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包大人

二更到,求票。

包拯的冷淡,並未打消朱世庸熱情,朱世庸不是不想拂袖而走,但他知道這位四十一歲的包拯在廬州當地是位傳奇人物,此君天聖年間便中了進士,論資格比自己老得多,現在多忍忍,以後沒準就多一條出路。

另外包拯可不止是廬州的名人,他中進士後在家賦閒十年,不惜推辭不就建昌知縣、和州稅官等官職,原因很簡單,父母在不遠游,他給出的答案是要在家贍養父母。

這在推崇出仕入朝光宗耀祖的大宋是很少見的,包家老爺子倔強的要命,建昌縣太遠他不願隨包拯赴任也就罷了,僅僅一湖之隔的和州,老爺子也不願去,結果包拯老老實實的在家贍養父母十年,一直到父母辭世。

有其父必有其子,包拯這十年下來之後,忽然不想去當官了,包家家底殷實,平日裡關注民生,賙濟百姓的事情沒少幹,日子過的倒也逍遙自在;可是鄉親們不幹了,包家親眷直系旁系的倒也罷了,周圍的鄉親們覺得好不容易纔中個進士,如此荒廢實在可惜,於是天天堵住包家鬧,包拯的恩師和朝廷中自己同窗的故友們也紛紛來勸,包拯這才赴任天長知縣一干就是三年整。

任期已滿,小小天長被包拯治理的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包大人鐵面無私,偏又智慧超羣,斷了不少難以解決的案子;官聲清正之名傳入朝廷,此番剛剛從京城吏部接受考授,並經人推舉升任端州知府之任,順路回廬州來,一來赴任時間還有月餘,二來省親一趟,會會親朋故舊。

但是剛剛回家才半日,便被這位廬州知府朱大人得知,巴巴的趕來扯談半日,包拯端了數次茶杯,此君視而不見,讓包拯極爲厭煩。

包拯不喜歡官場上這種相互結交拉交情的行爲,在他看來,當官的應該體察民情上唔天意,只有將朝廷的恩典播撒萬民,又能爲民辦些實事,纔算是真正的盡到了職責,相互之間鑽營結交互送高帽的行爲完全是不必要的。

特別是這位廬州知府的到來,包拯對此人有所耳聞,此君攀上京城某位政要,竟然從一個小小八品縣丞之職,數年間便被提拔爲四品知府,雖則任上廬州沒出什麼大亂子,但在百姓們中間的官聲並不好;包拯自然更加懶得跟他結交。

另一個讓朱知府忍氣吞聲的是,他得知包拯這次還被授予了一個名爲‘殿中丞’的虛銜,雖則只是個從五品的虛銜,外人看來遠沒後面端州知府這個名頭響亮,顯得有些多餘;但深諳官場之道的朱世庸卻很清楚這個虛銜的分量。

殿中丞職位在宋代是虛銜,本來是協助管理皇帝生活工作諸事,這裡實際上表達出皇帝對包拯的一種信任和不設防的態度,有嘉勉爲自己人的意思在裡邊。

“希仁兄,聽說這次官家還授予您殿中丞之職,這可是莫大的榮光啊,皇上對希仁兄信任有加,今後還請多多照顧呀;咱們同屬廬州一系,今後同氣連枝相互配合些,朝中也好說些話。”朱世庸說的略含蓄,但在包拯聽來卻是赤裸裸的拉幫結黨了,包拯毫不留情的駁斥道:“朱大人這是什麼話,你我同沐皇恩浩蕩,談何地域之論,朝廷嚴令禁止結黨嘯聚,大人此言似乎有欠考慮吧。”

朱世庸碰了一鼻子灰,心中暗罵道:“裝什麼清高,誰不知道這次你能被舉薦赴任端州便是晏大人的舉薦,此時卻來撇清。”

面上笑容不變道:“希仁兄教訓的是,只是有些誤會本府,我的意思是說,公爲公私爲私,公事上自然是互不相干,但好歹咱們是廬州鄉里,私下裡倒還是可以親近的。”

包拯不喜歡他這種油滑的說話方式,皺着眉頭不語,便在此時,一名小廝匆匆進入廳中回稟道:“門外來了一名知府衙門的師爺,聲稱有緊急要事回稟知府朱老爺。”

朱世庸忙起身道:“希仁兄,本府去看看是何事,居然尋到這裡來了,擾了你我聚會的雅興。”

包拯心道:可沒擾了我的雅興,來的正是時候。當下拱手道:“朱大人請便,官事要緊。”

朱世庸道:“怕是沒什麼大事,雞毛蒜皮的小事他們也會大驚小怪;希仁兄稍侯,本府去去就來。”一頭說一頭出了廳門往外走去。

不到一會,小廝來回稟包拯道:“朱大人已經乘轎回府衙,命小人來跟老爺說聲,改日再來叨擾。”

包拯輕籲一口氣,忽然覺得有些蹊蹺,這位朱大人對府衙之事似乎不太關心,但爲何來人稟報一聲便急匆匆連告辭都來不及便往回趕呢?這是一種極其不禮貌的行爲,前恭而後倨,看來其中必有原因。

