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謀反案(終)

那些官員之所以緊張這謀反罪,就是因爲謀反必連坐,且牽連甚廣。至於說羅海個人的安危,其實已經沒有多少人在乎,因爲稅務司掌握他們資助吳天的確鑿證據,尤其還殺了不少稅警,就是不算謀反罪,多半也是死路一條啊!

但在張斐的提醒下,李國忠突然意識到一個非常大的漏洞,就是公檢法與連坐制存在着一個非常尖銳的矛盾。

公檢法就只看證據的,但是連坐法是看血緣和人際關係的。

公檢法是不可能將雙親、鄰里全部告上皇庭的,因爲沒有證據,能夠證明他們都參與其中。

皇庭也不能判決起訴書上不存在的人的罪名。

舊司法制度,由於是官員主審,堂內沒有與之對立的,那鞫讞二司,只是協助,或者說一種分工,鞫司負責調查,然後讞司負責依據事實檢法用條,主審官根據二者陳述,做出判決。

他們有權將很多人囊括進去。

一旦涉及連坐制,必有無辜,但是這種無辜,其實是司法所認可的,在謀反罪上,就是寧殺錯一千,也不放過一人。

但這是公檢法制度所不允許的。

目前連坐法與公檢法的制度是匹配不上的。

如果不會造成大規模牽連,就殺這些人,李國忠他們的目的就達到了呀!

不過李國忠暫時沒有聲張,這得留給後手,如果在審的過程中提出來,可能皇庭和檢察院會做出控訴調整。

這得等到判了之後,再打後手。

不過這一點,很多人都還未意識到,包括王安石、司馬光他們。

不過王安石是絕對支持重判的,因爲京東東路的混亂,也有他們一部分功勞,他們也能用同樣的招數,來對付他的新政,公檢法等於是在爲他掃清道路,他當然願意樂享其成。

可是司馬光、文彥博等人則對此深感憂慮。

在庭審結束後,司馬光、文彥博等人去到皇城邊上的一個小花園歇息,畢竟這些天的天氣非常不錯,他們也不喜歡待在屋裡。

呂公著道:“從今日的審理來看,檢察院勝訴,已經是難以逆轉。但是,這回張三好像是真不打算手下留情,這倒是不像似他的作風。”

以前張三都還留有三分餘地,也會從大局考慮,這也是他們非常欣賞張斐的地方,做事不能做絕。

文彥博若有所思道:“以前張斐只是一個珥筆,也可以說是一個買賣人,買賣人做事自然回留有三分餘地,但如今張三已經是官員,他應該是希望藉此案,進一步伸張檢察院和稅務司的權威。但是這麼做,着實有欠考慮啊!”

司馬光問道:“文公此話從何說起?”

文彥博道:“目前公檢法纔剛剛在京東東路建設,實力尚弱,無法掌控局勢。一旦那些人全部被定爲謀反罪,必會有人暗中推波助瀾,將更多無辜者拉入其中,這又會導致被人抓住把柄,屆時所有的責任都會算在公檢法頭上,只會得不償失。”

謀反案一旦興起,可能是控制不住的,當真就羅海幾個與賊寇勾結嗎?

肯定不止啊!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下面的人,肯定會大肆舉報,在這個過程中,很多人肯定會從中推波助瀾,因爲這回導致反對者越來越多,以至於局勢徹底失控。

這都是套路。

司馬光熟讀史書,關於這種情況,他自是非常清楚,文彥博絕非是在危言聳聽。不禁嘆道:“可惜張三現在已不是珥筆,而是檢控官,根據制度,檢察院是獨立的,我也不能去幹預。”

文彥博哀其不爭地瞧了眼司馬光,其實他說這番話,還就是讓司馬光去幹預的。

一旁的富弼是沉眉不語,心道,我到底忽略了什麼?

