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軍功爵均田鄉吏兵制

“官家想好用用什麼兵制了嗎?”种師道問道。

“斬一首者,爵一級,欲爲官者,爲五十石之官;斬二首者,爵二級,欲爲官者,爲百石之官。官爵之遷與斬首之功相稱也。”

“其戰也,五人束薄爲伍,一人羽而輕其四人,能人得一首則復。”

“將,短兵四千人。戰及死吏,而輕短兵,能一首則優。能攻城圍邑斬首八千已上,則盈論;野戰斬首二千,則盈論;吏自操及校以上大將盡賞。”

趙桓說完眨着眼看着种師道。

种師道一愣,這分別選自了韓非子的定法,商君書境內篇等內容。

說的都是一個東西,就是秦朝的軍功爵均田制度!

新帝居然從舊紙堆裡掏出了這個東西出來!

戰功與敵首級掛鉤,一人頭就是一個功,爵進一級。

而且還有戰爭爲五人一組,如果一人戰死,其餘四人受到處罰,如果更多人戰死,就會受到更大的懲罰,輕則流放,重則處死。

如果可以梟首一名,則可以抵消一名戰損。

如果將官戰死,衛兵要受刑罰,如果衛兵中有人能夠得到敵人一顆首級,就可免除刑罰。

軍隊在攻城圍邑時如能斬殺敵人八千以上,野戰時如能斬殺敵人二千以上,就是全功。凡立全功的部隊,就對全軍進行賞賜。

軍功爵均田,又要甦醒了嗎?

“設鄉四老,縣四老,州四老,府四老,路四老。至年終,路四老上書言事。”趙桓又說了一句,看着种師道,等待种師道的迴應。

种師道皺着眉頭問道:“官家,三老制度爲前漢舊制。可是這四老何解?”

“與前漢的舉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帥衆爲善,置以爲三老,鄉一人,擇鄉三老一人,爲縣三老。官家的四老和前漢的三老制,有何不同?”

“前漢廣開言路,還設過國三老,不知道官家如何看法?”

趙桓左右看了看說道:“路四老可言國事。這就是不同的地方。國四老現在不成熟。”

“四老之中,增設的這一名鄉老,爲退役軍卒、將領專有位置,但凡立功傷病者、年滿退役者,皆可爲鄉老。負責檢點丁口、收稅賦、查路引、風聞言事。”

風聞言事!种師道的眼神都變了!

這個新帝這一套,根本不是軍功爵均田徵兵制!

而是一種從未見過的兵制!

雖然其核心依舊是軍功爵那一套,可是其結果,已經發生了變化。

最後的軍卒退役成爲天子爪牙,風聞天下,天子對這個天下的掌控力,將從縣,延伸到鄉,延伸到村寨。延伸到這個國家的每個角落。

當然這種狀態,要很久才能實現。

而且極其難以把握。稍有不慎,就是國朝傾覆。

“官家,此制來源於何處?”种師道問道。

趙桓想了想說道:“來源於紅……咳咳,來源於舊紙堆了。從漢制裡面刨出來的。晾了晾曬了曬,拿出來用。”

种師道一副信你纔怪的表情,趙桓的制度是在修補軍功爵制度,使其更加可控。

趙桓看着种師道這一副見了鬼的模樣,就知道,自己偷來的這套兵制,應該還不錯。

只是自己總不能說,來源於後世吧。

後世的兵制,士官轉地方的操作,真正的將權力伸向了縣以下。

這麼說,會暴露自己不是原來宋欽宗的事實!

嗯,趙桓非常確定,自己是因爲這個理由。

种師道忽然想到了什麼,臉色數變,這一招釜底抽薪,絕的其實是將門的種!

將門與太祖皇帝達成的協定,是祖訓!

趙佶走鋼絲一樣,想要抵抗這個制度,可是失敗了!

雖然現在的將門的實力,已經遠不如開國之時,但是其勢力已經密佈整個天下,牽一髮動全身。

這天下絕對大亂,到時候,新帝能夠掌控那個局面嗎?

