德中,一大一小,層次分明,太明顯了。

到了法制之法,就變成保護在內,你這......。

只是你說得好聽罷了。

張斐問道:“我的存在就是爲了保護你,你說誰主誰輔。”

“啊?”

上官均當即一愣。

張斐又向其他人問道:“誰主誰輔?”

“德...德主法輔。”

“當然是德主法輔。”

張斐道:“雖說一個是補充,一個是保護,一個是被動,一個是主動,但二者有點是一樣,就都是以德爲主。那我們現在看看,二者實現目的方式有何區別。”

說着,他又走到木板的另一端,“我們現在回到方纔提到過妻告夫律桉例上來,方纔我們也說得非常清楚,妻告夫,屬實,亦徒二年,這條律例屬法家之法,這也是在維護三綱,只不過是被動的,你違禮,我就罰你,正如我們之前幾堂課所講到的,法家之法,一貫的簡單粗暴,永遠以最低的成本,企圖達到最高的要求。能否做到?”

學生們情不自禁地搖搖頭。

張斐問道:“爲何?”

蔡卞回答道:“只要妻子去告丈夫,首先妻子肯定是要徒刑二年,其次丈夫也有可能入罪,這個家庭就...就沒了。”

“就是這麼個道理。”

張斐道:“禮接受了刑,二者是直接融合,既接受了法家的優點,也接受了法家的缺點。而法家的缺點與儒家思想又是對立的。

許多家庭就是因爲這條律例,變得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妻子在家受到虐待,只有兩條路,要麼自殺,要麼逃跑,還是那個道理,因爲法家之法只有罰,沒有保護的。

但這非三綱五常所追求的天下安定、家庭和諧美滿。

那麼我們再來看看法制之法,法制之法要不要保護妻子的權益?”

大家點點頭。

張斐道:“當然是要保護,假設妻子在家受到虐待,去官府告狀,若依法制之法,該怎麼處理?”

上官均道:“應當制止丈夫虐待妻子。”

張斐又問道:“怎麼制止?”

上官均道:“先是用口頭警告,若是丈夫不聽,就得用刑罰來威嚇。”

張斐非常滿意地點點頭道:“只有及時制止虐打的這種行爲,這個家庭才能和睦。那麼問題來了,假設蔡卞在宿舍虐打上官均,上官均去官府告狀,依法制之法官府會怎麼判?”

上官均馬上道:“他這屬於犯下鬥訟律,是嚴重傷害到國家和君主的利益,就是依法制之法,也得給予刑罰。”

蔡卞瞟了他一眼,這麼狠嗎?

張斐道:“爲什麼不先口頭警告,同樣是虐打,爲什麼丈夫虐打妻子,就得先口頭警告,蔡卞虐打你就直接判刑。”

上官均愣了愣,道:“因爲他們是有夫妻關係,我與蔡卞只是普通同學關係,這不一樣的,怎能一概而論。”

張斐笑着點點頭,道:“丈夫和蔡卞的行爲是一模一樣,但是判罰完全不一樣,原因就是在於三綱。

在德主刑輔下,由於刑是被動的,那麼只要你觸犯禮法,刑罰將立刻啓動,無論你是什麼原因。但法制之法是主動的,它的理念是捍衛個人正當權益,妻子受到虐打,個人權益受到傷害,法制之法理應給予保護,但同時又要捍衛家庭和睦,導致它的判罰同時也要以三綱爲參考。”

以三綱爲參考?

衆人皆是一愣。

這怎麼越說越不像似德主法輔。

說到這裡,張斐稍稍一頓,“對了!你們知道我的成名之作嗎?”

蔡京不太確定道:“老師指得可是登州阿雲一桉?”

“正是。”

張斐點點頭道:“那你可知道,最終我是如何幫阿雲脫罪的?”

司馬光聽到這裡,嘴角直抽搐,你的成名作是建立在我的屈辱之上。

“孝道。”

“不錯。”

張斐點點頭,道:“官司的過程,我以後再討論,我們現在主要討論朝廷爲什麼給出這麼一個判罰。阿雲砍傷韋阿大就是事實,依法不是死刑,這活罪也難免。但朝廷最終判她屬於自衛,懲罰就是登州坐了大半年的牢。

原因就在於朝廷考慮到了三綱中的孝道,而判罰理由,就是維護孝道。當然,也要維護韋阿大的利益,但由於韋阿大已經在方家得到合理的補償,朝廷也就沒有再另給補償。

此桉就是一個典型的德主法輔桉例,阿雲是不是違法,絕對違法,她絕對侵犯了韋阿大的權益,但是判罰卻是參考了三綱之禮,最終給予比較寬容的懲罰。”

司馬光越聽越惱火,什麼鬼,不都是讓你逼得嗎?

他恨不得讓張斐說說打官司的過程,那纔是最精彩的部分。

張斐當然不會說,因爲那是更高級別的理論,回到木板前,指着“德==法”,道:“現在我們應該可以準確判斷出,法屬不屬於禮?”

“不屬於!”

“法屬不屬於德?”

“不屬於!”

“都不屬於!”

張斐點點頭,道:“因爲法只是一個保護者,一個捍衛者。德刑結合,刑就是隸屬於德,隸屬於禮,就是隻要你違禮,那我就罰你,這是沒得條件可講的。

但是德法結合,德成爲法的一個保護目標,法的入罪標準,是判斷你是否傷害君主、國家、私人的利益,這是法制之法自身的理念所在,他的內容不是禮。

但是他保護的核心對象是禮。

因爲三綱之禮是整個國家的秩序,是核心利益,是在法制之法之上的,那麼法在判罰之時,就會去參考三綱之禮,一方面懲罰那些嚴重違法三綱五常之人,但另一方面,也會要求寬容對待那些遵守三綱五常之人,即便嫌疑人侵犯了別人的權益。

就好比說,城裡不準跑車,但你要是爲了救父,急着驅車去找郎中,即便了撞傷了人,也會得到法制之法一定的諒解,比如免除刑罰,但肯定也要補償被你撞傷的人。

德主刑輔,就是要告訴你,違禮的後果,而德法結合,不但會告訴你違禮的後果,同時也會告訴你守禮的好處。”

“說得好啊!”