他也認爲,若因此案牽連到一些無辜之人,肯定是得不償失,對公檢法也是極爲不利的,但他相信張斐不會這麼做,因爲張斐比任何人都看重公檢法,但就目前案情來看,張斐就是將他們往死裡整,擺明不給對方活路。

富弼認爲這裡面定有玄機。

但也正是因爲他們將目光都侷限於張斐的操作上,而忽略最終判決的是皇庭,所以一時也沒有想明白。

只能繼續等後續,畢竟官司都還未審完。

而那邊張斐在拿下吳天和羅海後,立刻提速,之後的三十二人中,都是四人一組,因爲他們都跟羅海差不多,只不過資助的貨物可能不同,有些給錢,有些給糧,多少也不同。

在這些審理的過程中,張斐主要是強調,他們資助的多少,因爲這是跟羅海最大的區別。

至於李國忠他們,還是盡心盡責,儘量強調當時京東東路的環境,強調青苗法帶去的恐慌。

又審得五場,檢察院控訴的三十五人終於全部出庭完。

接下來就到了結案陳詞的環節。

首先,當然是控方先結案陳詞。

張斐喝了一口茶水,站起身來,瞧了眼文案,道:“關於第一被告吳天,我只能說他所犯下的罪行是罄竹難書。

雖然對方一再試圖將他的形容一個普通的強盜,因爲在《宋刑統》的法律條文中,謀反罪是被歸於‘賊盜律’。

但是,《宋刑統》對於謀反和強盜都有着非常清晰的解釋。

在《宋刑統》中,謀反罪,定義是謀危社稷。其中‘謀’指得是‘故意’,只有當你有目的,且故意做出危害國家和君主的行爲,才能定義爲謀反罪。

而強盜罪,是依靠暴力掠奪他人財物,這種行爲當然也會危害國家安全,但其目的是佔有他人財物,其造成的危害,也是非常非常小的。

二者還是有着明顯的區別。

而吳天所犯下的罪行,他的目的顯然不是要佔有他人財物。首先,他對朝廷,對官府,對官員,是有着刻骨銘心恨,他渴望推翻朝廷、官府的統治,並且付諸行動,燒燬倉庫、打劫官銀、走私官刀,以及脅迫官員,對他唯命是從。

其次,在劉蓮的供詞中,她曾說道,吳天希望借她來做正規買賣。可事實證明,吳天是在借劉蓮賄賂或者要挾官員,來獲得一些違禁貨物,比如官刀,比如戰馬,比如弓箭,等等。

這也是吳天與普通強盜最大的區別,他不僅僅是在謀財,而且還在利用錢財,擴張自己的勢力,擴大自己的人際關係,甚至於滲透官府,腐敗官府。

最後,對方辯稱,吳天種種行爲,是爲受朝廷詔安,對此我不想再多說,因爲他現在被抓了,他失去了這個資格。

根據目前證據,是足以證明,吳天是有理由,有預謀,且故意去破壞社稷安定。因此,我懇請皇庭判決吳天謀反之罪。”

說到這裡,他稍稍頓了下,又喝了一口茶水,翻了一頁文案,繼續道:“而關於羅海等三十三人,根據當下的證據,足以證明,他們資助吳天,不是想要避稅,而且捍衛自己本身的權力,以及去謀取更多的權力,其中甚至包括與朝廷抗衡的權力。

而縱觀歷史,但凡資助那些反賊的人,他謀取的都是權力,一種不受律法和制度所約束的權力。

而想要獲得這種權力,唯有推翻現有的制度和法律,而制度和法律是支撐社稷的兩根主要支柱,這絕對是在謀危社稷。故此,我懇請大庭長判他們協助謀反之罪。”