將門豈能束手就擒?

种師道鄭重的問道:“官家,可曾想過兵制變革的後果?會滋生世家,重現漢末十八路狼煙。”

趙桓點了點頭,從知道自己有個皇后起,他就已經在謀劃這個事了。

他決意做一個好皇帝,做一個明君。

那做一個明君,到底應該怎麼做呢?趙桓不清楚,也很迷惘。

但是他知道,藩鎮格局的後果就是皇位不穩!

藩鎮龐大的結果就是唐玄宗之後的皇帝,九次逃離都城,六次首都被攻陷。

但!

就是如此亂世,中原十八省,何曾淪落與異族之手?

自己這大宋已然風雨飄搖之中!隨時都可能傾覆!

不下點猛藥,難道學那歷史上的宋欽宗,開門揖盜,把漢地送給異族?

他寧願天下藩鎮割據,打的肝腦塗地!

他寧願皇位不穩,隨時有可能被人拉下去斬首!

也不願,這漢家祖地,拱手讓人!

他不願做亡國之君不假!但是他更不願做歷史的罪人!

既然立志做一個明君!連一個皇位都不捨得!

還算什麼明君!

藩鎮,世家在軍功爵均田制復甦的時候,會再次復甦。

但是世家有家有國,世家的地位與國同休,歷數歷史上的世家,都是國破家亡。他們把控整個天下,又能如何!

不比那些有家無國的士紳地主們強一萬倍?

任何敵人來了,只要敵人承認地契的存在,就承認了地主的地位。地主只要商量好上供的份額,就繼續作威作福。

國破地主猶在,這些人有家無國,唯一的好處,就是沒有強大的世家,隨時把皇帝拉下去剁腦袋。

穩固皇權,僅此而已。

趙桓替魂原來的宋欽宗之後,壓力一直很大,他不願意做歷史的罪人,既然來到了這個位置上!

爲什麼不試試自己能不能改變這腐朽的大宋!

不試試!誰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到!

“朕,知道!”趙桓同樣非常嚴肅的告訴了种師道,自己做好了被人拱下皇位,剁掉腦袋的準備。

种師道看了趙桓很久,長長的嘆了一口氣。

他看着嘈雜而無序的禁軍,再想想大宋自太宗之後,以錢糧換北地和平的戰略,就不住的搖頭。

這樣是和平了,最後的結果,就是養了一羣廢物。

汴京的將門,在開國之初,隨便拿出哪一家,都是震懾整個天下,無不折服。

現在呢?

瓦罐裡的蛐蛐,瓦舍中的雞籠,宅院裡的大狗,都比將門那羣后生,還要英勇一些。

將不爲將,相不爲相。

將軍們整日互相掣肘,生怕對方拿的功勞大於自己。

朝堂的大夫們,也是爲了龍椅上伸下去的草葉,斗的你死我活。

誰來管着天下黎民?誰來管這大好河山?

沒有人!

“種少保,亂就亂吧。還能比現在更亂嗎?”趙桓並沒有隨着种師道的嘆息,而變得憂心忡忡。

反而鬥志昂揚!

种師道看着趙桓的樣子,連連搖頭。

當然种師道並不是在否定新帝的狀態。只是在感慨,年輕是真的好,有衝勁,敢作敢爲。

但是官家身上的肩膀,依舊略顯稚嫩,他顯然還扛不住接下來的狂風驟雨啊!

