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氏的丈夫去的早,守寡多年,膝下沒有兒女。
她不曾再改嫁,而是跟着婆家的哥嫂一併生活,自哥嫂去世之後,拉扯着兩個侄兒,直到二人成家。
兩個侄兒各自有了妻子兒女,馮氏不想在跟前礙眼,乾脆將多年的積蓄拿了出來,置辦了一個小宅院,自己一人獨居。
唯有侄媳婦坐月子或是看孩子騰不出手時,過去幫襯一二。
馮氏這長輩做的地道,底下的侄子和侄媳婦對其也十分孝敬,時不時便來照看一番,送些吃喝之物。
而馮氏自己亦是有刺繡的好手藝,這個年歲也不歇着,繡帕子,繡炕屏,繡荷包,做繡花鞋……幾乎沒有停歇的時候。
賺得的錢,除了自己日常花銷,逢年過節的給底下侄孫輩一些壓歲錢,其餘的,大多用來惜老憐貧。
可以說,附近許多境地困難的人家,皆是或多或少地都受過馮氏的恩惠。
雖然這恩惠只是簡單的一碗粥,一個二和麪饅頭,或者一件穿舊的衣裳,但對於那些已經面臨飢寒交迫的人家來說,這是極大的恩情。
更是照亮前行之路的光芒。
因此,馮氏在附近威望頗高,許多人對其頗爲尊重,對她說的話也都會聽。
誰家夫妻兩口子鬧彆扭了,誰家婆媳之間吵架了,誰家父子之間打架了,諸如此類的事情,皆會習慣性地請了馮氏前去勸和一番。
這次怒斥馬氏陰謀言論,也得虧是出自馮氏的口,衆人才能如此認同,免去許多的麻煩。
夏明月對馮氏心中尊重,也有感激,覺得於情於理,都該上門看望一番。
而上門去的話,總是不好空着手的。
思來想去的,夏明月決定做些蒸餃。
沙縣小吃的蒸餃。
沙縣小吃在現代社會時十分出名,遍佈華國各地,甚至連國外也都有許多店鋪,而其歷史亦是悠久,甚至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時期的黃河流域飲食文化。
沙縣小吃以蒸、煮、炸、烤、醃等各類製作方法,既繼承了黃河流域飲食文化傳統,又兼具了閩南一帶獨特的飲食基因和客家飲食文化,其製作的美食更是多樣,涵蓋米類、麪點類、豆類等多個類別。
先前夏明月做的筋道可口的手打魚丸,以及一口爆汁的包心魚丸,也皆是屬於沙縣小吃的一種。
而夏明月今日要做的蒸餃,亦是現代社會中人們所熟悉的沙縣小吃之一。
沙縣蒸餃以其麪皮筋道且薄而透明,餡料鹹香可口不油膩,形狀似柳葉而聞名。
要想做到這三個特點,首先在和麪時便得十分注意。
和麪時用的不是普通麪粉,而是用澄粉(小麥澱粉)、糯米粉、木薯澱粉、土豆澱粉混合均勻後,以開水來燙麪,待攪拌均勻後,再混上小麥麪粉和些許花生油,揉成柔軟光滑的面劑子。
選用肥瘦相間的豬肉,以瘦肉六肥肉四爲佳,剁碎後配細碎的紅蘿蔔丁、香菇丁、黑木耳丁、蔥薑蒜末、醬油、黃酒、鹽,以及些許骨頭湯,按同一個方向攪拌上勁兒。
面劑子搓成長條,切小塊,用小擀杖擀成薄厚均勻的圓片,放入足夠的餡料,捏起一端的尖角,順着餃子皮一左一右地捏出褶皺,直到餃子皮封口。
這般捏出來的餃子,兩邊褶皺均勻,形狀如柳葉一般,看起來精緻美觀。
包好餃子,開水上鍋,只需大約一刻鐘的功夫,這蒸餃便可以出鍋。蒸餃一個個擺在盤子上,如一個個柳葉,又如一個個的小元寶,且看着晶瑩剔透,十分好看。
而咬上一口,皮薄餡兒多,肉汁四溢,卻並不覺得任何油膩,只覺得滿口噴香,滋味美妙。
無論是就這般直接吃,還是沾上一些醋,或者來上一點辣椒油,皆是美味無比,百吃不厭。
夏明月蒸出來的第一鍋蒸餃,本是要讓衆人嘗一嘗滋味,但轉眼之間便被吃了個乾淨,還要大呼不過癮。
好在和的面多,肉餡兒更是不少,夏明月喊了江竹果來幫忙,開始蒸第二籠,第三籠……
小院的上空,煙囪中飄出來的炊煙,竈房窗戶和門口飄出的水蒸氣,以及蒸餃的香氣,皆是混在了一起。
只引得周圍四鄰在家中都忍不住抽了抽鼻子。
這樣香,必定是夏娘子家又做新鮮吃食了。
大人對此事早已習以爲常,在嗅了幾下後,繼續忙碌自己手中的活。
頑皮的孩童卻是趴上了自家院牆的牆頭,一邊望着夏明月家的方向,一邊使勁兒地嗅着香氣。
等着餵飽了家中的一堆饞嘴貓,夏明月收拾了兩大盤子蒸餃,拿食盒裝了,往馮氏家去。
馮氏家在隔壁的三福衚衕,位置與夏明月家差不多。
夏明月走過去,只用了一刻鐘的功夫。
馮氏正在院子裡頭擇洗最後一茬老黃瓜,預備着晚上拿荊芥和黃瓜拌一拌,再煮上一碗疙瘩湯,簡單吃上一口。
見夏明月來家,忙起身在圍裙上擦了擦,“夏娘子怎麼這會子過來了。”
“來看看嬸子。”夏明月道,“今日也做了些新吃食,剛好想着讓嬸子嘗一嘗,看看滋味好不好。”
“來坐一坐便是,還這般客氣做什麼?”馮氏攔着夏明月,將她打算放在院中桌上的食盒又推了回去。
“嬸子若是不吃,便是我這東西做的不好吃了。”夏明月眯着眼睛笑,“往後旁人怕是要笑話我夏記呢。”
“得,你這一下子給我扣這般重的帽子,我這是不吃也不成了?”馮氏有些無奈。
“是,不吃也不成的。”
夏明月將食盒放在桌上,將裡面的蒸餃端出來,更從食盒中拿出了一雙筷子塞進馮氏手中,“嬸子快趁熱吃,這蒸餃若是涼了便不好吃了呢。”
馮氏見推辭不得,便只得坐了下來,夾了蒸餃入口。
餃子皮薄且韌,吃着有筋道彈牙之感,而內裡的肉餡兒則是噴香無比,一口下去肉汁四溢……
“好吃呢!”
馮氏的這聲誇讚是在接連吃下了三隻蒸餃後纔開的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