他做完結案陳詞後,司馬光、文彥博等人皆是面面相覷,擔憂之色,躍然紙上,打到這裡,張斐的工作基本上已經完成,人人都可以清晰的感覺到,張斐就是不打算留有任何餘地。

過得一會兒,李磊便站起身來,道:“關於吳天,關於羅海,關於此案中所有被告,他們是不是犯罪了?他們絕對有罪,即便我是受僱於他們,我也從未去否認過他們所犯下的罪行。

但是不是犯下謀反之罪,我認爲並非如此,正如張檢控所言,謀危社稷,是要故意,且有目的的行爲。但並不認爲吳天、羅海他們是故意去破壞社稷安定。

當你感到害怕,感到恐慌,被逼入絕境時,你所做的一切,其實只是想要自保。就拿吳天來說,他爲什麼落草爲寇,因爲他遭到官員的欺辱,他家的田地被官府收走,他父母因此而亡。

他只能落草爲寇,搶劫爲生。

他爲什麼要襲擊稅警,因爲是稅警先針對他,他爲什麼要擴張勢力,因爲他襲擊了稅警,他擔心自己遭受報復。

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爲了自保,爲了能夠活下去,雖然他有罪,但不是謀反。此外,大家不要忽略一點,也就是京東東路當時的環境,別說百姓,很多富戶都被青苗錢逼得家破人亡,負債累累,其中百姓襲擊稅吏之情況,是比比皆是。這與吳天所爲,其實並無太多區別。

而羅海等人皆是良民,他們自不會去襲擊官吏,也不會謀害稅警,於是在危機之前,他們選擇資助吳天。當然,這是一個錯誤的選擇,但是他們也只是出於自保。

故此我懇請大庭長判決我的當事人,並無謀反之意。”

趙抃聽後,突然開口問道:“辯方,你可知我朝有關防衛的條例?”

李磊愣了下,旋即心虛道:“知道。”

趙抃又道:“那你應該知道,防衛條例是不能適用於傷害無辜之人?”

李磊訕訕不語。

你這個自保,太過勉強,你自保你去打劫殺人,你自保你去燒燬糧食。

趙抃只是點明這一點,然後宣佈道:“今日審理到此爲止,待本庭長審查完所有的證據後,便會擇日開庭,進行宣判。”

雖然沒有當庭判決,但是在場的所有人心裡都非常清楚,檢察院已經是將勝利揣在口袋裡面。

說到底,公檢法還是更偏向於證據,但從雙方的結案陳詞來看,檢察院方面一再強調證據,確鑿證據。

而李磊則是強調環境、因果,但是他在問供的過程,他又無法將二者聯繫一個整體,形成一個必要的因果關係。

青苗法鬧得民不安寧,你就去對付稅務司?

也許二者存在一定的關係,但這在庭上,是不能作爲依據的。

只見不少權貴都是面色陰沉地離開了皇庭。

司馬光他們是看在眼裡,憂在心裡。

當皇庭判決之後,可能就要進入官場中傳統的環節,也就是君臣博弈。

此時肯定有不少權貴在猜測,皇帝是要進行一次大清洗。

關鍵目前宋朝內部的局勢,是有這個跡象的,主要就是土地兼併帶來的矛盾,要釋放土地,就要針對這些權貴動手。

因爲大家心裡都非常清楚,羅海他們並沒有謀反之心,他們的反擊,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權貴階級,對於自身權力的保護。

你要殺吳天,殺羅海,其實都是他們可接受的,但是你要定謀反罪,就預示着你要對更多人動手。

雖然檢察院是獨立的,但他們認爲沒有皇帝縱容,檢察院是不敢這麼幹的,而且稅務司上面就是皇帝。

當初司馬光不敢去爲皇帝改革變法,也是擔心事情會演變到這一步。

因爲在這種博弈中,十有八九,是以皇帝慘敗而告終,其中一個很重要原因,就是在王朝中期權貴已經成型,他們有足夠多的人,能夠輸得起,而你皇帝是輸不起的。

原本司馬光認爲可以通過司法改革,去慢慢將一切拉回正規,但沒有想到,終究還是要面對啊!