“官家,讓老臣來寫這個兵制的札子吧。軍功爵均田鄉徵兵制。”

第七百二十四章 循王三百衛第五百九十章 帶血的扳指第一百七十六章 喋血寧武關城頭(2/5)第三百七十八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十六章大宋絕密·不可外宣之精品陣圖第六百九十一章 簡單意思和中等意思第六百八十六章 官家,我要回大宋!第四百四十六章 理論和應用的碰撞第五百八十五章 官家今天的狀態,不對勁啊!第一百七十五章 嚐嚐朕的意大利……超大型投石機!(1/5)第六百九十二章 陳子美的決定第七百八十八章 拆別人的東牆補自己的西牆第四百二十八章 匠爵第三百四十八章 朕把趙構的卡全部抽走了!第四百七十六章 得之我幸,失之無所謂第五百一十五章 鳳頭釵·紅酥手·世情薄(二合一,點幣警告!)第四十六章 決勝戰車再升級第六百八十五章 該配合你演出的朕,演視而不見第五百八十八章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廚子第六百一十六章 僞·喪屍圍城第九百零四章 漠北疑雲第四百一十四章 王稟建節第五百一十六章 錢多的花不出去怎麼辦?第四百一十四章 王稟建節第五百一十章 商部成立第五百三十章 金國的離間計是宋人出的主意第六百五十五章 這人都得服老第八百四十七章 胡元的怒吼第七百五十七章 這天地下,萬事都得講道理第七百六十一章 別人家的孩子最聰明第六章 誰上火 滋醒他!第四百一十五章 趙桓三問第八百五十一章 夕陽下的海晏河清第七百八十七章 事在人爲第八百二十四章 真正的強盜第三十章 場面一度失控第三百三十六章 大宋新文化之話本第八十三章 你們要朕御駕親征?!第七百八十四章 解散高麗官軍第三百八十七章 腳踏武林第八百零二章 我爲蠻夷第六百五十五章 這人都得服老第七百七十四章 完美的解決方案第三百七十七章 敵在進奏院!第七百四十九章 猛虎落淚第八百八十章 超國家主義第五百三十章 金國的離間計是宋人出的主意第七百七十三章 以身飼蟲胡不歸第八百零二章 我爲蠻夷第八百七十九章 國帑和內帑並列第四百零一章 虛張聲勢和金國公主第四百零七章 大宋的官家終於高興了第三百八十九章 西極道九千九百里第八百零六章 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第五百二十三章 鉤直餌鹹,離水三尺第八百五十四章 汴京十日談第三百一十七章 有的人想進去,有的人想出去第四十章 盲生髮現一個華點不容易啊!第七百八十五章 韓世忠親赴高麗第七百二十五章 皇帝今天不上班第二百六十五章 二十六王之亂第七百七十四章 完美的解決方案第七百零二章 完顏宗乾的憤怒第四百三十章 鞏義皇陵的誓言第六百七十八章 岳飛蒙冤的真相第三百三十七章 欲使其滅亡,比使其瘋狂第五百九十五章 這都什麼臭魚爛蝦!第一百六十三章 給國賊蓋棺定論第七百七十七章 律敕之爭第五百三十七章 正月裡的鍘刀,閒不住第五百三十四章 會變色的月亮第四百九十六章 德不配位第七百九十九章 賊喊捉賊第二百五十章 朕這個字,是你們蠻夷能用的嗎!第八百七十三章 兩節度使遼河垂魚第六百三十八章 官家到底在整什麼幺蛾子?第八百五十五章 完顏宗族大會的問責第一章 真·噩夢開局第一百二十七章 朕天生異稟,聰慧過人第四百四十四章 開關門!第三百五十六章 送他上路吧第八百五十四章 汴京十日談第二百四十二章 石過刀,茅過火!第六百零五章 大宋皇帝要玩的手辦第九章 穿着長衫站着喝酒的人第六百一十二章 生活不止有詩和遠方第六百一十一章 等距的選擇第七百零七章 有人想讓自己挪挪地方?第八百三十六章 趙·唐納德·桓第五百四十章 嫣然一笑,可傾國傾城第七百一十九章 聞將軍威名,望風而逃第十三章 敵我力量懸殊,跑路還來得及嗎?第三百五十二章 百萬大軍擒孔彥舟第五十七章 現代醫學的開端第四十六章 決勝戰車再升級第六百零九章 朕要遷怒!第一百一十八章 總之,要優雅第二百七十五章 童貫自縊第七百三十一章 興慶府的早晨,靜悄悄第四百二十一章 岳飛剿匪深得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