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那數千噸的吊裝機轟然倒塌在滾滾的江面上,濺起數十米高的浪花,姬然整個人都驚呆了,那種震撼力絕不亞於波音七四七客機撞上世貿大廈給人的衝擊力。
姬然呆了半晌,才終於緩過神來,原來剛纔發生的一幕不是幻覺,是真實的。
吊裝機出事故了!~
很快的,江岸警備隊發出了刺耳的警報聲,旋即,守備部隊緊急集合,武裝直升機立刻帶彈升空,進行安全警戒。
吊裝機出事的地方,立刻被封鎖了起來。
不用想也知道,這次事故非常意外,損失也非常巨大,一臺吊裝機就價值幾十億,相當於一架最先進的隱身戰鬥機的價格。
而且,吊裝機損壞了,會影響工程的進度,如果一個地方出現缺口的話,恐怕會給安全帶來很大的隱患。
姬然想要幫忙,可是,自己又什麼忙都幫不上,只好默默地祈禱吊裝機師傅不要出事,希望損失能夠降到最低。
第二天,倒掉的吊裝機被幾臺超重型的起重機開始慢慢的從江水裡撈出來,畢竟是幾千噸的大傢伙,而起重機的最大起吊重量也不過才一百多噸,爲了吊起這個大型吊裝機,動用了幾十臺起重機,每個起重機負責一部分的重量,然後同時用力一起拉,纔可以將吊裝機給拉起來。
儘管說起來好像很簡單,但是,實際操作的難度卻是極大,如果有一臺起重機的着力點發生誤差的話,就有可能會前功盡棄,甚至會讓這幾十臺起重機同時陷入麻煩之中。
但是,好在這些指揮的工程師都是國內頂尖的大師,他們每一個人放在國際上也絕對是最一流的工程師,在他們的統籌指揮之下,幾十臺起重機有條不紊的逐次發力,將那幾千噸重的大傢伙奇蹟般的從冰冷的江水裡面給撈了起來。
然後慢慢地扶正,重新固定好了位置。
而這一切,僅僅只用了三天的時間。
不得不說,種花家的工程實力,實在是令人歎爲觀止,這種在世界上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居然在我們種花家三天就擺平了。
只是,唯一讓人很費解的是,吊裝機爲什麼會出現這種低級錯誤?
這對於經過了專業訓練的吊裝機司機來說,幾乎是絕不應該犯的過失。
而更讓人驚訝的是,肇事的吊裝機師傅失蹤了,而倒塌掉的吊裝機師傅也在事發當天,因爲受傷嚴重而不幸離世。
一次事故損失了兩個吊裝機師傅,這對於繁忙的工程任務,無疑又增大了難度。
軍方和警方都迅速介入了調查,但是,調查了一番之後,也沒有找到事故的真正原因,如果想要知道事情發生的真實原因,必須要找到肇事吊裝機師傅才行。
軍方和警方組織了大量的人力去搜索肇事吊裝機師傅的下落,終於在事發後的第四天午後,有人在下游找到了吊裝機師傅的屍體。
經過法醫鑑定,肇事吊裝機師傅的頭部事發前遭遇了猛烈的襲擊,後腦嚴重骨折,大腦受到了致命性的創傷,根據刑偵警察的推斷,吊裝機師傅很可能是在工作的時候遭遇了突襲,然後,身體失去控制,才導致發生了事故。
шшш.ttκǎ n.co
這種推斷合情合理,得到了大多數專家的支持。
然而,另一個問題又出現了,如果是有人襲擊了吊裝機師傅的話,那麼襲擊他的人是誰?
襲擊他的目的又是爲了什麼?
爲什麼事發當晚,負責警戒的士兵和工友都沒有發現有可疑的人出沒呢?
就在案情陷入僵局的時候,一個自稱是來自於陸航團特戰小隊的隊長毛遂自薦的提供了自己的情報。
原來趙良漢用隱身斗篷躲避追蹤的事情,最後還是被發現了。
特戰隊裡的每一個隊員都是精英,不但是槍法準,身手好,大腦也一樣靈活。
他們在趙良漢兩次從眼皮下溜走之後,絕不可能讓他第三次再用同樣的辦法溜掉。
於是,他們利用自己的偵查專長,在趙良漢可能出沒的地方,都秘密的假設了監視器,同時派人輪班堅守。
終於,在兩天前的傍晚,他們在一個小衚衕裡將趙良漢抓獲。
經過突擊審訊,趙良漢終於忍受不住的交代了實情,據他交代,有一種可以讓人隱身的斗篷存在,那種斗篷只要穿在身上,就可以讓人隱身,如果偷襲吊裝機司機的人,是穿了隱身斗篷作案的話,那就不會引起別人注意了。
聽到這個情報,好多專家都心存質疑,因爲,在此之前,沒有人發明過真正意義上的隱身衣。
雖然之前的確發明過隱身服,那種隱身服的原理是,在衣服的前面和後面各安置無數個微孔攝像頭,然後,衣服的材料用柔軟可摺疊的LED材料製成,然後當啓動隱身功能的時候,位於身體後方的攝像頭會將後方的景物投影到衣服的前面,這樣站在隱身服前面的人就可以透過衣服看到後面的景色了,同樣的,位於衣服前面的攝像頭也可以將前面的景色,投影到隱身衣服的後面,讓站在後面的人,同樣可以看到衣服前面的景色,如此一來,就如同目光可以看穿隱身衣一樣,起到欺騙視覺的效果了。
這種隱身服其實在三十年前就已經有了,但是,效果卻並不理想,不單單是因爲造價太貴,無法列裝,其次就是隱身效果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譬如每臺攝像機都需要用能源來驅動,隱身服不耐磨,無法應用於實戰當中,還有就是在特殊的天氣條件下,有可能會導致隱身效果失效。
試想一下,如果一個穿着隱身服的戰士,突然隱身失效了,那無異於暴露了自己的目標,隱身服在不啓動的時候,是銀灰色的,在自然界中非常的顯眼,很容易被敵人發現,甚至會被敵人的狙擊手優先秒掉。
從那以後,雖然科學家一直嘗試隱身衣的發明,可是,受限於經費和材料的限制,還是無法研製出真正的可大批量運用的隱身衣。