但司馬光始終謹守原則,雖心急如焚,但愣是沒有去找張斐商量。

其實也不應該找張斐,而應該找趙抃,但也沒有人去找,因爲誰都知道,趙抃這人比包拯還鐵面無私,你要找他商量,純粹就是找罵。

三日之後,皇庭便開庭宣判。

貴賓席上是空空如也,只有司馬光爲數不多的幾人坐在那裡旁聽。

而判決結果,跟大家猜測的相差無幾,吳天、劉蓮定爲謀反罪,羅海等三十三人被定位協助謀反。

其中只有五人未有判決死刑,判流放兩千裡,其餘人全部判決死刑。

只聽得犯人席上響起一陣哀嚎聲。

除吳天、劉蓮外,其餘人都在拼命地喊冤,他們真的沒有想到,這事情會到這一步。

他們顯然低估了稅務司。

這已經不是稅務司第一回被人低估,但是誰都認爲強龍不壓地頭蛇,而且之前張斐總是留有餘地,也給他們帶來一些幻想,總想試試看,試試就逝世了。

但是院外一些看熱鬧的百姓,則是開口叫好,他們當然樂於見到這些權貴受罰。

李國忠和李磊對視一眼,同時鬆得一口氣。

李磊低聲道:“義父,我們要不要去跟對方打聲招呼?”

李國忠道:“這回就算了。”

那邊張斐一邊哼着小曲,一邊整理着文案,忽見王鞏、齊濟放心事重重,於是道:“如此大勝,二位爲何不覺開心?”

齊濟掃了眼那空空如也的貴賓席,不禁道:“咱們這回可算是將人都給得罪了。”

張斐笑道:“這不得罪也已經得罪了,何不開心一點接受。”

王鞏呵呵笑道:“我們可沒有張檢控這般豁達啊。”

張斐笑道:“這不是豁達,而是我們也沒得選,證據就是這麼顯示的,難道要我們徇私枉法麼。”

齊濟道:“但好像大家都不能理解,包括司馬學士他們。”

說着眼神往旁邊瞟了瞟。

張斐擡頭看去,只見司馬光正好從旁走過去,那幽怨、困惑的眼神,可真是像極了怨婦。

對此張斐反而是微笑地點點頭。

這令司馬光更是困惑。

這小子是真的飄了嗎?

如果這麼好審,哪裡會輪到公檢法啊!

還是說他有應對之策?

李家書鋪。

“這是你們的酬金,有勞了。”

一個器宇軒昂的公子,面色極爲沮喪地一揮手,身後一個僕從立刻將一盤銀子送上。

李國忠瞧了眼那銀子,道:“官司尚未結束,徐公子先別忙着付錢。”

徐公子愣了下,“官司已經結束了。”

李國忠道:“等到皇庭的判決書下了,才能算是結束。”

徐公子眉頭一皺,“莫不是還有轉機?”

李國忠道:“一切等判決書下了再說。”

皇庭。

“大庭長,這份判決書有問題啊。”

那讞司劉昊來到趙抃面前稟報道。

趙抃愣了下,“判決書有問題?”

劉昊點點頭道:“根據法條,如羅海等人的親屬都得被判刑,但是大庭長的判決,是根據檢察院的控訴來判的,我們能否將他們的親屬全部寫進去?”

趙抃眨了眨眼,腦子有些亂,突然問道:“以前謀反案是如何做的?”

劉昊道:“以前判得也是主犯,但是下面的官署,會將依法將與之有關的人全部抓起來,然後根據法條判罰。

但是以前沒有控訴方,也沒有辯訴方,所以下官也不知道,能不能這麼做。”

“是呀!”趙抃皺眉道:“如果皇庭能夠隨便添加犯人,那還要檢察院作甚,還要審什麼?”

劉昊道:“依下官之見,只能讓檢察院再添加一份起訴書,因爲法律就是如此。”

趙抃稍稍點頭,“你快去將張檢控請來。”

“是。”

一個時辰後,張斐來到皇庭。

“下官見過大庭長。”

“張檢控免禮。”

趙抃手一擡,又請張斐坐下,然後才道:“我今日請張檢控過來,是有緊急的事要與張檢控商量。”

張斐好奇道:“不知是什麼事?”

