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五章 皇帝們的笑話

不問蒼生問鬼神,是在何不食肉糜沒有出現之前,嘲弄皇帝最好的一個笑話。

這句話的出處是來自文景之治的漢文帝。

漢文帝劉恆的父親是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

劉恆是漢高祖的第四個孩子,劉恆的母親薄姬,並不受劉邦的待見。年僅七歲的漢文帝劉恆就被封爲代王,分封到了邊陲之地。

而就藩之後的劉恆,恰好躲過了呂后鬧的那些亂子,安安穩穩的活過了呂后統治時期的黑暗時代。

突然就被周勃從藩國拉倒長安,做了皇帝。

他本身沒有經過皇室培養,也沒有做皇帝的野心,做事事事垂詢臣子,廣納諫言。

呂后亂政,從上到下的亂象,因爲漢文帝的無爲而治,反而安穩了下來。

而當時呂后亂政導致一批賢臣被貶斥。其中就有賈誼。

而漢文帝劉恆在未央宮的宣室殿,詢問大臣們被貶的賢臣,而朝臣們都說賈誼的才華和格調,無與倫比。

而劉恆把貶到長沙的賈誼,召回了京城,漢文帝召見時,雙膝挪動靠近賈誼,連說:“吾久不見賈生,自以爲過之,今不及也。”

這本是一出君臣遇合的美談,奈何漢文帝劉恆召見賈誼,既不問蒼生,也不問社稷,更不問國策,因爲剛剛方受釐,舉行了祭祀,接受了神的祝福。

兩人談到半夜,只是在談論鬼神之事,成爲了歷代文臣們嘲諷皇帝時,最喜歡說的一句話。

最後還被李商隱寫成了詩詞。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只不過,因爲何不食肉糜的典故,太過深入人心,再次刷新了皇帝的下限,導致何不食肉糜代替了不問蒼生問鬼神。

取代何不食肉糜的笑話,正是趙桓的臭弟弟趙構,一手作出來的搜山檢海。

趙桓很顧忌自己的身後名,他考慮再三還是同意了建造祈天台,來對災區百姓祈福。

大宋的百信信這個,他不祈福纔算是咄咄怪事。

趙桓一路急行,回到汴京時候,甚至連城都沒入,先去城外的忠魂山祭祀了一番。

這裡埋葬的是陳留門的汴京軍民,趙桓每次出門或者回到汴京,都會趕往忠魂山祭祀,盯着那數萬個名字,捫心自問。

自己做的事,朝政,是否虧欠他們。

這是趙桓自省的習慣,他不認爲自己有多麼英明,也不會因爲朝臣們拍了太多的馬匹,飄到天上去,忘記自己的根基到底在哪裡。

“朕這一年,又收復了遼東郡,大宋軍卒們陣斬數萬金卒,金人潰不成軍,稱臣議和,朕尋思着遼東郡立足未穩,就讓文臣跟他們虛與委蛇,跟他們扯皮,明年接着揍他們!”

“朕把瀋州城全毀了,現在準備籌建新城,朕很擔心,朕這個決定,會讓瀋州成爲第二個太原,不過應該不會……”

趙桓撫摸着忠魂銘的銘紋,喃喃的嘮叨着,耳邊彷彿有聲在呢喃,但有仿若沒有。

每到這個時候,趙英都躲得遠遠地,官家的自言自語,總是有些不合規矩,胡亂聽進耳朵裡,那是要掉腦袋的。

“李太宰,江南水患怎麼樣了?聽說連兩川、兩荊都遭了災?官家心念洪災,從瀋州用了不到十天的時間就趕回了汴京,李太宰,這事在官家心裡很重要呀。”趙英對着等在外面的李綱說道。

他在有意識的透漏聖意,這樣朝臣們在應對皇帝的時候,就更加容易,不產生誤會和衝突。

趙英的內侍省可不是個擺設,是緩和官家和朝臣的最好媒介。

李綱憂心忡忡的說道:“官家一向不喜歡這些彎彎搖搖的規矩,蘇州知府這次惡了官家,以後要有麻煩了。”

趙英也是一臉擔憂的說道:“當初孫翊惡了官家,官家見其作戰英武,從來沒將往事放在心上,官家是個敞亮的人。”

“此次官家在北地作戰數日,和嶽將軍聊過幾次孫翊之事,可惜嶽將軍還是不肯放下當初之事,對孫翊依舊棄之不用,始終無法得到重用。”

李綱也是瞭然,官家對這個蘇州知府沒什麼厭惡,但是此次之事,被人記在心裡,蘇州知府怕是要麻煩不斷了。

閻王好見小鬼難搪,就是這個道理。

李綱正要說話,被趙英動作打斷,趙英比劃了個禁聲的動作說道:“噓,官家出來了。”

李綱率領朝臣們恭恭敬敬的跪到在了忠魂山的長階上,山河海喝聲傳來。

“賀!官家親征遼東,得勝還朝!”

趙桓接過了趙英的毛巾,將自己膝蓋上的灰塵撣去,說道:“都起來,大宋不興跪禮,怎麼想起整這麼一出了?”