“你去打聽打聽,看看城中是否發生了些大事,然後來回稟。”

“遵命。”那小廝轉身出門去街面上打聽,不到半個時辰便迴轉府中,將廬州城中這幾日所發生的幾件大事一一稟報。

包拯仔細聽着小廝的回稟,他發現所有的事都歸結到一個叫蘇錦的商賈身上,前幾日蘇家糧倉起火被焚,接着蘇家店鋪失蹤了一位夥計,而這個蘇錦去府衙報案時又暴起傷人,這蘇錦是何許人也,怎地倒黴倒成這幅摸樣。

種種的疑問,勾的包拯坐立不安,包拯自小便有個愛好,喜歡窮究事理,探查真相;也就是俗稱多管閒事多吃屁的那種人,也正因爲他的這種性格,成就了天長任內破衆多謎案博得明察秋毫的美譽。

此刻這件事如此蹊蹺,包拯便如老饕見到美食,色鬼看見美女一般欲罷不能了,更加讓他關心的是,這位倒黴蛋蘇錦打的人是剛剛離去的知府大人的獨子,包拯倒想看看,這位朱大人是如何審訊這件案子的;自己被皇上授予殿中丞之銜,職責中也有刺探之意,雖不在自己赴任的端州轄內,但同爲大宋疆域,何嘗不可爲之呢。

想到這裡,包拯開始更衣喬裝,他要親自上街打探一番,這是他的習慣,一旦他決定涉入某案,必先親自查探消息,絕不信他人之言。

廬州城中,兩撥人正急匆匆的往府衙趕,一撥是李重和趙大掌櫃,另一撥是得到消息的晏碧雲;晏碧雲怎麼也沒想到,蘇錦居然在這個時候當街給知府衙內拍磚。

朱衙內的行爲確實不端,但扯下蘇錦的袍袖並不是毆打,充其量只是兩人之間的拉扯不清;但拉扯不等於動手,鬧到官府也不過是賠償衣服錢款,最多加上個賠禮道歉。

但蘇錦傷人的罪名就大的多了,幸而用的是磚頭而非刀具,但即便如此也夠蘇錦喝一壺的。

“這不是往刀口上撞嘛。”晏碧雲急的直跺腳,急匆匆的登上車便往縣衙趕,人人都知道,不管何處的監獄都是鬼門關,進去之後會有一番苦頭吃,蘇錦那小體格,又是養尊處優的一位公子哥兒,這一下的可要吃不消了。

第55章 兩件大事第700章 黴事一籮筐第135章 車禍第474章 問賊第238章 辦法第179章 擒賊第316章 懵懂無知第934章 驅狼吞虎第189章 狼子野心第960章 輾轉騰挪(一)第430章 探視第295章 棒打鴛鴦第55章 兩件大事第237章 減餐令第577章 解約第123章 進學第745章 整飭第842章 反擊(二)第931章 驅狼吞虎(十九)第五六十四章 大慶殿風雲十第18章 暗流涌動第456章 那一天第785章 夜探第582章 爲君癡狂第400章 懺悔錄(三)第480章 刀下留人第772章 因禍得福第775章 涉險之計(上)第665章 城牆厚的一張臉第706章 谷中情第672章 滅口第798章 兔死狗烹第70章 主角與配角第645章 解試(二)第140章 反轉第590章 底線第713章 煉獄(下)第246章 暗度陳倉第887章 難關共度第268章 鞦韆架第976章 戰臨潢(十)第761章 紅燒肉第787章 調戲第665章 城牆厚的一張臉第771章 釋兵權第83章 堂辯第338章 寒夜小火鍋第865章 朋黨論(中)第634章 死局第925章 驅狼吞虎(十三)第531章 孤注一擲第700章 黴事一籮筐第424章 公審第469章 投桃報李(下)第397章 佛肚有耳第281章 問策(下)第483章 情無真假第257章 驛站疑雲(中)第245章 差事第297章 道高一尺第346章 大勢已定第488章 銀莊(上)第655章 血洗(下)第742章 殺人宴(二)第150章 挑戰第765章 戰雲密佈(上)第285章 指揮使第958章 直搗黃龍(上)第449章 關鍵人物第940章 一盤大棋(下)第976章 戰臨潢(十)第343章 無疾而終的決鬥第453章 車行迷霧第64章 餘波第167章 記號第320章 該來的沒來第187章 看戲第345章 過關第645章 解試(一)第96章 變革時代(上)新書發佈第392章 恐嚇加引誘第199章 報復第938章 一盤大棋(上)第282章 問策(下續)第941章 大時代的開端第727章 亂城(三)第655章 血洗(下)第932章 驅狼吞虎(二十)第240章 京城來使第508章 有錢難買爺高興第835章 娥皇女英第987章 反制第633章 圈套第450章 防人之心第206章 逼供第120章 冤家路窄第890章 橫生枝節第993章 最後的瘋狂(三)第108章 提學大人是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