趙抃道:“根據謀反條例,主犯、從犯的家屬都得依律受罰,但是在你們的起訴狀中,並沒有涉及到這些人,這導致我們皇庭也不好下判決書。你看是否再添加一份起訴狀,讓他們的親屬都給囊括進來。”

“啊?”

張斐面色一驚,道:“這這恐怕不行,我們檢察院起訴是根據具體證據起訴的,我們手中沒有那些人的罪證。這這應該是屬於皇庭的職責吧。”

趙抃立刻道:“但是皇庭要是能夠隨意在判決書添加犯人,那豈不是亂套了。”

張斐道:“如果我們檢察院能夠隨便起訴,那也是亂套了啊!”

趙抃錯愕道:“那現在怎麼辦?”

張斐問道:“不知以前是怎麼做的。”

趙抃道:“以前如這種案件,要麼不抓人,要抓的話,多半是全家老小一塊給抓了,然後再審主犯,若判決有罪,便可將所有人都依法判決,甚至還會根據案情的大小,去抓更多人,但根據公檢法的制度,好像這麼做又不太妥。”

皇庭並沒有掌控司法大權,下面還有檢察院,還有警署,羅海的妻兒都沒有被抓,只是被禁足在家,以及財物被暫封。

張斐訕訕道:“大庭長,檢索法條,依法判決,可全都是皇庭的職權,我們檢察院實在是力所不及啊!”

趙抃道:“可皇庭目前所得的證據,全都是來自於你們檢察院,皇庭現在都不知道,那羅海有幾個兒子,又有幾個女兒,幾個妾侍,目前皇庭也不具備偵查的能力,老夫哪裡知道該將誰算進來,又不該算誰。這不應該是你們檢察院去調查的嗎?”

張斐道:“我們檢察院是可以去調查,但問題是,我們查到的,皇庭會認嗎?”

趙抃道:“皇庭爲何不認?”

張斐立刻道:“但是我們檢察院可沒有任何證據,只是判定他們與羅海的關係,但是根據相關律例,妻妾、兒女、兄弟、姐妹、僕從、鄰里,都能給算進來。”

趙抃撫須道:“這也不妥啊!那不全都是你們檢察院說了算嗎?”

他皇庭也得看證據的。

但這種事,往往不需要證據,只需要查明關係。

張斐道:“可能是警署說了算,因爲這事多半是警署去調查。”

這種事太容易出錯,被人給抓住把柄,檢察院纔不會幹這種蠢事。

“不行!”

趙抃擺擺手道:“絕不能這麼做,如果這麼做的話,此案根本就不需要審。公檢法之所以公平、公正,就是在於其強調證據,可避免多數冤案,這麼做肯定會破壞公檢法的制度。”

頓了頓,他又道:“你先回去認真想想,我這邊也會慎重考慮的。”

“是。”

再皇庭判決之後,大家都已經準備第二步,這木已成舟,已經是無力迴天。

可是,判決書遲遲不下,這令大家又非常好奇,難道趙抃打算請示皇帝?

這一打聽,也沒有請示皇帝。

漸漸的,風聲開始傳出去。

原來是皇庭不知道怎麼寫這判決書。

這太搞笑了!

朝中權貴們都給聽懵逼了,這是什麼情況,仔細一打聽,頓時又燃起希望來,原來他們是將自己給束縛住了呀!

還有這種好事。

趕緊讓李國忠他們準備好,只要判決書不符合公檢法的制度,那咱們就要起訴,因爲公檢法是非常強調審理制度的。

政事堂。

“原來如此。”

文彥博笑呵呵道:“我就納悶,那張三怎麼會一反常態,要趕盡殺絕,原來他在這裡藏了一手。”

呂公著問道:“文公認爲這是張三故意留下的破綻?”