趙桓笑呵呵的看着李綱,親自將其扶起來說道:“李太宰輔國,鞠躬盡瘁,所作所爲朕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等江南水患之事稍安,朕年前說的事,自然要兌現的。”

他說的自然是擢升李綱爲同中書門下平章政事以職務。

在元豐改制之前,中書、樞密、三司正官分掌政、軍、財三權,只不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一直未設,已經變成了虛銜。

“謝官家隆恩。”李綱作勢又要跪,不過趙桓拉着李綱,這也就多半年沒見,李綱不停的跪來跪去的,趙桓一點都不習慣。

朝臣們依舊跪地不起,趙桓眼神示意一下趙英。

趙英眼睛珠子一轉,朗聲喝道:“平身。”

“迂腐。”趙桓看着朝臣們聽到平身才站起來,輕聲說了兩個字。

以前這些文官們恨不得蹬鼻子上臉,唾沫星子噴自己臉上喝罵的樣子,和現在這個唯唯諾諾的模樣,總是讓人產生一種恍惚感。

現實,這些文臣真的很現實。

皇帝弱的時候,恨不得親自架着皇帝往前走,先邁右腳都有錯。

皇帝強的時候,沒聽到平身這倆字都不敢起來。

“先說水患之事,各地府兵是否調集起來救災了?”趙桓問着李綱。

江南水患圍堤皆潰,是趙桓心頭大患,他安排了李綱調集府兵去救災。

李綱面帶猶豫的說道:“僅有兩荊水師去築堤了,其他府兵暫時未動。”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爲何不動?”趙桓疑惑的看着李綱。

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宋原子彈!(爲舵主“小走狗1”加更!)第二百八十六章 廢康王第五百九十四章 李清照學外語第六百四十三章 朕即爲大宋意志!第九十章 從前有個太監很厲害第五百七十六章 惡虎傷人第五百八十一章 沒有絲綢的羅馬貴族還是羅馬貴族嗎!第七百零九章 羣雁乘風卻雲霄第四百四十九章 軍卒最終的歸宿第二百零三章 農夫山泉有點田(1/5)第六百八十八章 做間的難餘易第三百三十八章 金兵雲集榆關城下第一百二十六章 種大忽悠上線第二百二十九章 大宋究竟病在哪裡?第十三章 敵我力量懸殊,跑路還來得及嗎?第四百一十五章 趙桓三問第九章 穿着長衫站着喝酒的人第四百四十五章 攔在山海關外的人牆第十六章大宋絕密·不可外宣之精品陣圖第七百零一章 完顏宗翰的請求第七百七十二章 祥瑞,又見祥瑞!第五百零四章 這天下到底是誰的天下?第五百一十六章 錢多的花不出去怎麼辦?第四百二十八章 匠爵第八百六十三章 血脈裡的力量第七百八十三章 一定要這樣嗎?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邦彥的三問第四百六十八章 西夏人要遷都?第二百八十三章 一匹布變成了一尺第六百九十一章 簡單意思和中等意思第五百六十章 直鉤釣魚第一百零三章 爲官無爲的蛀蟲們統統流放!第七百五十三章 借他人頭一用第二百四十五章 捷勝軍爲什麼突然變得這麼強?第十四章 朕要議和,驚不驚喜?第二百八十二章 三條訴求,危害到底在哪?第七百零七章 有人想讓自己挪挪地方?第六百一十九章 大宋皇帝的軟肋第三十七章 從來如此,便對嗎?第四百五十章 種少保墳前跪像+1第十四章 朕要議和,驚不驚喜?第五百三十一章 引水要思源第一百四十四章 套馬的漢子第七百九十章 站得高,見得多第一百一十三章 鄰家有女極爲聰盈第七百九十章 站得高,見得多第二百零九章 看他宴賓客(1/5)第三百六十六章 豪強、員外、鄉紳、流民、傭戶第四百二十章 技術積累和試錯第四百五十九章 旗正飄飄,馬正蕭蕭第八十三章 你們要朕御駕親征?!岳飛小傳第六百一十六章 僞·喪屍圍城第八十章 財大氣粗的皇帝第二百八十章 留宿延福宮之滁州西澗第十九章 汴京的耶耶們準備了猛火油!第五百八十六章 小爺崀山楊再興第四百九十六章 德不配位第一百八十九章 抓到一條大魚(月票滿200,加更!)第六百五十九章 友誼賽中下遼陽第七百六十五章 恐有蝗災!第一百三十九章 精心的謀劃想要圍點打援第二十五章 歷史的車輪動來動去第四百二十四章 青玉案·元夕第九百零七章 女人就是麻煩第九百零八章 人類,是愚蠢的第一百五十一章 這誰頂得住啊,一死幾千萬第五十九章 一切敵人都是紙老虎第二百一十六章 諡號忠憲(1/5)第七百一十三章 調王稟回京!第二百七十一章 皇帝和太宰狼狽爲奸第五百九十七章 測不準的國帑第五十六章 被刺殺的沈從第二百八十八章 得一妙字第三百四十九章 水運儀象臺第三百五十一章 萬事俱備,只欠趙構了!第一百七十七章 皇帝老兒!你給我等着!(3/5)第九十一章 這麼牛的大太監,到底是誰?第八百六十八章 半天下之財賦;並山澤之百貨第三百二十四章 只要思想不滑坡第五百九十章 帶血的扳指第二百零五章 修鐵路到巴黎(3/5)第三百二十五章 煙熏火燎水淹抓耗子第四百五十八章 李師師再進京城第六百零八章 岳飛和趙英到底誰厲害?第二百五十八章 這江南,朕一刻都待不住了!第九十四章 將門有將,相門無相,真正的大宋格局!第六百九十八章 破陣子第八百五十三章 王無罪歲第二百八十章 留宿延福宮之滁州西澗第七百九十一章 需要一支解決問題的隊伍第一百二十五章 懦弱的活着和輝煌的死去第一百四十三章 轉進如風第八百五十章 整個會寧府亂成了一鍋粥第一百一十五章 口齒伶俐觀察入微的小丫頭第一百八十七章 故佈疑陣之我要偷家(5/5)第六百五十二章 杜充的妙計第一百八十九章 抓到一條大魚(月票滿200,加更!)第四百一十七章 去安濟坊分糕點第三百四十六章 垃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