文彥博頭回點頭稱讚。

曹太后聽得也是頻頻點頭,小聲滴咕道:“這麼聽來,德法結合顯然是要更好啊!”

可瞧了瞧周圍的大臣,只見他們個個是滿頭大汗,不禁稍稍蹙眉。

那些老夫子們能不急得滿頭大汗嗎。

這麼一搞的話,這禮法合一都沒了呀!

禮就成了一個參考物。

這不是在削弱尊卑階級嗎?

你這偷樑換柱玩得可真是熘啊!

只見一個士大夫突然站出來道:“若依你之言,臣也可以告君。”

你老是拿夫爲妻綱在舉例,我們彈劾你的理由可是君爲臣綱,你有能耐倒是將這個說透啊!

此話一出,方纔還竊竊私語的人,立刻停止下來,大堂裡面立刻變得安靜下來。

張斐搖頭笑道:“這位大夫還是沒有聽明白啊!”

“老夫聽得很明白。”

“是嗎?”

張斐又向自己的學生道:“我方纔說妻告官桉例在法制之法下,是屬於一種什麼行爲?”

蔡卞道:“尋求保護。”

“對啊!”

張斐道:“法制之法只是保護妻子的權益,爲得還是捍衛夫爲妻綱,而不是在於破壞夫爲妻綱,也不是慫恿妻子天天去告丈夫。

正如我方纔所言,判罰依據也是要參考德禮的,德禮的目的,是爲求國家安定,家庭和諧。

對於君爲臣綱,亦是如此,法制之法目的是捍衛君爲臣綱。

其實在德主刑輔下的君爲臣綱,對君主不利,對大臣也不利,因爲中間只有懲罰,沒有保護,這其實是一種非常危險的關係,道理就跟夫爲妻綱是一樣的。

如果大臣們不是跑路,就是自殺,那這國家也是不可能長存的。”

此話一出,大臣們的臉色稍微好看許多,但心裡卻多多少少有些患得患失。

第六百一十章 官有政法,民從私契第五十九章 家事天下事第283章 搖起來第二百三十六章 一丘之貉第354章 觀者不語第五百八十章 看誰先犯錯第六百三十章 收網第五百七十六章 別無選擇第一百八十五章 迂迴禁區第765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十三章 精準打擊第六百零二章 種稅得稅第五十七章 買到即是賺到第五百一十八章 文武與法(三)第一百一十三章 爾等皆是不法之徒(三更,感謝“0非賣品0”盟主)第五百四十八章 三冗第一戰(一)第642章 矛盾激化第339章 三人行必有我師第五百五十二章 三冗第一戰(五)第一百九十一章 不講武德第一百八十五章 迂迴禁區第一百五十五章 誰來都一樣第712章 專業治國第316章 波譎雲詭第四百二十七章 稅戰(一)第294章 違法不是犯法的理由第672章 我是無辜的第五百一十三章 終於是來了第六百零九章 沒有官司,就製造官司第三百七十四章 離京赴任第五百三十三章 青苗之爭第678章 謀反案(六)第四百九十六章 鹽吃人第375章 冤枉啊!第二百二十八章 也許這就是生活吧第749章 又一次請客吃飯第264章 探索未知第二百二十二章 實力之爭第二百五十四章 絕代雙驕第一百六十八章 御訟第五百七十五章 強制執行第五百五十四章 三冗第一戰(七)第一百三十一章 獨佔熱榜第一百二十六章 盜版可恥第256章 唯恐天下不亂第二百三十六章 一丘之貉第327章 慈善比賽(上)第716章 天道與人道第二十一章 關係纔是王道第五百四十八章 三冗第一戰(一)第三十六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365章 欠債還錢第790章 秉公判決第四百三十八章 稅戰(十二)第一十五章 問供第一百九十七章 彼岸第五百八十三章 借商殺人第五百六十八章 欲加之罪,其無詞乎?第811章 十年磨一劍第五百五十五章 三冗第一戰(八)第六百二十二章 官威大振第七十五章 虛驚一場第一百七十四章 變故第711章 全都是演技派第一百五十二章 有事請找我的珥筆第二百四十四章 八面玲瓏第五百二十二章 文武與法(七)第四十章 火了第四十二章 獅子搏兔第七十四章 惹不起惹不起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小法第一百七十章 攻守異形啦!第804章 還得是大庭長出手第759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一百一十五章 活着就是勝利第308章 富豪的慈善第五百零四章 鈔與債第651章 立法大會第一百章 入局(求首訂)第一百五十六章 較真了第一百六十四章 結案呈詞第一百九十章 現學現賣第255章 名士報第五百八十九章 三法之爭(三)第676章 謀反案(四)第796章 驀然回首第654章 自食其果第799章 大庭長何故謀反?第331章 利益輸送第一百五十五章 誰來都一樣第四百六十四章 鴿與鷹之間第803章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五百一十四章 誰慫誰孫子第729章 到底是誰的錯?第646章 比爛大法第810章 潤物細無聲第十一章 擒賊先擒王第718章 重大危機第五百一十三章 終於是來了第三百八十二章 本質還是二法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