文彥博點點頭:“定是如此。”

富弼搖搖頭道:“也不能說是破綻,這公檢法的制度和連坐法確實是有很大的衝突。”

司馬光問道:“既然如此,那又該如何調和二者衝突?”

富弼搖搖頭道:“我也未有頭緒。”

王府。

“想不到臨門一腳.都已經跨過去,還能出問題。”

呂惠卿都覺得好笑,“這真是不可思議。”

王安石若有所思道:“也許這是有人謀劃的。”

呂惠卿一怔,“張三?”

王安石點點頭。

呂惠卿點點頭道:“這還真像似張三的作風,他辦事向來是有頭有尾,不會讓局勢失控。”

“不僅如此。”

王安石道:“他可能還想借此案,重新用公檢法來定義連坐制,如此一來,反而會令更多大臣支持公檢法。”

第一百一十九章 佈局第708章 禍從口出(中)第一百六十九章 暗流洶涌第四百二十六章 這一場惡戰第二百四十八章 操作第719章 逆之則亡第一百二十章 朕第七十六章 事發第六百一十五章 瓶中之法第四十四章 青面判官第六百三十章 收網第650章 內喜外憂第264章 探索未知第一百二十三章 公檢法第四十九章 主動出擊第四百四十五章 稅戰(十九)第644章 珠玉在前第五百六十三章 藏不住了第四百零一章 這簡直就是在打劫第四百六十四章 鴿與鷹之間第五百二十九章 第三者第三百九十八章 洞房花燭夜第三百九十六章 聽君一席話第271章 注意!注意!交通管制!第四百零七章 快去請張三第八十五章 詔安第二百二十九章 必須同甘共苦第八十九章 是非之地第四百一十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704章 他真有王法第九十三章 不針對誰(求追讀)第一百三十章 小露一手第一百八十四章 權力的誘惑第311章 娛樂興邦第752章 尚能飯否第五百七十二章 職業走鋼絲第一百八十一章 幹!第773章 時勢造英雄第一百一十一章 祖法論(求訂閱)第一百零一章 我爲刀俎,誰爲魚肉?(求訂閱)第三百八十九章 槍手到位第五百九十五章 三法之爭(九)第四百二十三章 一石二鳥第714章 空城計第四百二十八章 稅戰(二)第五百三十五章 一筆糊塗賬第371章 塞翁得馬,焉知非福第一百六十章 祖制與祖法第300章 奇蹟(六千字大章)第五百零四章 鈔與債第五百四十七章 法中取利(五)第672章 我是無辜的第五百一十二章 水火不容第四百二十章 誰若不服,就送公檢法第763章 下馬威第298章 城市改革第761章 渡劫之難第一百四十九章 無話可說第一百五十一章 沒有想到吧!第768章 清者自清第四百六十八章 戲曲誕生時第736章 “爭權奪利”第四百六十五章 法官的養成第276章 請上牌第四百九十章 課外輔導第296章 繳械也殺第800章 火器時代第733章 用魔法對抗魔法第五百零五章 變本加利第五百零四章 鈔與債第768章 清者自清第五百九十六章 趁勝追擊第一百七十三章 販賣公正第二百二十六章 是騾子是馬也得遛一遛第285章 依法辦事第四百八十九章 陪審制度第四百二十一章 溫飽線第四百七十三章 不準丟人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冗第一戰(十二)第772章 見龍在田第四百零九章 拿人錢財,替人消災第767章 “義薄雲天”第309章 大哥,俗還是王道啊!第328章 慈善比賽(中)第三十章 一波三折第五百三十三章 青苗之爭第二百三十章 欺人太甚第五百六十八章 欲加之罪,其無詞乎?第二百三十一章 都是當事人第一百六十章 祖制與祖法第四百一十四章 欲讓其滅亡第809章 無約一身輕第366章 魚與熊掌第四百四十章 稅戰(十四)第702章 太過分了第777章 再見故人第735章 徹底釋放公檢法第355章 治亂世,用重典?第一百四十章 黎明破曉前第三章 尋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